有網友:奇怪,為什麼感覺那麼多以前的千萬億萬富翁破產後不能東山再起,他們曾經的創業經驗呢?
東山再起談何容易,說起來東山再起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有些人確實很難東山再起,曾經的經驗雖然很重要,但卻忽視了社會現實與艱難。有些人已經忘記了曾經創業時的艱辛,有些人為了可笑的面子放不下身段等等。
客觀現實很殘酷
1.低谷時身邊的人心難測
當低谷時身邊的人自然會流失很多,曾經稱兄道弟的,現在恨不得遠離,生怕招惹上是非,並非別人的錯,而是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換做自己不一定能做得更好。
2.低谷時資源的流失
低谷時曾經的資源已經流失,所謂的圈子、人脈早就不在了,客觀支配的物質條件決定了自己的圈子是什麼。當價值流失之後,曾經可以利用到的資源很少能提供東山再起的資本。因為別人的投入可能換不來相應的回報,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
3.時代在迭代快,節奏被打亂
破產的原因也是因為被時代所淘汰,曾經的創業節奏已經無法跟上現在的時代的需求。時代變化太快,原來的積累可能需要若干年,而現在有些行業的積累時間更短。有部分曾經成功的人,落入低谷時很難跟上現在的節奏。
主觀因素放不下
1.放不下可笑的面子
放不下可笑的面子,面子在很多時候很值錢,但有時卻一文不值,當成功時,高位時,面子能辦成很多錢都辦不了的事情;當低谷時,落敗時,曾經的面子毫無價值,能見面,能聊天,但不一定能辦成事。再去賺小錢,放不下曾經高高在上的面子,怕人瞧不起。
2.曾經的經驗優勢也是劣勢
曾經的創業成功的經驗很寶貴,有些事情可以複製,有些事情卻無法再用。曾經的經驗可以經過改善做得更好,但同時也會讓自己陷入定式思維,完全無法跳出曾經的思維圈子。所以,有經驗合理利用改善,完善能是優勢,但陷入思維的怪圈中卻成了自己的劣勢。
3.見過更好的,做不了很小的
曾經的成功讓自己見到了更好方式,當從頭做起時,卻很難,開始也許只是為了生存,開個小賣店,逐漸發展壯大,可是一旦落敗之後,有幾個人還能夠再回頭去開小賣店呢?面子和心境已經發生改變,所以,東山再起的可能性就減少了幾分。
能東山再起的人具備的素質
1.靠自己,不靠別人
靠人不如靠己,別人給予的永遠是不穩定的存在。當別人能給你的,同時也能拿回去。更何況一味地依賴別人給予只能是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的手上。人性本就是希望你過得好,但一定不希望你過得比他好,所以,依賴別人可以吃飽,想要東山再起只能依靠自己。
2.靠實力,不靠運氣
成功的人總有一點點運氣,但有些運氣是必然的,有些則是偶然的,但是自身的實力才是關鍵因素。運氣的必然性,是因為能夠把握機會,而偶然性則是不確定出現的時間,所以,靠實力來把握運氣,而不是等待運氣的到來。
3.能堅持,不言放棄
能夠東山再起的人,絕對都是更夠堅持下去的人,堅持到自己再次成功。堅持是成功的必經之路,無論是東山再起,還是成功,都必須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成功並非偶然。今天做這件事,明天做哪件事,如果成功能成功,那完全是靠的撞大運,也會很快被收割掉。
4.找定位,行勝於言
能夠給自己現狀一個準確的定位,找到正確目標。成功的人都應該明白,行勝於言,停留在想的階段無法讓自己成功,畢竟能想的人太多,能做的人太少,想到的事情,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做到,之所以成功的人少,並不是因為想到了,而是因為做到了。
總之,道理其實都知道,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就像大家都知道考入名校離成功更近,但能考入的卻很少,都知道賺錢多、權力大好,但是能夠走上高位的人,也是少數。有很多的道理,大道理、小道理等等,但最終能夠找到適合自己並實現,絕不是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