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窮看碗裡富看穿,大戶人家看門前」,為何窮人要看碗呢

2020-12-28 鄉土鄉人

不知從何時開始,農村人也學會了炫富,其實也就是為了滿足一下虛榮心而已。但是真正的有錢人都喜歡裝窮,而窮人卻偏偏喜歡炫耀,所以人們越是炫耀的東西,往往就是自己缺少的東西。農村有句俗語叫做:「窮看碗裡富看穿,大戶人家看門前」,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窮看碗裡

在以前的農村,大多數老百姓是沒有土地的,也只能給地主家幹活,或者是租種地主家的土地。這樣一年到頭除了交租之外,剩下的糧食根本不夠一家人吃喝,所以也只能在山上挖一些野菜充飢,可以說以前的普通老百姓忙碌一輩子,也只是為了能吃上一頓飽飯而已。

因此在舊時,要看一個人的生活水平,首先要看他平時碗裡的飯食怎麼樣。然而窮人也經常喜歡炫耀自己吃得好,記得在80年代的農村,生產隊剛剛分開的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較低下,那時候村裡人最喜歡炫耀的就是純肉餡的餃子。

每逢過年的時候,北方的農村都有吃餃子的習慣,雖然那時候的豬肉一斤還不到兩塊錢,但人們平時也是捨不得吃的,只有到過年的時候,才捨得買三五斤豬肉。所以在包餃子的時候,都會在肉餡裡放很多蔬菜,很少有人用純肉餡包餃子。

那時候的村裡,如果誰家過年吃的是純肉餡的餃子,他肯定不會一家人悄悄躲在家吃,而是要故意端著飯碗去人多的地方,巴不得讓全村人都知道他吃的是純肉餡的餃子。當然也是為了炫耀自己比別人過得好,也算是滿足一下虛榮心吧。

那時也有不少人買不起豬肉,但是他們也不甘落後,每次出門的時候,就用布蘸一些油抹在嘴上,最好是抹的滿嘴流油,然後趕緊往村裡人多的地方走,就是希望有人問他一句:你吃啥好吃的了,滿嘴都是油?這也說明了人們越是想炫耀的東西都是自己缺少的東西。

富看穿

當人們不愁吃不愁喝的時候,自然就開始追求其它方面了,所謂「吃穿住用行」,如果解決了吃飯問題,接下來自然就是穿衣服了。當然窮人也想穿好的衣服,但是與餓肚子相比,還是要先吃飯,再穿衣。

所以在以前過年的時候,也只有孩子們可以做一件新衣服,大人們往往是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就算衣服再爛也捨不得扔掉。所以也只有不愁吃喝的富人家,才會炫耀自己的衣服好看。

大戶人家看門前

這裡所說的大戶人家,一般指以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比起前面所說的炫耀衣服的富人家要高很多。而大戶人家為了展示自己的財力,往往會把大門建的很氣派。古人所說的「門當戶對」也就是通過大門來比較的。

以前許多大戶人家為了求得一塊匾額或者楹聯,往往是一擲千金,比如喬家大院上面掛著的「福種琅環」的匾額,可是花了幾十萬兩白銀才得到的。所以對於大戶人家來說,大門前的一切,都是用來展示家族實力的,也相等於是家族的臉面。所以就有了「大戶人家看門前」的說法。

相關焦點

  • 抱著金碗出生!林心如熬粥彰顯富養女兒,曬的是粥,網友看的是碗
    說起富養女兒,那一定要看明星父母,真正的超級富豪怎麼富養都不為過,即使富養了也不會拿出來曬。所以,我們能看到的富養,就是明星家長,無論是娛樂明星,還是體育明星,他們都樂意曬孩子,曬生活,和職業相關,他們需要曝光來保持自己的熱度和身價。
  • 俗話說:「窮人算命越算越窮,富人燒香越少越富」,是什麼意思?
    有些人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喜歡去找算命先生,以為這樣就可以找到好辦法,或者可以讓自己致富一樣,但往往都是越算越窮?有句話叫做:「窮人算命越算越窮,富人燒香越燒越富」,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越窮越大方,越富越小氣」,原來是這麼來的
    俗話說「窮大方,富摳門」就是這麼來的,也就是說常是窮人大方,富人摳門兒,所以沒錢反而大方,有錢人往往都是守財奴。關於摳門,什麼叫摳門?一是說,過去皇宮、大戶人家,門上都貼金箔,有人拿指甲蓋摳點弄家去,所以這叫摳門;還有一種說法,說這大戶人家很吝嗇,門做得挺漂亮,嫌安一把手多花錢,所以把手不安,你只能摳這門,把這門摳開,所以叫摳門。
  • 俗話說:「富不添丁,窮不養女」是啥意思?富人為何不喜歡男孩?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這句話有一種無奈的感覺,並不是說窮人家的孩子就願意早當家,只是因為家裡窮沒辦法,才不得不早點當家,所以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富不添丁,窮不養女」,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愛吃這三碗飯,養出不孝子卻不自知!
    有句話叫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家境越是窮苦,孩子就越有志氣,能夠體諒父母的不容易,從小就獨立董事,也比較早熟,能夠吃苦耐勞地幹出一番事業,讓家庭跨越階層,過上好日子。但如今這種形式變了,窮人家的孩子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富二代」,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白眼狼,這其中跟父母的教育分不開,而越是窮的家庭,越愛讓孩子吃這三碗飯,養出了白眼狼而不自知。
  • 古代大戶人家妻妾成群,為何還要養丫鬟?因為妻妾有個事做不到
    不過一夫多妻在古代也只存在於那些富、貴人家,因為貧窮的人大部分連一個老婆都討不到養不活,何談妻妾成群呢?這個問題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古人非常講究門當戶對,淺層面的來說就是富人找富人,窮人找窮人。深層次的說呢,就是要找與自家身份或地位相吻合的親家。
  • 大戶人家的婦人(一)
    藉著這節經文,我和弟兄姊妹分享一個主題信息:大戶人家的婦人(一)先知門徒的妻,也就是那寡婦,她的難處解決了。接下來,聖經記錄了以利沙和另一個姊妹的故事。這個姊妹身處一個大戶人家。她不會像前面的那個先知門徒的妻一樣欠債纍纍,也不會有人來取她的孩子作奴僕。
  • 俗話說「狗來富,貓來窮」,是真的嗎?
    農村的老人經常會說一句話「狗來富」,意思就是有狗狗主動來這家人家,那這家人家就會有好運,會發財,能富貴。
  • 可能是2018富人最佳投資標的:現在成為前海「大戶人家」,未來就是「大戶人家」
    絕對是頂頂的「大戶」。歷史上這些有名的大戶人家生活到底怎樣的?電視劇看多了,好像覺得古代那些有錢有勢的大戶人家除了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啥也不幹了,所以花了點時間,認真地扒了一下古代大戶人家的歷史背景。這個對於我們以後觀看歷史劇,絕對有幫助。
  • 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卻越來越窮,普通人該如何改變這種局面?
    這樣,也慢慢形成了一種局面,也就是普通人經常抱怨的一點: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則越來越窮。當然了,大多數的普通人,都算是窮人,這,也是最讓人無奈的一點,窮人真的太多了。 那麼,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越來越窮呢?普通人,該如何改變這種窮人的局面呢?未來想要變成富人,又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思維呢?
  • 大戶人家的婦人(二)
    前面講到了先知門徒的妻子,被人追債,眼看兒子要被人取去抵債,如今又出現了一個姊妹:她是大戶人家的女主人。無論是窮寡婦,還是闊姊妹。她們都是敬畏神的人。人都是羨慕那富有的基督徒,說:「真是上帝賜福!」,於是,就發明出一套怪理論:基督徒就要像這樣的人,這樣的人說話腰杆硬,傳福音才會有人信。所以,我們要作有錢人。
  • 一個人是窮是富,不看穿著,看「口頭禪」
    那些有虛榮心的人,即使是借錢,也要買名牌包,名牌表,或者他會去買假貨充門面,這些都是表象,無法用來當評判標準。所以,一個人是窮是富,不看穿著,看「口頭禪」。窮人說話謹慎,富人說話有底氣。窮人易於偽裝,把自己偽裝成一個看似高大的形象,在別人面前愛說違心的話,把自己的形象和思想塑造得很完美。其實,當自己一張口的時候,聰明的人,一下子就看出來了。窮人說話謹慎,他隻言片語間充滿了套路,因為他害怕自己暴露本質。
  • 《人民的名義》裡那碗炸醬麵可真是饞到我了!西安這幾家炸醬麵也是好吃到舔碗!
    電視劇大半集都在吃麵,一個吃麵的場景就生生把人看餓了,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了侯勇老師吃麵後,紛紛變成炸醬麵的迷妹迷弟。而且這個店每天的工作時間是有限制的,賣完了就不再有了,所以大家要看準時間哦!一定要來嘗嘗這十分正宗的韓國思密達!
  • 俗語:窮莫失志,富莫張狂,說明窮富皆正常,但千萬不要失了分寸
    有人類的地方,就有窮富之別,這也是一件大家都能夠理解的事情。而無論是一貧如洗,沒有任何錢財的窮人,還是腰纏萬貫,擁有億萬身份的富人,都必須要有個做人的樣子和道理。但是,令人不理解的是,有不少窮人或者是富人,沒有了做人的底線,表現出非同一般的舉止言行。
  • 農村俗語「寧要窮後富、不要富後窮」到底啥意思?又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寧要窮後富、不要富後窮」到底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在農村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也廣為人知。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親身經驗總結而來。這些俗語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還能流傳到現代。其實原因正是太過貼近我們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大智慧,長見識了
    在七八十年代時,由於人口增長過快而引發一系列問題,因此我國正式決定要實施計劃生育。在計劃生育實施的幾十年裡,人口數量確實得到了很明顯的控制。而現如今過低的生育率,也迫使國家開放新的政策,但說到底都是對於人口的控制。
  • 郭晶晶和李湘教育觀念差別大,「窮養」接地氣,「富養」引爭議
    霍啟剛曾曬出一家人吃飯的照片,三個娃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看室內的擺設算是很普通的,一個圓桌,幾把椅子。這樣的教育方式也會被人非議,家裡可以給小孩提供更優質的物質基礎,他們卻在「窮養」,可能這對夫妻更重視對孩子內在品質的培養吧。
  • 窮人家的三碗飯,很容易養出「白眼狼」,人窮孝順的「志」不能短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大家普遍認為,家境不那麼優越的孩子,沒有豐富的物質條件,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小小年紀就能很懂事,懂得幫父母分擔家裡的重任,將來學習上也不用父母操心,長大了也比較有出息。的確有不少「寒門出貴子」的案例,但也有很多家庭,家境越不好,越喜歡給孩子吃三碗飯,養出了「白眼狼」還不自知,最終毀掉的是孩子的人生,以及家庭的前程。
  • 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賺越窮?牢記猶太人的「賣燒餅」思維
    窮人和富人最根本的差距是什麼?不是努力、不是勤奮而是思維方式。小編今天分享一個故事,來看看猶太人的賺錢思維:因為猶太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之一。為何富人越玩越富,窮人卻越賺越窮?在猶太人賣燒餅的故事中一探究竟:以前,猶太的的小攤販沒有物價局的監管,價格基本上都是攤主自己定的。最低可以定價1元,最高就只能看攤主如何定價了。
  • 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有什麼區別——解讀《富爸爸窮爸爸》
    這期為大家解讀的是財商教育的領路人,羅伯特.清崎先生創作的富爸爸系列之《富爸爸窮爸爸》。書中主要精髓: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有什麼區別?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富爸爸會說:貧困才是萬惡之本。窮爸爸經常會說:我可付不起!富爸爸會說:我怎樣才能付的起呢?窮爸爸說:努力學習能去好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