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家境越是窮苦,孩子就越有志氣,能夠體諒父母的不容易,從小就獨立董事,也比較早熟,能夠吃苦耐勞地幹出一番事業,讓家庭跨越階層,過上好日子。但如今這種形式變了,窮人家的孩子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富二代」,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白眼狼,這其中跟父母的教育分不開,而越是窮的家庭,越愛讓孩子吃這三碗飯,養出了白眼狼而不自知。
第一碗飯,父親看著,兒子吃著。
一個視頻在網上流傳,講述的是一對父子,在飯店快打烊的時候去吃飯,母親在外面等著,父親只點了一碗飯,坐在孩子的對面看著他吃,還做了一個紙箱的投影版,把手機站在上面讓兒子一邊吃一邊看,這位父親是農民工打扮,可能剛做完了一天的工作,身上帶著疲憊,頭上還戴著安全帽,但他滿心滿眼都是兒子,兒子吃得心安理得,這一幕讓網友拍下來,徵得父親的同意,傳到了網上。
但網友們的意見卻出奇的一致,他們覺得父親很偉大,但這樣的父愛能讓孩子感恩嗎?當父母把所有的愛給了孩子,母親站在外面,父親忍飢挨餓看著孩子吃,兒子卻無動於衷的樣子,好像這是理所應當,這樣的孩子長大了,能夠孝順嗎?能夠體諒父母的不容易嗎?真的很難說。
第二碗飯,關於誰的碗裡有荷包蛋。
一對母子在家裡吃飯,媽媽做的麵條,盛了兩碗,兒子走過來一看,把有荷包蛋的一碗放在自己面前,沒有荷包蛋的面推給了母親,母親沒有作聲,她覺得兒子做得沒錯,如果換做是她,也會把這碗有荷包蛋的讓給兒子,但沒想到多年後,兒子吃了一碗麵竟然沒有荷包蛋,他對母親怒目而視,我的荷包蛋呢?
這是一個故事,也是在千萬個家庭中真實上演的,父母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卻忘了自己,多年後,孩子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忘記了父母也會老,也會需要營養,當他成家立業,完全把父母拋到了腦後,就如同電視劇《安家》中的劇情,父母辛苦一輩子賣包子,最後全款給兒子買了房子,但老兩口拿著行李要去跟兒子同住的時候,兒子卻開始嫌棄父母,父母只好無奈地走了,養兒育女一輩子,本想兒女能夠孝順,沒想到卻成了白眼狼。
第三碗飯,白飯給誰吃。
一家四口在吃飯,三個碗裡都有肉,一碗是白飯,老人拿起了一碗有肉的,卻被兒媳婦劈手奪走,老人只好含淚拿起了一碗白飯,就著鹹菜開始吃飯,沒想到這一切被孩子看到了,多年後,他跟妻子和孩子一起吃飯,也給了母親這麼一碗飯,吃吧,這是你的。母親愣住了,多麼類似的情節,她以前也是這樣對待老人的,這一幕在兒子身上上演了。
孝順是一種家風,大人如何對待老人,孩子就會如何將來的你,如果你種的是善果,必將結出甜美的果實,如果你種的是惡果,將來必會自食惡果,這就是言傳身教的作用,想讓孩子孝順,父母需要先審視自己,看自己做得如何。
為什麼家裡越窮,父母越容易溺愛孩子?
如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家裡越富有,越注重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而越是窮的家庭,越容易養出不懂事的孩子,為什麼如今不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了?
1、父母的虧欠心理
如今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很多父母不能提供給孩子很好的物質條件,他們對孩子總有一種虧欠心理,對孩子就容易有求必應,寧願自己吃得差一些,穿得破一些,也要讓孩子過得體面,這就是窮人家富二代的心理,這樣養育出來的孩子,容易無視父母的辛苦,把索取當成理所當然,當父母滿足不了他的時候,還會對父母產生怨恨,覺得父母無能,這樣的孩子又怎麼會感恩,又怎麼會孝順呢。
2、孩子的攀比心理
現在的孩子比較早熟,也早早的有了攀比心理,同學有什麼,自己也要買,在這種虛榮心作祟下,也容易對父母無盡的索取,一旦這種心態形成,家長很難短時間扭正。
更何況現在很多父母往往沒有時間以及精力去改正自己的孩子,總是用金錢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讓孩子通過補習進步,卻忘了最好的教育是親子教育。
父母一定要利用好繪本這個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在孩子對文字的理解不是那麼敏感的時候,圖畫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孩子可以通過圖畫的形式,從中學到知識,慢慢改正自己的行為。
而繪本中故事主人公的做法也會讓孩子進行模仿和學習。
而繪本就是讓孩子接受知識最快最有效的好助手。近幾年,繪本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認可接受。
通過對繪本的學習,孩子體驗到了生活中的恐懼、焦慮、擔心、羨慕、生氣、沮喪、無助等負性情緒。也學習到了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的處理辦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所以李玫瑾教授給各位父母推薦這一套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書籍《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中英雙語繪本,一共10冊裡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學地去教育孩子。
和大家一樣,我也曾擔心過孩子自卑、懦弱或者脾氣大的問題,這些毛病和缺點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最關鍵的是看爸爸媽媽怎麼處理。
我們也當過小孩,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對自己惡言相向,所以我選擇這套繪本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裡面的主題都非常貼近生活,而且主人公小腳鴨的做法就是我們想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
一共分為10個主題,分別是《我能保護自己》、《勇敢做自己》、《媽媽我能行》、《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好孩子懂禮貌》、《我們都是好朋友》、《分享讓我快樂》、《做最棒的自己》、《養成好習慣》。
色彩鮮豔的圖畫,簡單又非常容易理解的故事,讓孩子體會並理解各種美好的事物。
爸爸媽媽給孩子樹立觀念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用自己的態度、行為示範給孩子樹立一種榜樣,這些都是心理的撫養。
很多家長恰恰把這個最關鍵的部分交給了別人,每個人的養法都不一樣,目的是讓孩子不出問題、不受傷害、不走丟,但是怎麼教育、教育過程中要強調什麼,這是父母的責任。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
還有一個推薦給大家的理由是,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元全套10冊的《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是2頓早餐左右的錢,甚至還有跟便宜,這樣培養男孩子品格的繪本,裡面蘊含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快點擊這裡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