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編輯:邱寫寫
孝順的孩子千篇一律,不孝順的孩子卻各有特徵。有的孩子從小就忤逆長輩,有的孩子從來不關心父母。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幾個特徵,長大後可能會成為「不孝子」,爸媽需要多留一個心眼,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多下點功夫。
孩子身上這三個信號,預示以後可能會成為不孝子
前幾天帶我家娃逛街,在商場裡見到一段令人震驚的場面,周圍的人都停下來圍觀,卻沒有人上前說一句話。
一個約莫七八歲小男孩,在玩具櫥窗前敲玻璃,嘴裡嚷嚷著:「我要買這個,我就要這個!」本來是一個尋常的小孩撒潑,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男孩的媽媽跪坐在地上,一邊哭著一邊囁嚅地說:「都是媽沒本事,買不起這麼貴的玩具,咱們走吧。」
雖然嘴上說這話,這位媽媽卻絲毫沒有拉住男孩的意思,任憑小男孩不住地敲打玻璃,發出「咣咣」的聲響。
後來不只是店員叫了保安,還是保安自己聞聲趕來,才終於結束了這場鬧劇,把母子兩個人都帶了出去。
看到母親的行為後,大家紛紛流露出鄙夷的表情,竊竊私語:「多大個事啊,這是咋教育孩子呢?」
都說一個孩子的性格,會反映出其所受的家庭教育,這個小男孩固然囂張跋扈,但是鑄就了這樣性格的人,恰恰是那個一味自責的家長。
三個信號意味著孩子未來可能不孝,爸媽別不當回事
年僅七八歲的小孩,就已經對父母和他人這樣蠻橫無理,長大以後很難想像這個孩子能回報社會,可能連自己的家人都不願意孝順,實在是令人有些心寒。
這三類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出現不孝的徵兆,爸媽們早發現、早進行引導和教育,把不孝子的火花趁早澆滅。
1. 經常發脾氣
有的孩子脾氣特別大,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情,就開始大吵大鬧,不分場合、不分對象,不管對方是長輩還是親人,只要有不順心的事情,就開始發脾氣。
能控制自己的脾氣,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涵養,孩子還小,發脾氣最多就是大哭,如果助長這種壞脾氣,長大後指不定幹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甚至對父母拳腳相加也是有可能的。
2. 對父母出言不遜
一個人的言行,可以反映其內心的真實想法,語言上不尊重長輩的人,在做事情上也難以做到孝順謙卑。
如果說發脾氣還只是孩子氣,那麼對父母出言不遜,就是為將來的不孝順埋下了根。有的孩子不僅不講禮貌,甚至還謾罵父母,這類孩子以後多半不會孝順。
3. 不關心父母,只顧自己
這類孩子小的時候很難發現,因為小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會關心他人的,即使非常自私,只在乎自己,也很少有父母能發現問題。
但恰恰是這種從小養成的自私習慣,長大後可能會愈演愈烈,孩子從不關心和在乎父母,只顧自己的利益,而拼命地向父母索取,也是一種不孝行為。
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父母如何做
孩子孝順或者不孝順,並非天生就形成的,一個人的人格,是其一生經歷的縮影。想要培養出一個有教養的人,爸媽們也要規範自己的言行。
▼ 以身作則,尊重長輩
冤冤相報,不孝順老人的父母,等到老了以後也很難得到子女的孝敬。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話並非虛言,孩子為人處世的風格,往往會向父母學習和靠攏。
▼ 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一個和諧友愛的家庭環境,可以培養出內心充滿愛的孩子;反之,一個整天充斥著火藥味的家庭,很難培養出有禮貌的孩子。
孩子會學習父母的言行,如果爸媽經常吵架、罵髒話,甚至是大打出手,那麼在這樣的背景薰陶下,孩子往往也會形成暴力傾向的性格,很難善待自己的父母。
孩子就像一面鏡子,出生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是純白的,而長大後形成怎樣的人格,則在於其生活於什麼樣的家庭背景之下。
小島今日話題:這三類不孝的端倪,你身邊的孩子身上有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