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裡,媽媽有這三個特徵,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2020-12-21 騰訊網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人說:

女人這一輩子最大的敵人不是男人,也不是婆婆,而是來自於她的媽媽。

而有些成了家的女人則認為是自己的婆婆,事實上在她認識婆婆的時候,價值觀已經完全形成了,因此婆婆帶來的傷害是有限的,沒辦法真的傷害到她的內心,最多就是選擇逢年過節不見面,甚至可以老死不相往來。

但是媽媽帶來的傷害卻是一輩子的且沒辦法逃避。

因為她的控制欲和傷害是從女兒的幼年開始,即使是已經邁入耄耋之年的媽媽依然能夠控制花甲之年的女兒。

方法很簡單,媽媽只需要說:「你氣死我算了」、「我這樣活著還不如死了」等誅心的話,然後利用女兒的內疚心理來滿足自己的控制欲。

因此,很多母女關係都是「不見面就想,一見面就吵架,吵完架內疚,內疚就分開」的循環狀態,然後一輩子「相愛相殺」。

網友小鄭在講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時,就說到她的媽媽是一個特別強勢,說話也總是特別的極端,還總是強調自己辛苦的人。

每當小鄭做得不符合媽媽要求時,媽媽就拿當初難產、辛苦生小鄭的事情指責她:「你現在的所作所為就是不孝順,真的後悔生下你」,這就導致小鄭從小就有很深的負罪感,與媽媽對話也總是小心翼翼。

不僅如此,小鄭的媽媽也從來不會誇獎她,只會各種打擊。

甚至在她結婚之後,她媽媽稍不如意就「詛咒」小鄭說:「如果你不按照我說的做,遲早會離婚」。

而令小鄭崩潰的是,隨著歲數慢慢的增長,她開始像她媽媽一樣抱怨,這讓她感到害怕極了,擔心自己會成為像她媽媽一樣人,也讓自己的孩子遭受同樣的傷害。

正如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說過:

母親在家庭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母親焦慮,則全家焦慮。

不得不承認,媽媽的一言一行更能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

有研究表明,寶寶在某一時期會和媽媽產生依戀關係,如果關係穩固,就會使他在未來與人交往中更加的自信和輕鬆,對他人也更容易釋放善意。

因此可以說,媽媽對孩子的態度和行為決定了他人格的形成。倘若女兒擁有一個尊重並愛護自己的媽媽則是她的幸福,並且會將這種幸福延續下去。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幸福的未來,媽媽們需要避免成為以下三種「媽媽」:

1、控制欲強的媽媽

這類媽媽樂於操控子女的人生,並且喜歡道德綁架,甚至不惜以「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方式來威脅孩子使他們順從。

當孩子試圖逃脫媽媽的掌控或持有不同意見時,她們會認為自己被孩子「拋棄」而感到痛苦。

她們總是認為自己是為孩子而活,為孩子付出了一切,因此在他們看來,「不聽話」的孩子就是不孝順,其實這只是尋一個藉口來滿足自己的控制欲

2、精神「虐待」的媽媽

無論對於處在什麼階段的孩子,媽媽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而媽媽對孩子積極的肯定和無條件的支持則會有助於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反之,如果媽媽總是打擊孩子的積極性,甚至用語言侮辱他們,孩子就無法形成健全的人格。

輕則心理自卑、敏感、沒有安全感,重則產生抑鬱情緒,甚至輕生。

當孩子做錯事情時,有些媽媽會說:「你不懂事,我不要你了。」這在大人看來可能是一句微不足道、無法構成威脅的話。

可是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卻會在很大程度上傷害他們的內心,並且會在潛意識裡反覆折磨自己:媽媽不要我了。

久而久之,他們自然會遠離媽媽或者與她們對著幹。

3、暴力的媽媽

老話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不僅沒有科學依據,更是觸犯了法律。

在國內有未成年人保護法,而在國外只要孩子遭到家長打罵、「虐待」,家長就要面臨「牢獄之災」。

而被父母「虐待」的孩子,不僅身心受到傷害,在未來也極可能將這種傷害帶給他人。

由此看來,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重大且深遠的。

身為女兒,可能曾經受媽媽和原生家庭的影響而感到痛苦。可現如今已為人母,就要避免走媽媽以前的老路。

雖然沒有人的原生家庭是完美的,但是要儘量降低其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讓孩子更好、更健康地發展。

相關焦點

  •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
    12月23日,未來春藤邀請趙倩Eva老師為春藤的家長們帶來一堂《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直播講座。 先來說一說原生家庭和新家庭有什麼不同。 原生家庭就是我所在的家庭,我和父母所在的家庭就是我的原生家庭。 接下來我跟先生結婚,有了兩個孩子,這個家庭對我而言是個新家庭,而對我的兩個孩子而言是原生家庭。
  • 為什麼原生家庭的影響伴隨一生?心理學有關原生家庭的3個理論
    原生家庭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是近來大眾甚感興趣的熱門心理學議題。曾經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同事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童年的回憶或陰影總是讓我們一生難以抹去的印記。那麼心理學是如何解釋原生家庭的影響呢?
  • 這3種家庭,可能會毀掉孩子一生,比貧富更重要!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以孩子分數的高低來判定孩子的教育的好壞。其實教育好一個孩子,不光光是要看成績的,最主要的要是看孩子的性格。這3種家庭,可能會毀掉孩子一生,希望你不在其中!1.房間凌亂的家庭一個房間凌亂的家庭嚴重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在這種家庭裡長大的孩子註定不會有什麼的出息。試想一下:如果房間裡隨地堆著許久沒有洗的衣服,想必你在這種環境都是一天都不想待了吧。作為成年人的你這樣的環境都待不下去。
  •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多出自這3種原生家庭,也許一生都難擺脫
    有一種性格往往讓人感到悲哀和心疼,這就是「討好型人格」,是指人為了討好別人而一味委屈自己,不斷壓抑自己的真實訴求,即使受了委屈和欺負也不懂得反抗。日本影片《被嫌棄的松子》中的女主角松子身上體現的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在原生家庭中父親關注的似乎永遠只有長期臥病在床的妹妹,而松子則是那個躲在角落裡被忽視的孩子。
  • 關於原生家庭,父母會影響了孩子的一生?知道這幾點教好孩子
    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是指兒女還未成婚,難以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雙方組成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不包括夫妻雙方的父母,一個人的未來,發展成長的趨勢都與自己的原生家庭環境有著重要的聯繫,古人說三歲定80,弗洛伊德也說童年的行為決定了將來的作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生活中出現的言行舉止都將潛移默化的對孩子產生影響。
  • 「原生家庭的傷害,會毀了你一生嗎」?聽聽心理師怎麼說
    這句話並不是毒雞湯,原生家庭的缺陷,確實能給一個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他們一生。原生家庭有缺陷,孩子長大後就會有缺陷,這句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好的家庭好的教育方式,能讓孩子充滿自信,長大後陽光樂觀,缺陷的原生家庭,能使孩子抑鬱寡歡,沒自信,不敢面對困難,喜歡逃避。為了讓大家理解得更透徹,我拿上面的3點因素,在現實生活中列舉出3個案例說明,最後再教大家怎麼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
  • 安家:房似錦身世悲慘,攤上吸血鬼親媽,原生家庭毀人一生
    樊勝美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面,樊家父母為了自己的兒子不停的剝削自己的女兒,逼的樊勝美一個大齡剩女沒有一點存款全部貼補了自己的哥哥。蘇明玉相比樊勝美要幸運一點,畢竟她的事業很成功不缺錢,但是仍然深深受到原生家庭的迫害,從小被母親討厭區別對待,長大被自己的哥哥揍到住院。
  • 孩子身上這三個信號,預示以後可能會成為不孝子,很多孩子都有
    ——孟子編輯:邱寫寫孝順的孩子千篇一律,不孝順的孩子卻各有特徵。有的孩子從小就忤逆長輩,有的孩子從來不關心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幾個特徵,長大後可能會成為「不孝子」,爸媽需要多留一個心眼,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多下點功夫。
  • 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孩子,今天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終其一生都在治癒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的這句名言,被許多人引用過,我也很喜歡它,它像警鐘一樣,喚醒了太多蒙昧的心靈。什麼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對現有家庭的影響有多重要?
  • 《不完美的她》:「討好型人格」孩子,一生都活在原生家庭陰影中
    原生家庭的傷害容易讓孩子陷入"討好型人格"其實"救贖"主題近年來聽得太多,很多人都對此有些膩煩,當有個關鍵詞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所有人也都不會覺得厭煩的詞——"家暴"。緒之告訴蓮生:"當女孩子啊,千萬不要把討好別人當成一個習慣,如果一旦你將這個當成習慣,有一天會發生靠山山塌的情況。"蓮生點點頭說:"媽媽,我一定不會忘記這句話的。"緒之為什麼要和蓮生說這些呢?這要從蓮生的原生家庭經歷說起。
  • 孫儷:我爸毀了我一輩子!憑什麼原諒他?與原生家庭和解有多難?
    房家三個孩子都是女兒,家裡人盼著生個兒子,見第四胎又是女兒,乾脆扔到井裡打算淹死,結果這個命大的孩子被爺爺救下來。為了讓自己從原生家庭的陰影裡走出來,孫儷主動邁出了和解的第一步。,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 《以家之名》三個原生家庭的孩子逆襲成長,誰點亮了他們生命的光
    三個破碎的家庭,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在兩個爸爸的照料之下重組家庭。這奇怪的五口之家,竟讓觀眾哭著哭著就笑了。樓上樓下經常聽到這對夫婦的吵架聲。家裡的小男孩叫凌霄,常常一個人悶不做聲,媽媽睡過了飯點,餓了也不敢叫醒媽媽,只是呆在樓道裡默默地聞著別人家的飯香,或者自己用開水泡方便麵。
  • 幾種原生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可能有暴力傾向,潛在表現很明顯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少部分人存在暴力傾向,只是他們非常善於隱藏自己的性格特徵,以至於在相識初期根本無法識別出來,而日後的相處中才會逐漸露出馬腳,我們該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暴力的傾向呢?
  • 被「吸血」、遭拋棄,沒見識的窮女孩活該被原生家庭毀一生?
    但思文事業有成,經濟獨立,尚有選擇權,結婚或離婚都不會對她造成致命打擊。 而生活中很多平凡女孩,也許一生都會消耗在沒有錢也沒有愛的原生家庭之中。 一方面是原生家庭理所當然的索取。 就拿今年影視劇裡的奇葩父母來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安家》裡房似錦的媽媽潘貴雨。
  • 網紅主播拉姆,被前夫燒傷去世|多少人生,被原生家庭「毀了」
    然而唐某用孩子的生命威脅拉姆,表示要是拉姆離婚,他就殺了孩子,拉姆就再一次屈服了。雖然,最終拉姆下定決心離婚,但她前夫已經變不可理喻,最終釀成了這起悲劇。可是,如果她沒有走出來呢,那就只能成為故事裡一個蒼白的背影,宮澤理惠走出原生家庭陰影的時候已經40歲了。她本來應該有更好的人生,但她卻用了40年才艱難的走出泥沼,但終歸是走出來了,40歲,她的人生才開始,也許是晚了,但依舊美好。
  • 北大李雪琴自爆「原生家庭」,輸在起跑線家庭的孩子有多難?
    她最終可以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靠的就是不斷自我成長。二是養育好下一代,陪孩子終身成長。因為,只有從家長這個「源頭」開始意識到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才能讓世界上少一些受到原生家庭傷害的人。可悲的是長不大的父母意識不到這個問題,他們總是逼迫孩子,剝奪孩子的快樂,讓孩子在童年就飽受折磨,更可怕的是這種折磨可能會伴隨其一生。
  • 蕭敬騰自曝不想生孩子: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少管所裡,是輔導員的一句話鼓勵了他:「你有這麼大力氣打架,還不如去打鼓。」蕭敬騰的父母深深愛著自己的兒子,但他們卻用錯誤的養育方式,在兒子的人生裡,繪上濃厚的色彩,怎麼擦也擦不掉。正如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所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 與原生家庭和解,就是與自己和解
    面對母親的糾纏,原生家庭帶給凌霄的傷痛剛剛癒合再次被撕裂,他的人生再一次陷入到為難之中。而賀子秋在被母親拋棄後第一次有了爸爸。因為被拋棄他的心思很重,在李爸爸家過得小心翼翼害怕再次被拋棄,他一直讓著妹妹,在父親忙不過來的時候幫忙做家務。三個孩子在兩位爸爸的陪伴下一路成長,雖然家庭不完整,但愛並沒有缺席,最終原生家庭的傷痛都得以治癒,所以他們能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 楊紫崩潰大哭,揭露殘酷真相:原生家庭的「痛」,要用一生去治癒
    這些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傷害,像化學毒素一樣蔓延,損毀孩子的身心,成為孩子一生的痛。一個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承載童年的原生家庭,就像我們人生的底色,如果愛缺失,家庭帶給我們的只有傷痛。01一個人性格的形成離不開原生家庭的影響《孿生陌生人》裡有個英國媽媽生了三胞胎,因為養不起,就送到了領養機構。三個孩子分別被不同的家庭收養。
  • 《重啟人生》:原生家庭帶給我們創傷,就不要再把傷害傳給孩子
    小樓的父母在十八線小城市,工資很低,他的媽媽很喜歡打麻將,這也是樓山關非反對的事,給家裡打電話不忘提醒媽媽別打麻將。他的原生家庭是典型的工薪階層,無論是經濟還是事業上都沒有能力助力孩子。其實小樓的原生家庭是最接地氣的,也是大多數老百姓的生活狀態體現。還有電影《芳華》,講的是上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男女主角都是在家庭裡缺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