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丁梓光執導,譚松韻、宋威龍領銜主演的《以家人之名》熱播,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成為新的家人,一起長大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用愛治癒原生家庭帶帶的傷痛,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親情故事。
凌霄因為學著媽媽獨自照顧3歲的妹妹,結果妹妹因核桃噎食沒及時救治失去生命。
妹妹的離世讓媽媽的情緒崩潰,她將這種痛苦與悲憤完全轉嫁到父子兩人身上。父母兩人天天吵架,而凌霄只能躺在樓梯處,最後媽媽決絕地離開。
賀子秋是母親離婚後生下的,原本母子共同生活了幾年,然而最終他卻被母親拋棄給相親對象李尖尖爸爸,並且從他那裡拿了一筆錢,一去不復返了。
和凌霄、賀子秋相比,李尖尖算是比較幸福的。雖然她母親早就去世了,但是她有一個非常愛她的爸爸,後來還有了兩個哥哥。
被母親丟棄後的凌霄變得沉默,幸而有李尖尖及其父親對他好,所以他才能快樂成長。可是凌霄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時,母親又回來想和兒子恢復十年前的關係。
凌霄早已把李家當成自己的家。面對母親的糾纏,原生家庭帶給凌霄的傷痛剛剛癒合再次被撕裂,他的人生再一次陷入到為難之中。
而賀子秋在被母親拋棄後第一次有了爸爸。因為被拋棄他的心思很重,在李爸爸家過得小心翼翼害怕再次被拋棄,他一直讓著妹妹,在父親忙不過來的時候幫忙做家務。
三個孩子在兩位爸爸的陪伴下一路成長,雖然家庭不完整,但愛並沒有缺席,最終原生家庭的傷痛都得以治癒,所以他們能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弗蘭克·卡德勒曾說過,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對孩子來說,父母是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烙印。
心理學研究早已證明,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行為、心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一生的幸福。
如果父母恩愛,孩子感受到的家庭氛圍是溫暖和睦的,他們會有充分的安全感。
即使父母離異,但彼此之間也能和諧共處,給予孩子持續穩定的愛,那麼孩子也能自信滿滿,還能擁有強大的自我認同感。
就像王菲和李亞鵬,他們雖然離婚了,但給予李嫣的愛卻並不少,對她的成長所帶來的影響就是有限的,所以沒有妨礙她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若在父母常年吵架、酗酒、外遇或家暴等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一生可能深受壞影響。
《以愛之名》中凌霄的母親無疑是自私的,明明是她沒有照顧好孩子導致悲劇的發生,但她卻把責任推在還是孩子的凌霄身上。
她不敢直面自己的罪惡,選擇了逃避,把苦難留給了家人,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離開後,凌霄如何面對心中的陰影,如何能長大成人。
當她成立了新的家庭有了新的孩子,得到自愈後想回來搶走凌霄,很多人罵她,連扮演者本人也看不下去了,但凌霄飾演者宋威龍卻發言聲援「媽媽」:她的原生家庭將她推向深淵......
這話沒有錯,固然凌霄妹妹死亡媽媽負重要的責任,但凌霄爸爸忙於工作疏忽對家庭照顧也是事實,家庭出現問題後不是選擇積極解決而是逃避責任,進一步惡化矛盾。
凌霄媽媽之所以離婚後出走,是因為實在無法承受,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卻又無能為力,所有人都把矛頭指向她,卻沒有人看到她的心其實在滴血。
一個家庭出現問題,永遠不是一個人的問題,如果得不到正面的對待和解決,那麼終究會走向覆滅,只不過讓孩子來承受這個痛的代價過於沉重了。
年少時父母也時常吵架,那時候大概是因為他們年輕氣盛再加上工作的壓力大,遇到事情時總是無法控制情緒,有幾次他們吵架恰巧都趕在我的生日。
原本放學回家時以為會有一頓美味的大餐在等著自己,卻不想是一地狼藉,母親哭著罵著,父親坐在一邊悶不作聲抽著煙。
那時的我突然就變得很無助,不知道該躲到哪裡去。在年幼的時候有外婆身邊可以待,可是外婆去世後就再也沒有人庇護了,遇到他們吵架時縮到角落裡不敢吱聲。
然而等過上幾天母親的氣消了,我敢上前小心翼翼地和她講話時,她卻埋怨我沒有一點兒用,說是別人家的孩子遇到父母吵架都會學著勸解,我卻像木頭一樣。
好在父母大多時候還是和睦的,大人難免會有遇到挫折的時候,只考慮自己的情緒很正常,可他們卻忽略了可能會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一個家庭,一段婚姻中如果有了孩子,那麼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天,為人父母就要勇敢地承擔起自身的責任和義務。
婚姻有問題,要嘗試著修復,而不能因為自己一時的快意決定結婚或者離婚。
婚姻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兩個人都要勇於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孩子也是家庭的一部分,雖說婚姻不是靠孩子為紐帶,但他們的出生也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
生下他們卻不好好地撫養,讓孩子承受原生家庭的罪,這是為人父母的過錯。
父母與孩子本是分割不開的共體。原生家庭下,父母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物質上面的支撐,還有精神上的相交。
然而換位思考,其實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並沒有任何的經驗,他們和孩子一樣,都是在不斷地學習和成長中。
世上沒有完美的孩子,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父母,或許父母在有些事情上做的不夠好,但這並不能成為孩子叛逆或者走上不歸道路的理由。
父母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孩子只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的人生。他們也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作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要學會理解和支持。
人生並不都是美好,也要學會面對挫折和困難。學會與原生家庭和解,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就像《以家人之名》中的三個孩子,他們的原生家庭都不完美,可是他們卻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了諒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