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原生家庭和解,擺脫「大齡女」魔咒,你可以活成自己的太陽!

2020-12-28 火把生涯王虹

客戶信息摘要

90後姑娘曉雯屬於職業發展較順利的那一撥人,畢業後進入一家大型廣告公司,5年內就升任項目主管。

但在父母的眼裡,她卻是讓人放心不下的女兒,工作加班壓力大,孤身漂泊異地,身邊也沒個男朋友照顧。

這個「大齡女青年」的標籤,漸漸滲透進曉雯的內心,甚至彌散到她的工作中,讓她倍感迷茫、無力……

訪談客戶:曉雯 諮詢師:趙忻老師 筆者:婉君

01爸媽說「你該結婚了」

今年是2020年,第一批「90後」正好邁入三十歲大關,年齡小一點的基本也都開始工作,成為了職場上的新生力量。

而這批90後的父母大多都是「60後」,他們年輕時解決溫飽還是大問題,所以在他們看來,穩定安逸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

兩代人價值觀的斷層,造成了這樣一種局面——父母期望孩子能找一份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但兒女卻渴求豐富多彩的人生,不想太早被一成不變的工作限制住。

這種矛盾在女兒們的身上更加凸顯,在她們努力打拼事業時,爸媽勸誡:「女孩子工作那麼辛苦幹嘛?找個合適的男孩子談戀愛,然後早點結婚生子,這樣我們才放心。」

這就是曉雯的經歷。

儘管她還是2字打頭的年紀,但卻被家人、被社會貼上了「大齡女青年」的標籤。

哪怕曉雯一直以爭吵和冷戰的方式與父母進行抗爭,卻還是背上了巨大的精神枷鎖,而這種焦慮也彌散到她的工作之中,讓她深感無力。

趙忻老師點評:

曉雯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年輕女性,她在諮詢中感覺職業在現有的平臺到達了天花板。但我注意到,提到職業發展時她的狀態還是比較平穩的,但每當提到婚戀情況時,她的情緒比較激動。

我發現,是家人對她的婚戀期待幹擾了她的狀態,讓她整個人被綁在這樣的能量裡,喪且焦慮,生命力都用來應對這個低迷了,能分出多少來處理職業發展議題呢?

我要通過諮詢先幫她「鬆綁」。

但這個困擾裡又包含了好幾個層次:自我價值感,內在穩定感,做自己與原生家庭期待的平衡,獨立性的發展等。

我一個一個幫她剝離開處理,當這些包裹她的硬殼都掉落的時候,她看到了那個內在有力的自己。這個自己的能量是超越了她的同齡人的!

然後在此基礎上去分析她的職業發展方向,她看到是平臺已經裝不下她了,要麼整合現有資源尋找大平臺,要麼提升自己到新的領域去尋找發展。

她選擇同時進行。

02未來怎麼走?

曉雯是個充滿幹勁兒的女孩,工作5年就升任某廣告公司的項目主管,月薪破萬。

但一路開掛的事業也潛藏著不小的危機。

兩年前,她就想從北京分公司轉崗到上海總公司,因為總公司的發展空間更大。但受到項目的牽制,轉崗一再被擱置,她也走進了職業發展瓶頸。

與此同時,廣告行業的發展速度很快,升遷也是以加班為代價的。

雖然曉雯對此並不介意,但父母卻總擔心女兒辛苦,電話裡常嘮叨她換份清閒穩定的工作,然後找個男孩子照顧自己,感情生活早點走上「正軌」。

對於這些嘮叨,曉雯雖不勝其煩,卻也不免為將來做打算:自己是不是應該換份工作,好在以後兼顧家庭的同時,在事業上也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帶著這種困惑,她遇到了王虹老師的《覺醒:把人生設計成你想要的樣子》,繼而找到火把生涯進行職業規劃諮詢。

03能量<能力,捧著金碗要飯

一對一職業諮詢,是一個需要諮詢客戶與諮詢師相互配合的過程,像是一曲探戈中,經驗豐富的舞者牽引著舞伴邁出優雅灑脫的步伐。

但在第一次溝通中,曉雯並沒有打開自己,反而給自己設置了很多限制——

在本職工作上進行深造?不可行,「我都工作5年了,沒什麼繼續要學的」。

轉型做諮詢或培訓?不可行,「我的專業和學歷都不匹配,肯定找不到機會」。

試試轉行做運營呢?更不可行,「跟應屆生搶飯碗,我也太沒面子了……」

經驗豐富的趙忻老師一語道破,「你像是捧著金碗在要飯」。

剛開始曉雯並不理解這句話的深意,直到這句話在腦海中徘徊了很久,她才洞察到自己因不滿公司安排和父母嘮叨,內在能量受到了極大的壓抑,自信心也深受打擊,總覺得做什麼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狀態,所以想都沒想就「彈開了」諮詢師的種種建議。

帶著這樣的反思,曉雯在趙忻老師的引導下看到了自己因價值感偏低,對自身發展重重設限,因為能量小於能力,導致原本很強的職場競爭力難以充分釋放。

能量的提升跟不上能力的成長,怎麼辦呢?

趙忻老師引導她:「當你追求事業發展的時候,要允許自己有短暫的停滯甚至倒退。成長是多維度的,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你還可以花點時間去疏導情緒,與父母和解,當幸福感回歸時,能量也慢慢積蓄起來了,這是更高層次的成長。」

趙忻老師點評:

曉雯有個限制性思維:換工作只能找本專業或崗位相關的,如果換行業就要從底層做起,這讓早早就走上管理層的她不甘心。

其實,她沒有看到職業技能的可攜帶性,要去盤點和整合自己的遷移性能力,並進一步升級。

這樣轉行不僅不用從基層做起,甚至可以高姿態跳槽。

04好好說話,與原生家庭和解

帶著這樣的心態,曉雯重新審視了自己和父母的關係。

「大多數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曉雯說,「但在人的一生中,能從頭到尾陪伴自己的就只有自己,所以不論長輩們提出怎樣的建議,我都應該從情感的角度上理解他們,同時理智地走好自己的路。」

想清楚這一點後,曉雯心平氣和地與父母深入溝通,希望他們能尊重自己的決定。

父母是通情達理的,這次交談讓他們意識到女兒是真的長大了,足以照顧好自己,於是他們放下了自己的期待,決定做好孩子的堅強後盾。

而社會對「大齡女青年」存在不合理的批判,曾導致曉雯陷入迷茫,但經過諮詢師的引導,她看到了一副美麗的畫面——

每一個女孩子都是一朵嬌豔的花,不論單身還是已婚、已育,她們各有獨特的美。

在一朵花美麗綻放的前後,都需要充足的陽光和養分,「要活成自己的太陽,不要憑藉他人的光」,曉雯神採奕奕。

05維持內在能量,擁抱多彩人生

被諮詢師賦能後,曉雯對未來的多種可能性抱以開放、樂觀的心態。

職業規劃幫她梳理了核心競爭優勢,在諮詢師的指點下,曉雯結合自身「賣點」優化了簡歷,積極關注合適的工作機會,但心態卻不再焦慮。

她還開始備考2022年的心理學研究生,想要完成提升學歷的心願,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不僅如此,曉雯的心態平和後,工作中碰到狀態不佳的同事,還會為他們賦能。慢慢地,整個辦公室的氛圍都變得正能量了。

不論人生的下一步路要怎麼走,內在穩定的高能量永遠是驅動力。

縱使如今曉雯的年齡沒變,工作沒換,但因為內在能量的提升,她已經是一個全新的自己了!

相關焦點

  • 和過去的自己和解,擺脫原生家庭的困擾,《重啟人生》
    第一次接受這個詞還是在電視上,隨著《都挺好的》、《安家》等劇的熱播,原生家庭這個詞一時間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每個人都有原生家庭,但是不要把原生家庭當作不肯成長、改變的藉口,因為,你的幸福、快樂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當我拿著這本《重啟人生》的時候,我忽然明白了:你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你可以選擇自我療愈。我的原生家庭我選擇不了,但是現在我們就是子女的原生家庭!
  • 8分鐘電影《女兒》,看周迅如何帶著女兒與原生家庭分裂並和解?
    這一次,她不是滿城瘋找自己的前男友,而是與原生家庭鬧翻之後,為了生存,獨自帶著女兒開出租掙錢。最後,在一個大雨的夜晚,遇到了媽媽拎著溫熱的水餃在大街上找她,兩個人實現了和解。在片中,周迅是母親,也是女兒。在自己的母親面前,她的獨立可以稱之為叛逆,在自己的女兒面前,她的獨立可以稱之為剛強。
  • 豆瓣評分8.1,真實人物改編,靠自己擺脫原生家庭魔咒
    我盡力拼搏,不讓自己淪落到社會底層,如果,如果我更加努力呢?我現在離那層膜很近,觸手可及。」「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得做出選擇。我可以為自己尋找各種藉口對生活低頭,也可以迫使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我很聰明,我可以改變我現在的生活,改變我的一生。我需要的只是這個機會。我為什麼覺得可憐,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
  • 從《歡樂頌》到《安家》:改變不了原生家庭?那麼請與自己和解。
    心理學家榮格曾經說過,「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越深刻,子女長大之後就越傾向於,按照幼年時小小的世界觀,來觀察和感受成年人的世界。」我終於活成自己最討厭的人的模樣,而這個最討厭的人就是我父母。想擺脫原生家庭的枷鎖,其實是可以的。
  • 與原生家庭和解,就是與自己和解
    三個孩子在兩位爸爸的陪伴下一路成長,雖然家庭不完整,但愛並沒有缺席,最終原生家庭的傷痛都得以治癒,所以他們能成長為更好的自己。她不敢直面自己的罪惡,選擇了逃避,把苦難留給了家人,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離開後,凌霄如何面對心中的陰影,如何能長大成人。當她成立了新的家庭有了新的孩子,得到自愈後想回來搶走凌霄,很多人罵她,連扮演者本人也看不下去了,但凌霄飾演者宋威龍卻發言聲援「媽媽」:她的原生家庭將她推向深淵......
  • 《那年花開月正圓》大結局:沒有好的原生家庭,也可以活出完美人生!孫儷竟然也是育兒高手!
    樁樁件件,都是人生至痛至苦,怎一個「慘」字了得!而在吳家處境困窘、身陷囹圄時,她卻回去了,並冰釋前嫌,決定要重振吳家東院。兩個孩子也愛塗塗畫畫,但為了保護孩子的創造能力,即使在牆上塗鴉,她也不會阻止。給了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
  • 王鷗:活成了女王,也愈療了原生家庭的創傷
    沒有背景、沒有人脈、沒有資源,王鷗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持續打拼,十多年後,才有了如今我們所熟知的女明星王鷗。儘管,在我們看來,她已經家喻戶曉,功成名就。然而,原生家庭的傷害仍在不時地影響著自己。她說:「我那麼努力,就是為了要得到我媽的一句肯定,可是她沒有。」
  • 孫儷:原生家庭決定你的前半生,但你可以決定自己的後半生
    小時候遭遇的種種不公,都轉化成她的動力,她憋著一股勁,奮力奔跑。結了婚的孫儷好像徹底擺脫了「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之後的道路一馬平川。從背負著原生家庭傷痛到與世界和解,從默默無聞到大紅大紫,孫儷經歷了多少只有她自己知道。現在的她可以算是「人生贏家」,事業有成的同時,家庭和睦幸福。孫儷說過,「因為有家庭,我也體會了更多的情感」這幾年原生家庭總能時常被拿出來討論。
  • 如何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給孩子什麼樣的原生家庭?| 特別關注
    2即使洞悉原生家庭之「惡」卻依舊得有相信美好的勇氣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我們得對原生家庭的影響有一種清醒和自覺。每個人都有必要自我反省:我們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樣的,我們的某些性格缺陷是否與之有關?同時,我們要有勇氣去相信,我們的人生終會在自己的努力下變得美好。《都挺好》編劇王三毛說,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來——找不回來就是一場災難,找回來就「都挺好」。
  • 《福是全家福的福 第四季》牢騷中年的原生家庭之痛
    家庭題材的美劇裡,不同於其它《摩登家庭》,每個家庭成員都各有個性,無傷大雅的小癖好,每集「歐亨利式」情節的最後都達成和解及感情增進;不同於《我們這一天》,明明吃了生活/作的酸檸檬,還死活把它榨成檸檬汁,讓人惦記著理性包容的一方會累死吧;不同於
  • 童年不幸福的王鷗,活了38年,打算跟原生家庭和解了
    看完王鷗、闞清子兩位女明星的故事,原生家庭的悲歡離合盡展眼前。有人說在最後一季,王鷗為了配合這個節目,強行安排一個圓滿大結局,與原生家庭和解了。正因為是最親的人,所以他們給的傷害更讓你痛不可當,所以才更沒有辦法輕易原諒。的確,因為我們是人,是有感情的高級生物,所以我們的感受全都是真切的、熱血的,過往得經歷歷歷在目,難以抹去。要做到蘇明玉式的原諒一切很難,但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的痛苦,第一步唯有:放下。
  • 這7本書告訴你如何和原生家庭和解,好好愛自己
    最近一部熱播劇《不完美的她》又把大家拉回了關於原生家庭的熱點話題當中,這部電視劇吸引我的不是因為周迅、趙雅芝、惠紅英三大主演陣容,更多的是劇中談及的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的影響。看過這部劇之後,讓我想到了在果媽閱讀聽過的幾本有關原生家庭、自我療愈的書籍,可以幫助我們好好的把自己愛回來。
  • 《以家人之名》只有她擺脫了原生家庭,活出自己的模樣
    賀子秋能夠接受李尖尖不跟自己走到一起,但這不等於他願意看到李尖尖與凌霄成雙入對。想必當李尖尖與凌霄的戀情公布的時候,賀子秋是最為難以接受的一個。在《以家人之名》此前的故事中,已經對此作出了很多伏筆。相信這一點,將是決定兄妹三人命運的關鍵。
  • 《春潮》:原生家庭傷害你的,你要與自己和解
    自《都挺好》火了之後,原生家庭成了人們熱聊的話題。原生家庭一直處於社會的敏感地帶,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和電影事業的不斷創新,關於原生家庭的電影不斷更迭。最近大家都在追《春潮》,我也連夜看完,心裡諸多感慨。
  • 孫儷飾演「樊勝美2.0」:原生家庭的爛牌,你要逼自己打成王炸
    這就是原生家庭,這就是一個人的命。縱使你用力擺脫,縱使你恨它千萬,可終有一天你會崩潰的發現,它已經長到了你骨子裡。後來,她為了擺脫階層,為了出人頭地,不斷的背叛自己,背叛朋友,傷害了許多無辜的性命,把自己也送上了絕路。縱觀她的一生,是因為她沒有愛與被愛的勇氣。從來沒有人告訴過她,你可以一生都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姑娘。
  • 《在劫難逃》:殺了三個人的趙彬彬,讓原生家庭殺了自己
    這背後種種的一切,也恰恰的揭示了這部電視劇中的關鍵所在——原生家庭的影響。看似充滿科幻氣息的故事其實處處在討論著不幸的原生家庭為人所帶來的種種局限與問題。為了擺脫這種折磨,趙彬彬憑藉著自己獨立要強的性格,努力的考上了自己心儀的醫科大學,之所以想要學醫,就是因為濟世救人的醫生是善良的化身
  • 原生家庭決定你的前半生,但你可以決定自己的後半生
    小仲馬的母親卡特琳 • 拉貝,是一位普通的女裁縫師,在大仲馬還未成名,擔任公爵秘書處的文書抄寫員時,生下了小仲馬。可惜的是,大仲馬成名後,混跡於上流社會,拋棄了他們母子。小仲馬七歲時,大仲馬通過打官司,獲取了對兒子的監護權。雖然大仲馬負擔了拉貝的生活費用,但是他始終沒有承認拉貝是他的妻子。一起沒有被他承認的,還有另外三個女人,以及她們所生的私生子。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羈絆?
    明玉自己爭氣,刻苦學習想要考清華,母親硬是逼著她去上師範。就是在這樣偏執的管束下,明玉選擇拼盡全力,擺脫母親給予的不堪,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救贖之路。雖然,這只是一個電視劇,可這樣的事情並非個例。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就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受原生家庭的影響,被父親的信仰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女孩,努力從廢墟中站起來,讓自己像一朵花一樣綻放美麗。
  • 《母親》第一次日劇體驗—與原生家庭的和解
    姑且不說田中裕子的演技,想先談看完這部劇的感受,想說的話太多了,關於原生家庭,關於那些說不得看不透的往事。在這樣一個原生家庭即原罪經常被提及的時代,人們提倡個性,似乎每個人都有那些不可說的往昔。有的人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 與原生家庭和解有多難?
    從房似錦身上,你能看到擺脫原生家庭有多難。為了讓自己從原生家庭的陰影裡走出來,孫儷主動邁出了和解的第一步。你如何應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你可以考慮將寫好的信遞給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將信件藏起來。如果有,你就走出了和原生家庭和解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