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過去的自己和解,擺脫原生家庭的困擾,《重啟人生》

2021-02-08 Fiona芳的時代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

第一次接受這個詞還是在電視上,隨著《都挺好的》、《安家》等劇的熱播,原生家庭這個詞一時間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每個人都有原生家庭,但是不要把原生家庭當作不肯成長、改變的藉口,因為,你的幸福、快樂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當我拿著這本《重啟人生》的時候,我忽然明白了:你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你可以選擇自我療愈。我的原生家庭我選擇不了,但是現在我們就是子女的原生家庭!過去不對的事情,我們不要持續下去;過去好的經驗,我們要把它傳承下去。原生家庭不僅對我們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樣的對我們的孩子也會產生巨大影響。

在我印象中,小時候,爸爸媽媽很相愛,從來沒有因為什麼事紅過臉,爸爸媽媽也很愛我和弟弟。爸爸每次出差總會給我們帶漂亮衣服和好多好多零食,以前總是覺得我和弟弟好像生活在蜜罐裡,讓周圍的人羨慕不已。可是隨著爸爸的去世,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母親被迫經商,開始變得忙碌不已,無暇照顧我們。我和弟弟經常要自顧自,於是我被送去了和爺爺奶奶生活,弟弟小便留在了媽媽身邊。

以前總是覺得媽媽就是偏心,為什么弟弟就能在媽媽身邊,而我就得跟著爺爺奶奶,然後有時候一兩個月才能見媽媽一回。平時沒什麼事,也不會聯繫,除了沒錢了打電話要錢好像和媽媽就沒有其他的話了,而且一打電話永遠就是「要好好讀書,不要亂花錢」。再後來,感覺打電話都煩,每次只有那麼幾句話。

所以,當你沒有感受到愛的時候,並不代表愛不在身邊。也許每一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同樣,當你覺得受傷的時候,並不代表別人故意要傷害你。我心裡知道媽媽其實也是愛我們的,但是迫於生計沒辦法把兩個孩子待在身邊,才把我送去爺爺奶奶家。但是很長時間我心裡都過不去這個坎,潛意識裡總是會覺得媽媽就是把更多的愛的給了弟弟。

一個人童年經歷過的一些非常強烈、痛苦的經驗感受,往往使當事人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影響一生的重大決定。因為童年裡父愛的缺失,以至於我後來結婚找對象的時候,從來不會考慮和我年齡相仿的人,我都會習慣性地找比自己更大的,總是感覺比自己大的才能更好的照顧自己。這些潛意識中產生的因素,使我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上造成了決定性的影響。它讓我嫁給了比自己大很多的人,當然這個影響一生的決定,並不見得一定是壞的。

因為我的童年讓我覺得我不被愛,而弟弟獲得了更多的愛,現在作為媽媽的我,經常潛意識的行為上會對女兒更加偏愛一些,而對待兒子更嚴厲。一方面覺得我男孩子皮實,應該更多地和爸爸在一起,才能獲得更多的陽剛之氣。女孩子就相反,就應該在父母面前撒撒嬌,膩歪一些。自從看了《重啟人生》這本書之後,我重新審視了自己一番,其實這些行為包括對孩子的偏愛都和我自己的童年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是在用母親的身份來得到第二次機會,去醫治我過去所受的心理創傷,彌補過去的遺憾,滿足童年對自己特別重要卻未能得償的一些心理需求。

你沒有辦法使風不吹,但你可以調整風帆,讓你的船到達目的地。最沒有影響力的人,往往是那些絕對不接受別人影響的人。

《重啟人生》一書金尚老師說過:哀悼失落的童年,臣服當下。對愛有了一個堅定的信仰之後,我們就可以正視一個鮮血淋淋的現實,直面一個慘澹的人生!我們哀悼失落的童年其實就是和自己和解,面對喪失,我們會悲傷痛苦,也會讓我們抱怨周圍的人和我。但是要修復這一喪失帶來的傷痛,就要一個完整的哀悼,這樣才能讓我們鼓起勇氣,積極樂觀面對生活。過去的傷痛和傷害,不是你的錯,你無須負任何責任,你好學會和解,與父母和解,更重要的是與自己和解。

不要把原生家庭當作不肯成長、改變的藉口,因為,你的幸福、快樂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過去原生家庭中發生的一些事情,你不需要負責任。但是,從今天開始,你所做的每一個選擇,你都要自己負責任。

請記得:你現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過去不對的事情,不要持續下去;過去好的經驗,要把它傳承下去。海子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看完此書,我長嘆一口氣,與過去的自己和解,與母親的和解,擺脫原生家庭的困擾,做好孩子的原生家庭。我願意做冬日裡的太陽,給我的家人帶去冷風中的一絲絲暖意。

相關焦點

  • 與原生家庭和解,就是與自己和解
    可是凌霄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時,母親又回來想和兒子恢復十年前的關係。凌霄早已把李家當成自己的家。面對母親的糾纏,原生家庭帶給凌霄的傷痛剛剛癒合再次被撕裂,他的人生再一次陷入到為難之中。而賀子秋在被母親拋棄後第一次有了爸爸。因為被拋棄他的心思很重,在李爸爸家過得小心翼翼害怕再次被拋棄,他一直讓著妹妹,在父親忙不過來的時候幫忙做家務。
  • 從《歡樂頌》到《安家》:改變不了原生家庭?那麼請與自己和解。
    但這其中仍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即使成長過程坎坷,卻成為了有能力、有愛心的成年人,並且組建了溫馨的再生家庭。心理學學者唐映紅認為:「 原生家庭對個體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兒童期和青春期。進入成年期,個體面臨著自己選擇自身成長人生歷程的情形,此後的人生軌跡和狀態就不能簡單地歸咎於父母。」
  • 這7本書告訴你如何和原生家庭和解,好好愛自己
    最近一部熱播劇《不完美的她》又把大家拉回了關於原生家庭的熱點話題當中,這部電視劇吸引我的不是因為周迅、趙雅芝、惠紅英三大主演陣容,更多的是劇中談及的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的影響。看過這部劇之後,讓我想到了在果媽閱讀聽過的幾本有關原生家庭、自我療愈的書籍,可以幫助我們好好的把自己愛回來。
  • 與原生家庭和解,擺脫「大齡女」魔咒,你可以活成自己的太陽!
    但這個困擾裡又包含了好幾個層次:自我價值感,內在穩定感,做自己與原生家庭期待的平衡,獨立性的發展等。我一個一個幫她剝離開處理,當這些包裹她的硬殼都掉落的時候,她看到了那個內在有力的自己。這個自己的能量是超越了她的同齡人的!
  • 如何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給孩子什麼樣的原生家庭?| 特別關注
    其實,全劇最深刻的一個話題在蘇家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身上,誰也無法逃避的爆發:我們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因此,明玉自己也不斷地懷疑,自己以後是否也會成為像母親一樣的人,偏激、充滿控制欲;也擔心自己的婚姻是否也會走入陰盛陽衰的死胡同;擔心自己是否在骨子裡也是一個自私自利、冷漠刻薄的人。也許,走出原生家庭陰影最好的方法,是冷靜地回望深淵,了解自己性格與命運的來處,正視它,牢記它,然後用獨立的新生來與它和解。
  • 打破原生家庭的強迫性重複和情緒習慣,別讓心理創傷「代代相傳」
    人類因為被愛而誕生,因為愛自己而成長,因為愛他人而生存。沒有被愛和愛的人生,人們是無法活下去的。然而,有些受到過原生家庭嚴重心理創傷的人,很少或者幾乎沒能得到過父母的愛。以上這段話摘自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心理督導師金尚老師的《重啟人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一書,本書對代際創傷的概念、原因、表徵、影響、內容、療法等,都有著極為詳細的論述。
  • 《重啟人生》:原生家庭帶給我們創傷,就不要再把傷害傳給孩子
    《重啟人生》是作者在熟讀國內外有關創傷及原生家庭創傷著作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分析、實踐總結出了系統性解決代際創傷的理論和方法。本書對代際創傷的概念、原因、表徵、影響、內容、療法等,都有著極為詳細的論述。尤其是在代際創傷療愈方面,分別從一般步驟、內在小孩、身心靈、內在關係模式等四個方面進行了全息式的闡述。電視劇《都挺好》熱播以後,蘇明玉很讓人同情。
  • 原生家庭不能永遠背鍋,成年後,得直面自己的缺陷人生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 88萬粉絲熱贊,1萬人親測有效:五招教你走出原生家庭重啟人生
    一句「他是我們家獨苗」,把女子的卑微和奉獻暴露無遺,我從中感受到女子的家庭氛圍,也能預見到女子以後的生活會與家人緊密連結在一起,而自己的感受並不重要。她的原生家庭會影響她的人生。原生家庭是指兒女還未組成新生家庭,生活於父母身邊的家庭。
  • 《重啟人生》: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可以選擇自我療愈
    文/沐恩佳音原生家庭是一個人的根,我們是成長為參天大樹還是路邊的野草,要看我們生長在什麼樣的原生家庭,吸收了什麼養分。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如同在孩子心裡輸入了一連串的密碼,或許一生都無法改變,而且還會像基因一樣,傳遞到下代人、下下代人的身上。
  • 與原生家庭和解有多難?
    了解心理學,擁有智慧人生。我們的新欄目《有書心理》,和書友們又見面啦!從房似錦身上,你能看到擺脫原生家庭有多難。為了讓自己從原生家庭的陰影裡走出來,孫儷主動邁出了和解的第一步。,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 8分鐘電影《女兒》,看周迅如何帶著女兒與原生家庭分裂並和解?
    在這短短的8分鐘裡,周迅飾演了一位獨立女性、單親媽媽,也完整地展現了她與原生家庭的分裂並和解的過程。在《李米的猜想》之後,周迅再次出演了一位計程車司機。這一次,她不是滿城瘋找自己的前男友,而是與原生家庭鬧翻之後,為了生存,獨自帶著女兒開出租掙錢。最後,在一個大雨的夜晚,遇到了媽媽拎著溫熱的水餃在大街上找她,兩個人實現了和解。
  • 《都挺好》:「原諒」並不是與原生家庭和解的唯一方法
    我們對於「自我救贖」、對於和原生家庭「和解」的理解,好像在我們的認知中「和解」這一類的概念總是意味著「原諒」、「愛」等這一類帶有著「光明」的色彩的東西,然而事實上根本不是。「自我救贖」、和原生家庭「和解」的真正含義其實是「放下」。
  • 張韶涵慶38歲生日,膚白貌美豔光四射,已擺脫原生家庭陰影
    從張韶涵發布的視頻來看,即將不惑之年的張韶涵沒有40歲的滄桑和衰老,反而有著小姑娘一樣的活力四射,她似乎已經徹底擺脫了原生家庭的陰影。要說到娛樂圈被原生家庭拖累最慘的人一定是張韶涵,沒有之一,如果沒有她父母和舅舅作妖,今天的張韶涵一定還是過去那個無限風光的小天后,而她的感情和婚姻也會有更好的結局。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深度分析原生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我們被一個個標題黨刷屏,「原生家庭的傷害」、「如何走出原生家庭」、「怎樣擺脫原生家庭」等等,於是原生家庭很自然地成為了「原罪」,個人的所有不幸以及失敗都一股腦的被歸結到原生家庭上。再加之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更是用一種誇張的手法將原生家庭這一話題繼續升溫,就像炸彈一樣,只要一點火就著。
  • 《在劫難逃》:殺了三個人的趙彬彬,讓原生家庭殺了自己
    《在劫難逃》的成功拋開鹿晗、王千源、喬欣、吳越等人演技上的貢獻和超燃的劇情以外,關鍵還是在於故事背後所隱藏的那些令人深思的社會現象。原生家庭的罪與罰對於觀劇者們來說,《在劫難逃》不僅是一部劇情燒腦的懸疑片,從本質上來講它更像是一部披著懸疑片外衣的原生家庭教育片。
  • 馬男波傑克:該怎麼和自己和世界和解
    第六季給我的感覺和前幾季還是有所區別的,很平靜,致鬱度沒有那麼高,但也沒有讓這個故事正能量起來,一切都很合理,就像是真實的生活。這一季帶給了我很多的思考,比如如何對待自己的負面情緒、如何擺脫原生環境的負面影響、意識形態相關問題以及最後兩集關於死亡的探討等等。
  • 孫儷擺脫原生家庭的痛,給等等和小花幸福的童年,鄧超功不可沒
    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留著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子,我們的外表和自己的父母很像,而我們的性生活的艱難也讓孫儷對不養自己的父親產生了怨恨的心理。更對婚姻沒有了嚮往:她甚至有不結婚永遠陪著媽媽的想法。而鄧超從小生活在一個重組家庭,同父異母的姐姐和哥哥,也有同母異父的姐姐。媽媽帶姐姐,爸爸帶哥哥和二姐重合了新家庭,生下鄧超,鄧超小時候他也非常的叛逆,而爸爸對他又很嚴格,經常被父親罵。
  • 中國式原生家庭背後隱藏的矛盾|你誤解了原生家庭
    ,聯想到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傷害。儘管人們習慣性將所有「無能」歸咎於原生家庭,尤其是原生家庭的父母,這其實是心理層面的自我防禦,自己不太能承擔那個「無能」給自己帶來的否定或結果。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原生家庭,也都只有這一次無法再來的生命。
  •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原生家庭」?
    近年來,「原生家庭」一詞被引述得越來越頻繁,成為解釋各種社會現象的關鍵詞。比如去年受到熱議的電影《狗十三》所反映的成長之痛是中國式原生家庭之罪;比如幾年前北漂演員徐婷之死曾引發公眾對原生家庭的聲討;而近日,一部名為《都挺好》的電視劇(原名《回家》)因關注由原生家庭帶來的成長創傷再次觸發這一話題: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