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萬粉絲熱贊,1萬人親測有效:五招教你走出原生家庭重啟人生

2020-12-20 一碗煙火

最近一段姐姐跪地求替酒駕弟弟坐牢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視頻中交警查酒駕,一女子主動承認是自己酒後開車,查車上行車記錄儀卻發現開車人是男子,交警欲處罰男子,結果女子跪在地上說:他是我們家獨苗,求你們了,處罰我,我願意坐牢。

看了視頻,為女子姐弟情深感動之餘,對女子卻是滿滿的心疼。一句「他是我們家獨苗」,把女子的卑微和奉獻暴露無遺,我從中感受到女子的家庭氛圍,也能預見到女子以後的生活會與家人緊密連結在一起,而自己的感受並不重要。她的原生家庭會影響她的人生。

原生家庭是指兒女還未組成新生家庭,生活於父母身邊的家庭。原生家庭最近幾年研究較多,一個人的行為、處事方式受原生家庭影響很大,特別是一些問題行為如愛無能、孤僻、抑鬱、性格暴躁等都是來自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影響,而且在子女組成新的家庭後會把這些問題傳給後代。

那麼怎麼才能糾正我們的問題行為,走向幸福人生呢?心理學家金尚所著的《重啟人生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給出了答案。這本書是金尚20年研究原生家庭成果之大成,內含豐富的理論和詳實的實踐案例,並有作者自身5年的親身體驗,全網88萬粉絲熱贊,1萬人親測有效。

本書最大的特點是更關注實踐操作和運用,是一本拿到手就可以直接操作運用的工具書,既適合心理諮詢從業者用於工作中,又適合遭受心理問題困擾者自我療愈。

01 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真能影響後代嗎?

昨天朋友方敏給我打電話哭訴:跟老公又吵架了,日子真是沒法過了,離婚又怕影響孩子,不想自己的遭遇在孩子身上重演。

方敏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在她小的時候父母經常吵架,父親動不動就打媽媽,有時候連帶小小的她都打,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是看父母的臉色,一遇到兩個人吵架,她就戰戰兢兢,每天生活的提心弔膽。

在她初二那年,忍無可忍的媽媽與父親離了婚,獨自帶著方敏生活。從小在父母爭吵聲中長大,方敏對婚姻是抗拒的。在媽媽軟硬兼施的催逼下,32歲那年她才匆匆相親結婚。

兩個人的爭吵是從孩子出生之後,方敏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孩子身上,老公工作比較忙,照看孩子較少。有時候應酬回來的晚,獨自在客臥休息。本就敏感的方敏疑神疑鬼,經常跟老公吵架。如今孩子10歲了,兩口子吵架成了家常便飯。

方敏就是深受原生家庭影響的典型例子。當然這只是原生家庭導致心理創傷的一方面,其他還包括在童年長期遭受家人忽略、虐待、拋棄、貶低、冤枉等。那麼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真能影響後代嗎?

當然能。金尚在書中首次提出 「代際創傷」的概念。心理創傷在一代人發生以後,影響下一代,甚至影響下下代的現象,叫作代際創傷。也就是說這些創傷會像基因遺傳一樣,傳遞到下代入、下下代人身上。從而使後輩人表現出與上輩人相類似的心理偏差行為。

02 代際創傷決定一個人甚至一個家族的命運,

家庭經歷會形成一個塑造每一代人的價值觀、想法和體驗的模板,然後再將這個模板傳遞給下一代 —— 心理治療師莫雷·鮑恩

代際創傷有兩個基本特點:

1.創傷事件 不僅會對親身經歷事件的當事人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還會以某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當事人的後代,甚至對那些沒有經歷過事件、對此事一無所知的後人,產生深遠的甚至破壞性的影響。

2. 決定人生命運兒童6歲前,與養育者形成的關係互動模式,將會形成這個孩子的潛意識和人生腳本,並且在以後的人生中,不斷進行強迫性的重複和輪迴。

代際創傷對我們的影響主要是消極思維(習得性無助)和情緒障礙(過度警覺)。

兒童在遭受長期的不公正對待之後,會產生一些消極信念:「我總是做不到」「我不值得被愛」「沒有人會接納我」……顯現出來的情緒主要是恐懼、害怕、憤怒等,從而過度警覺,在風險出現之前會想辦法防守或逃避,盡其所能地來防止不愉快的感覺發生。

方敏的經歷就說明了這一點:父母婚姻的不和諧,讓她看到的是婚姻沒有甜蜜和愛,只是互相傷害和痛苦,因此她也抗拒婚姻,結婚後也無力經營好婚姻。而她的行為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她的孩子,如果不及時糾正,這種對婚姻的誤解有可能長久地傳遞下去。

03 怎麼消除代際創傷,走出原生家庭的傷害?

我們對原生家庭的研究不僅僅在於找出問題的根源,主要目的還是解決問題,那麼怎麼消除代際創傷,走出原生家庭的傷害,重啟幸福人生呢?作者在書中給出了5個步驟

1. 重建安全感,虛擬愛之療法2. 哀悼失落的童年,臣服當下3. 消除內疚感,重建清白感4. 消除羞恥感,重建價值感5. 尋找人生和生命的意義

具體做法如下:

給經受創傷者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其調整呼吸、放鬆肌肉、舒緩神經,然後調理好睡眠、飲食、行為等身體機能

通過冥想|催眠療法,重啟胎內記憶,改寫父母的故事,讓過往時光倒流,接受目前的現狀,臣服當下,與內在的父母和解,擁抱你的內在小孩,無條件地接納它的一切,好或不好、悲傷或快樂。

自我理解、自我寬恕、自我關愛、自我鼓勵。

心理創傷輕微者可以根據書中所寫的方法自我療愈,嚴重者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04 超越原生家庭的雙向養育

像方敏這樣的情況,發現自己未愈的創傷影響了孩子,可以開啟這樣的思維模式:看見孩子的前提是看見自己,不傳遞創傷給孩子的前提是療愈自己。在療愈自己的過程中,如果心理創傷不小心發作,保持很好的覺知,及時止損、修通,做自己和孩子的心理療愈師。這樣才能徹底消除代際創傷,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過程,《重啟人生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給我們提供了走出困境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法,按照書中提供的方法操作,經歷心理創傷者看見自己、療愈自己;心理健全者可以從中學習知識,使自己本身、孩子、家庭更加健康幸福。

相關焦點

  • 《重啟人生》:原生家庭帶給我們創傷,就不要再把傷害傳給孩子
    心理學家金尚結合自己20多年的研究成果,在《重啟人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這本書裡,就給出了諸多實用又有效的方法。這本書的主標題《重啟人生》,副標直接題為《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用五個章節論述了如何走出代際創傷,包括了代際創傷五階段療法、虛擬愛之療法、如何療愈受傷的內在小孩、如何療愈身心靈、療愈內在關係的各種實用方法。
  • 和過去的自己和解,擺脫原生家庭的困擾,《重啟人生》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第一次接受這個詞還是在電視上,隨著《都挺好的》、《安家》等劇的熱播,原生家庭這個詞一時間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每個人都有原生家庭,但是不要把原生家庭當作不肯成長、改變的藉口,因為,你的幸福、快樂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當我拿著這本《重啟人生》的時候,我忽然明白了:你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你可以選擇自我療愈。我的原生家庭我選擇不了,但是現在我們就是子女的原生家庭!
  • 打破原生家庭的強迫性重複和情緒習慣,別讓心理創傷「代代相傳」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從原生家庭心理創傷的分類、影響、療愈方法等方面評論講述《重啟人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一書的重點內容,讓大家快速了解這本書的精彩紛呈。一、原生家庭心理創傷的表徵與分類,你曾受過哪些傷害?有原生家庭心理創傷的人,基本上都有一個關於愛與恨的心理衝突,或者說是親密與分離、愛與自由、愧疚與仇恨等。
  • 《重啟人生》: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可以選擇自我療愈
    文/沐恩佳音原生家庭是一個人的根,我們是成長為參天大樹還是路邊的野草,要看我們生長在什麼樣的原生家庭,吸收了什麼養分。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如同在孩子心裡輸入了一連串的密碼,或許一生都無法改變,而且還會像基因一樣,傳遞到下代人、下下代人的身上。
  • 《重啟人生》:每一個受過傷的你,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原生家庭成為近幾年的熱門討論話題,不管是現實事件還是影視書籍都廣有呈現。比如五年前曾轟動一時的北大才子弒母案,比如熱播劇《都挺好》、《流金歲月》,比如書籍《原生家庭》、《療愈你的內在小孩》等都有所涉及。
  • 《精英律師》:「原生家庭」≠「原罪家庭」,2招劈開成長的雲翳
    「原生家庭」這個詞,近兩年來特別熱。前有豆瓣上著名的小組「父母皆禍害」,後有各種微信文章中渲染的「中國式父母的悲哀」。這個心理學術語,從不為人知到眾口討伐,儼然成了「原罪」的代名詞。原生家庭是每一個人的鎧甲,也是軟肋。相信很多人都在慄娜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 《重啟人生》|五大階段心靈治癒法,找到生與愛的希望
    文/小知悅讀站人生沒有重來,每一個人的人生或許早已經做好了標記,但是我想人生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願意,人生一直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是看你有沒有去為自己的人生而行動。本書作者是金尚,她是心理學碩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心理督導師,更是高校心理教師,代際創傷五階段療法創始人。
  • 家庭教育一不小心就中毒,讓《原生家庭》教你別踩坑
    可以說,無論是事業還是愛情她都是人生贏家的典範。很多人都希望向他的父母取經,也教出這樣成功的孩子吧。可是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女人,在提到父親的教育時,卻經常落淚,那時一種非常複雜的心情。她形容他的父親一直是&34;。
  • 原生家庭不能永遠背鍋,成年後,得直面自己的缺陷人生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 走出原生家庭,修復自己的內心
    原生家庭對孩子童年時候的傷害,壞影響會有多持久,堪稱是為人父母者需要了解的「反面教材」。 2樊登老師曾在《陪孩子終身成長》一書中說到: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我們每個人和世界的關係,都能從童年和父母的相處方式中找到答案。就像梅爾,他一直試圖逃離父親帶來的陰影,卻發現自己越來越像父親。原生家庭帶給他的痛苦持續了大半生。
  • 人生的失敗源於原生家庭?不,原生家庭不背鍋。
    這源於原生家庭,她母親對她人生的操控。布蘭妮的成長路線都是媽媽替她規劃的,從三歲開始,布蘭妮就過著美滿設定好的生活。然而布蘭妮本人一直渴望一絲自我,內心的深處藏著深深的叛逆。布蘭妮的成長過程中,一直壓抑著自我的天性,被迫按照媽媽的設定生活。成名後,她骨子裡的自我覺醒,只是遺憾的是,她選擇感情生活作為離經叛道的突破口。
  • 這5招親測有效,快告訴你身邊的人
    這5招親測有效,快告訴你身邊的人!作為家裡有暈車人員,也有多年與暈車鬥爭的經驗,所以不請自來回答一下。先說一下暈車的成因吧。暈車也叫暈動症,是由於乘坐汽車,船等交通工具顛簸,刺激了人 內耳前庭器,也就是平衡感官引起的噁心,嘔吐,眩暈等症狀的疾病。很多時候主觀感受是眩暈,聞不了車內汽油,腳臭等汙濁的氣味。那麼怎麼應對暈車呢?
  • 原生家庭無罪說
    那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那些理直氣壯歸因於原生家庭的問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原生家庭又到底起了什麼作用呢?某人說自己性格自卑原因是原生家庭從未給予過信任和肯定,而是處處懷疑;另一人說自己處處諂媚是因為缺失原生家庭的照料,而總是無條件迎合他人;再者闡述所謂暴力傾向是原生家庭潛移默化告訴孩子「動手」才能解決問題。
  • 《重啟人生》我們都帶著傷長大,但我們不能把這種傷給我們下一代
    那麼,原生家庭真的是一個人的宿命嗎?我們又該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呢?在《重啟人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這本書裡,心理學家金尚結合自己20多年的研究成果,給出了諸多實用又有效的方法。這本主標題是《重啟人生》,副標題為《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心理學著作,用五個章節論述了如何走出代際創傷,包括了代際創傷五階段療法、虛擬愛之療法、如何療愈受傷的內在小孩、如何療愈身心靈、療愈內在關係的各種實用方法。
  • 成長的宿命,就是超越你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成長的家庭,同時它強調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期限可能是一輩子。而我在刷知乎的時候就發現,沒過多久,關於「原生家庭」的問題就總會在知乎上被討論成熱榜話題。其中有一個經典的問題是:「一個完美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模樣?」
  • 《重啟人生》:心理創傷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自知還傳給下一代
    如果3道題以上答案為【是】,那表明你忽略自己的內在小孩很久了;5道以上則受傷不輕。(註:僅為參考,不是診斷)相信都答【否】的,一定是少數吧。這些問題,我們自身很少會注意到,甚至都不會察覺這是問題。即便察覺,我們也很少承認自己「心理」有問題。也許,這正是「療愈心理創傷」之所以艱難的原因之一。在所有的心理創傷中,來自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應該是最為常見的。
  • 唐藝昕產女刷爆熱搜!那些走出原生家庭陰影的人,做對了什麼?
    曾經不圓滿的原生家庭,並沒有影響張若昀的擇偶觀。主動追求,主動保護感情,主動公開,主動求婚。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實行「四個主動」。是不是比《慶餘年》裡的範閒還稀有?唐藝昕在家安心養胎。即便是張若昀獨自出鏡,也擋不住他暗戳戳撒狗糧。作為一個男藝人,他開心地透露,自己得了婚後 " 幸福肥 "。
  • 孫儷被「親媽」勒索100萬:原生家庭的傷,怎麼才能真正癒合?
    雖然評論區裡,好多人都在喊話,讓她反抗,但這對一個長期被原生家庭欺負的人來說,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原生家庭的聲音,會成為你的內在信念,在沒有覺知的情況下,很難被打破。可以說,你從原生家庭學到的,就會是你的人生模式。
  • 原生家庭很重要
    有愛、有溫暖的原生家庭既使很窮,孩子長大後照樣有出息;沒有愛、沒有溫暖的原生家庭既使不怎麼窮,孩子長大後照樣不知所措!很多人並不是希望原生家庭有多有錢、多富有,而是希望自己的原聲多有愛、有溫暖就行了。而這一切都是源於一個不懂得關愛和溫暖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座學校,原生父母的子女的第一個老師,有句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如果孩子剛開始沒有得到關愛和溫暖,沒有得到原生家庭這個學校的好好教育,那以後什麼學校都很難教好從這個原生家庭這個學校出來的子女!
  • 《安家》房似錦被親媽威脅要100萬:原生家庭的不幸該如何治癒?
    而這些原生家庭帶來的悲痛,讓不少人苦苦掙扎,想要走出傷痛的圍城。最後憑自己的力量與原生家庭和解;房似錦看似冷靜霸氣,卻也會在媽媽威脅她要100萬的時候失去冷靜,試圖向上司借錢。她的心裡,有原生家庭造成的自卑和無可奈何。而最後她與母親如何鬥志鬥勇,能否走出原生家庭陰影,脫離羈絆?是觀眾們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