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很重要

2020-12-28 侃侃談史

有愛、有溫暖的原生家庭既使很窮,孩子長大後照樣有出息;沒有愛、沒有溫暖的原生家庭既使不怎麼窮,孩子長大後照樣不知所措!

很多人並不是希望原生家庭有多有錢、多富有,而是希望自己的原聲多有愛、有溫暖就行了。而有些父母往往曲解了子女的意思,一致認為子女長大後和他們不和是因為他們窮不能給子女好日子過遭到子女的怨恨,其實還真不是這樣,子女怎麼可能怨恨自己從小家裡窮呢?很多子女都是很孝順的,除了極個別的除外,很多都是理解自己父母的人,只是由於從小沒有被關愛和溫暖的原因和父母無話可說罷了,雖然有時候子女和父母表面上像個陌生人一樣,但是作為子女從心裏面和行為上還是很關心自己的父母的,只是話不投機、近距離相處不到一塊(這也是從小形成的原因)!

原生家庭窮不要緊,但是一定要有關愛、有溫暖,在這個人情世故的世界上,從小不被關愛、不被溫暖的人長大後是冷漠的,是很難懂得去關愛和溫暖別人的,也是很難立足於人情冷暖的社會的!而這一切都是源於一個不懂得關愛和溫暖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座學校,原生父母的子女的第一個老師,

有句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如果孩子剛開始沒有得到關愛和溫暖,沒有得到原生家庭這個學校的好好教育,那以後什麼學校都很難教好從這個原生家庭這個學校出來的子女!

很多父母說,我們沒有資源,我們很窮,所以就無法給子女關愛和溫暖,更沒辦法教育子女。這不是理由,沒有資源、窮就不能給子女關愛和溫暖了嗎?狗都不嫌家貧,難道你的親生子女還會嫌棄你貧窮?物質窮不要緊,心窮那才是最要命的,物質沒有隻要努力了就能得到,心窮就算有再多的物質也是無法彌補的!子女小時候物質觀還沒有形成,只要給點關愛和溫暖就很容易滿足,有時候一句鼓勵的話就勝於給包糖。可很多父母就是不懂得這樣做,他們認為子女喝飽了就行了,家庭教育是什麼他們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更別談關愛和溫暖了!

有關愛和溫暖的父母時刻給子女做榜樣,鼓勵和表揚子女給子女增加自信心,他們雖然窮,但是懂得走進子女的心靈,把子女當做朋友,接近子女。而不是以家鄉至尊來教訓子女,打罵子女,羞辱子女,很多原生家庭就是以打為準,他們教育子女的唯一方式就是打和罵,給子女的弱小心製造創傷,把他們以後和子女交流的通道給堵塞了,令得子女長大後和他們無話可說,甚至成了陌生人!

有關愛、有溫暖的原生家庭教父母雖窮,但是他們的教育方式地給子女送了一筆無形的財富讓子女慢慢打理,子女長大後這筆無形的財富成了子女在人生路上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而沒有關愛、沒有溫暖、只有打罵的原生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卻在子女從小的心靈劃下一道重重的創傷,讓子女很有可能一輩子都在找方法治癒這道始終無法修復的創傷!

原生家庭是一女的第一座學校,原生家庭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原生家庭很重要,子女的性格、價值觀、人生觀、思想觀…的初始形成就在於原生家庭。

文字\蕭弋

圖片\網絡

相關焦點

  • 985相親局:比學歷更重要的,是原生家庭
    但這些大多可以通過後天去改變,唯有原生家庭,是深入骨子裡的。畢竟,不幸的人,需要用一生來治癒自己。985相親局,利益至上?在當今社會中,985畢業生,就是一張吸引人的名片,一個渾身散發著魅力的標籤。985畢業背後,藏著很多信息量:好找工作,經濟實力不差,智商較高等等。
  • 原生家庭和核心家庭
    帶有中國特色的婆媳關係,以及「媽寶男」,「嫁女如賣女」等現象,這些無一不是反映了出生的那個家庭對你即將擁有的那個家的影響。即使不是這些極端的現象,每一個人也將面臨和原生家庭分離的過程。為什麼一定要把小家庭同原生家庭分開不可呢?這兩個家,難道不是一個家麼?  原生家庭VS小家庭  這是許多人一生中會擁有的兩個家。
  • 中國式原生家庭背後隱藏的矛盾|你誤解了原生家庭
    但由於很多人沒能完全理解原生家庭的概念,對原生家庭產生很多誤解,進而引申出父母皆禍害的命題。這可能已經偏離了原生家庭這個詞彙本身所承載的含義,實屬傷及無辜。原生家庭這個詞用在中國的家庭是不適合的,即使是應用,意思也與西方社會所提出的那個原生家庭大相逕庭。也就是說,原生家庭這個詞一旦用在了中國家庭的描述上,便具有了中國特色,已經不同於西方的原意。
  • 徐婷死了:原生家庭到底有多重要
    其實,原生家庭不但會要了兒女的命,還有可能剝奪兒媳女婿的生命。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戀愛絕對不是兩個人的事。娶個愚孝女嫁個愚孝男就等於綁鎖一個大家庭。2002年3月26日,留美精英趙慶香的丈夫魏濤在熟睡中被喪心病狂的老丈人趙玉令利斧砍死。
  • 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現在長大了,懷著對生活好奇的態度去思量原生家庭給一個人帶來的影響。身邊許多人確實可能會因為和家人之間的緊張關係導致自身性格的缺陷,但是一味抱怨原生家庭的罪責,讓我們忽略了人本身的強大,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確實有一定的影響,但它也只能佔一部分,我們接觸的世界太小又太大,每一步都是我們自己有意無意的選擇,在這期間我們接觸到的所有人文環境都是鑄就我們自己的導火索。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深度分析原生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近幾年,原生家庭這個概念逐漸進入到大眾的視野。我們被一個個標題黨刷屏,「原生家庭的傷害」、「如何走出原生家庭」、「怎樣擺脫原生家庭」等等,於是原生家庭很自然地成為了「原罪」,個人的所有不幸以及失敗都一股腦的被歸結到原生家庭上。再加之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更是用一種誇張的手法將原生家庭這一話題繼續升溫,就像炸彈一樣,只要一點火就著。
  • 《原生家庭》:一個人的命運十字
    蘇珊-福沃德博士的《原生家庭》,清晰地剖析當今世界問題家庭存在的現狀,並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該書豆瓣評分8.2,在2018年的社科-紀實類書籍中排名第五。對於面臨原生家庭困擾,渴望卻無法逃離怪圈的人群而言,是值得探尋的教程。
  • 《三十個公正》結束了,顧佳,鍾曉琴,王曼妮的原生家庭一樣重要
    「三十才」快結束了,經過這麼長時間,恐怕網友們迫不及待地想提前打開引線看了,最後的結果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高興的,雖然徐霞山去監獄接受了他的懲罰,但似乎比他更痛苦的是顧佳,一個好的家庭終於分手了,林友友回到了北京。
  • 《囧媽》:淺析原生家庭關係與現實婚姻的背後,"溝通"很重要
    在婚姻裡邊相處比相愛更重要,只有懂得如何相處的兩個人才能更好的走下去。都說,彼此之間的溝通是婚姻最後的保鮮劑。科學研究發現,經常談心,溝通的夫妻,感情生活都過的很好,婚姻也走的更長久。所以說對彼此精神世界感知是夫妻之間恩恩愛愛的重要紐帶,只有良好的溝通,才能讓彼此更好的去了解對方的心意,從而達到靈魂的契合。
  • 為什麼原生家庭的影響伴隨一生?心理學有關原生家庭的3個理論
    原生家庭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是近來大眾甚感興趣的熱門心理學議題。曾經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同事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童年的回憶或陰影總是讓我們一生難以抹去的印記。那麼心理學是如何解釋原生家庭的影響呢?
  • 2020.05李玉玫老師線上工作坊 | 原生家庭——每個人最重要的功課
    ▍課程安排 主題:原生家庭——每個人最重要的功課時間:2020年據說一哥們租女朋友回家為了給父母交代都續費叄次了可見與父母的關係多麼重要 我們來到世上首先是當子女接受父母對我們的支持然後走向獨立每個人50%來自父親,50%來自母親如果與父母的關係不好豈止在家痛苦 原生家庭影響之大
  • 獨立女性王鷗:原生家庭教會我,堅強比什麼都重要
    的確是這樣,我們每個人所期待的美好生活無非就是有一個家庭和睦的童年,有一個明確並為之努力的目標 ,有一個想要的東西都可以得到的未來。但不幸的生活卻多種多樣,沒有人可以對其他人的生活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02.
  • 如何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給孩子什麼樣的原生家庭?| 特別關注
    其實,全劇最深刻的一個話題在蘇家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身上,誰也無法逃避的爆發:我們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1要知道原生家庭只是性格的來處但絕不是歸途當明玉出生後,母親延續了自己原生家庭的觀念:明玉,你是女孩,你怎麼能跟你兩個哥哥比。
  • 原生家庭無罪說
    人們討論原生家庭對於性格的影響,對於為人處事的塑造。而其中大部分討論集中在斥責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遺傳學家曾經在雙胞胎身上做過實驗,在「基因」、「原生家庭」、和「個人經歷」這三個因素中做數據研究,想要發現其中哪個影響最大。在把雙胞胎分開撫養和共同撫養的對比試驗之後,得到了驚人的結論。分開撫養的雙胞胎雖然在全然不同的家庭環境中,卻依然有著驚人的相似點。
  • 都挺好,原生家庭的傷痛還需原生家庭來治
    這部以原生家庭為題材的現代都市情感電視劇,塑造了一群非常有立體感的人物形象。其中姚晨飾演的蘇明玉絕對圈粉無數,深受觀眾喜愛。網上有很多解讀,其中說到這部劇是對原生家庭的批判,也有說是對重男輕女的批判……我倒是覺得,就「都挺好」三個字來說,更像是一種
  • 心怡:原生家庭不是原罪
    聊聊原生家庭我的一個同學非常奇怪,不管是放暑假還是放寒假,他都不回家的。
  • 人生的失敗源於原生家庭?不,原生家庭不背鍋。
    《沉睡魔咒2》主演安吉麗娜.朱莉在原生家庭中受的傷害更大。同樣受到原生家庭的傷害,為什麼布蘭妮和安吉麗娜.朱莉的人生境遇完全不同呢?布蘭妮雖然意識原生家庭對自己的操控,但是她沒有審視自己內心:到底需要什麼?就像青春期的孩子,以為離經叛道就是對父母操控自由的抗議,最後更傷害自己。
  • 孫儷:如何跨過原生家庭的坎?
    為了讓自己從原生家庭的陰影裡走出來,孫儷主動邁出了和解的第一步。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不完美,但這不影響我們擁有更好的人生,區別在於:你如何應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如何應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 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提出,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原生家庭論」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偽心理學
    不少公眾號這樣解讀這部電影:「來自家庭的『愛暴力』,才是影響我們這代人敏感、膽怯、自卑、多疑等大多數負面性格的重要因素」、「這部電影剖開這些家庭相處,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為何會成為今天的我們」、「正是原生家庭造就了李玩」……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後,覺得從李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視覺中國這不是原生家庭第一次被如此熱烈地討論。
  •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都知道,家庭對孩子是有很多的影響的。現在很多媒體給我們很多信息,每個人都暴露在媒體中,都已經了解到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 今天我們就細細地說一說關於原生家庭,關於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同時也請大家思考另一個視角,就是原生家庭對孩子造成影響的時候,其實我們也是被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