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有溫暖的原生家庭既使很窮,孩子長大後照樣有出息;沒有愛、沒有溫暖的原生家庭既使不怎麼窮,孩子長大後照樣不知所措!
很多人並不是希望原生家庭有多有錢、多富有,而是希望自己的原聲多有愛、有溫暖就行了。而有些父母往往曲解了子女的意思,一致認為子女長大後和他們不和是因為他們窮不能給子女好日子過遭到子女的怨恨,其實還真不是這樣,子女怎麼可能怨恨自己從小家裡窮呢?很多子女都是很孝順的,除了極個別的除外,很多都是理解自己父母的人,只是由於從小沒有被關愛和溫暖的原因和父母無話可說罷了,雖然有時候子女和父母表面上像個陌生人一樣,但是作為子女從心裏面和行為上還是很關心自己的父母的,只是話不投機、近距離相處不到一塊(這也是從小形成的原因)!
原生家庭窮不要緊,但是一定要有關愛、有溫暖,在這個人情世故的世界上,從小不被關愛、不被溫暖的人長大後是冷漠的,是很難懂得去關愛和溫暖別人的,也是很難立足於人情冷暖的社會的!而這一切都是源於一個不懂得關愛和溫暖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座學校,原生父母的子女的第一個老師,
有句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如果孩子剛開始沒有得到關愛和溫暖,沒有得到原生家庭這個學校的好好教育,那以後什麼學校都很難教好從這個原生家庭這個學校出來的子女!
很多父母說,我們沒有資源,我們很窮,所以就無法給子女關愛和溫暖,更沒辦法教育子女。這不是理由,沒有資源、窮就不能給子女關愛和溫暖了嗎?狗都不嫌家貧,難道你的親生子女還會嫌棄你貧窮?物質窮不要緊,心窮那才是最要命的,物質沒有隻要努力了就能得到,心窮就算有再多的物質也是無法彌補的!子女小時候物質觀還沒有形成,只要給點關愛和溫暖就很容易滿足,有時候一句鼓勵的話就勝於給包糖。可很多父母就是不懂得這樣做,他們認為子女喝飽了就行了,家庭教育是什麼他們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更別談關愛和溫暖了!
有關愛和溫暖的父母時刻給子女做榜樣,鼓勵和表揚子女給子女增加自信心,他們雖然窮,但是懂得走進子女的心靈,把子女當做朋友,接近子女。而不是以家鄉至尊來教訓子女,打罵子女,羞辱子女,很多原生家庭就是以打為準,他們教育子女的唯一方式就是打和罵,給子女的弱小心製造創傷,把他們以後和子女交流的通道給堵塞了,令得子女長大後和他們無話可說,甚至成了陌生人!
有關愛、有溫暖的原生家庭教父母雖窮,但是他們的教育方式地給子女送了一筆無形的財富讓子女慢慢打理,子女長大後這筆無形的財富成了子女在人生路上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而沒有關愛、沒有溫暖、只有打罵的原生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卻在子女從小的心靈劃下一道重重的創傷,讓子女很有可能一輩子都在找方法治癒這道始終無法修復的創傷!
原生家庭是一女的第一座學校,原生家庭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原生家庭很重要,子女的性格、價值觀、人生觀、思想觀…的初始形成就在於原生家庭。
文字\蕭弋
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