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苦之道》之:苦聖諦之五受陰(4)

2021-02-12 內觀禪修Vipassana

           

《滅苦之道》之:苦聖諦之五受陰(4)

四、


佛告比丘:『比丘!色為常?無常?』比丘白佛言:『無常,世尊!』『若無常者是苦耶?』比丘白佛言:『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寧復於中計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言:『不也,世尊!』

『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無常?』比丘白佛言:『無常,世尊!』『若無常者是苦耶?』比丘白佛言:『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寧復於中計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言:『不也,世尊!』【契經 五陰誦】

       

這是一段相當重要的問答,不但是因為它在經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更有許多實例顯示,這段問答引導弟子有條理地自省,從而得證出世間聖果。

       

首先將經文中幾處專門術語略為翻譯,之後便能同佛世的弟子們,一道順著佛陀所引導的思惟理路,透視生命的奧秘。

       

變易法----法可以理解為法則或事物,但依五受陰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的特性而言,則譯為現象最為貼切;變易,很明顯地就是不斷改變的意思,所以用『不斷變動的現象』來解釋再恰當不過。

       

計我----當作我、認為就是我。

       

異我----我以外的、屬於我的,意為另有一個真我,所討論的主題(五受陰)屬於那個我。

       

相在----有兩種情形,一是想像我如神一般是很偉大的,短暫而渺小的五受陰只是我中的一小部份,只是為我的存在作一種示現、一種證明。其二是認為我是相當精緻巧妙的,隱匿在五受陰之中,是整個五受陰意義、價值、靈魂的所在。不過絕大部份的人僅只是想像受、想、行、識是在色身之內運作的。

 

接下來可以思惟佛陀提出的問題,但仍勿忘誠懇地以自身的生命現象作為省思。

 

問:色身是永恆不變呢?或是不斷改變?

答:這個問題較簡單,大家都看得出來身體的狀況不斷改變,答案是無常。

       

問:既然無常,是不是痛苦的事情?

答:這就較需要深思了,一般人可能以為不痛苦,但只要理解到身體僅是一種現象,它必須靠飲食、運動等等條件的支撐,只要條件供應不順遂,身體現象的存在便受到威脅而感到痛苦。更何況再美麗、健康的身體,也很快就得面對老、病、死,答案其實顯而易見,變動不定的身體是痛苦的。

       

問:如果身體只是一種無常、苦,不斷變化的現象,聽聞過真理的聖弟子,還會認為身體是我、屬於我、或身體之中隱藏一個我?

答:只要是人、是眾生差不多都有這種概念,也許認真思考過、也許只憑直覺,總認為身體就是我、身體是我的、或身體中有個我。但既然身體只是一種變化不定的現象,又怎能是我?又怎能被我所擁有?又怎能在裡面藏著一個我?答案仍是否定的。

問:感受、印象、思考、辨識四種作用是永恆不變的?或是分分秒秒變換不定的?

答: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些精神上的能力他始終一直保有,他一輩子都能感受、記憶、思考、辨識,若有下一生,可能還一起帶過去!但讀過聚沫等五種譬喻,應該很容易了解,那只是一廂情願的想像,所謂的能力也不過是藉由條件暫時觸發的。透過對自身的深入觀察可以得到確認,受、想、行、識是無常的。

      

問:既然無常,是不是痛苦的事情?

答:倘若沒有深刻的自覺,這問題是很難回答的。忘情投入生活之中從不自我反省的人,大概會繼續執迷不悟地追逐各種經驗;唯有從廣袤的視野回瞰自身,看清為了維持瞬息生滅的受、想、行、識得以延續究竟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驚覺自己如此枉受艱辛困苦是多麼不值得。無常的受、想、行、識是苦!

       

問:若受、想、行、識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仍會將它們視為我、我的、或我存在於受、想、行、識之中;受、想、行、識存在於大我之內?

答:受、想、行、識這四種無常、苦、變幻不定的現象就如同一陣風、一道彩虹,沒有自性、沒有實質內涵,不能將這些現象當作是我;我的;我在其內、其外。

 

不論是人、是其它眾生,生命存在的事實就顯現在五受陰的活動上,離開五受陰無所謂生命存在!佛陀從不否認五受陰,色、受、想、行、識的作用事實具在,任誰也否認不了。但佛陀否認這個由五受陰組成的生命現象中具有實質的自我,生命無常、苦,不斷變易的現象中沒有任何實在、不變的本質可視之為『我』。

 

顯而易見,五受陰不是我!五受陰不屬於我!五受陰之內、之外也都沒有我!五受陰演出一幕幕精彩的情節----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項項不缺,但每段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情節,都只是些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的虛幻現象。

       

為誰辛苦為誰忙?倘若人們日日夜夜、歲歲年年乃至生生世世,努力、辛苦的結果,卻沒有實質的自我可獲得收成、獲得榮耀、獲得滿足,每一次忍受壓力、每一次計較鑽營、每一次尋尋覓覓、每一次精心策劃、每一次艱苦奮鬥,全都只是為了營造下一幕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的不實現象,究竟何苦來哉?

 

《契經》中記載了許多聖弟子,在經過這番問答後,當下看穿生命實況,體悟生命的真理,見法證入初果須陀洹,破除了三結(認為有自我的見解、各種迷信的見解、及各種疑惑於真理的見解),永不退失對佛法的信念。

 

對五受陰的解說在此告一個段落,這種反觀內省的功夫正是四聖諦思惟的要領,只有它能破除世間思惟的迷妄,確實理解佛陀所講說的正法,認清生命無常變易的真實內幕,解脫輪迴生死苦海的命運。

SĀDHU! SĀDHU! SĀDHU!

薩度!薩度!薩度!

相關焦點

  • 般若法語 ‖ 四聖諦-苦集滅道之道聖諦(四)
    示相轉此是苦 逼迫性 此是集 招感性此是滅 可證性 此是道 可修性勸修轉此是苦 汝應知 此是集 汝應斷此是滅 汝應證 此是道 汝應修自證轉此是苦 我已知 此是集 我已斷此是滅 我已證 此是道 我已修『聖諦』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
  • 四聖諦|苦集滅道
    「聖諦」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四聖諦」說四種真理: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四諦告訴人們人生的本質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達到涅槃。佛陀闡釋四聖諦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的因果。
  • 【讀史】佛說苦聖諦,就是悲觀與消極嗎?你如何理解?
    苦諦,梵語duḥkha-satya,巴利語dukkha-sacca,四聖諦之一,又稱苦聖諦(梵duḥkhārya -satya ),指聖者如實審察三界有漏之苦果(有情及器世間),如三苦、五取蘊苦、八苦等。聖者觀之,生起苦怖之心,由是知一切有漏之法皆為苦。當然,佛教不否認人生苦樂參半,有苦有樂。
  • 小乘法義:什麼是苦滅?什麼是涅槃?
    多聞聖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見,如是 了,如是視,如是覺,是謂愛滅苦滅聖諦,如是知之。  云何知耶?若有不愛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財物,不為所作業,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
  • 四聖諦之集諦、道諦、滅諦
    對海公上師轉末法為正法之大願,深心隨喜,尤其對《俱舍》「道籍人弘,法依人住」之語,深有體會,認為正法住世之關鍵在於培養合格僧材,早在1962年,就為清涼橋青年僧人開講《俱舍頌疏》  。2008年至今,敏公上師駐錫上虞多寶講寺,接引四方學眾。加入佛教學習群吧!你對印度佛教史感興趣嗎?你想深入學習印度佛教史嗎?
  • 第47集 四聖諦之聖諦現觀
    這個愛滅、苦滅聖諦的正理,對於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如此的道理不會改易,是真諦不是虛妄,不離於如如,是聖弟子所有的正法,是聖弟子的所知、所見、所了、所得、所等正覺的正法。」【諸賢!云何苦滅道聖諦?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中阿含經》卷7)「諸賢友啊!什麼是苦滅道聖諦呢?也就是八正道:正見、正志乃至於正定。」
  • 【無盡寶藏】六道輪迴之苦——阿修羅道苦
    摘錄自:「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集》原著:巴祖仁波切講述:嘎瑪仁波切 阿修羅道的眾生,所享用的各種福報和天人差不多,但是由於過去生強烈的嫉妒心使然,天性極為好鬥,常常在區域範圍間,展開戰爭,終生以爭鬥度日。
  • 《無門檻讀懂楞嚴經》禪修50種境界—No.11-No.13破色陰入受陰
    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略解】佛說:「阿難你應該知道,總體上說,受陰是以虛明妄想為本而有。修行人以精明之心性進入三摩提修到色陰盡時,進入受陰區宇;經過深入修行,便能形成照破受陰、超越見濁的結果。」
  • 雜阿含經卷十六407-417,以天耳聞諸比丘,食堂論議之聲
    汝等當正思惟: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如此思惟則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過去世時,有一士夫出王舍城,於拘絺羅池側正坐,思惟世間思惟;當思惟時,見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無量無數,皆悉入於一藕孔中;見已,作是念:『我狂失性,世間所無,而今見之!』爾時,去池不遠,更有大眾一處聚集。時,彼士夫詣大眾所語言:『諸人,我今發狂,我今失性!
  • 陳豪和陳茵媺五口之家的幸福之道
    (一)娛樂圈模範夫妻陳豪和陳茵媺,一個負責賺錢養家,一個負責貌美如花和照顧3個孩子,真是幸福的五口之家! 昨天是陳豪和陳茵媺4歲的女兒生日,陳茵媺照例親手製作生日蛋糕為女兒慶生,一家五口的合照又溫馨又甜蜜!
  • 沒有苦集滅道(一)
    自從有了這六根,眾生可就苦啦!「六入緣觸」,當六根生起以後,以六根為緣,就攀緣外界的「六塵」,六根和六塵接觸產生的六識,就讓人沒完沒了的輪迴在苦中!所以,佛悟道之後,除了在定中給法身大士講了21天的《華嚴經》之外,就去鹿野苑去為橋程如等五個人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法」。
  • 思維內障餓鬼之苦
    要這樣想:輪迴過患引導裡所講的每一句法都重若千斤,因為這將啟開我們洞見輪迴真相的慧眼,將發展出我們出離輪迴之心,乃至最後能夠遠離私慾、脫離二邊,有這樣極其重大的意義。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哪怕犧牲生命,也要求取正法。第二惡趣處思維餓鬼之苦者: 二、思維餓鬼苦分二:(一)總說;(二)別思。
  • 聖諦影音攜手AV199為發燒而來
    在這次AV199首次線下活動中,雲集了眾多影音界的高手,包含版主、資深玩家和廠家,聖諦影音也磨刀霍霍準備拿出看家底的HIFI極品跟懂行的人分享,究竟會有哪些吸睛的產品呢?小編先跟你漏個消息。1.這樣一款在HIFI領域佔領了一片天地的優質揚聲器,現在聖諦影音大膽地跨領域融合,將它跟明基和山葉搭配,現場共建一個3D全景聲音效。
  • 夫妻閨房之禮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微信公眾號:bjdzg80[繁華靜處遇知音]  夫妻之間的相處,雖然是人倫之始,但如不能節制,以致常受疾病的侵襲,或於神明降鑑之期,淫汙冒瀆,而陰遭削祿減年之禍。  古聖王以愛民之故,即夫婦房事,不惜令遒人以木鐸巡於道路,冀免誤送性命之虞;其慈愛為何如也。及至後世,不但國家政令不復提及,即父母與兒女亦不提及,不但如此,縱慾、色-情的宣傳、渲染充斥於電視、網絡等大眾傳媒,邪淫、縱慾之風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