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1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99年篳路藍縷,99年砥礪奮進,在慶祝黨的生日之際,最能表達黨員心意的文字,是七月美輪美奐的詩篇;最能抒發黨員感情的旋律,是七月悠揚動聽的歌頌。當詩與歌這兩種我們身邊的藝術形式發生碰撞,會讓我們黨員更加真切地表達對黨的熱愛,凝聚奮進的力量,感受信仰的光芒。
為回顧黨的光輝歷史和奮鬥歷程,表達對黨的無限忠誠與熱愛之情,近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東營市人民檢察院舉辦「奮進的旋律」詩·歌音樂黨課,以詩頌黨,抒發內心對黨的讚美;用歌發聲,表達對祖國母親的祝福。本次音樂黨課形式新穎,內容豐富,領導帶頭,以普通黨員身份全部參加;全員參與,6個黨支部104名黨員集體亮相,話不多說,趕緊跟隨鏡頭一起去現場看看吧~
第一黨支部 《梅花禮讚》
一說起梅花,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花朵絢麗多姿、熱情似火,在寒風中傲然綻放。梅花以其冰清玉潔、不屈不撓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第一黨支部用柔美的旋律和原創詩歌讚美梅花精神,用行動詮釋梅花品質:精益求精以文輔政,嚴謹細緻搞好機要、檔案、文印,部門聯動抓宣傳,加班加點,毫無怨言,積極推介經驗做法,服務新時代東營高質量發展的12項硬核舉措受到省檢察院、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全省檢察機關學習借鑑;6條檢察工作微信被中政委、最高檢官媒轉發。梅花禮讚,以梅喻人,我們看到了新時代檢察機關黨員幹部的初心不忘、作為擔當!
第二黨支部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第二黨支部帶來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氣勢磅礴,鏗鏘有力。正如詩歌所說「這首歌,是照亮心靈的燈,是點燃信念的火;是吹沸熱血的風,是釀造蜜汁的果。」這首熟悉的旋律同樣鼓舞第二黨支部的同志們不斷前行: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開展紀律作風整頓和加強巡視整改為主線,加強機關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強化教育培訓,開展公訴業務競賽、首次與律師論辯唇槍舌劍;積極推進省檢察院檢察官業績考評工作試點;設立駐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檢察工作站,以更高站位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第三黨支部《國家公訴》
「我們受東營市人民檢察院的指派,代表本院,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訴,並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這,是國家公訴人最莊重的誓言。三尺公訴席上義正辭嚴,指控犯罪的道路上初心不忘,起訴了省院掛牌督辦的「海霸」張大偉等21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和省檢察院交辦的蔡某某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展現了檢察擔當;辦理的陳某危險駕駛案入選全省檢察機關涉疫情防控典型案例。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到東營調研時,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認罪認罰從寬、非羈押訴訟等工作給予了表揚。
第四黨支部《我和我的祖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第四黨支部帶來的《我和我的祖國》,飽含著他們的拳拳赤子心、濃濃愛國情,他們司法為民,助力脫貧攻堅,依法支持農民工等弱勢群體提起民事訴訟,幫助追索勞動報酬35.07萬元,為26名刑事被害人或其近親屬申請救助金10.9萬元;結合法律監督線索平臺,研發「AI線索」智能終端,提升辦案線索篩查精準度;探索公益訴訟案件「檢察官+法警」辦案模式,司法辦案有了更加有力保障。
第五黨支部《我宣誓》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是中華民族兒女為祖國振興而犧牲的英雄史。第五黨支部表演的《不朽》和《我宣誓》提醒我們,時刻不忘革命英雄,不忘入黨誓言,讓紅色記憶永存心間,黨員信仰永不改變。第五黨支部秉承革命精神,維護公平衝鋒在前,實現了查辦司法人員職務犯罪「零」的突破;深化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建設,正義網轉發做法;就野生鳥類保護問題發送的檢察建議被省檢察院評為全省「十佳檢察建議」;規範制度管理,被表彰為全國檢察機關檢務保障先進集體。
開發區檢察院黨支部《我的祖國》
立足新時代、敢於新作為、實現新發展,開發區黨支部對愛國之情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新的實踐:優化升級服務民營企業法律護航中心,為民營經濟保駕護航,經過公開聽證程序,對涉案民營企業家做出不起訴決定;就網絡餐飲平臺管理問題發送的檢察建議被評為全省「優秀檢察建議」,通過專業化、 精準化的檢察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彰顯人民檢察為人民的檢察本色。
★
新使命呼喚新擔當,新時代更需新作為。東檢人將繼續在市院黨組的帶領下,以「走在全省前列、爭創全國一流」為目標,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以攻堅的狀態、鬥爭的精神、實幹的作風,持續推動「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為服務保障東營高質量發展貢獻檢察力量,為中國共產黨99周年華誕獻禮!
來源丨東營檢察
文字丨劉勇、來倩倩
攝影、視頻丨徐璐、陳晉寶
統籌丨王蓉蓉
編輯丨李婧一
審核丨郭柏松、閆現令
原標題:《詩歌響徹黃河口,同心向黨訴衷情——東營市檢察院舉辦「奮進的旋律」詩·歌音樂黨課(附視頻)》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