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完美的電影,但溫情中帶有批判,值得一看。
看完可以想一想,我們之於父母是不是遠遠少於父母之於我們?
01
《老爸102歲》是一部自帶話題屬性的印度電影,這部電影聚焦的是孝道,關注的是空巢老人問題。
客觀來說,這部電影在社會問題的挖掘和反映上,不如之前上映的幾部印度電影。《廁所英雄》從廁所問題反映的印度廁所文明狀況;《嗝嗝老師》和《起跑線》關注教育問題;《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印度電影聚焦女性地位......
然而總體而言,這部影片的故事完成度很高、情感鋪墊也很充足。
02
故事的開端是102歲的達特利爸爸要送75歲的兒子巴布去夕陽養老院,兒子拒絕,爸爸就要求兒子必須完成他布置的任務才能夠繼續住在家裡,不被送去養老院。
五個任務的依次展開讓觀眾笑中帶淚:
給已經逝去的妻子寫情書
剪掉陪伴自己65年的被子
到過去和妻子兒子常去的公園和教堂
養花……
最後的終極任務是:讓巴布趕走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影片中達特利爺爺的孫子)。
這讓巴布瞬間就懵了。影片的前半段讓巴布重拾微笑、步入新生活,影片的後半段,特別是終極任務的展開卻一步步揭示這一家人背後的故事。
03
影片一共有三次反轉,這三次反轉都是基於達特利爺爺對兒子的了解和愛。
初次反轉,巴布兒子被揭示不孝時,巴布生日這天就收到了兒子阿莫的花,兒子還打來電話,這個時候達特利爺爺藏起了花,掛掉了電話。
本以為是兒子回心轉意不被接受的故事,但影片再次反轉,達特利爺爺說孫子只是為了分家產,講述了這些年來阿莫是怎麼對待父母。並像巴布證明阿莫就是為了家產,要求巴布趕走阿莫。巴布嚴詞拒絕,並決定把家產給阿莫。
最後一次反轉,達特利告訴巴布自己得病的事實,因為得病才決定以任務的形式想讓自己的兒子重新開心起來。這也打破了影片一開始達特利爺爺有些不講理的形象。
04
在爺爺、爸爸、兒子這三代人中,兩個父親都很愛自己的兒子,當巴布拒絕趕走阿莫,並想要把家產給阿莫的時候,達特利堅定的說「我不會讓你的兒子打敗我的兒子」。
影片中,兒子和孫子的關係被對立了起來。而兩個兒子對父親的愛遠遠比不上父親的愛。
阿莫一心想著父親的家產,平時對父親,乃至母親都漠不關心。巴布對父親達特利很好,但是當達特利要趕走兒子阿莫時,巴布還是維護兒子,險些與父親達特利決裂。
05
我們常聽到,孩子是父母的延續,但很少有人想到父母曾經也是被愛護的那一方,也是他們父母的延續和唯一。父母給予了他們的全部,在你打算給與孩子你全部的愛的時候,別忘了你給予愛的能力是來源於父母。
達特利爺爺跨越了一個世紀,依舊精神抖擻,有著小孩子的生氣天真,也有著期頤之年的沉穩豁達,會在兒子生日的時候給他唱歌跳舞,會在兒子被欺騙的時候揭穿真相,也會在75歲的兒子失去生活的期盼的時候,鼓勵兒子重新步入新生活。
06
當巴布向阿莫說出,「你讓我被人嘲笑了20多年,這次我終於可以讓你也被人嘲笑一次」,當巴布吼道「get out」的時候,達特利完成了他的任務,讓他的兒子進入新的人生階段,不再被阿莫牽絆著。
反過來,巴布也孝於達特利了,不是愚孝,也沒有不孝。放下那些羈絆,過得開心,便是巴布對達特利的孝,也是達特利的希望。
不算完美的電影,但溫情中帶有批判,值得一看。
看完可以想一想,我們之於父母是不是遠遠少於父母之於我們?
本篇作者
明茉
研二在讀,未來希望成為一名體面的知識分子
(文章為空鏡solo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