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立冬已過,早起風中的燥意與寒意愈來愈濃。
乾燥的陽光傾灑而下,日午靜謐,天藍藍,雲薄薄。
走在路上,偶爾有幾片烏桕的落葉飄下。
跟夏天書窗前掠過是鳥影般,悄然無聲。
進入深秋初冬,林木梢間沒有了密密的綠意,刪繁就簡,逐漸疏朗起來。
黃庭堅曾寫過一首《訴衷情》,水寒江靜,滿目青山,載月明歸。
如此澄靜澹遠的畫面,正是對南方初冬的概括。
難怪有人要感慨,南方的冬天是淡得不成墨的悠閒。
陽光乾燥,時光悠然的初冬日後,適合慢慢泡上一杯茶消遣。
冬日裡喝茶,滋味鮮醇的紅茶正好時宜。
之前有朋友入手了英式茶具,然後特意用那套骨瓷小茶壺泡正山小種喝下午茶。
刷到她的朋友圈時,午後陽光,樹影斜斜,一杯香茶,歲月靜好。
咦,等等,這正山小種裡怎麼加了奶?
提到冬日紅茶的泡法與喝法,「喝紅茶要加奶」,無疑是一大誤區。
《2》
喝紅茶加奶,是英式茶文化的舶來品。
歷來,我們的煮茶主流是提倡清飲。
如果你想喝到茶葉的本味,那什麼也不加,單單喝茶風味更美妙。
即便是奶茶,傳統的做法也大多數用磚茶、黑茶等調製,且流行於邊疆地區。
直接往紅茶裡加奶的做法,並不提倡。
何況,哪怕是效仿英式下午茶,這樣的做法也屬誤區。
英國人喝茶,注重儀式感。
這點可從熱播劇《三十而已》裡提到的high tea和low tea中,可見一斑。
由此,喝英式紅茶非常在意儀式,講究次序先後。
單是往奶裡加茶,還是往茶裡加奶,就已爭議了多年。
如今這看似無解的問題,已經有了確定版的答案。
那就是喝英式紅茶,得往牛奶裡倒茶。
個中的理由,在於牛奶加熱後會產生股不好聞的奶腥味。
直接往泡好的滾燙茶湯裡加奶,勢必會影響風味。
所以,英式紅茶的傳統做法,講究往常溫的奶中,緩緩加入泡好的紅茶。
而並非是部分茶友茶客理解的那樣,用大壺泡紅茶,然後直接加奶。
或者是在煮紅茶時,加入牛奶。
這樣生搬硬套式的做法,完全喝不到一杯好茶的美妙。
更何況英國人喝紅茶,也並非所有的茶都加奶。
當年正山小種傳播到西方時,這種經過馬尾松燻制,帶有獨特煙燻風味,松煙香馥鬱的紅茶備受喜愛。
英國人在喝正山小種,最早同樣是按清飲的做法,體會那股獨特的桂圓湯,松煙香。
至於那些加糖又加奶的阿薩姆紅茶,加檸檬香料調味的伯爵紅茶等,則是後來的事了。
可見,不是所有的紅茶都適合加奶加糖。
除了香氣馥鬱,滋味濃烈的個別紅茶外,大部分的紅茶提倡清飲。
像正山小種、金駿眉、工夫紅茶等,按喝功夫茶的方式,細細衝泡,更能體會一款好茶的清爽本味。
《3》
回到開篇,泡紅茶時,最好用的茶具是不是瓷壺?
答案是未必。
無可否認,西方人泡茶喝茶,慣用的是壺。
英式的茶具裡,往往是帶有花卉金邊圖案的瓷壺搭配數個茶杯。
並且,茶杯的形狀與咖啡杯類似,帶有細細的把手以及底託。
容量有近100毫升,比起福建、廣東一帶的功夫茶具裡的小茶杯,堪稱是龐然大物。
很多茶友的印象裡,泡紅茶適合用白瓷壺泡。
一來是方便。
選一把容量大的壺,投茶注水,可以泡出滿滿一大壺茶放著慢慢喝,可供小半天的喝茶消遣。
二來是操作方便。
用壺泡茶,技巧難度不高,哪怕是茶圈新人也能快速輕鬆操作。
帶有把手的壺,泡茶過程不易燙到手,使用起來簡單方便易上手。
但實際上,並非所有的紅茶都適合用茶壺泡。
至少對正山小種,金駿眉,閩紅三大工夫紅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而言,蓋碗衝泡更實用。
用白瓷蓋碗泡茶,出湯快,便於徹底瀝乾茶湯。
與此同時,蓋碗的「蓋」與「碗」可以靈活拆卸,蓋碗的底部不易殘留茶漬茶垢,方便清洗。
用蓋碗泡紅茶時,更能展現出一泡好茶的原本真滋味。
而用壺泡茶,選容量大的壺泡茶,泡好一大壺茶後喝小半天,這樣的做法並不提倡。
因為如果沒有及時倒出茶湯,茶葉一直悶在湯水裡,會源源不斷浸出滋味,導致茶湯被泡濃。
另外,按這樣的方式喝茶,最終喝到的茶湯滋味會變得不再新鮮。
更何況,秋冬氣溫低,天氣冷,泡好後的熱茶容易放冷。
往往一大壺茶喝到過半後,剩下已經徹底放冷放涼,風味不再鮮爽的茶湯,早已讓人沒有了喝茶的興致。
而小壺泡紅茶,茶壺的底部和壺嘴內壁容易殘留茶垢,清洗較麻煩。
同時在出湯過程中,茶湯倒出慢,壺嘴容易被泡開的茶葉堵塞……
總之,從喝功夫茶的角度,以及完整的喝茶體驗看,用壺泡茶顯然不如蓋碗好!
《4》
最後,聊到水溫。
提到紅茶的衝泡,最常見的誤區不是加糖加奶,也不是茶壺衝泡,而是85℃水溫泡茶。
有許多茶友對於溫水泡紅茶更好這點,深信不疑。
但實際上,這同樣是誤區。
泡茶的水溫,沸水更好。
沸水的高溫能夠有效的激發紅茶內部的香氣、滋味,更好的泡出一杯鮮醇清甜的茶湯。
按物理學的層面解釋,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快。
高溫的沸水衝泡,能夠做到更高效率的泡出紅茶的香氣、滋味等。
換成用溫水泡茶,註定會有部分高沸點的茶香,沒辦法激發。
如此一來,紅茶的花果香、甜香、松煙香、桂圓香、荔枝香等豐富的香型變化,難以呈現。
茶香不夠高揚,馥鬱,層次豐富。
喝到的茶湯裡,也少了茶香落水,飲之滿口生香的美妙。
更重要的是,溫水泡茶對茶味的激發不足。
優質紅茶內部的深層次滋味,難以浸泡出來。
泡出來的茶湯,不如沸水衝泡來得醇厚、飽滿、回味無窮。
可見,所謂紅茶不能用沸水泡,否則會燙壞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泡紅茶,顯而易見是沸水衝泡更好喝。
《5》
天漸寒,心漸暖。
乾燥又寒冷的季節,多喝幾杯甘醇的紅茶,更能暖身。
逐漸降溫的時令,一杯暖乎乎的熱茶,如暖陽般。
茶湯過喉,滋潤舒爽。
古人言,一杯喉潤,此言果真不虛。
紅茶要喝好,泡法要用對。
正山小種,金駿眉,功夫紅茶等,它們誕生在我國。
論泡茶方法,歷來有關紅茶的衝泡,自然是清飲為好。
沒有必要生搬硬套,盲目按英式紅茶的做法,加糖加奶加其它。
不然,連一杯好茶的本味,都徹底模糊不見。
泡好茶,建議用功夫茶的做法。
用蓋碗泡,用沸水泡,快速出湯。
簡單幾杯,鮮醇清甜的好茶,即可呈現。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