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奶加糖,瓷壺悶泡,85℃水溫,衝泡紅茶的3大誤區,你也犯嗎

2020-12-25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立冬已過,早起風中的燥意與寒意愈來愈濃。

乾燥的陽光傾灑而下,日午靜謐,天藍藍,雲薄薄。

走在路上,偶爾有幾片烏桕的落葉飄下。

跟夏天書窗前掠過是鳥影般,悄然無聲。

進入深秋初冬,林木梢間沒有了密密的綠意,刪繁就簡,逐漸疏朗起來。

黃庭堅曾寫過一首《訴衷情》,水寒江靜,滿目青山,載月明歸。

如此澄靜澹遠的畫面,正是對南方初冬的概括。

難怪有人要感慨,南方的冬天是淡得不成墨的悠閒。

陽光乾燥,時光悠然的初冬日後,適合慢慢泡上一杯茶消遣。

冬日裡喝茶,滋味鮮醇的紅茶正好時宜。

之前有朋友入手了英式茶具,然後特意用那套骨瓷小茶壺泡正山小種喝下午茶。

刷到她的朋友圈時,午後陽光,樹影斜斜,一杯香茶,歲月靜好。

咦,等等,這正山小種裡怎麼加了奶?

提到冬日紅茶的泡法與喝法,「喝紅茶要加奶」,無疑是一大誤區。

《2》

喝紅茶加奶,是英式茶文化的舶來品。

歷來,我們的煮茶主流是提倡清飲。

如果你想喝到茶葉的本味,那什麼也不加,單單喝茶風味更美妙。

即便是奶茶,傳統的做法也大多數用磚茶、黑茶等調製,且流行於邊疆地區。

直接往紅茶裡加奶的做法,並不提倡。

何況,哪怕是效仿英式下午茶,這樣的做法也屬誤區。

英國人喝茶,注重儀式感。

這點可從熱播劇《三十而已》裡提到的high tea和low tea中,可見一斑。

由此,喝英式紅茶非常在意儀式,講究次序先後。

單是往奶裡加茶,還是往茶裡加奶,就已爭議了多年。

如今這看似無解的問題,已經有了確定版的答案。

那就是喝英式紅茶,得往牛奶裡倒茶。

個中的理由,在於牛奶加熱後會產生股不好聞的奶腥味。

直接往泡好的滾燙茶湯裡加奶,勢必會影響風味。

所以,英式紅茶的傳統做法,講究往常溫的奶中,緩緩加入泡好的紅茶。

而並非是部分茶友茶客理解的那樣,用大壺泡紅茶,然後直接加奶。

或者是在煮紅茶時,加入牛奶。

這樣生搬硬套式的做法,完全喝不到一杯好茶的美妙。

更何況英國人喝紅茶,也並非所有的茶都加奶。

當年正山小種傳播到西方時,這種經過馬尾松燻制,帶有獨特煙燻風味,松煙香馥鬱的紅茶備受喜愛。

英國人在喝正山小種,最早同樣是按清飲的做法,體會那股獨特的桂圓湯,松煙香。

至於那些加糖又加奶的阿薩姆紅茶,加檸檬香料調味的伯爵紅茶等,則是後來的事了。

可見,不是所有的紅茶都適合加奶加糖。

除了香氣馥鬱,滋味濃烈的個別紅茶外,大部分的紅茶提倡清飲。

像正山小種、金駿眉、工夫紅茶等,按喝功夫茶的方式,細細衝泡,更能體會一款好茶的清爽本味。

《3》

回到開篇,泡紅茶時,最好用的茶具是不是瓷壺?

答案是未必。

無可否認,西方人泡茶喝茶,慣用的是壺。

英式的茶具裡,往往是帶有花卉金邊圖案的瓷壺搭配數個茶杯。

並且,茶杯的形狀與咖啡杯類似,帶有細細的把手以及底託。

容量有近100毫升,比起福建、廣東一帶的功夫茶具裡的小茶杯,堪稱是龐然大物。

很多茶友的印象裡,泡紅茶適合用白瓷壺泡。

一來是方便。

選一把容量大的壺,投茶注水,可以泡出滿滿一大壺茶放著慢慢喝,可供小半天的喝茶消遣。

二來是操作方便。

用壺泡茶,技巧難度不高,哪怕是茶圈新人也能快速輕鬆操作。

帶有把手的壺,泡茶過程不易燙到手,使用起來簡單方便易上手。

但實際上,並非所有的紅茶都適合用茶壺泡。

至少對正山小種,金駿眉,閩紅三大工夫紅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而言,蓋碗衝泡更實用。

用白瓷蓋碗泡茶,出湯快,便於徹底瀝乾茶湯。

與此同時,蓋碗的「蓋」與「碗」可以靈活拆卸,蓋碗的底部不易殘留茶漬茶垢,方便清洗。

用蓋碗泡紅茶時,更能展現出一泡好茶的原本真滋味。

而用壺泡茶,選容量大的壺泡茶,泡好一大壺茶後喝小半天,這樣的做法並不提倡。

因為如果沒有及時倒出茶湯,茶葉一直悶在湯水裡,會源源不斷浸出滋味,導致茶湯被泡濃。

另外,按這樣的方式喝茶,最終喝到的茶湯滋味會變得不再新鮮。

更何況,秋冬氣溫低,天氣冷,泡好後的熱茶容易放冷。

往往一大壺茶喝到過半後,剩下已經徹底放冷放涼,風味不再鮮爽的茶湯,早已讓人沒有了喝茶的興致。

而小壺泡紅茶,茶壺的底部和壺嘴內壁容易殘留茶垢,清洗較麻煩。

同時在出湯過程中,茶湯倒出慢,壺嘴容易被泡開的茶葉堵塞……

總之,從喝功夫茶的角度,以及完整的喝茶體驗看,用壺泡茶顯然不如蓋碗好!

《4》

最後,聊到水溫。

提到紅茶的衝泡,最常見的誤區不是加糖加奶,也不是茶壺衝泡,而是85℃水溫泡茶。

有許多茶友對於溫水泡紅茶更好這點,深信不疑。

但實際上,這同樣是誤區。

泡茶的水溫,沸水更好。

沸水的高溫能夠有效的激發紅茶內部的香氣、滋味,更好的泡出一杯鮮醇清甜的茶湯。

按物理學的層面解釋,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快。

高溫的沸水衝泡,能夠做到更高效率的泡出紅茶的香氣、滋味等。

換成用溫水泡茶,註定會有部分高沸點的茶香,沒辦法激發。

如此一來,紅茶的花果香、甜香、松煙香、桂圓香、荔枝香等豐富的香型變化,難以呈現。

茶香不夠高揚,馥鬱,層次豐富。

喝到的茶湯裡,也少了茶香落水,飲之滿口生香的美妙。

更重要的是,溫水泡茶對茶味的激發不足。

優質紅茶內部的深層次滋味,難以浸泡出來。

泡出來的茶湯,不如沸水衝泡來得醇厚、飽滿、回味無窮。

可見,所謂紅茶不能用沸水泡,否則會燙壞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泡紅茶,顯而易見是沸水衝泡更好喝。

《5》

天漸寒,心漸暖。

乾燥又寒冷的季節,多喝幾杯甘醇的紅茶,更能暖身。

逐漸降溫的時令,一杯暖乎乎的熱茶,如暖陽般。

茶湯過喉,滋潤舒爽。

古人言,一杯喉潤,此言果真不虛。

紅茶要喝好,泡法要用對。

正山小種,金駿眉,功夫紅茶等,它們誕生在我國。

論泡茶方法,歷來有關紅茶的衝泡,自然是清飲為好。

沒有必要生搬硬套,盲目按英式紅茶的做法,加糖加奶加其它。

不然,連一杯好茶的本味,都徹底模糊不見。

泡好茶,建議用功夫茶的做法。

用蓋碗泡,用沸水泡,快速出湯。

簡單幾杯,鮮醇清甜的好茶,即可呈現。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瞠目結舌,紅茶酸,巖茶濃,白茶苦,用85℃水溫衝泡就能解決?
    反問他,「你放了多少茶?茶水比例合適嗎?多久出湯?」他答不上來。思考了一會兒之後,朋友繼續說道:「我上次問了賣茶葉的老闆,他說紅茶必須用85度的開水,溫度高了,苦味和酸味就會出來。」紅茶的品類有很多,不論是是全芽頭製成的金駿眉,還是紅茶鼻祖正山小種。自己泡茶時的水溫,皆為沸水。好茶不怕沸水燙,這是茶圈中眾所周知的一句話。衝泡出來的紅茶茶湯,香甜濃醇,恰到好處的清甜感,令人回味無窮。
  • 紅茶溫水泡,悶一悶滋味更濃醇?喝紅茶的3大謊言,你被騙了多久
    沒錯,就是那款來自武夷桐木關,紅茶發源地的正山小種。 正當水燒開,準備注入蓋碗中時,那位新來的朋友開口了。 「我老師說,紅茶不能用沸水泡,會出酸味,得用85℃水溫才好喝!對了,還得悶一悶。」 聽她自顧自地說著,而自己早已完成了快出水的動作。
  • 天冷喝紅茶,你是怎麼泡的,這裡有
    六大茶類當中唯一不同的就是紅茶,紅茶是全發酵茶。想要衝泡一杯口感美味的紅茶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你將泡好的紅茶倒入冰冷的茶杯當中,這樣就會大大的降低了紅茶的熱度,同時也減少了紅茶香氣的發揮。所以我們在衝泡紅茶的時候,要用熱水將茶壺及茶杯燙過一遍,等紅茶泡好以後再倒掉茶杯中的水,最後注入泡好的紅茶,此時的口感方為最佳的。還是來看看衝泡紅茶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
  • 紅茶怎麼泡?兩種經典泡法不要錯過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類,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因其幹茶色澤和衝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 紅茶性暖,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 各大茶類的日常泡法有哪些?教你快速喝上好茶!
    今天教你幾招,喝好茶、喝對茶、簡單喝茶~一、綠茶衝泡方法一般來說,用單芽和一芽一葉初展製成的細嫩芽葉,衝泡的水溫宜控制在75℃~85℃,如特級碧螺春、特級南京雨花茶等;一芽二葉的茶葉,水溫95℃~100℃較好;同樣嫩度的茶葉,上投法可比下投法水溫略高一些。
  • 紅茶的獨門衝泡技巧,教一遍你就會了
    通常,衝泡紅茶為80℃~90℃的水溫,衝水後須馬上加蓋悶茶,以保持紅茶品質的芬香。  衝泡時頭三道茶湯可6秒出湯,隨後可相應遞增延長5秒坐杯時間,再出湯。  好的紅茶在泡到十泡之後,再悶泡一分鐘,則還是能喝到紅茶的韻味,茶香也還不會被透支。
  • 紅茶怎麼衝泡才好喝,看完這兩種經典泡法就懂了
    最近有網友提問,買了紅茶,卻不知道紅茶的泡法,到底該怎麼泡才好喝?今天,茶小妹跟大家介紹一下紅茶的兩種經典衝泡方法:清飲法和調飲法。文中還會穿插一些好喝的紅茶配方,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經典衝泡方法一:清飲法(一)清飲法是什麼?清飲法即在茶湯中不加任何調味品,使茶葉發揮固有的香味。
  • 還在用保溫杯衝泡紅茶?別再荼毒好茶了,紅茶的正確泡法看過來
    早晨出門前,往保溫杯中隨性地倒入一些紅茶。接著衝入沸水,合上蓋子,隨身攜帶,便能滿足一個上午的喝茶需求。但是,紅茶真的適合用保溫杯衝泡嗎?答案是,不適合。主要是有以下3個原因。保溫杯悶泡的實質,比平常所見的悶泡更加惡劣,成為了高溫悶泡。而對於一款優質的紅茶來說,它的內含物質豐厚,芳香物質和營養物質充沛。若是讓杯中的水一直處於高溫狀態,則內質會源源不斷地析出,提前過量釋放出滋味物。
  • 6個小秘訣告訴你這樣衝泡紅茶,好喝又耐泡
    在寒冷的冬天,衝泡一杯紅茶,翻開一本喜愛的書。 隨著紅茶飄散出來的陣陣香甜,一個溫暖而美好的下午時刻格外讓人回味。 前幾天,小暖的茶友朋友問小暖,紅茶衝泡需要注意溫度嗎?
  • 紅茶要怎麼泡才好喝?選茶、選器、選水和水溫,這四要素是關鍵!
    在我國紅茶是深受廣大人群喜愛,作為我國的國飲,每年紅茶的消費是非常龐大的,原因就在於紅茶適合每一類人群飲用,而且口感、香氣方面都是無可挑剔的,但是如果衝泡的方法不正確就會讓我們的紅茶大打折扣,那麼紅茶要怎麼泡才好喝呢?
  • 工夫紅茶是我國特有的紅茶品種,這幾種工夫紅茶衝泡之法你了解嗎
    宜紅工夫茶宜紅工夫茶外形品質優,衝泡後甜香高長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紅豔明亮。同祁紅、滇紅一起被列入我國傳統外銷三大工夫紅茶。不過,要注意衝泡飲用時採取正確的方法,這樣才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湯。衝泡宜紅工夫紅茶時一般要選用紫砂茶具、白瓷茶具和白底紅花瓷茶具。茶和水的比例在1:18左右,泡茶的水溫在90 ~ 95℃。衝泡工夫紅茶一般採用壺泡法,首先將茶葉按比例放入茶壺中,加水衝泡,衝泡時間在2 ~ 3分鐘,然後按循環倒茶法將茶湯注入茶杯中並使茶湯濃度均勻一致。
  • 同樣是白瓷,泡白茶,白瓷壺和白瓷蓋碗的衝泡效果是一樣的嗎?
    白茶衝泡的快出水,在理想狀態下,注水到出水,時間是5秒。  出水到大部分茶湯出乾淨,時間是2-3秒。  對於泡茶練習階段的新手而言,泡茶出湯時間可以稍稍延緩,整體時間控制在10秒內為宜。  在快出水下,泡出來的白茶茶湯,能夠展現更好的風味。  茶湯中茶氨酸、茶多酚、咖啡鹼等主要茶味物質釋放恰到好處,滋味淳和又清潤。
  • 沸水是「照妖鏡」,綠茶、紅茶、白茶、巖茶品質好不好,一泡便知
    至少,連90多度的水溫都達不到。用這樣的水溫,泡一款據說2016年的老白茶,可謂暴殄天物。這種水溫度,達不到衝泡要求。泡出來的茶,香氣很淡,滋味溫吞。像是加熱一鍋雞湯,還沒燒沸,就著急倒出一碗。嘗一口,壓根沒那股銷魂的味覺體驗。六大茶類裡,任何茶用溫水去泡,都實在浪費啊。
  • 手把手帶你解鎖正確的紅茶泡法
    但有些茶友抱怨,自己衝泡出來的茶湯帶有酸澀味,口感和滋味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就像再溫和的人也有發脾氣的時候,紅茶雖然衝泡簡單,但泡不好的時候又酸又苦又澀,滋味令人難忘。想要喝到好茶,光是有好的茶品是不夠的,還要有正確的泡法,才能使茶的香氣與滋味得到正確的體現,現在小編就來分享一下衝泡紅茶的方法。
  • 綠茶怕燙,紅茶怕悶,烏龍茶適合功夫茶,這些泡茶方法你聽過嗎?
    牢記住衝泡功夫茶的大原則,大多數茶友可以慢慢摸索和嘗試。多練習幾次衝泡,就能把一泡茶泡得八九不離十!《3》沸水泡綠茶,會破壞它的鮮味?這是假的。這樣的茶,沸水衝泡不僅不易苦,相反是鮮爽清香風味更加突出。《4》悶泡紅茶,會悶出酸澀味?這並不準確。泡紅茶,不提倡悶泡。
  • 紅茶還可以這么喝
    冷泡法 紅茶是比較包容的茶品,除了熱泡之外,冷泡紅茶也別有一番滋味,很適合夏天飲用。冷泡的衝泡方式也很簡單,只需準備礦泉水或冷開水若干,選擇自己喜歡的帶蓋玻璃瓶,置入茶後,靜置30分鐘即可飲用。當然,也可以將它輕微搖晃,然後放進冰箱冷藏10小時左右,體驗更佳。
  • 2017年紅顏衝泡方法
    05衝泡衝泡紅茶水溫控制在80~90℃較為適宜;1~4泡水溫80℃,高揚旋轉注水,即入即出,無需悶泡。5~8泡水溫85℃,高揚定點注水,每泡悶5~10秒後出湯。9~12泡水溫90℃,低衝定點注水,每泡悶20~30秒後出湯。
  • 6招秘訣,教你判斷紅茶是否加糖作假?
    喝紅茶會感覺有甜味,是因為茶葉中的糖類和胺基酸兩大類物質。那既然紅茶是甜的,又有人問了:紅茶是不是越甜越好也不是。紅茶本身的甜度是適中的,與回甘相協調。紅茶如果剛開始衝泡就太甜了,而回甘又很弱的話可能是外部添加了糖,是商家為了增強紅茶產品的甜度,讓你第一口就愛上這款茶。
  • 一段紅茶界的懸案,為什麼有的紅茶,用沸水衝泡茶湯會發酸?
    有茶友說,「我100度泡的紅茶怎麼酸澀的,80-85度不覺得酸澀了」。毫無疑問的是,這樣的紅茶內部帶有酸澀物質。在衝泡時,注入沸沸的水後,茶葉內部呈現酸的澀的物質立即就顯現了出來。所以在品嘗茶湯時,能喝到一股子酸澀的味道。
  • 10年老茶客在線打假,關於紅茶的3大謠言,別再交智商稅了!
    沒錯,就是那款來自武夷桐木關,紅茶發源地的正山小種。正當水燒開,準備注入蓋碗中時,那位新來的朋友開口了。「我老師說,紅茶不能用沸水泡,會出酸味,得用85℃水溫才好喝!對了,還得悶一悶。」聽她自顧自地說著,而自己早已完成了快出水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