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言:「落後就要挨打」。誠然,這句話是在告誡中華子孫,不要自驕自傲,要謙虛謹慎,向世界學習,不要居於一隅,要有開闊的見識。
我們中華民族在過去的幾百年裡,經歷了戰亂的洗禮,外國的入侵,社會的變革,早就已經知道,在一個世界充滿強國的時代,我們如果不想要「挨打」,除了謙虛謹慎,向國外先進的國家學習之外,還需要我們自己國家有所發展,特別是在科技方面,未來在各個國家的競爭中。
毫無疑問,科技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科技有了進步,整個國家的先進水平才能提升一步。
現在的中國,在經歷了幾十年快速發展之後,雖然還有很多科技不能趕超一些國家,但是已經有所發展,有所進步。甚至還在一些領域,有著開創性的發展,就像行動支付。
在中國有著這樣一句話,「手機在手,天下我有」,就是說憑藉這一部手機,生活在中國的人民就能夠買到任何自己想要的東西。
其實,就是行動支付,中國在行動支付的發展和使用方面,可謂是處在全球的領先位置。
但是,面對快捷方便的行動支付,為什麼在國外使用的比例不高呢?而且還是越發達的國家,越不流行行動支付,難道行動支付有安全風險,「無現金時代」存在很危險?
興盛於中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自發展以來,一直都是有著自己的使命,幾十年來不斷發展,沒有忘記初心,還一直堅持自己的方向,所以中國這幾十年才能夠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而行動支付就是其中一例子。
說到行動支付,其實並不是起源於中國,早在以前,西方國家就曾有過行動支付,只是發展不盡如人意。 後來,卻沒想到成為了中國獨特的支付方式,興盛整個中國。
而中國的行動支付發展,也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比擬的。
早在2016年,中國的行動支付已經達到了5萬億美元,是世界第一大國――美國的50倍,可想而知,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成就。
其實,行動支付能夠在中國整個國家全面覆蓋,本身就有自己的優越性。行動支付在中國的興起得利於兩個人,馬雲和馬化騰。
馬雲創辦了阿里巴巴,而馬化騰擁有騰訊。這兩家公司是目前唯一支持手機支付的兩大公司。
阿里巴巴相較於馬化騰旗下的微信,創立時間晚,而且因為是專門的創辦的行動支付,所以在專業化和安全性兩方面,微信自然不能夠和阿里巴巴比較,在過去的2019年裡,阿里巴巴成功佔據了市場60%的份額。
而微信也依靠著龐大的用戶基礎而崛起,在市場上所擁有的用戶數量依舊是可觀的,正是因為這兩個公司,使得中國的行動支付能後發展的風生水起,便利整個國家,也促進了國家的消費增長。
冷落在美國
行動支付從發展上來看,符合整體國家的發展,也是未來的趨勢所向,那為什麼會在美國等一些超級大國中屢屢碰壁呢?
其實原因有一下幾個方面。首先就是行動支付不符合美國的國情和國家需要,早在中國沒有行動支付的時候,西方國家就有意識地想要發展行動支付,最後發展卻不理想。
在美國的體制機制中,行動支付已經沒有了存在的市場。早在很久以前,美國的支付體系就已經極其完善。他們往往在選擇消費支付的時候,都是用信用卡進行結算,而不是用手機。
況且手機如果存在一些故障,比如沒電,沒有下載相應的支付軟體,那麼就會給用戶帶來一定的麻煩,而信用卡卻不用,直接拿著一張卡就可以進行支付,他們習慣了這種消費方式,也認為信用卡消費方便快捷,總體體驗的舒適度高於行動支付。
而且,他們能夠選擇的支付方式有很多,除了信用卡之外還有現金,帳單,支票或者是其他的付款方式,選擇性很多,而不單單說只會用行動支付。
其次,信用卡支付符合他們的習慣,因為往往西方國家的人都喜歡超前消費,因此信用卡所擁有的額度正好滿足他們的需求,這也使得他們離不開對信用卡的擁有程度,而且在消費習慣上,顯然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消費方式,就像中國人習慣行動支付一樣。
最後,他們還認為行動支付存在安全隱患,會洩露個人信息,這對西方人來說,是不可容忍的,他們特別注重自己的隱私,這也是為什麼行動支付在西方推行艱難的原因,也是為什麼一直被冷落。
行動支付的安全性
行動支付真的有那麼多的安全隱患麼?其實,行動支付屬於一個網絡化發展生成的產物。在現代生活中,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網絡遍地的空間裡。
先不說行動支付是否存在安全性的隱患,就來說一些其他的社交軟體,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國民都會在網上衝浪,而在網上交流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很多信息。
這些信息一般都會暴露在網絡上,在一個網絡發達的時代,我們每個人的信息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了解到,所以並不是說只有行動支付能夠洩露個人隱私。
行動支付只是網際網路時代發展的一個產物,一個代表,如果說行動支付存在個人信息問題,那只不過是寬泛的問題具體化了。
而且,作為行動支付的代表,在發展階段會存在一些問題,這都是不可避免的。
哪個公司的發展不是經歷了大風大浪,最後發展起來的。現在行動支付在中國,發展時間也就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存在問題也是難免的,我們不應該斥責,對待新事物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更何況行動支付本身,在安全隱患問題上,其實已經處理的很到位了。
像阿里巴巴,有著專門的運營體系來解決這一難題,但是中國人口基數龐大,解決問題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要用學會接納。
小結:
每一個新生事物都會有著自己的不足之處,就像我們個人,剛出生的時候肯定會有很多不同的問題。他們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但是在親人的呵護下,他學會了吃飯,說話,走路,再後來又通過學習等,成長為一個懂得世界,「成熟的人」。所以,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一個過程的。
但是如果不想要事物的發展有所畸形,也需要世人的接納,行動支付也是一樣。
行動支付顯然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同時也在整個中國盛行,而這離不開中國人民對它的接納,如果行動支付在中國沒有受眾,沒有市場,那顯然它是發展不起來的。
行動支付作為一種「新生」的支付方式,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它不能在西方國家發展起來,就是因為西方受眾少,接納性小。
而且在安全隱患上,我們不可否認,它確實還是存在的,但是面對這一問題,它也在不斷完善,不斷地為自己以後的發展存活創造空間。
而行動支付並不是說越發達的國家越不流行,而是因為他們的體制已經成熟,並不能容納行動支付這種新事物,「無現金」時代確實是一種發展趨勢,但也是面臨著一定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