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型手機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大,行動支付基本也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畢竟相比於傳統現金交易模式,行動支付的方便快捷性也更加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行動支付普及率已經達到了73%以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行動支付大國。
當然,我國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普及行動支付方式,原因與支付寶和微信兩大網際網路巨頭的推動有著直接關係。在背靠龐大的網際網路生態系統下,支付寶和微信在國內推廣行動支付也並非難事。不過需要知道的是,支付寶和微信不僅只是在國內市場上表現突出,在海外市場上的表現也很強勁。
根據數據顯示,目前支付寶的用戶數量超過12億,其中3億用戶來自於海外市場,合規覆蓋全球5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就有英國、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等。而微信支付目前也覆蓋了49個國家和地區,支持16種貨幣跨境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東南亞作為中國遊客外出旅行的首選城市,因此為了中國遊客使用方便,當地商戶都紛紛提供支付寶和微信收款。據悉,僅僅只是2018年,中國境外遊客選擇掃碼支付佔比達到了總交易額的32%,直接超過了現金支付。可有意思的是,在行動支付盛行的背景下,支付寶卻被3個國家禁用。
在2019年5月,尼泊爾中央銀行NRB推出了對微信、支付寶禁令,任何遊客、個人、商戶均不得在尼泊爾境內使用微信、支付寶、跨境POS機。之後,越南也發布了同樣的禁令,部分商家的支付寶和微信二維碼被強制下架。在12月10日,緬甸也宣布停止遊客使用微信和支付寶付款。大家都知道,支付寶和微信在中國盛行的原因在於方便性和快捷性。為何被這3個國家禁用?原因顯而易見。
在一般情況下,微信、支付寶進軍海外市場上主要用三個方式,一是在獲得牌照後直接進入,二是收購當地支付工具,三是與當地支付巨頭合作。可是在進入海外市場後,也帶來了一些弊端,遊客、商戶不用換當地貨幣,整個交易不經過當地的銀行系統,政府無法收到稅收,甚至會產生金融風險。而這樣的情況,對於以旅遊業為主的國家,確實是個致命問題。
此外,根據馬化騰透露,由於的部分國家基礎設施並不完善,銀行之間無法互通,或者是無法提供接口,所以也不願意與微信和支付寶合作。由此可見,適用於我國的行動支付方式,不一定適用於其他國家,尤其是在網際網路發展程度較低的情況下,又如何不禁止支付寶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