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寶時代將結束?央行推出「硬錢包」,支付可脫離手機

2021-01-11 科技小伯樂

文/科技小伯樂

本文獨家發布於百家號,禁止搬運!

在支付寶、微信掀起移動端支付方式後,大範圍的代替了傳統的紙幣交易方式,只要有手機,基本就可以解決一切消費問題。

值得強調的是,雖然移動端支付引導了國內的潮流,但它本質上仍然上一種第三方交易平臺,比如微信和支付寶,都需要國家下發第三方支付牌照。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規模已達到了56萬億人民幣,支付寶54.5%的市場佔比與微信39.5%的佔比,幾乎壟斷了國內市場。

央行推出「硬錢包」

不過近段時間,這一局面或將改變。是因為央行推出了「硬錢包」,重點是可脫離手機實現支付。

數字人民幣之所以被稱為「硬錢包」,是由於它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不通過任何第三平臺,與現金等值,或可理解為電子版的人民幣。

據1月5日最新報導,央行推出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卡片將正式在上海試點實行。事實上,在2020年末,數字貨幣就曾在深圳進行大規模的嘗試,並以紅包的形式發放了1000萬數字人民幣,市民領取後便可在試點內正常支付使用。

相比支付寶和微信,數字人民幣現已展現出了三大優點

第一:無需手續費,沒有第三方平臺涉足,國家領頭,安全可靠。而支付寶、微信這類第三方平臺,提現到銀行卡的時候就需要支付相應的手續費。

第二:實現商家與消費者的雙離線支付,眾所周知,使用支付寶、微信消費的時候都必須要求手機有電、有網絡,而數字人民幣很好的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僅需手機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

第三:「硬錢包」卡片在支付方式上脫離了傳統手機的束縛,並且沒有任何使用限制,對不擅使用手機的人來說,是個非常好的補充。

支付寶、微信的時代將結束?

要知道,行動支付是一塊大奶酪,近些年卻長期由支付寶和微信主導著市場。央行推出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正是為了將行動支付國有化,那麼是否意味著微信、支付寶的時代即將結束呢?

其實不然,支付寶、微信雖然佔據了國內行動支付9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並未放棄技術更新的步伐,相繼推出「刷臉支付」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且支付寶、微信這兩個第三方行動支付端已經深入人心,即便「硬錢包」有著諸多優勢,也只能算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值得強調的是,雖然央行發行數字人民幣有收回行動支付市場的意思,但其本質上並不屬於行動支付,與微信、支付寶並不衝突,也沒有針對。

寫在最後

數字人民幣最大的價值,是利用「去中心化」的優勢,贏得國際信譽,結束「美元霸權」,打造一個屬於人民幣的全球結算體系。

數字人民幣追求的是星辰大海,絕非僅僅是國內市場。支付寶、微信也不會因為數字人民幣的出現而被遺棄,未來或將以輔助的角色,配合數字人民幣,為國內打造一個更公平、更全面、更便捷的行動支付環境。

相關焦點

  • 央行推出「硬錢包」,首次脫離手機支付,網友:再見了微信支付寶
    網際網路改變了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手機支付普及之後,一部手機就可以解決所有衣食住行的煩惱,但是慢慢的,手機支付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手機沒電或者沒信號的時候就無法使用,老年人更是搞不懂使用方法,好像被「資訊時代」給遺忘了一樣,在加上微信支付寶收取的手續費,讓很多小夥伴早已不滿。
  • 央行的「硬錢包」來勢洶洶,支付不再需要手機?支付寶、微信慌了
    而這種行動支付的引領者就是支付寶和微信,馬雲也算是改變人們支付方式的鼻祖了。而支付寶和微信也已經搶佔了支付領域超過90%的份額,其中支付寶的份額已經超過了60%。就是因為支付寶和微信的出現,現在出門不管是買菜還是購物,只需要用手機掃碼就可以了。「一部手機走天下」的時代已經開啟了!然而就在馬雲和馬化騰還來不及高興的時候,央行的「硬錢包」來勢洶洶,告訴老百姓,以後的支付連手機都不需要了!
  • 微信支付寶有對手了!央行數字人民幣取得新突破,支付不用手機
    然而近段時間,央行推出了數位化貨幣,區別於歸屬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微信、支付寶,這款行動支付的使用就和現金支付差不多。其支付方式比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理念更加先進,或許有望顛覆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行業地位。央行數字人民幣推出全新支付方式顧名思義,數字貨幣等值於紙鈔、硬幣,相當於是電子版的人民幣,它是由央行發布的法定貨幣。因此,無需通過任何第三方平臺就能完成支付。
  • 央行宣布,未來支付方式將脫離手機,雙馬失策了?
    儘管行動支付手段進入了新的時代,但它是第三方的支付手段,也就是說,必須得到國家的同意,比如現在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取得相關的許可證,才能成為正式的支付方式。據說在前年的第三季度,這些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規模達到了56兆,支付寶以接近55%的市場佔有率佔據首位, 微信也佔了近40%,也就是說這兩個支付平臺奪走了大部分市場, 最近中央銀行也推出了新的支付手段,可以說遠離手機本體進行支付,支付寶和微信受到了政府的挑戰。據微信相關消息來源透露,央行發布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在上海同仁醫院開始實驗使用,為什麼央行稱之為「硬錢包」?
  • 央行推出「硬錢包」,這次它甚至不需要手機!
    行動支付是通過將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和手機終端結合,打造出來的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支付方式。換句話說,行動支付必須依賴網絡,如果用戶在支付時出現沒有網絡的情況,那麼支付也是無法完成的。眾所周知,目前大家用得最多的就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據調研機構數據顯示,在2019年的第三季度,我國用戶使用第三方支付的金額高達56萬億人民幣。其中支付寶佔比54.5%,微信支付佔比39.5%。
  • 上海試水「硬錢包」支付,數字人民幣「看得見、摸得著」
    前日,上海也迎來試點,並繼深圳、蘇州後首次實現脫離手機的「硬錢包」支付模式。距 「雙離線」支付又近一步?第三個試點區域放在了上海,與深圳,蘇州的兩輪試點不同的是,在上海開通的試點採用的是硬卡片式的數字人民幣錢包,即「硬錢包」。1月5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員工食堂內,一位醫生藉助「硬錢包」,實現點餐,消費,支付一站式體驗。
  • 脫離手機也能用!數字人民幣可穿戴錢包、「硬錢包」相繼亮相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脫離手機也能用!數字人民幣可穿戴錢包、「硬錢包」相繼亮相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維妙)近期有關數字人民幣試點的消息密集傳出,試點地區、場景和參與的機構數量等都在增加,用戶端的支付模式也「上新」。
  • 上海試點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支付,可匿名也可實名
    1月5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員工食堂中,一位醫生通過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提供的技術,藉助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實現點餐、消費、支付一站式體驗,完成了數字人民幣在上海的第一次應用。1月6日,據財聯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數字人民幣硬錢包主要是為不願意或者使用手機困難的人設計,底層技術是晶片加NFC(近場支付)技術。
  • 上海試點數字人民幣測試 「硬錢包」支付模式引關注
    來源:貝果財經上海試點數字人民幣測試 「硬錢包」支付模式引關注本報記者/郝亞娟/張榮旺/上海報導近日,數字人民幣在上海同仁醫院開展試點測試。與此前不同的是,此次數字人民幣試點採取智能可視卡的形式,通過「硬錢包」實現支付,無須藉助手機。
  • 人民幣將迎電子版 與支付寶、微信支付有啥不一樣?
    1000年後,從交子到數字貨幣,中國將再次引領貨幣金融領域創新變革。  央行數字貨幣快步走來  如今行動支付高度發達,人們已經習慣只帶手機不帶現金出門。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近日披露,當前網傳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以下簡稱:央行數字貨幣)信息為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內容,但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
  • 央行已正式發布,支付寶、微信措手不及
    央行已正式發布,支付寶、微信措手不及我們現如今生活了這個21世紀時代是一個充滿高科技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因為科技的不斷發展而變得非常便捷與快速,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還有網絡讓人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而在這之中尤其值得一提的便是手機這個電子產品了,它因為自身的多處優點深受廣大人們的喜愛,從小孩兒到老人很多人都是緊跟時代的步伐能夠很好的應用手機,而且自從有了手機之後人們甚至不用出家門就可以在網上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寶微信:與數字人民幣如何競合
    「數字人民幣由指定銀行參與兌換,不與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直接競爭」,自10月25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就數字人民幣進行了全面回應和解讀後,數字人民幣與微信、支付寶等機構的關係進一步明晰。不過,公眾仍存疑惑的是,在第三方支付已經足夠便捷的情況下,央行為何還會推出數字人民幣?對第三方支付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使用數字人民幣和使用微信、支付寶有何不一樣?
  • 央行終於出手了,支付寶、微信迎來「勁敵」
    這些明顯的弊端都是二維碼的存在問題,所以對於行動支付來說,掃二維碼一定不會是最終形式。而央行終於出手了,推出全新的支付方式——數字人民幣。最近半年來,央行推出數字人民幣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目前央行已經在深圳和蘇州開啟了兩次數字人民幣的試點。
  • 先哥說事:從掃一掃到碰一碰,支付又出新花樣,手機要下崗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碰一碰」還是要以使用手機設備為前提的。 上海加入試點,拋開手機,支付出現「硬錢包」 1月5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的一位醫生,成為第一個體驗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幸運兒。
  • 央行正式宣布,支付寶、微信迎來強大競爭對手!
    指紋支付在一些大型超市會有,將客戶的指紋與銀行卡綁定,只需按指紋就可以進行扣款;無感支付也叫「車牌付」,主要應用於高速公路ETC、停車場等場合,通過車牌識別後臺扣費,提高了出行效率;再有就是刷臉支付了,這種支付方式比掃碼支付更方便,也是未來的一大趨勢,支付寶、微信都在努力推廣。
  • 掃碼支付或被淘汰?碰一碰就能支付,微信、支付寶不受寵了!
    數字人民幣離老百姓越來越近了,無須連接網絡也能支付無疑是數字人民幣區別於傳統二維碼支付的最大亮點,有市民抱著好奇的心態,特地將手機調成飛行模式,結果「碰一碰」時候她驚喜地發現,手機上的人民幣真的「飛」進店方的手機裡了,她連連稱讚,果然方便快捷再也不用擔心付款時突然信號不好了!
  • 手機支付的發展歷程
    當今移動網際網路世界,手機成為一個樞紐般的存在,出現的短短十年裡,智慧型手機徹徹底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其中就包括購物。前幾天看新聞,一位外國記者在北京出門一天吃飯、購物、逛街根本無需現金,一部手機全部搞定。還有一位法國小哥直播希望趕緊將微信引入法國,這樣購物就可以用微信支付,無需攜帶現金。
  • 央行正式宣布,支付寶、微信也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其中馬雲的阿里推出的支付寶和馬化騰的騰訊推出的微信支付是大家最常使用的平臺,現在支付寶的全球用戶人數多達12億,微信支付的月活帳戶數量也超過了11.5億。可是馬雲卻說,未來新的支付方式將會取代掃碼支付。什麼支付方式能比掃碼支付還方便呢?其實現在「刷臉支付」「無感支付」等新的支付方式正在興起,而且很多人都已經體驗過了。
  • 八達通的雄心:以手機錢包擊退支付寶及微信支付
    但是後來被迎頭趕上,在內地手機支付盛行的今日,香港仍是普遍使用實物卡八達通,作為電子零售支付工具,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默默在香港耕耘,但難以攻下這個市場。  眼看從電子支付發展成績榜的學霸,變得逐漸被拋離,香港八達通近來也在求變,積極發展手機支付和電子錢包。雖然去年剛推出之時,被港人嫌棄登記麻煩查家宅,但是其後又推出簡易版,搞了這麼多,地頭蛇八達通的轉型能否成功?
  • 無網可支付?與支付寶、微信有啥區別?帶你...
    此次由羅湖區出資1000萬元規模的數字人民幣紅包中籤率為2.61%,中籤的市民可於10月18日24時前,持發放的數字人民幣紅包在3389家指定的商戶中消費。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紅包的使用規則,紅包不能轉給他人或兌回至本人銀行帳戶,超過有效期未使用的紅包將被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