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除暴》導演劉浩良:我要找到一個中間地帶

2021-01-10 澎湃新聞

11月20日,電影《除暴》公映,不出意外地拿下當天的票房冠軍,為近來略顯冷清的內地電影市場,平添了不少暖意。

警匪片《除暴》由香港編劇劉浩良執導,故事卻完全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內地南方小城。王千源飾演的刑警隊長同吳彥祖飾演的一幫悍匪鬥智鬥勇,最終將其繩之以法。

《除暴》劇照北京首映禮當天,王千源自曝說,為了塑造好各自的角色,戲中對立的兩撥演員在健身房碰面的時間比片場還多,自己更是有四十天「滴油不沾」,全靠水煮雞胸肉和蔬菜果腹。可在他看來,導演劉浩良才是個「戲痴」,「在片場,他的每一個器官、毛孔、氣息全在監視器和戲裡,任何人都幹擾不了他。我把羊肉串放到拍攝現場,他都不吃。他就是一個『無趣』的人、一個認真的人、一個耐人尋味的人。他喜歡穿橘色的衣服,很像蠟筆小新,有時候我會叫他『蠟導』。」之前在多部警匪片中飾演過悍匪的王千源告訴媒體,《除暴》與其他同類港片最大的不同在於把視覺呈現整個放在內地,「導演並沒有用香港之前的套路去拍,而是努力還原內地當時的地域特徵,時代風貌。」

吳彥祖此次在片中飾演匪首張隼,他的身上明顯集合了過去二三十年前內地幾大悍匪的特質,輕微的神經質又具有男性魅力,狡詐多疑又具有領導才能,囂張冷血卻又講求孝道。吳彥祖介紹說自己接這部戲首先就是衝著導演,「以前合作是他做編劇時,像《槍王之王》《新警察故事》,對他的風格很熟。一聽到他想當導演,我當然想幫他,一來現在香港的新導演不多,要支持。再就是看完劇本,每個角色寫得非常仔細,劇情又蠻特別。我偶爾會演反派,最近這幾年都是演警察。看到張隼這個角色,我覺得是個特別好的挑戰。」

兩位男主的對決兩大男主對劉浩良的讚不絕口,倒是令記者聯想到今年九月在山東萊蕪吳天明基金會舉辦的編劇班上聽課的情形。彼時作為導師的劉浩良演講的標題便是,「劇本,是寫給演員的情書」。他介紹說這句話本是陳嘉上導演說的,在他看來劇本也是寫給老闆的計劃書,「讓投資的老闆看到之後覺得這部戲有得賺;又是給劇組每一個人看的說明書,讓大家看到之後都能知道是怎樣的故事,自己應該怎麼做。總結下來,套用《一代宗師》的臺詞,一個好的劇本,最好的狀態,就是讓自己爽,天地(投資人、導演、劇組參與者)爽,眾生(觀眾)爽。」

打開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的官網,「劇本是寫給演員的情書。」就出現在首頁正中,與此間或輪替的是導演爾冬陞和黑澤明的名言。作為協會現任會長,劉浩良笑言自己還遠不夠格位列其間。作為資深編劇,他的電影代表作包括《畫皮》、《衝鋒車》、《三人行》、《一個人的武林》、《大魔術師》等。生活在香港的商業環境中,劉浩良很清楚類型片的套路,該「討喜」觀眾之處向來不遺餘力。同時,這個在人際交往中有些訥言內向的人又頗不安分,常在情節設置的出人意表中透出些許「邪典」趣味。2015年公映的電影《衝鋒車》中,四個古惑仔分別叫發哥、喪寶、杜公子和林東,這其實分别致敬了周潤發、杜琪峯、林嶺東、徐克和爾冬陞,在劉浩良看來這幾位對香港警匪片的貢獻居功至偉。

吳彥祖和王千源,分別坐在同一家錄像廳內觀看港片《喋血雙雄》。《除暴》中有兩場「戲中戲」的橋段:錄像廳播放《喋血雙雄》,周潤發和李修賢分飾的「貓鼠遊戲」,同本片中的警匪前後腳的觀看與啟發恰成觀照;片尾在電影院緝拿「張隼」時,大銀幕上正在放映1994年的港片《西楚霸王》,「十面埋伏」與「自刎烏江」的情形自然也讓而今的觀眾心有戚戚。遙想當年,《警察故事3》中楊紫瓊飾演的內地公安「嚴肅緊張」有餘,「團結活潑」不足。《中俄列車大劫案》中,呂良偉是第一位出演內地公安主角的香港男演員;而在李連杰從古裝扮相轉向現代戲時,1994年的《中南海保鏢》《給爸爸的信》兩部基本在香港取景拍攝電影中,他飾演的都是北京來的公安人員。

有誤讀,有有色眼鏡,有大而化之,有刻板印象……經過這三四十年間的磨合與互動,特別在香港導演演員集體「北上」之後,一個香港導演執導一部內地題材的警匪戲,或是由兩地演員反轉飾演阿Sir或公安,早已不是新聞。可當記者無意間提到這段歷程,劉浩良出人意表地顯露了極大的興趣,「這個題目太大了,是個論文來的,我們一定要找個機會再好好談一次!」近日,他在北京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

導演劉浩良【對話】

澎湃新聞:能否介紹下片名緣起?在片尾字幕,我們注意到,提到了1996年頒布施行的《槍枝管理法》。

劉浩良:電影之前的名字叫《限期破案》,後來要改主要是因為故事本身,本來主題跟時間有關,但寫下去後慢慢發現更大的題目,其實不是在講這個,我就想到了「除暴」。大家一看,馬上就會想到「除暴安良」。

我是編劇出身,會講究第一個畫面和最後一個畫面的關係(呼應),原來電影裡最後一個畫面是在拍「友誼商店」,大家在愉快平安地購物,這個畫面就是「安良」來的嘛,但所有人都看不懂,只好點出正是有了公安警察的努力以及法律的頒布,才換來了現在的平安。

坦白講,這個故事對於我這個香港人而言並不陌生,我小時候電視臺裡面經常播警匪的槍戰,哪裡有銀行被搶,哪裡出現了綁架案,小的時候很多這種新聞。但這些不好的事情,從2000年之後就慢慢沒有了。我後來問過一個退休了的香港警察,他說就是因為槍管得很厲害,劫匪買不到槍。

友誼商店澎湃新聞:回到《除暴》,編劇、導演一身二任,你何時出的劇本大綱?

劉浩良:2017年年底,製片人梁琳和監製韓三平找到我,想搞一個上世紀90年代內地的警匪片,問我有沒有興趣,2018年年初,我就出了故事梗概。當時我就先找資料,找當年的紀錄片和新聞報導。那個年代警察去抓賊的時候,一般都有公安或者當地電視臺的記者拿著攝影機跟拍的,這樣就留下了很多片段,沒有旁白,就是實錄。其中有個視頻,從運鈔車被劫後就開始拍,現場的混亂,匪徒怎麼拒捕,又怎麼抓住他帶回公安局審問,再到法院判決和刑場執行槍決,包括行刑前驗明正身問他一段話,全都拍下來了,本身的畫面感讓我既知道了這個過程,又對還原當年的情形有了依託。

此外,我也通過淘寶買了很多當年講破案的書,比如什麼大案要案紀實。我發現這些二手書很多都是當年參與破案的人寫的,非常有料。比如我知道通過指紋比對參與破案,在中國大概是1995年開始的。DNA檢測大概是2000年開始的。所以這個故事裡,我就會因著時間線有相應的講究,總體還是非常寫實的。

澎湃新聞:除了看視頻資料和淘來的書,是不是也要同公安刑警隊走訪體驗生活呢?

劉浩良:這次編劇之一,他的爸爸就是內地公安,做公安很辛苦,沒時間管孩子的,這個編劇從小就在公安局長大,一放學就被接到局裡寫作業,很多時候就睡在辦公室的沙發上,他耳濡目染,也給我提供了很多他們生活、工作的細節。我當時還想要不就在公安這邊加上一個小孩的視角,但就目前的劇情而言,我已經覺得同現在的00後們有距離,他們會不會相信那個年代其實就是這個樣子?這也是我此次比較擔心的部分,00後會怎麼想這部電影。我倒不擔心70、80後們,電影裡我們改編了一首兒歌《一分錢》,它會調動起大家的集體記憶。在確定了要搞這部戲以後,我就跟很多公安見面聊天,特別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警察,直接參與過抓捕任務的刑警。確定了電影中的城市是在南方後,我們在當地還找到了一些公安,讓他們幫我們回憶、理解那個年代。

澎湃新聞:你剛才講隨著劇本寫作的過程,片名有了改變,是否故事本身被推倒重來了呢?

劉浩良:我起初大概想了一些情節,第一個版本並不是現在這個故事。我本來想講一個內地北方很愛槍械的賊,到處搶警察警衛的槍,然後持槍犯案。同時,也有一個對槍械研究很深的警察,這樣就有了一正一邪都對槍械感興趣的一對人物。韓三平看了後說,「嗯,別搞了。」我這才又想了一個故事,一個匪首帶著自己的團夥搶劫。這其實是我最愛的題目,有興趣的觀眾不妨去看下《除暴》的粵語版,非常奇怪只要大家對白一變成廣東話,《衝鋒車》(劉浩良導演處女作)的味道就有一點點在了。

澎湃新聞:雙雄的戲,就像是《除暴》中出現了《喋血雙雄》(1989年,吳宇森執導),港片裡有很多。但這次故事完全落腳在內地,你作為香港導演怎麼做相應的調整?

劉浩良:監製韓三平很早就提出了一點,故事必須要讓觀眾相信。籠統地講,可能大家都有個刻板印象,內地的罪案電影不那麼緊張,港產警匪片又太誇張。所以,這一次我必須要思考真實和類型中間的地帶是什麼。90年代的內地,我們不可能想像說運鈔車衝到地鐵站裡去撞,或者車在路邊就連環大爆炸了,這樣的情節在中國香港可以,在中國臺灣發生,大家也會相信,但在內地發生大家就不相信。這次我要解決最困難的一件事就是,怎麼能夠讓觀眾相信,同時又必須是一部警匪類型的電影。

「好片連映,內有包房」錄像廳澎湃新聞:片中我們也看到了很多90年代的布景和細節,比如當年的錄像廳,當年的宣傳欄,當年警匪所用的槍械,我想知道你作為導演對當年的情形還原,哪一些是你最在意的?

劉浩良:沒有「最」,只要我能意識到的(細節)都會要求做到位。舉例來說,飾演的劫匪演員該戴什麼樣的面罩,你讓吳彥祖頭上套個絲襪?好像是在做綜藝節目,怕觀眾不入戲。像美國電影呢,搞出來幾個劫匪戴著歷任美國總統面相的頭套呢,畫面很搞笑,又不接地氣。我就要找到一個中間的地帶,《除暴》裡劫匪的面罩還挺有型,而且也同當時的社會環境不違和。其實,我的整部戲每一個部分都在找這個點,找現實和誇張中間到底是什麼?美術,道具,服裝等等包括表演和鏡頭所有的,都在找這個中間點在哪裡。這種思路我也教給了演員,要讓他們能進入到那個時代,比如香港演員衛詩雅她自己就發現,那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現在有非常大不同,人與人的交流比現在要強很多,記性比現在要好,身邊朋友的電話號碼都能張口就來。

張隼(吳彥祖飾)澎湃新聞:我看電影在廣東幾個城市取景,你的老家在那裡嗎?

劉浩良:我的老家是潮州。一開始在資料收集階段,公司也給我過很多的城市的照片和影像,後來確定故事發生在南方的幾個原因。

首先是吳彥祖,他的普通話,我覺得已經非常好了,昨天我在網上有人在問,是不是找了一個聲音和吳彥祖很像的配音演員?不是,就是他的原聲。但無論他普通話多標準,也不可能聽來像是一個北方人,所以只能選擇南方的城市。而且中間為了讓他說普通話更有說服力,還讓他夾雜講了些廣東話,比如在回老家的戲份裡。

另外,故事發生在90年代,內地現在很多城市變化太大了,好在江門有些地方還是保留了90年代的建築和氣息,坦白講,這次室外部分很多是特效加工過了,很多路牌、標誌性的建築都不能出現。

鍾誠(王千源飾)澎湃新聞:電影中,王千源飾演的刑警隊長初來乍到,在火車站宣傳欄前駐足,他執意要揭掉警隊宣傳畫上的招租小廣告,這個情節意味深長——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推進改革開放,內地開始施行市場經濟。這個場景呈現了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衝突和共生,也體現了警察所在意的職業榮譽感。

劉浩良:沒錯,你能看到這個細節我很高興。我是做編劇出身的,還是要前後呼應,後來劇情裡他的隊員在最後行動前,也有類似的動作。我希望多少要帶給內地公安形象一些儀式感,這個分寸感我也一直在拿捏。

澎湃新聞:《除暴》畢竟是一部香港導演執導的內地公安戲,你需要讓觀眾信服這個故事,但觀眾其實對你也有相應的期待,希望你還是能拍出些不同。

劉浩良:我自己也覺得公安題材的電影,還是能夠放多有一點點個人性格的東西進去。但我覺得港產片如果太煽情的話,會犧牲了真實感,這次拍這幾場動作戲,最難的地方也是我剛剛講的,要找到中間點,我都要在找一個距離,攝影機和演員間的距離,攝影機和事件發生的距離,比如片中一名警察被車門夾住困在車內犧牲了,這樣的戲碼本來可以拍得很煽情,先給他推特寫,然後再慢鏡展現所有人的表情,驚訝、哭泣等等,這是類型片的典型手法。而我這次要求攝影師拍攝給觀眾一個感覺,就是這個場面是在身邊發生了,但同時也能安全地去觀察這個事情。

雙雄對決澎湃新聞:但類型片最後的高潮還是免不了的,我說的是片尾兩位男主的浴室對決。以及,多年編劇的經驗讓你在轉型當導演後最大的心得是什麼?

劉浩良:那沒辦法,片子到了這個節點上,觀眾是一定要看到這樣一場酣暢淋漓的戲的。我看到有些觀眾說為什麼兩個人打得那麼激烈,浴巾居然從頭至尾沒有掉下來?我想說,就是不能掉,一掉就是成龍電影的拍法了,兩個人打鬥時有個「猴子偷桃」已經是這部片子的極致了。這個電影是不能讓觀眾笑的。

庫布裡克說過一句話,剪輯就是把你拍過的東西拿來再講一遍故事。《除暴》的第一版電影有三個小時的時長,片中每個人物以及人物間的關係都有很多鋪墊和介紹,但當我決定牢牢圍繞「雙雄」這條線後,別的都可以刪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對話|《除暴》導演劉浩良:我也在探索自我表達的邊界
    劉浩良導演一開始並不熟悉內地的90年代。在動筆之前,他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翻閱了所有能找到的紀錄片和新聞,還在淘寶找到了很多90年代的書,書裡很詳細的記錄了那個年代發生過什麼案件。一個短鏡頭也許拍三條就能過,但一個長鏡頭要拍很多條,因為要所有部分都準確才能過,舉個例子,張隼去搶銀行的戲拍了十七條才過。中間每一個點都要對,從天亮拍到天黑也許才能接近準確。」「導演劉浩良是拍過《衝鋒車》的,他不對付事兒,致敬時也從不油膩。」
  • 【專訪】《除暴》導演劉浩良:吳彥祖和王千源正反派都能演,非常...
    但如果讓一名香港警匪片導演,來拍攝一部完全講述上世紀九十年代發生在中國內地的警匪片,會有怎樣的效果? 11月20日上映的《除暴》正是這樣一部作品。導演劉浩良,上一部執導的長片還是2015年的《衝鋒車》,同時兼具了港式警匪片的形式和黑色幽默、類型解構、影迷情懷等個人表達。
  • 「專訪」《除暴》導演劉浩良:吳彥祖和王千源正反派都能演,非常...
    但如果讓一名香港警匪片導演,來拍攝一部完全講述上世紀九十年代發生在中國內地的警匪片,會有怎樣的效果?11月20日上映的《除暴》正是這樣一部作品。導演劉浩良,上一部執導的長片還是2015年的《衝鋒車》,同時兼具了港式警匪片的形式和黑色幽默、類型解構、影迷情懷等個人表達。
  • 電影《除暴》首映 導演劉浩良揭秘「大尺度」幕後故事
    原標題:電影《除暴》首映,導演劉浩良揭秘「大尺度」幕後故事11月16日,年度唯一警匪電影《除暴》在北京舉辦首映禮,導演劉浩良、監製韓三平、製片人梁琳攜王千源、衛詩雅等強勢集結,現場揭秘幕後精彩故事,回憶滿滿。導演兼編劇劉浩良分享前期做資料收集工作的歷程,領銜主演王千源通過角色感受到當年警察不易。
  • 專訪劉浩良:和杜琪峯比,我就是小學生丨匠人說
    不過,就在如此寒意十足的局面下,一部由香港導演劉浩良執導,王千源、吳彥祖、春夏等實力派演員主演的警匪片《除暴》卻毅然提檔至11月20日與觀眾見面。 導演劉浩良就在《除暴》上映前夕,有幸採訪到了劉浩良導演。
  • 劉浩良:中間道路 | 導演錄
    「基本我們這一輩的香港導演,誰不是因為吳宇森太有型了,以後也要做電影拍一個《喋血雙雄》。」在劉浩良的新作《除暴》裡,警察鍾誠和悍匪張隼都在錄像廳看了《喋血雙雄》,兩人的不同時間、同樣時空的交叉蒙太奇運鏡和《喋血雙雄》一致,此為對吳宇森的致敬。距離香港導演劉浩良上一次拍電影,已經過去了5年。
  • 《除暴》導演說,感謝爾冬陞當年痛罵之恩
    對劉浩良來說,最難的是既讓觀眾相信這個故事,又要做一個商業類型的警匪片,在真實可信與好看刺激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劉浩良導演在《除暴》發布會上。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導演劉浩良,告訴觀眾,如何在內地拍出一部好看的警匪類型片。【真實】很多場景還原了上世紀90年代2017年底,監製韓三平想拍一部90年代的內地警匪片,找到英皇電影的導演劉浩良,問他有沒有興趣。
  • 《除暴》票房好,原班人馬宣布要拍《除暴2》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由王千源、吳彥祖領銜主演,春夏、衛詩雅主演的警匪電影《除暴》目前票房已達4.33億,位列今年國產電影票房第七,同時奪得了11月新片票房冠軍。《除暴》上映以來收穫了眾多好評,讓網友了解到悍匪的猖狂無度、警方破案的艱難,不僅被警察們咬死不放打擊犯罪的精神所感動,也對當下的和平生活心懷感恩,「警察真的很不容易,致敬奮戰在一線的人民警察」。
  • 電影《除暴》續集將出爐 導演劉浩良閉關寫劇本再創佳作
    原標題:電影《除暴》續集將出爐 導演劉浩良閉關寫劇本再創佳作   由王千源、吳彥祖領銜主演,春夏、衛詩雅主演的電影《除暴》正在熱映,該片不僅奪得了11月新片票房冠軍
  • 提前一個星期上映!《除暴》預售成績如何?影片的幾大看點分析
    由劉浩良執導,吳彥祖、王千源等人主演的電影《除暴》的上映日期,已經從原來的11月27日提前到11月20日,上映日期較之前提前了一個星期。距離《除暴》上映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除暴》的導演劉浩良最早以編劇的身份涉足影壇,他曾為《大魔術師》、《畫壁》、《一個人的武林》編寫劇本。
  • 《除暴》:聚焦內地警匪題材的銀幕新嘗試
    「很多人覺得我作為中國香港導演會不理解那個年代的內地是什麼樣子,其實都是一樣的。」劉浩良導演表示,要搭建這樣一個空間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從一開始我跟劇組講的要求就是,要把它當成古裝片去對待,所有畫面裡要出現的東西都必須經過資料收集和考證,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到。」
  • 導演劉浩良為《除暴》主題曲MV作詞
    歌曲中運用了多種樂器,高亢的嗩吶配合大鼓穿透力極強,歌詞由導演劉浩良親自執筆,加上張赫宣故事感飽滿的熱血演唱,讓觀眾從歌名、歌詞再到曲風,深刻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硬核氣質。影片突破尺度地重現了上世紀90年代震驚社會的系列搶劫殺人案,從衣著、街景、作案手法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度還原,極致呈現了悍匪橫行街頭公然與警察混戰的囂張與激烈的打鬥場面。
  • 《除暴2》官宣
    不負眾望,你們要的續集《除暴2》,它真的來了!近日劉浩良發布了一張海報,圖片上紅色鮮明的「除暴」二字吸引了影迷的注意,而更意外的是下邊的那個「2」。沒錯,最近大火的警匪題材電影《除暴》在影迷百般催促下終於有了下文。這部由王千源、吳彥祖主演的警匪電影票房已經達到了4億多。2020年主旋律影片幾乎佔據了中國影視的大半江山,僅有的幾部小眾影片也都草草收場。《除暴》的到來算是給沉默的觀眾一劑強心針。
  • 《除暴2》續集是原班人馬嗎 《除暴2》講了什麼故事
    《除暴》是由韓三平監製,導演劉浩良執導的犯罪動作電影,由王千源和吳彥祖領銜主演,春夏、衛詩雅主演。該片於2020年11月2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除暴》故事背景設定於上世紀90年代,刑警鐘誠受命追捕"老鷹幫"。這群匪徒非常囂張,尤其首領張隼屢次惡意挑釁。鍾誠對其咬死不放,決心和其鬥爭到底。數年間雙方無數次較量,並展開殊死對決,最終鍾誠帶領警察小隊破獲驚天劫案。
  • 導演敢拍,演員敢演!《除暴》首映被贊近年最好警匪片
    將於11月20日上映的年度唯一警匪電影《除暴》在北京舉辦首映禮,導演劉浩良、監製韓三平攜王千源、衛詩雅等齊聚一堂,現場揭秘幕後精彩故事,回憶滿滿。導演兼編劇劉浩良分享了為拍好90年代內地警匪片,在前期做大量資料收集工作的歷程;領銜主演王千源通過角色感受到當年警察不易,動情致敬。
  • 《除暴》要拍前傳?續作集結原班人馬,網友關注的重點不是吳彥祖
    目前唯一可以確認的一點是第二部將繼續由劉浩良編劇和導演,導演,片名外影片將和第一部毫無關係。那姓鹿的傢伙的人就是鹿憲洲,鹿憲洲可是一個很有故事的悍匪,服過役,越過獄,劫鈔車,搶銀行,是一個幹一行愛一行的職業悍匪。
  • 吳彥祖《除暴》造型靈感來自竇唯等搖滾老炮丨揭秘
    吳彥祖演匪首張隼,「這個賊要很帥」導演劉浩良寫完《除暴》劇本後,發給編劇前輩遊乃海(編劇代表作《槍火》《暗戰》《毒戰》等)看,遊乃海看完第一反應是,這個賊要很帥。「我們的假髮多到什麼程度,劇組有一個房間,進去就像鬼屋」,劉浩良笑著說。《除暴》中的劫匪。吳彥祖的假髮造型前幾天要搞很久,後面越來越熟練,就很快了。
  • 王千源、吳彥祖聯手上演《除暴》
    11月16日,警匪動作大片《除暴》在北京舉行了首映式,導演劉浩良,主演王千源、衛詩雅等出席現場。不過天網恢恢,鍾誠追蹤到了張隼在老家一家浴室裡洗澡的消息,他找到了這間澡堂,跟張隼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個人較量。導演劉浩良表示,《除暴》是自己獨立執導的電影處女作。當初接到這個拍攝任務時,自己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做了細緻的前期研究工作,並且請教了很多警察,最終創作出了現在的劇本。
  • 《除暴》主演王千源:打戲練了一個月
    由劉浩良執導的警匪片《除暴》昨天公映,該片以上世紀90年代多起重大搶劫案為基底,著力展現了王千源飾演的警察鍾誠與吳彥祖飾演的悍匪張隼之間長達多年的警匪對決。王千源:浴室打戲練了一個月「《『大』人物》是我從演壞人到演好人的『第一槍』,這次是第二次,我覺得是一個分水嶺。
  • 《除暴》票房將破5億,原班人馬拍續集,吳彥祖要把悍匪演個遍
    作為今年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上映的警匪片,《除暴》一上映就受到了很多影迷的支持,《除暴》的質量和口碑也沒有辜負影迷的信任,在這樣一個較為冷淡的檔期,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