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暴》導演說,感謝爾冬陞當年痛罵之恩

2020-11-21 新京報

劉浩良自編自導,王千源、吳彥祖主演的電影《除暴》於11月27日全國上映,影片講述了刑警鐘誠等人對以張隼為首的悍匪咬死不放,帶領警察小隊破獲系列驚天劫案的故事。

為了還原內地90年代的破案過程,中國香港導演劉浩良看了大量相關紀錄片,演員拿槍的動作都必須接近那個年代,讓觀眾相信銀幕上的故事。而在時代氛圍的營造,他沒有使用廉價俗套的流行歌曲,「一首都沒有」,而是通過場景、道具等環境的營造讓觀眾有代入感。對劉浩良來說,最難的是既讓觀眾相信這個故事,又要做一個商業類型的警匪片,在真實可信與好看刺激之間尋求一種平衡。

劉浩良導演在《除暴》發布會上。

劉浩良大學專業是電視和電影,畢業之後當了一年記者,之後入行編劇工作,跟過爾冬陞、陳嘉上、林超賢、莊文強等香港前輩大導演,不僅學習了香港電影工業模式的高效率工作狀態,還從著名編劇遊乃海身上學到「咬死不放」的精神。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導演劉浩良,告訴觀眾,如何在內地拍出一部好看的警匪類型片。

【真實】

很多場景還原了上世紀90年代

2017年底,監製韓三平想拍一部90年代的內地警匪片,找到英皇電影的導演劉浩良,問他有沒有興趣。對於出生中國香港的劉浩良來說,拍一部內地警匪片,這件「沒做過」的事情令他特別興奮,便一口答應。韓三平跟劉浩良講,這部戲最重要的,就是要讓觀眾能夠相信。

劉浩良花了大概一個月時間,把能找到的那個年代的紀錄片、新聞報導都看了,2018年1月寫完第一個故事梗概——北方一個很愛槍的賊,不停搶劫,抓他的是一個老刑警,同樣研究槍很多年,兩個對槍很痴迷的人,一正一邪,最後決鬥。韓三平看完後說,這個沒法搞。劉浩良就換了一個故事,講一個犯罪團夥跑來跑去搶劫,與他2015年的導演處女作《衝鋒車》題材類型相似。

找資料的過程讓劉浩良特別興奮,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紀錄片,有一個差不多三個小時,從劫匪犯案之後警察到現場,被抓之後接受審問,再到之後出庭都被攝影機記錄下來,特別精彩。劫匪被槍決之前有一段話,因為是方言,劉浩良聽不懂,發給英皇的同事,幫忙翻譯成了普通話,聽完後覺得真實而震撼。

《除暴》劇照,案發現場一片混亂。

《除暴》中很多場景都是從90年代的影像資料還原來的。很多紀錄片中,發生槍戰爆炸之後,現場會迅速出現很多圍觀群眾,「真的多到你不能相信,比現在片中的人還多」,劉浩良很納悶,為什麼老百姓的好奇心都這麼重,發生爆炸後,先是跑掉,沒事之後又圍上來,再爆炸,又跑了。拍攝現場,指導群眾演員的導演組格外忙,劉浩良在鏡頭表中會提前寫清楚,每場戲有多少人,不然會亂,真的會有群眾過來看熱鬧。

片中有場廣告招牌掉落的戲,正好砸中企圖逃跑的劫匪的車。這是劉浩良從之前的一個新聞中借用來的場景,說是有一個賣刀的招牌廣告,招牌很像一柄刀,不知道什麼原因掉下來砸到一輛車上。劉浩良覺得有趣,就跟動作指導研究,將這個畫面加到片中。

寫劇本時,劉浩良還找了一位編劇,他的父親是公安幹警,他之所以那麼熟悉公安的事情,是因為那個年代,警察經常會把小孩帶到公安局,他從小在公安局長大。劉浩良本來打算,拍一些小孩在公安局的場景,但擔心觀眾覺得太離譜,就放棄了。不過,那位編劇還是提供了不少關於案件的一手資料。片尾吳彥祖飾演的張隼被槍決的戲,被導演形容為「應該是電影裡面槍決戲還原度最高的」。槍決現場,武警、公安、醫療人員、車輛的數量,數字都是準確的,包括怎麼把犯人從車裡推下來,都基本還原真實情況。唯一不準確的,就是槍決現場不止一個犯人。劉浩良也有想過,讓張隼的妻子也一塊接受槍決,但是很麻煩,「他們看不看對方?一看就變成他們兩個人的事情,真的沒辦法,只能他自己一個人來」。

《除暴》結尾的槍決劇照。

《除暴》後半部分有一場兩個劫匪和一群警察在樓梯對峙的戲,很多觀眾看完之後,覺得現場亂糟糟的,其實這也是劉浩良在紀錄片裡看到的,樓梯上站滿了警察,但那時候裝備不充分,也沒有狙擊手,大家都很緊張,因為不知道裡面什麼情況,「紀錄片裡的現場比我們想像得更緊張,警察主要是靠體能和勇氣去抓賊」。

早年,劉浩良和林超賢搞過一個劇本,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香港警察去一棟大樓抓賊,TVB電視臺的攝影機一直跟拍警察,拍到警察拿到槍後,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但有攝影機在拍,他們還是要硬著頭皮往上衝。

小時候,劉浩良經常在新聞裡看到銀行、金鋪被搶劫的畫面,有時候電視新聞還會直播警匪對峙的場景。對他來說,這與發生在90年代內地的故事背景沒有太大區別,都是看警察在這種環境之下的現場反應。之前作為編劇,劉浩良寫過很多警匪片,認識了不少警察,他曾經很好奇地問過一個退休的警察,為什麼90年代之後,持槍搶劫的案件不常見了?那位警察很自豪地說:「槍械已經沒機會進入香港」。

《除暴》做後期的時候,劉浩良收到香港一個朋友發來的新聞,香港突然出現一個劫匪用砸玻璃的方式搶劫,劉浩良看完十分想笑:「都什麼年代了,還用這種方法搶劫!」

【風格】

在真實與好看之間尋求一種平衡

劉浩良表示,拍攝《除暴》,解決監製韓三平所說的真實性問題,並不太難,只要有足夠的資料收集,是做得到的。對劉浩良來說,最難的是既讓觀眾相信這個故事,又要展示出一部警匪片優秀的商業元素。

在內地拍警匪片,不可能把車開進地鐵站,觀眾會覺得不真實。如果太真實的話,又不夠精彩。有的內地犯罪片不緊張,有的香港警匪片又太誇張,兩者中間是什麼?這是劉浩良一直在尋找的,他做的最多的功課就是解決這個問題——在真實可信與好看刺激之間尋求一種平衡。

《除暴》劫匪打劫商場劇照。

拿片中劫匪戴的面罩舉例。以吳彥祖為首領的劫匪,進入友誼商場之後,才戴上面罩開始搶劫。劉浩良解釋說,劫匪應該是進商場前就應戴上面罩,這比較符合常理,但問題也隨之而來,觀眾會分不清演員,所以,劉浩良需要找一個平衡。

導演在籌備的時候,關於劫匪搶劫時戴什麼,研究了最久。想過絲襪,但讓吳彥祖戴著絲襪搶劫,不好看,感覺是綜藝節目;也想過1991年好萊塢電影《驚爆點》中的劫匪那樣,戴著歷任美國總統的面具搶劫,但太戲劇化。所以只能在兩個極端之間選擇了粗布面罩,既有可能性,同時也好看。

美術道具部門在設計面罩時,花了不少心思,既要戴上好看,又要讓演員在演戲的時候舒服。每個演員都是戴上面罩之後,再去剪眼睛、嘴巴上的洞。並且,每個面罩上都有畫的不一樣的粵劇面譜,原來劇本中,劉浩良有寫到張隼的過去,他父親在廣東是唱粵劇的。

劉浩良說,這部戲最難的不是製作問題,而是像設計面罩那樣,將服裝、動作、表演等各元素都考慮在內,尋找它們的平衡點。

在拍攝槍戰戲時,劉浩良在嘗試一種方法,讓攝影機跟事件和人物保持一個距離,他一直在找這個距離,讓觀眾感受到這個事情可能發生在身邊,也要和觀眾保持一個安全客觀的距離。

《除暴》警察抓捕劫匪劇照。

片中一場警匪槍戰戲,一名中槍的警察,犧牲前拉開劫匪的後車門,搶劫的鈔票散落一地。按照港式警匪片的拍戲,這場戲應該先拍一個中槍警察的特寫,慢鏡,再拍每個人的特寫,最後大家一起哭。劉浩良當然知道這種拍法,但他不想煽情,不想讓觀眾特別投入進哪一個角色,始終讓攝影機和角色之間保持一定距離,他的動作戲基本沒有特寫鏡頭。片子的攝影師是香港人,跟陳木勝、林超賢等導演拍過很多動作戲,拍攝現場,劉浩良一直在調整他們的拍攝方式。這種拍片方式又不同於紀錄片,劉浩良對手持攝影是很抗拒的,看這種戲會暈。《除暴》中只有一個手持攝影鏡頭,主要原因還是環境太窄,機器進不去。劉浩良不確定這種拍攝方式能否成功,但他覺得,這就是內地犯罪片和港產警匪片之間的那種風格。

【入行】

從狗仔記者到迷影導演

劉浩良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沒有主修科目,編劇、攝影什麼都要學,認識了很多愛電影的人。畢業之後,正值文字傳媒興盛之時,他去了《壹周刊》做記者,跑八卦新聞,當年的編輯發現他並不適合做狗仔隊,主要原因是他開車技術太爛,追不到明星,劉浩良抱怨道:「郭富城哎,開跑車,怎麼追」。後來他被調去做一些好萊塢電影或者港片的電影專題報導,越做越覺得真的喜歡電影。

那時候,文字傳媒有錢,劉浩良做記者時有機會去了幾次美國採訪。採訪現場,記者陣營大致分為三類:美國記者、歐洲記者、香港南美等英文比較爛的記者。有一個阿根廷記者很愛看港片,就跟劉浩良聊起來,問香港是不是很亂,因為他看到香港電影裡都是黑幫、警察、賊。那時候,劉浩良也忽然發現,就算是地球另一邊的人,都會覺得香港電影裡全是警察、黑幫、賊。

後來,劉浩良入行做編劇,莊文強就跟他講,要想做一個好編劇,就儘量多認識警察、黑幫,賊比較難結識一些,但也儘量,很多故事都是跟他們聊天聊出來的。莊文強的《飛沙風中轉》(2010)就是跟一個已經不做大哥的大哥聊出來的。那時候香港旺角有很多午夜場,大哥們都喜歡在那看電影,喜歡跟人聊天。

劉浩良在北京已經生活了很多年,認識的很多電影人都說,他們對電影的熱愛都始於錄像廳。劉浩良沒有過這種經歷,一直對錄像廳這個事情有種莫名情結,就很想在電影中展示一下。《除暴》中,錄像廳成為張隼和槍販進行交易的場所,背景中播放的是吳宇森執導的《喋血雙雄》(1989)。

在《除暴》中,影片《喋血雙雄》這一幕經典鏡頭不止一次出現。

對劉浩良來說,吳宇森對他們這一代香港導演太重要了。劉浩良本身就是影迷,和郭子健等都算是迷影型導演,忍不住就想在電影裡致敬一下前輩的作品。整部戲,他最想拍的就是《喋血雙雄》中李修賢和周潤發警匪「雙雄」在不同時空的經典轉場鏡頭,製造了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這次「雙雄」換成王千源和吳彥祖。

拍這場戲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導演忘記了鏡頭是從左往右橫移,還是從右向左橫移。最後攝影師站出來了,「按我說的來吧,當年我在《喋血雙雄》裡當助理」。

【感悟】

從遊乃海身上學到「咬死不放」

劉浩良最近一直在追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2》,導演爾冬陞作為導師在節目中以辛辣點評被大家關注。劉浩良看完覺得很親切,他早年在爾冬陞創辦的無限映畫公司參加了幾年「編劇請就位」,同樣被罵了幾年,「他罵的那些話,我都聽過」。

寫劇本時,爾冬陞要求劇本不能有錯別字,否則扔進垃圾桶。劉浩良覺得,爾冬陞罵的都是有用的事情,劇本有錯字,說明寫完沒有重看,其他人對待工作也會不認真,所以劉浩良現在的劇本很少有錯字。

劉浩良現在的劇本寫作方式算是從爾冬陞那裡學來的,前期做大量的資料收集。給爾冬陞籌備《槍王之王》(2010)時,涉及實戰射擊比賽,那時候香港沒有,劉浩良就跑去澳門,在那看了兩周的實戰射擊。片中古天樂飾演一位金融基金經理,劉浩良就去找一些金融人士聊天,「聊十次只能得到一句對白」,大部分內容都沒用,但不去聊,什麼都沒有。

2015年,劉浩良為杜琪峯執導的《三人行》做編劇,經歷了「人生中最可怕的三個月」。杜琪峯的工作方式是,每天早上10點開拍,拍到晚飯前,明天拍什麼,不知道。銀河映像的製作非常配合創作,編劇必須想清楚人物是怎樣,才能開拍。但演員不拿著劇本表演,就沒法確定那個變化是什麼,所以每天編劇都會根據演員的表演改劇本,研究明天應該發生什麼事情。

每天收工後,杜琪峯會叫編劇一起吃晚飯,一吃就是4個小時,劉浩良都不敢去吃,回去寫劇本,跟編劇遊乃海一起聊,「我講了前一個小時,他都沒反應,都在思考」,就這樣,劉浩良和遊乃海連續聊了3個月。3個月之後,遊乃海說了一句讓劉浩良一生都忘不了的話:「還沒想夠」。劉浩良很驚訝,他聽過沒吃夠,沒玩夠,從來沒聽過還沒想夠。

《除暴》結尾,匪首張隼在浴池被「咬死不放」的刑警鐘誠抓獲。

跟這些前輩合作,劉浩良學到的不只是編劇技巧,還有他們是如何工作的。做了20年編劇,什麼麥基編劇技巧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咬死不放」,這4個字就是劉浩良從遊乃海身上學到的。劉浩良將這句臺詞放在《除暴》中,王千源飾演的警察斬釘截鐵地對劫匪吳彥祖說出了這4個字。

新京報記者 滕朝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北京,感謝當年不要燕郊之恩
    被網民曝光後,很多人感嘆去燕郊上班之艱難,嘲笑在燕郊居住買房的人太傻太天真。 這樣,一是能有個自己的家,不用再受在北京受高房租之苦。另一個還能去北京上班、掙錢。 雖然因為路上太堵,去北京上班通勤時間長,被媒體屢屢報導,也被別人嘲諷把時間和青春都浪費在路上。 但不可否認,燕郊給了北漂人一個家的港灣,一個避難所。沒有燕郊在內的廊坊北三縣,大部分北漂的命運不是長期在北京租房,就是忍受不了逃離北京。
  • 致第三者和前夫:感謝你們當年趕盡殺絕之恩
    前幾天同學聚會無意間聽到這位給我童年留下陰影的女人這幾年過得並不好,是我們這一批裡面過得最不好的,當年受過她「欺負」和嘲笑的人話語間感覺有點「大仇已報」的快感。但是我多年之後除了平靜還有對她的感激,如果沒有她當年對我的打擊,我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每當我想放棄學習的時候,一想到她我會加快步伐的奔跑。
  • 感謝當年不娶之恩,被相戀7年的郭富城拋棄後,嫁富豪成人生贏家
    感謝當年不娶之恩,被相戀7年的郭富城拋棄後,嫁富豪成人生贏家然而事業上的輝煌並沒有延續在情感上,7年戀愛後才發現所託之人不愛她。2018年,熊黛林生下雙胞胎女兒,但回首再看,熊黛林看來還要感謝當年郭富城的不娶之恩。
  • 黃宗澤女友「被小三」,胡杏兒真該感謝渣男當年不娶之恩
    他們甚至還說,胡杏兒真得感謝黃宗澤當年不娶之恩。兩人過往的故事,又被再次翻出來。 2 黃宗澤在大眾印象中,一直都是「花花公子」形象。當初跟胡杏兒分手,許多觀眾還在為這對情侶「意難平」,如今卻成了「謝當年不娶之恩」。只因為「劈腿」的事,黃宗澤做了太多次了。黃宗澤跟胡杏兒也是拍戲結緣。
  • 當年他太紅,拒絕《仙劍1》才成就了胡歌,感謝不演之恩
    當年爆紅的《仙劍奇俠傳》已然成為了一代人的經典回憶。主演胡歌更是把李逍遙這個角色演活了。在那之後,網上便流傳著無胡歌不仙劍這句話。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當時導演組看好的主演並不是胡歌。誇張的說,還真要感謝不演之恩。
  • 結婚多年生活幸福,網友:感謝前妻拋棄之恩
    結婚多年生活幸福,網友:感謝前妻拋棄之恩進入新世紀,隨著臺灣音樂市場的活躍,內地的樂壇也逐漸的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音樂人,其中刀郎是一個不可不提的人物。2004年,刀郎以一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出道,這首歌瞬間席捲了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也讓刀郎一夜成名。雖然刀郎的知名度在國內已經非常高,但是由於刀郎的低調,所以除了他的歌曲之外,大家對刀郎並不是很熟悉。
  • 葉翠翠曬家庭照意外曝光豪宅,網友表示感謝當年趙薇老公不娶之恩
    葉翠翠當年拿下港姐冠軍後入行亦出演了不少劇集相信小夥伴們對黃有龍都十分熟悉,黃有龍如今是趙薇的老公,當年有傳黃有龍狠撇葉翠翠,導致葉翠翠身心疲憊,不過就如今葉翠翠的幸福生活來看,不少網友都表示感謝當年的不娶之恩。
  • 當年在爾冬陞電影裡跑龍套如今和爾冬陞平起平坐
    《演員請就位2》新加入了一位新導演,他就是爾冬陞,看綜藝的人如今已經感受到他犀利的點評風格了,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爾冬陞絲毫不給選手留面子,該怎麼點評就怎麼點評,有的時候看選手演戲的表情也挺真實的。,因為當年趙薇還沒有因小燕子爆紅前,她還在爾冬陞拍的電影裡跑過龍套呢!
  • 《除暴》場景觸目驚心,真實大案有過之而無不及,太多意想不到
    從兩位影帝各自飾演的角色來看,《除暴》在演員的選擇上乍一看還有點「反差萌」。有人在看了《除暴》的點映之後,發現張隼身上有90年代十大悍匪每個人的影子,但最為貼合的,或許是有「內地第一悍匪」之稱的張君。轟動一時的湖南長沙友誼商城黃金櫃檯被搶一案,便是出自張君等人之手。在《除暴》中,張隼等人搶劫高端商場友誼商店,無論是提前蹲守、現場踩點的前期籌備,還是模擬搶劫過程、練習槍法等專門訓練,抑或是殺人數量、搶劫黃金數額,幾乎都和張君當年的行徑不謀而合。
  • 年度唯一警匪片《除暴》,劇情非常平庸,唯一亮點依然還是吳彥祖
    事後我們在前面不遠處找到了一家網吧成功通宵了,第二天早上醒來之後,新聞頭條就是張君被抓捕了,我們才明白昨天晚上是怎麼回事了,原來是為了抓捕張君警方嚴密布控,而張君是在重慶被抓捕的,但是武漢市也依然這麼緊張,可想而知當年國家有多麼重視他的案子。講這個故事,是想告訴大家,正是因為當年我們經歷過這些事情,所以我特別期待這部電影。
  • 黃宗澤女友「被小三」,胡杏兒真該感謝渣男當年不娶之恩!
    他們甚至還說,胡杏兒真得感謝黃宗澤當年不娶之恩。兩人過往的故事,又被再次翻出來。黃宗澤在大眾印象中,一直都是「花花公子」形象。當初跟胡杏兒分手,許多觀眾還在為這對情侶「意難平」,如今卻成了「謝當年不娶之恩」。只因為「劈腿」的事,黃宗澤做了太多次了。黃宗澤跟胡杏兒也是拍戲結緣。兩人因為飾演《我的野蠻奶奶》男女主角,獲得那一年TVB臺慶的「最佳熒幕情侶」。
  • 章子怡:感謝霍家當年不娶之恩,朱玲玲的瞧不起成就看現在的我
    所以章子怡馬上就和霍啟山分手了,多年之後章子怡回憶這段過往的時候曾經表示過,感謝當初霍家不娶之恩,這反而成全了我。
  • 黃宗澤女友「被小三」:胡杏兒真該感謝渣男當年不娶之恩!
    他們甚至還說,胡杏兒真得感謝黃宗澤當年不娶之恩。兩人過往的故事,又被再次翻出來。  02黃宗澤在大眾印象中,一直都是「花花公子」形象。反觀胡杏兒,嫁給寵他的李先生,當年的「遺憾」,早已成全她如今的幸福。結婚前,胡杏兒對李先生說:「我想去看看這個世界。」他說:「你想去看世界,我陪你。」離開,不是遺憾,因為她曾經跟黃宗澤也幸福過,即便後來分手,至少現在她又擁抱了新的幸福。如果當初沒分手,那麼今天再次遭遇男友劈腿的人,就是她。
  • 【猛料】胡杏兒結婚:盛裝出席只為感謝當年不娶之恩
    那個時候的他們,的確是很甜。  今日嫁得良人,要感謝你的不娶之恩。分享生活娛樂周刊,點擊關注可觀看更多精彩娛樂資訊,動動你的小指頭給小編一點建議吧!
  • 專訪|《除暴》導演劉浩良:我要找到一個中間地帶
    11月20日,電影《除暴》公映,不出意外地拿下當天的票房冠軍,為近來略顯冷清的內地電影市場,平添了不少暖意。警匪片《除暴》由香港編劇劉浩良執導,故事卻完全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內地南方小城。王千源飾演的刑警隊長同吳彥祖飾演的一幫悍匪鬥智鬥勇,最終將其繩之以法。
  • 陳學冬感謝杜華不籤之恩:讓哈利波特晚來了10年;「千億女友...
    3、陳學冬感謝杜華不籤之恩:讓哈利波特晚來了10年 陳學冬發文感謝杜華的「不籤之恩」:「不然我可能要提早10年騎掃帚,成為很多人的夢魘。感謝你讓哈利波特晚來了10年。」
  • 他日嫁的如意郎君,謝君當年不娶之恩!
    他日嫁的如意郎君,謝君當年不娶之恩!今日小S與黃子佼分手15年後同臺,二人在節目中擁抱泯恩仇,戳中了無數網友的淚點。昔日,小S在遭遇黃子佼劈腿後以淚洗面,15年後,她不僅成為了綜藝一姐,更遇到了現在的老公許雅鈞。「今日嫁得如意夫婿,謝君當年不娶之恩。」
  • 《除暴》票房過億,吳彥祖貢獻最好演技,腹肌值回票價
    想必很多人是衝著吳彥祖才決定去看《除暴》的,他也確實貢獻出了令人驚喜的演技。電影中有個小高潮,是匪徒作案後,又返回現場殺人換車。警察追兇在即,他卻如此猖狂,吳彥祖能把張隼的兇狠、冷靜演出來,說明他不再是當年被人詬病的奶油小生了。
  • 《除暴》是香港電影嗎 《除暴》有哪些精彩的看點
    《除暴》是香港電影嗎電影在上映前,被不少觀眾和業內認為是能刺激11月影市的作品之一。尤其隨著它提檔至11月20日,錯開了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更是被寄予厚望。相比其他影片,電影《除暴》在發行方面,可謂做足了功課。
  • 陳學冬感謝杜華不籤之恩:讓哈利波特晚來了10年
    陳學冬 杜華  8月29日晚,《快樂大本營》播出後,陳學冬發文感謝杜華的「不籤之恩」,他透露自己十年前經朋友介紹跟杜華見一面她說…不能…你要唱歌,要跳舞…然後…我就拍戲去了,感謝華華子不籤之恩,不然我可能要提早10年騎掃帚,成為很多人的夢魘。感謝你讓哈利波特晚來了10年。」  杜華隨後轉發回應:「當時問你唱歌跳舞看你怯生生的,以為你不會,心想算了!誰知道過幾年就聽到了《哈利波特騎著掃帚自由自在地飛》…冬冬子,自由自在地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