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虛擬與現實Bridging the virtual and real!
5月7日,國家電影資金辦在京召開「全國影院票務軟體商工作會議」。總局電影質檢所、七家票務軟體商等單位參加會議,四家網絡代售商代表列席會議。會議除了加強了對影院自身數據上報的要求外,還對網絡代售影票數據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要求影院網絡代售影票數據必須完整上報國家數據平臺,意味著國家對於網絡代售影票的數據變得更為重視,也讓監管部門的「大數據」變得更大、更完整了。然而,對於同樣對數據有著迫切需求的影院而言,它們中的大多數,卻仍被隔離在影院大數據時代之外。
曾幾何時,大數據還在人們的想像範圍之外,網際網路出現之後,幾乎所有行業都有了大數據的說法,特別是O2O崛起之後,就連許多傳統行業也開始利用大數據應用於實際工作之中。
電影行業也不例外,尤其是與O2O行業有著票務合作的影院,更有可能成為大數據最直接的受益者。對於影院來說,大到影院整體設計、影片播放編排,小到賣品種類、廣告時間,都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得到反饋信息,從而對以後的工作安排進行相應的改良,並且影院可以從觀眾需求角度想問題,很好的規避了工作的盲目性。這樣看來,影院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理性的大數據時代。
事實果真如此?影院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其實不盡然。
從表面上看,影院是電影票的出售者,對出售的電影票自然了如指掌。然而僅有一個空洞的票務總量,對影院幾乎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真正有利用價值的是票務總量背後的數據詳情,諸如觀眾信息、市場偏好、未來趨勢等相關數據所反應的問題。令影院頭痛的是,這些數據統統在第三方,不是在售票軟體系統提供商,就是在第三方票務平臺,影院成了一個賣出了商品卻沒有得到帳單的超市。由於不能得到觀眾的需求信息,影院所有的工作安排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從而導致影院被生生地隔離於大數據時代之外。
有需求就會有供給,在影院與大數據時代隔離幾年之後,知更鳥智慧影院平臺的出現終於打破行業困局。知更鳥——這個由移動O2O運營服務領軍企業泰久信息獨立研發的智慧影院平臺,以其突出的優勢及強大的功能,讓那些對大數據渴望已久的影院看到了希望。知更鳥智慧影院平臺除了可收集整合第三方票務平臺所產生的數據之外,還為影院搭建了官網、App、微信公眾號等自有平臺,進行更深層次、更自主、更豐富的數據採集,使影院成為真正的大數據擁有者。
2012年,金逸影城與泰久信息達到戰略發展合作,旗下121家影城全面引進知更鳥智慧影院平臺及終端設備,除了搭建了自身官網、手機app外,統一結算報表中心、分銷商管理與接入、營銷活動、排期管理、電子券等功能也搬上智慧影院雲平臺,通過對大數據的合理利用,僅2014年,金逸通過智慧影院雲平臺就實現票房超過3億的票房。
不久之後,中影國際影城、幸福藍海國際影城等主流影城也紛紛引進了知更鳥智慧影院平臺,成為大數據的受益者。截至2014年底,知更鳥智慧影院平臺已幫助1200多家影院實現了運營管理系統升級,服務觀眾超過千萬人次。
網際網路的出現,讓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出現了井噴式的數據爆炸,但是大數據的出現與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卻不能完全對等,只要這些大數據沒有到達真正需要數據的企業手中,再多的數據都沒有意義。就影院行業而言,仍有許多影院沒有完成智慧影院升級,行業整體進入大數據時代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果您有想交流的信息,
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微信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