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韓國大媽吐槽韓國白菜比中國貴10倍的新聞火了。
雙十一來臨,北方大媽囤貨,白菜論車,粉條論捆,而韓國白菜卻價格飛漲。
韓國一棵白菜售價萬餘韓元,折合人民幣70餘元,這一消息也迅速佔領了韓國各大媒體版面。
泡菜貴成金價,渴望「泡菜自由」的韓國人卻迎來了「泡菜危機」。
泡菜在韓國世代相傳,有的家庭中,一壇泡菜的原味滷汁甚至可以傳承九代人。
泡菜還被稱作「孝子產品」,回家和母親一起醃泡菜,是一種孝道。在韓國媒體中也常見第一夫人做泡菜的新聞報導。
一旦愛到骨子裡的泡菜出現危機,韓國人就不淡定了。當國民失去「泡菜自由」後,就連青瓦臺的局勢也受到了影響。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醃製20顆白菜並輔以佐料,成本將高達2940元。而2019年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約合人民幣1.9萬元/月,能醃製不到130顆大白菜。
雖說「身土不二」的觀念深深影響著每個韓國人,但本土白菜高昂的成本導致韓國泡菜99%都產自咱們中國。
黃海這頭的中國,生產了全球近50%的大白菜,秋季幾毛錢一斤的價格極其低廉。這巨大的價差,也給韓國造成了十餘年的泡菜貿易赤字。
對此,韓聯社稱這是「泡菜宗主國的恥辱」。
大白菜這種蔬菜,最早是由中國古人培育出來的特產。所以在英文裡一般稱為Chinese cabbage,其中cabbage指的是捲心菜,而大白菜的學名Brassica rapa pekinensis,直譯就是「北京油菜」、「北京蕓薹」之類。
其實在我們的菜市場裡,至少一半以上的蔬菜都來自這個家族。這個厲害的蔬菜family在植物學上被稱為「蕓薹屬」。我們熟知的捲心菜、西蘭花、芥藍、雪裡蕻都出自這個屬。
中國人栽培蔬菜,就是從野生蕓薹入手的。現在我們所熟知的白菜,是由菘菜+蕪菁雜交培育的。
白菜耐儲存,在經濟困難的時期,是北方老百姓整個冬季唯一可吃的蔬菜,所以中國人對它特別有感情。
一到冬天就可以看到這種新聞:剛進入冬天,一群年齡50+,卻戰鬥力極強的囤白菜大軍出現在街頭,他們互相交換著「這家一毛八,那家一毛六」的情報,架起三輪車就往白菜攤上衝。
作家汪曾祺曾經寫過:北京人每個人一輩子吃的大白菜摞起來大概有北海白塔那麼高。
自白菜誕生後,就深受古人喜愛。《紅樓夢》都記在了「火肉白菜湯」這道以火腿搭配大白菜的經典菜。到了今天更演變出了多種白菜CP~
作為國宴上的一道川菜名菜,無數外賓被開水白菜的「閃亮登場」驚到。用北方的大白菜心來製作,配以用高湯熬煮,並用雞肉蓉,豬肉蓉澄澈的高湯調味,最後澆湯時在湯裡淋一些雞油。清鮮淡雅,香味濃醇,湯味濃厚,卻清香爽口,不油不膩。
這道菜基本算北方人家餐桌上的「常青樹」了。不知道吃什麼?醋溜白菜。想吃點蔬菜?醋溜白菜。入冬了?醋溜白燦。萬物皆可醋溜白菜。
要說醋溜一族的扛把子,絕對得算上白菜啊。
東北人民的豬肉白菜燉粉條堪稱燉菜中的經典,深受人們喜愛。
一家人圍在一起,烙點大餅,蒸點米飯,貼個餅子,加上滿滿一筷子的豬肉白菜燉粉條……連湯汁都是精華啊!
要說東北人民真的是白菜的「死忠粉」。豬肉油香卻有點膩,而酸菜可以很好的解膩。咕咚咕咚,滿滿一碗下去,好舒爽啊~
作為山東青島的一道名菜,口味鮮美,尤其是白菜吸收了蝦的湯汁,不是一般滴鮮,這就是最家常的原料做出最鮮美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