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肉叔推薦的最後一個私藏好號
來自毒舌家族一位90後
他長得比肉叔高,但沒肉叔帥
年紀比肉叔小,但女朋友比肉叔多
他的微信公眾號也很氣度不凡
叫丟你阿瑪
下面送上一篇阿瑪的瞎扯淡
講一部關於人獸的新片
他還說,一定要配合下面這首歌才帶感
獸人、精靈、人類,是西方魔幻作品中最常見的種族設定。
獸人強健兇猛、尚武好戰、重視傳統,但因為對氏族、領土的過度偏執,它們容易受到蠱惑遭人利用,俗話說得好:「獸人永不為奴,除非管吃管住。」
(↑ 《魔獸》劇照)
精靈優雅、聰慧、熱愛自然、膚白貌美、各個大長腿,它們諳曉上古奧義,倚疊奇珍異寶,表面與世無爭,實則自視甚高、蔑視異族。
(↑ 《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劇照)
人類四肢不如獸人發達、頭腦比精靈簡單,而且自私、貪婪、壽命短,對比之下毫無卵用。但因為其他種族都是人類瞎編出來的,所以自帶主角光環的人類總能憑藉「愛與勇氣」之類虛頭巴腦的東西左右歷史進程。
(↑ 《指環王2:雙塔奇兵》劇照)
作為一名中二少年,阿瑪從小就對那個獸人、精靈、人類並存的架空世界充滿神往。
託爾金的小說/影視、周杰倫的歌、暴雪的遊戲……各種與西方魔幻相關的文化產品貫穿了我整個成長曆程,如今一大把年紀了還時常會午夜夢回中土世界,夢回艾澤拉斯大陸。
由於情懷所在,我對此類電影總會有額外的好感度加成,《指環王》三部曲、《霍比特人》三部曲自不用多說,就連16年的《魔獸》我都打了五星。
但是,最近有一部號稱「現代版《指環王》」的影片治好了我對西方魔幻的無腦痴迷,讓我意識到原來有獸人和精靈的電影也可以拍得那麼爛。
《光靈》
Netflix製作,大衛·阿耶導演, 威爾·史密斯 、 勞米·拉佩斯主演,看這班底就有種《自殺小隊》和《獵殺星期一》那兩撥人湊到了一塊兒的感覺。
《光靈》和《自殺小隊》、《獵殺星期一》在觀感上確實存在很大相似之處,都是「有趣的爛片」。
有趣是指它們的故事背景都頗具新意,爛片是因為它們的劇情發展都俗到不行。
故事發生在一個架空的現代美國,粗看之下和普通美國電影裡的世界沒什麼兩樣,只不過這裡的生態系統比較奇葩。
院子裡會有巴掌大的妖精搗亂生事;
獸人、精靈、人類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裡,基本設定和傳統魔幻作品沒什麼兩樣,只是變換了時代而已。
獸人長得醜、力氣大、情商低、脾氣槓,承包了社會底層大部分的髒活累活。
精靈開超跑、穿名牌,錢多到花不完,各個都是時尚的弄潮兒。
而人類夾在半中央,一方面對精靈仰之彌高,一方面又自詡比獸人高貴,就和你我一樣成了社會中最尷尬的中間層,既高攀不了權貴,又拼命要和底層劃清界限。
除了種族,片中還有一個二級身份叫「光靈」。
光靈是指可以使用魔杖施展出強大魔法的天選之人,獸人、精靈、人類都有可能是光靈,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是光靈。
下圖這根滴答著白色黏稠物的棒狀物就是光靈魔杖了。
影片前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濃墨重彩地描繪獸人的生存狀態。
二千年前的正邪大戰,獸人是魔君的爪牙,此後它們長期受人歧視,被貼上了「天生就是壞人」的標籤。
(↑ 這波強蹭《指環王》蹭得太硬,就差掏出魔戒了)
它們群居於「獸人社區」,重視自己的氏族,喜歡自己的文化,酷愛塗鴉和嘻哈。
但因為脾氣暴,一言不合就打架,一打架就會被警察暴力鎮壓。
屈辱的歷史、醜陋的長相、非主流的文化、以及堪憂的情商,使它們很難在社會上找到理想的立足點。所以大部分獸人都是底層勞動者,有些成了幫派分子,更多的年輕獸人則是整天在街道遊手好閒,不在意路人鄙夷的目光。
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這設定有點眼熟?這哪裡是「獸人」,明明就是「黑人」啊!
別誤會,絕對不是!
片中特意強調了,「獸人不打職業籃球!」
影片的主角是一個叫沃德的人類(威爾·史密斯 飾)和一個叫尼克的獸人(喬爾·埃哲頓 飾),他倆是同乘一輛警車的隊友。
尼克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警察,為此它磨去了自己的獠牙,並且努力約束自己的獸人本性,使自己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懂規矩的人類。
差別社會,想要上位光靠努力肯定是不夠的,尼克能當上警察還得益於一項政策,「獸人種族多樣性目標」,說白了就是政府強制規定企事業單位中獸人從業人員數必須達到一定比例,以彰顯種族平等。
這就和我國企業僱傭少數民族、殘疾人從業者達到一定比例可以獲得稅收上的優惠差不多一回事吧。
政策上的庇護反而加劇了輿論上的偏見,整個警局除了沃德外沒人把尼克當同事,拿到疑犯信息後還會下意識的詢問尼克:「嘿,這是你親戚嗎?」
一次出勤,警隊搗毀了一個邪教窩點,繳獲了一根魔杖。
魔杖是上古神器,價值連城,警員們琢磨著將它私吞便可這輩子衣食無憂,還當個毛線警察啊。
但是警員中有一個異類,沒錯,傻傻的尼克。
幾位人類警員商議後決定殺了尼克,私吞魔杖,再甩鍋給邪教,反正死個獸人高層應該不會太重視。
危急時刻,沃德看透了人心險惡,為救尼克而殺光了同隊警員。
在上面兩條分隔線之間,我寫了1176個字,主要就是介紹了影片的背景設定,以及故事的起因,大約佔影片時長的三分之一。
個人覺得這三分之一是相當精彩的,不但對經典西方魔幻世界觀進行了延續和重塑,還犀利諷刺了種族歧視、階級差別、政府腐敗等種種社會問題,將魔幻現實主義玩到了極致。
接下來我要開始說核心劇情了。
沃德和尼克因為槍殺警員而淪為了逃犯,又因為持有魔杖而遭到邪教的追殺。
兩人最後逃了到邪教總壇,和邪教Boss(勞米·拉佩斯 飾)展開了決鬥,但完全不敵。
千鈞一髮之時,沃德握起魔杖,驚覺自己竟是一名光靈,於是施展魔法秒殺了Boss。
而政府也免除了兩人槍殺警員的罪責,並對兩人授予了表彰。
故事完,134個字,我十歲時寫的作文都比這個複雜。如此驚豔的背景,配了一個如此小兒科的劇情,有種拿衛生棉當創口貼的感覺,實在太浪費!
影視圈有一句話叫「網飛出品,必屬精品」。
但這句話顯然只適於美劇不適於電影,從《臥虎藏龍:青冥寶劍》到《獵殺星期一》再到這部《光靈》,網飛的電影部部神展開爛收尾。就連送選坎城的《邁耶羅維茨的故事》、《玉子》在豆瓣也就6分+的口碑。
真心喜歡網飛的大腦洞,所以我也真心希望他們家的編劇別再用靈魂寫開頭用腳趾寫結尾了。
烈女失貞不如老妓從良,「有趣的爛片」比「徹頭徹尾的爛片」更讓人感到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