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正史中有過2次千裡走單騎,其中一次是蜀國大將,並非關羽

2020-12-22 起叔讀史記

提到三國時期的名將,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關羽了。經過《三國演義》小說的渲染,關羽甚至可以被稱之為,呂布死後的第一戰將。手上青龍偃月大,胯下赤兔寶馬。武藝超群,又胸懷韜略。溫酒斬華雄,顏良、文丑等大將皆非一招之敵,談笑之間便令其身首異處。每當看到這樣的橋段都令人熱血沸騰。

關羽除了武藝高強而且為人也十分的仗義,在下邳之戰中曾被曹操擒獲而投降。但是關羽卻一直都心繫著劉備,儘管曹操對自己千般好,萬般好。可是關羽卻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結拜大哥劉備。

關羽在曹操營下的時候,曾坦言告訴張遼:「我深知曹公待我不薄,但我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絕對不會背叛他。我終究不會留在這裡,不過要在立功報答曹公之後才會離開。」這話傳到了曹操耳朵裡也只能無奈嘆息了。

在官渡之戰中,關羽因為斬殺了顏良文丑。險些害得身在袁紹大營的劉備被殺,而關羽在得知劉備所在後,便要幣辭別曹操,去投奔自己的大哥劉備。曹操知道關羽是來辭別的,於是用各種理由搪塞,不願見關羽。

關羽一不做二不休,提刀上馬就走人。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最終帶著嫂夫人見到劉備。而關羽「千裡走單騎」的故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但是在正史上,卻從來沒有記載過這樣的橋段。 《武帝紀》記載的是:公(曹操)還軍官渡,(袁)紹進保陽武,關羽亡歸劉備。

所以這個橋段是民間傳說,和演義小說為了突出關羽的形象,說編造出來的。在三國時期真正做到了「千裡走單騎」的只有兩個人,這第一個是曹操的同族侄子曹休,中平六年(公元189),曹操在兗州舉義兵討伐董卓,曹休變易姓名,從千裡之外的吳地途徑荊州。

然後來投奔曹操,曹操見到曹休十分的高興。當即對身邊的人表揚曹休說道:「這是我們家的千裡馬駒啊」。意思是說:曹休咋輾轉千裡投奔自己,就如同是自己的千裡馬一樣。從這句話中也能看出曹操對於曹休的重視。

在正史上曹休是很有兩把刷子的,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親自率領諸將起兵攻漢中,另派遣將軍吳蘭攻擊下辨,曹休被曹操任命為騎都尉。曹休識破張飛所設的計謀,打敗了吳蘭。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曹休升任領軍將軍,封為東陽亭侯,成為了魏國的支柱,確實算曹操的「千裡馬」了。

第二個是蜀國的大將廖化,在關羽統領荊州期間,廖化擔任的官職是前將軍主簿。關羽臨沮兵敗後,廖化也流落到了吳國。最後帶著年邁的母親,千裡走單騎,一路奔回蜀國。倒也有幾分演義中關羽「千裡走單騎」的意思。

因為廖化完全可以投奔吳國。在正史上的廖化可不是什麼窩囊廢,他果敢剛烈,忠義無雙。可惜的是蜀國在諸葛亮死後便無人挑得起北伐大梁了,廖化身在整體都趨於平庸的蜀國,也便很難有所作為,否則以他的本事和膽氣在三國時期的歷史地位應該不僅於此。

相關焦點

  • 「千裡走單騎」真正的主角不是關羽,而是這2人
    兩人將要廝殺,張遼趕到,傳達了曹操的命令,給關羽放行,關羽才得以繼續前行……這就是《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關羽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和「千裡走單騎」的故事。故事精彩,情節曲折,讀來引人入勝,只是從歷史的真實來說,發生在關羽身上不太合理。
  • 此人是關羽麾下大將,忠義不在關羽之下,一生譜寫了三個傳奇
    ,這些關羽麾下大將中有一人忠義不在關羽之下,一生還譜寫了三個傳奇,此人就是廖化。按三國演義來說,廖化的出身並不好,他是黃巾餘黨曾經落草為寇,所以關羽千裡走單騎的時候路遇廖化,當時廖化已經露出要跟隨關羽的意思但是被關羽拒絕了;不過關羽對廖化的印象還不錯,所以在鎮守荊州期間,廖化如願以償的成為關羽麾下的主薄,從此跟隨關羽一直到襄樊之戰爆發;和演義中廖化前往上庸向劉封孟達求援未成「望成都而去」有所不同的是,正史中的廖化和其他人員一起被孫權俘虜了。
  • 三國正史中五大猛將,呂布、趙雲都落榜,第一實至名歸
    《三國演義》中刻畫了太多的人物故事,像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關雲長千裡走單騎、諸葛亮舌戰群儒、張飛當陽橋喝退百萬雄兵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英雄形象
  • 解讀三國故事5——忠義之士關羽千裡走單騎,過關斬將斬殺的都是誰
    三國故事中關羽是忠義的化身。曹操徐州大敗劉備之後,關羽為了保護劉備妻小,不得已歸屬曹操。在關羽歸屬曹操的時候,提出了三個條件:1、以降漢不降曹;2、用劉備的俸祿奉養兩位嫂嫂;3、一旦得知劉備下落,便去找他。曹操愛惜關羽的忠義與武功蓋世,用金錢與美色誘惑關羽為其所用,均不得成功。後來曹操把呂布的赤兔馬贈送關羽,關羽欣然大喜,謝曹操說:「有了這匹寶馬,一旦有了兄長的消息,我就可以儘快見到兄長了。」
  • 三國正史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人是誰?不是呂布,也不是關羽和趙雲,而是他!
    三國正史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人是誰?也許有人會想到是呂布,畢竟演義中武力最高的就是他;也許有人會想到關羽,因為演義裡關羽確實斬殺了不少人,而且有的還是武力強悍的猛將,比如華雄,顏良和文丑,過五關時又斬殺了六員大將;當然更多的人可能會想到是趙雲,演義中長坂坡之戰時趙雲七進七出曹操大營,連殺曹操五十餘員戰將,從數量上來說演義裡還沒有誰能超過趙雲。
  • 關索作為關羽的兒子,為什麼只是「無名之輩」?!
    關羽有多強熟讀三國的看官自然瞭然於胸,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等諸多戰績都朗朗上口。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那作為超強三國猛將關羽的兒子們,又有什麼過人之處呢?今天就獨獨聊聊關羽的義子關索吧。
  • 俗話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歷史上廖化的能力究竟如何?
    三國是一個靠實力說話的年代,其中有一個人,文化素質過硬,軍事能力也槓槓的,卻一直背著一口「無能」的大黑鍋,甚至留給他的俗語都充滿嘲諷的意味:「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婦孺皆知俗語不僅黑了蜀國,還順便毫不留情的黑了廖化,說得廖化好像真的很菜,奈何蜀國實在無人,只好「矬子裡面拔將軍」,讓他當先鋒是沒辦法的辦法。
  • 品三國:關羽千裡走單騎不為人知的原因
    世人都認為關羽千裡走單騎是因為難捨對劉備的忠義,所謂新恩雖厚,舊義難忘。
  • 三國正史中,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武將是誰?前三名都有誰?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關羽、張飛等人皆是一等一的武將,他們也都處於三國頂級武將之列,殺敵自然不少。但是在正史中,實力最強,殺敵最多的武將卻不盡然是這幾人。畢竟在演義中存在一定的虛構成分。但是若想評判正史中武將是否殺敵多,必須要滿足兩點,一是參戰較多,二是實力高強。那麼在三國正史的武將當中,有誰是殺敵最多的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 三國正史中,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武將是誰?前三名都有誰可以入圍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關羽、張飛等人皆是一等一的武將,他們也都處於三國頂級武將之列,殺敵自然不少。但是在正史中,實力最強,殺敵最多的武將卻不盡然是這幾人。畢竟在演義中存在一定的虛構成分。但是若想評判正史中武將是否殺敵多,必須要滿足兩點,一是參戰較多,二是實力高強。那麼在三國正史的武將當中,有誰是殺敵最多的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第三、張遼。
  • 三國最悲壯的武將,殺的司馬懿不敢露面,卻被姜維拖累含恨而終
    可三國並不是只有主角,還有很多配角和小人物,他們有著同樣精彩的故事,只可惜在那些星光熠熠的名將前面,他們的光彩被埋沒在了夾縫中。像是千裡走單騎的名將關羽,眾人只知道他為了回到蜀國過五關斬六將,卻不知他手下還有一名將領也同樣走了千裡,那個人就是廖化。
  • 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看看劉備的損失,蜀國為何一蹶不振?
    夷陵之戰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國三大戰役",對三國的走勢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此戰源於公元220年關羽大意失荊州,兵敗身死,劉備一怒之下舉兵討伐東吳,結果在夷陵之戰中遭遇東吳大將陸遜火燒連營,亦兵敗身死白帝城。這一戰劉備可以說一意孤行,也直接改變了蜀漢的命運。關羽之死與荊州官員的倒戈,使得劉備既喪失了一位方面大員,又喪失了一大批軍政人才。
  • 三國真歷史·萬人敵關羽
    關羽為人稱道的忠義就是在這時體現出來的,在榮華富貴的包圍當中,他不為所動,做出了另一種選擇,身在曹營心在漢,始終念念不忘自己的大哥,終於在刺殺顏良,報答曹操之後,封金掛印,留下一封書信,義無反顧地離開曹營,踏上了尋找劉備的漫漫徵途。千裡走單騎的傳奇佳話,就此載入史冊。這段記載在正史和演義中基本差不多,不過如果我們仔細看一下史書的話,就會發現這其實遠非傳奇故事的全部。
  • 三國正史中,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武將是誰?前三名竟是他們!
    在三國時期,諸侯們為了爭霸而互相對抗。這個時期是歷史上少有的亂世。而既然在亂世之中,伴隨著戰爭的出現,自然會因此產生很多猛將。在《三國演義》中,呂布、關羽、張飛等人都是一等一的武將,他們也都處於三國頂級武將之列,殺敵無數。不過在正史中,最強大、殺敵最多的武將卻不是這幾位。
  • 毛宗崗評三國:三國有三絕,智絕諸葛亮,其他兩絕你知道嗎?
    在三國時期為匡扶蜀國(蜀國為當時漢室正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三國鼎立之勢出謀劃策,不但寫有《出師表》、《誡子書》等著作,還發明了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不只是一位散文家還是一位發明家,更是幫助劉備從一位賣草鞋的「皇叔」一步步走向了能與魏、吳對抗的蜀國昭烈皇帝。其中艱辛,相當於讓一個陶罐變成唐三彩,這些無比彰顯諸葛亮的「智絕」。
  • 三國猜人名:能猜出5個才算是資深三國迷
    這位俊傑和許褚,張飛都有過交手(這提示很簡單了吧) 四.一代名將,而且兒子也是名將,和劉備孫權都有親戚關係,曾以一己之力扭轉戰局,保全領土,最終卻被自己的主公羞辱而亡。 五.兒子手握大權卻是個十足的草包,本人被曹操視為親生,戰功卓越,平定三叛,諸葛亮前兩次的北伐均敗在此人手上,打敗過趙雲,無奈被演義黑的體無完膚。
  • 呂布武力到底有多強?正史中三國第一猛將到底是誰?
    呂布「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在《三國演義》中,呂布的武力第一是當之無愧,輕而易舉的斬殺方悅、穆順、重傷武安國,數會合敗公孫瓚,面對劉備關羽張飛的圍攻也不落下風。雖說呂布似乎沒有斬殺過名將,但那是因為斬殺的人還沒來得及成名就被斬殺了,和呂布交戰過的關羽,斬殺華雄、顏良、文丑也是輕而易舉,卻依然不是呂布的對手,反襯了呂布武力之強大,然而在正史記載中,呂布真的是第一猛將麼?
  • 三國正史曹仁能否配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將,三國第一守城大將名譽?
    曹仁既不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將,更談不上三國第一守城大將了。第一,曹仁是曹操麾下可獨當一面的將領之一首先,還是要肯定曹仁有一定的軍事才能。我認為曹操麾下,能獨當一面能成統帥的將領,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夏侯淵,另一個就是曹仁。
  • 關羽殺了此人,導致全族被滅,真是因果嗎?
    提起三國,關羽關雲長都是不得不說的人物。關羽義薄雲天,豪情萬丈,過五關斬六將,千裡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都是千古以來被人津津樂道的事情。也因為關羽的這份忠肝義膽,關羽被後世稱為「武聖」,備受尊崇。後來關羽敗走麥城,身死業銷,一代大將就此隕落,讓人嘆息。
  • 三國中的蔡陽武功到底有多高,為何千裡追殺巔峰時期的關羽?幾回合能斬殺關羽?
    他辭別曹操,千裡走單騎後,見到朝思暮想的三弟張飛,卻遭到了曹操手下汝南太守蔡陽的千裡追擊,回身再戰,一通鼓響罷,蔡陽人頭落地。那麼蔡陽的武功到底有多高,為何有勇氣千裡追殺巔峰時期的關羽?蔡陽千裡追殺關羽,有兩個原因,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