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貓貓微課堂古詩詞鑑賞1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021-02-19 朵貓貓文學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友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遊」,在漫遊和飄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跡遍布中原內外,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

2、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白東遊歸來,至湖北安陸,年已二十七歲。他在安陸住了有十年之久,不過很多時候都是以詩酒會友,在外遊歷,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酒隱安陸,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陸期間,李白結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孟浩然對李白非常讚賞,兩人很快成了摯友。開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相會。幾天後,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送別時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裡的世界,還幾乎像黃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詩名滿天下。他給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間,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贈孟浩然》詩中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這次離別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候,從黃鶴樓順著長江而下,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遊覽的人,所以這次離別完全是在很濃鬱的暢想曲和抒情詩的氣氛裡進行的。 

(1)「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的富於詩意的生活內容。而黃鶴樓本身,又是傳說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廣陵,又構成一種聯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

(2)「煙花三月下揚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別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塗抹得尤為濃鬱。煙花,指煙霧迷濛,繁花似錦。給讀者的感覺絕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煙景。三月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遊,又正是煙花之地。「煙花三月」,不僅再現了那暮春時節、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美,文字綺麗,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李白渴望去揚州之情溢於言表。

(3)詩的後兩句,李白寫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兩句詩表面上看是描寫景色的,實際上寫的是李白跟孟浩然告別時的心情。他把孟浩然送上去揚州的船之後,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望著這艘小船漸漸走遠,直到消失在藍天的盡頭,可見他心裡非常捨不得這位朋友離開。「孤帆」的意思是孤獨的船帆,寬闊的長江上最不缺的就是船,船帆怎麼會孤獨呢?這說明,李白眼裡只有孟浩然坐的這一艘小船,其他的船在他眼裡就像根本不存在一樣,能做到這一點的,肯定是真正的好朋友了,我的眼裡只有你。

相關焦點

  • 【古詩詞賞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他當年輕快意的時候,所以眼裡所看到的無不是美好愜意。這次離別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候,從黃鶴樓順著長江而下,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李白心裡沒有什麼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他嚮往揚州地區,又嚮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就跟著飛翔,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隨著江水蕩漾。
  • 解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別詩中的惜惜相別,是真朋友嗎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詩仙李白的一篇名作。小學四年級就學習了這首詩,這首詩幾乎以白描式的語言,描寫了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去揚州時的場景,通俗易懂、畫面感強,詩中深刻地體現了李白和孟浩然這一對忘年之交的朋友,在惜惜相別時的情深意長。
  • 胎教古詩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 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賞析
    👆朗讀音頻舊友告別了黃鶴樓向東而去,在煙花如織的三月漂向揚州。帆影漸消失於水天相連之處,只見滾滾長江水在天邊奔流。春光明媚,本應該有歡樂的感覺,然而好友即將離去,因此充滿濃鬱的離愁。李白送別孟浩然,在船影消失後仍不忍離去。離愁就那麼自然地在筆下流露。
  • 詩詞少年|《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裡的世界,還幾乎像黃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詩名滿天下。他給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間,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贈孟浩然》詩中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 古詩詞裡的黃鶴樓:千古傳奇,萬丈豪情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公元730年,陽春三月,寓居安陸的青年詩人李白得知自己的青春偶像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相會。這天,李白與孟浩然黃鶴樓愉快地重逢,各訴思念之情。幾天後,孟浩然買舟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
  • 詩詞大會題目:故人西辭黃鶴樓「中「西辭「到底何意?難倒百人團
    記得有一期詩詞大會考查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連小學生都會背,可是其中的兩字卻難倒了百人團39人。我們來讀一讀李白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賞析與長江有關的八首優美古詩詞之最!
    雲南石鼓鎮-長江第一灣,金沙江長江是中國第一長的河流,從古至今,與長江有關的古詩詞也是非常之多,接下來我們來和大家一起來賞析其中的八首吧!2、最深的基友情: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所處長江:武漢黃鶴樓望長江開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相會。幾天後,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送別時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和孟浩然的這次別離算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離別之一了,它不同於《渭城曲》的深情體貼,也不同於《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少年離傷。
  • 故人西辭黃鶴樓,「西辭」是往東走還是往西走?李白出了道難題
    臨別,李白寫下了著名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在唐詩中,有不少經典的送別詩。比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充滿了一種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意;比如王維的《渭城曲》,則寫出了朋友之間的深情與不舍。送別詩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留別,親友遠去,心中自然充滿了悽然之感。
  • 黃鶴樓上再見家母作品 禺草號漢陽
    在最後的日子裡,用生命、智慧之光,點燃造就出譯壇這朵奇葩,讓中國的古詩、詞,插上越洋的翅膀,騰空出世、跨越時空、飛出國門、越洋過海,風靡全世界.家母雖然離開我們八年有餘,今看到黃鶴樓上的《漢英雙語黃鶴樓碑廊詩詞註》倍感親切,仿佛一切發生在昨天,感慨之餘賦詩一首:                    重登黃鶴樓黃鶴又添新感受,拜揭雙語①上四樓.
  • 最是動情傷離別——送別詩鑑賞
    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吟詠的一個永恆的主題。 今天讓我們跟隨葛老師的課堂一起深入了解一些送別詩,去體會古人的離愁別緒。 何為「送別詩」
  • 「鶴」字飛花令,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鶴鳴人長壽」。鶴是長壽的象徵,因此有仙鶴的美稱。也因其性情雅致,形態美麗,素以喙、頸、腿「三長」著稱,直立時可達一米多高,看起來仙風道骨,被稱為「一品鳥」。鶴,雌雄相隨,步行規矩,情篤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故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風的白鶴,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賢達之士,把修身潔行而有時譽的人稱為「鶴鳴之士」。1.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詩經》2.聽鶴忽忘寢,見山如得鄰。
  • 亭臺樓閣,軒榭廊舫,古詩詞中的這些意象如何區分?
    別擔心,下面就跟著老向一起邊欣賞古詩詞邊簡單了解這些古建築吧!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李白《菩薩蠻》這是最古老、的古建築之一,現在也是隨處可見,可供人們遮陽、避雨、休憩。一般是敞開的,沒有圍牆。亭,人所安定也《說文》。歌臺暖響,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宮賦》從圖片看,臺與亭相比,也就是多了一個底座和一道階梯,地勢也相對較高。
  • 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是一首怎樣的詩,詩中的「故人」又是誰呢
    「故人」就是朋友的意思,提到故人,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李白寫的那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和孟浩然就是很要好的朋友。孟浩然要去廣陵(揚州),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別,還寫下了這首送別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也成為傳誦千年而不衰的送別名詩,李白口中的「故人」就是孟浩然。
  • 孟浩然:有才,任性
    求仕失敗的孟浩然,懷著失落和憤懣,回到了故鄉襄陽。時近新年,眼看時光飛逝而自己一事無成,徒添白髮,詩人滿腹牢騷又無可奈何,不由作此激憤之語。後世傳說孟浩然因在皇帝面前誦此詩而被黜,陰錯陽差,成就了這「一生失意之詩,千古得意之句」。
  • 詩詞鑑賞《過故人莊》孟浩然
    詩詞鑑賞《過故人莊》孟浩然,這首詩講了一位好朋友準備了一桌子的飯菜,邀請孟浩然去他家,非常翠綠樹木圍繞著這個山莊雄偉的山峰在山莊外橫臥,推開窗子就可以看到,好友種的田地,在喝酒的時候兩人舉起,閒談種莊稼的事情,並且還要說重陽的時候,還要邀請孟浩然去了家賞菊,多麼有詩情畫意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