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s格蕾絲
2020年8月14日是第8個世界「慰安婦」紀念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天,然而對於某些飽經風霜的老人們來說,這一天代表著她們的人生被命運無情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架上。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意在給讀者朋友們介紹一部「慰安婦」題材的國產電影《貞貞》,以這部電影來緬懷逝去的老人們和紀念健在的老人們。
該片是一部電視電影,堪稱冷門中的冷門,雖然豆瓣只有360多人標記看過,但目前該片的豆瓣評分是7.9,分數與內地國產電影票房亞軍《流浪地球》以及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華爾街之狼》持平。
客觀地說,《貞貞》在服裝和道具等方面略顯簡陋,但該片在拍攝手法上卻很高級,導演喬梁擅長使用鏡頭語言來講故事,採用了現實與回憶兩條線交織的拍攝手法。
01《貞貞》的藝術價值
1,以閃回鏡頭交代女主角的悲慘過去
第一組鏡頭
貞貞被五名日軍在全村老少面前蹂躪,拍攝這種鏡頭時,難免會給演員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而該片略去了貞貞被侵犯的過程,將鏡頭對準了人群中的貞貞娘。
老人家看到女兒當眾受辱,不停地左右開弓抽自己耳光,這個鏡頭將受害人和家屬那種痛心疾首又無力反抗的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
第二組鏡頭
貞貞被擄至慰安所後受辱的經歷處理得則更為隱晦,每一次隨著房門開啟,便有一名日軍進入狹小的房間內,鏡頭聚焦於女主角貞貞的面部表情,更準確地說是她空洞絕望的眼神,含蓄地表達了貞貞一天之中要被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日軍折磨的屈辱經歷。
「慰安婦」題材的電影難免使觀眾心情沉重,韓國同題材影片《鬼鄉》使用了大量鏡頭來展現花季少女在慰安所中的悲慘遭遇,而《貞貞》通過有限的幾組閃回鏡頭來含蓄地表達女主角貞貞的苦難人生。
與前者相比,該片鏡頭語言更為克制也更為內斂,但表達效果卻同樣震撼,甚至可以說,在回想劇情時,能令人體會到這種含蓄的表達手法更為震撼。
2,以對比鏡頭講述女主角的現實生活
在片中,以閃回方式交代女主角悲慘過去的鏡頭佔比較少,影片重點講述貞貞後「慰安婦」時代的人生經歷,片中使用了大量的對比鏡頭。受篇幅所限,我談談其中兩組具有代表性的對比鏡頭。
第一組鏡頭
電影開篇是貞貞被擄走三年後的一天夜晚,她和另一名慰安婦狗娃娘成功逃離了日本軍營,天亮的時候總算逃到了相對安全的地方,姐妹二人在井臺邊飲水和梳洗,狗娃娘幫貞貞把一頭烏黑的長髮梳成了麻花辮,她邊梳邊問貞貞是否盤成髮髻,貞貞回答:就這樣吧,我還沒嫁人呢。
貞貞回到霞村後卻為村人所不容,她去山神廟裡偷貢果時被一群土匪抓住了,這群土匪也是被日本人逼上梁山的窮苦人,他們收留了貞貞,在接觸中隨著了解加深,貞貞與土匪頭子朱老四互生愛慕之情。
後來包括朱老四在內的所有土匪被日本人偷襲殺害,而只有貞貞因下山與八路軍聯絡而僥倖逃過一劫。貞貞為了給朱老四報仇帶著滿滿一包袱炸藥返回日本軍營,她選擇了與日軍同歸於盡。在返回日本軍營前,貞貞精心打扮了一番,她將辮子在腦後盤成了髮髻。
在古代,女子一般在結婚當日開始盤發,這標誌著一個女子從少女到婦人身份的轉變。通過這一組前後對比的鏡頭,足以表明貞貞已將死去的朱老四當成了自己的丈夫看待,而在朱老四生時,他們還未來得及正面對彼此表達愛意,貞貞的這個盤發動作更像是一種無聲的表白。
第二組鏡頭
貞貞被日本人當眾蹂躪的不幸遭遇,發生在她與青梅竹馬的戀人大寶趕集歸來之後,當時貞貞身穿一件紅色的上衣,如果不是遭遇不測,她和大寶不久後便要結為夫妻,這件醒目的紅色上衣象徵著貞貞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嚮往。
在土匪窩裡棲身之後,朱老四見貞貞衣著太寒酸,讓她從搶來的東西裡挑選一些衣物,貞貞很喜歡一件紅色的上衣,但她最後卻選擇了一件純白的上衣。在回到日本軍營復仇前,貞貞換上了那件她一直捨不得穿的紅色上衣。
此處有兩層含義:一是紅色上衣代表嫁衣,是貞貞對朱老四丈夫身份的認可;二是這件紅色上衣與貞貞之前穿過的那件紅色上衣前後呼應,寓意貞貞重拾幸福的希望徹底破滅,她的人生即將走到盡頭。
一部低成本的電視電影,雖然拍攝資金捉襟見肘,但卻使用了高級的藝術表達手法,這便是《貞貞》這部只有幾百人標記看過的影片獲得高評分的根本原因。
02《貞貞》的社會價值
以上我闡述了《貞貞》的藝術價值,接下來我要談談這部影片的社會價值。解讀「慰安婦」題材的電影,往往要從人性的角度入手,但人性二字的含義實在太廣泛,我將人性縮小到一個更具體的範圍內。
通過觀看該片引發了我的思考:生理上的處女和心理上的處女,究竟哪個更為重要呢?下面就以電影來現身說法。
1,受害者
貞貞和狗娃娘在井臺邊休息時,偶遇一個過路的阿婆,阿婆無意間提起十里舖鐵匠的老婆被日本人抓去當慰安婦,她逃回來之後怕連累丈夫和兒子被人恥笑,上吊自殺了。
這些話給狗娃娘帶來了沉重的思想負擔,阿婆走後不久,她趁貞貞不注意跳井自殺了。狗娃娘本身是受害者,但連她自己都接受不了被迫失貞的事實,實際上她更難以接受的是「人言可畏」四個字。
2,親人
貞貞天黑時回到了霞村,發現家中破敗不堪,而娘也不見了蹤影,她在自家廢墟上合衣而眠度過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貞貞去了二嬸家,可二嬸連門都不肯開,她隔著門說:別怪二嬸,你的兩個妹妹都還沒出嫁呢。
貞貞也沒打算讓二嬸收留自己,她只是單純打聽娘的下落,二嬸告知貞貞娘在女兒被擄走後瘋了,她用一把火燒毀了家,同時也燒死了自己,貞貞隨後便離開了村子。傷害往往來自親人,而嫌棄也是同理。
3,旁觀者
①貞貞在去二嬸家之前,早上醒來的時候,聽見兩個同村的女人在窗外議論自己,其中一個說貞貞手上戴著的那個狗娃娘留下的金戒指不知道是哪個日本人給的,另一個說她被迫充當「慰安婦」給全村人丟臉。
②貞貞為救身受重傷的朱老四,帶著幾個土匪潛入日本軍營中綁架了軍醫給朱老四做手術,這令貞貞過去的經歷徹底曝光,土匪們不但不感激她還嫌棄她,甚至有人半夜摸進貞貞的房裡想佔她的便宜。
③朱老四手術後昏迷不醒,貞貞離開了土匪窩,她路遇一個經商的外地老漢,老漢想納貞貞為妾,但在客棧意外遇到了一個同樣從魔窟裡逃出來的姐妹,貞貞與她敘舊時被老漢發現,他第二天早上便不辭而別。
被迫充當「慰安婦」的受害者本人害怕家人嫌棄自己,而親人害怕受她們連累,旁觀者對她們不是冷嘲熱諷就是鄙夷輕視,更有甚者認為她們人皆可膚。
在種種態度裡唯獨缺少了「同情」,影片中塑造的這些人物非常具有代表性,可見受困於幾千年來形成的傳統貞操觀,大多數世人認為,生理上的處女比心理上的處女更為重要。
4,男女主角
然而,世人不可能千篇一律,貞貞便是個反傳統的人。被土匪抓住的當晚,朱老四暗示貞貞以美色換取食物,但貞貞態度堅決地告訴他:只要不上炕,幹啥都行。
這表明無論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過往經歷,至少貞貞沒有看輕自己,在內心深處,她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底線。
片中另一個反傳統的人是土匪頭子朱老四,雖然他有一身粗鄙的陋習,卻算得上是個正人君子。或許是被貞貞的骨氣打動了,朱老四沒有為難貞貞,即使是後來隱約猜到了她的過去,朱老四也從未有過嫌棄和輕視,更難得的是沒有任何冒犯的舉動。
貞貞生病時,朱老四親自下山為她抓藥,這令貞貞感動不已,漸漸對他情愫暗生。而當得知貞貞離開土匪窩後,朱老四強撐著病懨懨的身體追回了她。病癒後,他在所有土匪面前對貞貞說:你是我朱老四的人。正是這句話令貞貞無懼別人異樣的目光,可以抬頭挺胸地做人。
《貞貞》改編自女作家丁玲的小說《我在霞村的時候》,而女主角的名字裡隱含了作者對傳統貞操觀的批判和諷刺,通過塑造貞貞和朱老四這兩個反傳統的主要人物,可以感知到作者本人更傾向於認同心理上的處女比生理上的處女更為重要。
03寫在最後
在第8個世界「慰安婦」紀念日過去三天後,我這篇文章姍姍來遲。實話實說,寫這篇文章的過程比較痛苦,3900字從構思到動筆再到完稿,我斷斷續續寫了五天,其間幾度想要棄筆,但最後我還是把它寫完了。
為了表達更準確,我去重溫了《貞貞》的某些片段,雖然這部電影相對冷靜和克制,但卻能令人感覺到傷痛無處不在,而且是那種能把你看出內傷來的電影,所以我想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為這部電影寫影評了。
前文提到過的《鬼鄉》因為題材敏感和不夠商業化,是一部從籌備到上映歷經14年,依靠7.5萬名眾籌人資助才得以拍攝完成的電影。
不過,該片自2016年2月在韓國國內上映後卻創造了奇蹟,在韓國最大的門戶網站naver上,網友們為該片打出了9.23的高分,在觀眾的口口相傳下,影片從最初上映的20塊銀幕逐步擴映至700塊銀幕。
首爾的一位高中老師自掏腰包包下一間影院5個影廳的430個座位,隨後他將《鬼鄉》的電影票免費贈送給市民觀看。
這位歷史老師表示,看到這部電影在尋找放映院線上面臨困難,認真考慮過作為一位歷史老師能夠做些什麼,結論是:銘記沉痛的歷史和受害人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這位韓國歷史老師的話,說出了我寫這篇文章和推薦觀看《貞貞》的初衷,這樣一部好電影不該被埋沒,我建議讀者朋友至少要看上一次,銘記沉痛的歷史和受害人,同樣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盡的義務。
《貞貞》很容易令人聯想到那部同題材的紀錄片《二十二》,該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對「慰安婦」一詞做出的準確解釋:其實「慰安婦」這個名詞是日本人說的,不是我們中國人說的,但是我們為了明確阿婆她們的身份才套上,其實我們前面是這樣說的,是二戰被迫充當「慰安婦」(性奴隸)的受害者。
這也是我這篇文章中,所有提及"慰安婦"的地方都打上了引號的原因。
目前中國大陸在世的「慰安婦」制度受害者已不足20人,這些老人年紀均在百歲上下,命運留給老人們的時間不多了,她們仍在等待日本政府的公開道歉!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