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冷門題材佳片《貞貞》:一個「慰安婦」半生的故事

2020-12-28 格蕾絲的自留地

文|Ms格蕾絲

2020年8月14日是第8個世界「慰安婦」紀念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天,然而對於某些飽經風霜的老人們來說,這一天代表著她們的人生被命運無情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架上。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意在給讀者朋友們介紹一部「慰安婦」題材的國產電影《貞貞》,以這部電影來緬懷逝去的老人們和紀念健在的老人們。

電影《貞貞》

該片是一部電視電影,堪稱冷門中的冷門,雖然豆瓣只有360多人標記看過,但目前該片的豆瓣評分是7.9,分數與內地國產電影票房亞軍《流浪地球》以及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華爾街之狼》持平。

客觀地說,《貞貞》在服裝和道具等方面略顯簡陋,但該片在拍攝手法上卻很高級,導演喬梁擅長使用鏡頭語言來講故事,採用了現實與回憶兩條線交織的拍攝手法。

導演喬梁

01《貞貞》的藝術價值

1,以閃回鏡頭交代女主角的悲慘過去

第一組鏡頭

貞貞被五名日軍在全村老少面前蹂躪,拍攝這種鏡頭時,難免會給演員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而該片略去了貞貞被侵犯的過程,將鏡頭對準了人群中的貞貞娘。

老人家看到女兒當眾受辱,不停地左右開弓抽自己耳光,這個鏡頭將受害人和家屬那種痛心疾首又無力反抗的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

張少華飾演貞貞娘

第二組鏡頭

貞貞被擄至慰安所後受辱的經歷處理得則更為隱晦,每一次隨著房門開啟,便有一名日軍進入狹小的房間內,鏡頭聚焦於女主角貞貞的面部表情,更準確地說是她空洞絕望的眼神,含蓄地表達了貞貞一天之中要被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日軍折磨的屈辱經歷。

張彤飾演貞貞

「慰安婦」題材的電影難免使觀眾心情沉重,韓國同題材影片《鬼鄉》使用了大量鏡頭來展現花季少女在慰安所中的悲慘遭遇,而《貞貞》通過有限的幾組閃回鏡頭來含蓄地表達女主角貞貞的苦難人生。

與前者相比,該片鏡頭語言更為克制也更為內斂,但表達效果卻同樣震撼,甚至可以說,在回想劇情時,能令人體會到這種含蓄的表達手法更為震撼。

《鬼鄉》劇照

2,以對比鏡頭講述女主角的現實生活

在片中,以閃回方式交代女主角悲慘過去的鏡頭佔比較少,影片重點講述貞貞後「慰安婦」時代的人生經歷,片中使用了大量的對比鏡頭。受篇幅所限,我談談其中兩組具有代表性的對比鏡頭。

第一組鏡頭

電影開篇是貞貞被擄走三年後的一天夜晚,她和另一名慰安婦狗娃娘成功逃離了日本軍營,天亮的時候總算逃到了相對安全的地方,姐妹二人在井臺邊飲水和梳洗,狗娃娘幫貞貞把一頭烏黑的長髮梳成了麻花辮,她邊梳邊問貞貞是否盤成髮髻,貞貞回答:就這樣吧,我還沒嫁人呢。

貞貞回到霞村後卻為村人所不容,她去山神廟裡偷貢果時被一群土匪抓住了,這群土匪也是被日本人逼上梁山的窮苦人,他們收留了貞貞,在接觸中隨著了解加深,貞貞與土匪頭子朱老四互生愛慕之情。

後來包括朱老四在內的所有土匪被日本人偷襲殺害,而只有貞貞因下山與八路軍聯絡而僥倖逃過一劫。貞貞為了給朱老四報仇帶著滿滿一包袱炸藥返回日本軍營,她選擇了與日軍同歸於盡。在返回日本軍營前,貞貞精心打扮了一番,她將辮子在腦後盤成了髮髻。

在古代,女子一般在結婚當日開始盤發,這標誌著一個女子從少女到婦人身份的轉變。通過這一組前後對比的鏡頭,足以表明貞貞已將死去的朱老四當成了自己的丈夫看待,而在朱老四生時,他們還未來得及正面對彼此表達愛意,貞貞的這個盤發動作更像是一種無聲的表白。

第二組鏡頭

貞貞被日本人當眾蹂躪的不幸遭遇,發生在她與青梅竹馬的戀人大寶趕集歸來之後,當時貞貞身穿一件紅色的上衣,如果不是遭遇不測,她和大寶不久後便要結為夫妻,這件醒目的紅色上衣象徵著貞貞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嚮往。

在土匪窩裡棲身之後,朱老四見貞貞衣著太寒酸,讓她從搶來的東西裡挑選一些衣物,貞貞很喜歡一件紅色的上衣,但她最後卻選擇了一件純白的上衣。在回到日本軍營復仇前,貞貞換上了那件她一直捨不得穿的紅色上衣。

此處有兩層含義:一是紅色上衣代表嫁衣,是貞貞對朱老四丈夫身份的認可;二是這件紅色上衣與貞貞之前穿過的那件紅色上衣前後呼應,寓意貞貞重拾幸福的希望徹底破滅,她的人生即將走到盡頭。

一部低成本的電視電影,雖然拍攝資金捉襟見肘,但卻使用了高級的藝術表達手法,這便是《貞貞》這部只有幾百人標記看過的影片獲得高評分的根本原因。

02《貞貞》的社會價值

以上我闡述了《貞貞》的藝術價值,接下來我要談談這部影片的社會價值。解讀「慰安婦」題材的電影,往往要從人性的角度入手,但人性二字的含義實在太廣泛,我將人性縮小到一個更具體的範圍內。

通過觀看該片引發了我的思考:生理上的處女和心理上的處女,究竟哪個更為重要呢?下面就以電影來現身說法。

1,受害者

貞貞和狗娃娘在井臺邊休息時,偶遇一個過路的阿婆,阿婆無意間提起十里舖鐵匠的老婆被日本人抓去當慰安婦,她逃回來之後怕連累丈夫和兒子被人恥笑,上吊自殺了。

這些話給狗娃娘帶來了沉重的思想負擔,阿婆走後不久,她趁貞貞不注意跳井自殺了。狗娃娘本身是受害者,但連她自己都接受不了被迫失貞的事實,實際上她更難以接受的是「人言可畏」四個字。

2,親人

貞貞天黑時回到了霞村,發現家中破敗不堪,而娘也不見了蹤影,她在自家廢墟上合衣而眠度過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貞貞去了二嬸家,可二嬸連門都不肯開,她隔著門說:別怪二嬸,你的兩個妹妹都還沒出嫁呢。

貞貞也沒打算讓二嬸收留自己,她只是單純打聽娘的下落,二嬸告知貞貞娘在女兒被擄走後瘋了,她用一把火燒毀了家,同時也燒死了自己,貞貞隨後便離開了村子。傷害往往來自親人,而嫌棄也是同理。

3,旁觀者

①貞貞在去二嬸家之前,早上醒來的時候,聽見兩個同村的女人在窗外議論自己,其中一個說貞貞手上戴著的那個狗娃娘留下的金戒指不知道是哪個日本人給的,另一個說她被迫充當「慰安婦」給全村人丟臉。

②貞貞為救身受重傷的朱老四,帶著幾個土匪潛入日本軍營中綁架了軍醫給朱老四做手術,這令貞貞過去的經歷徹底曝光,土匪們不但不感激她還嫌棄她,甚至有人半夜摸進貞貞的房裡想佔她的便宜。

③朱老四手術後昏迷不醒,貞貞離開了土匪窩,她路遇一個經商的外地老漢,老漢想納貞貞為妾,但在客棧意外遇到了一個同樣從魔窟裡逃出來的姐妹,貞貞與她敘舊時被老漢發現,他第二天早上便不辭而別。

被迫充當「慰安婦」的受害者本人害怕家人嫌棄自己,而親人害怕受她們連累,旁觀者對她們不是冷嘲熱諷就是鄙夷輕視,更有甚者認為她們人皆可膚。

在種種態度裡唯獨缺少了「同情」,影片中塑造的這些人物非常具有代表性,可見受困於幾千年來形成的傳統貞操觀,大多數世人認為,生理上的處女比心理上的處女更為重要。

4,男女主角

然而,世人不可能千篇一律,貞貞便是個反傳統的人。被土匪抓住的當晚,朱老四暗示貞貞以美色換取食物,但貞貞態度堅決地告訴他:只要不上炕,幹啥都行。

這表明無論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過往經歷,至少貞貞沒有看輕自己,在內心深處,她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底線。

片中另一個反傳統的人是土匪頭子朱老四,雖然他有一身粗鄙的陋習,卻算得上是個正人君子。或許是被貞貞的骨氣打動了,朱老四沒有為難貞貞,即使是後來隱約猜到了她的過去,朱老四也從未有過嫌棄和輕視,更難得的是沒有任何冒犯的舉動。

貞貞生病時,朱老四親自下山為她抓藥,這令貞貞感動不已,漸漸對他情愫暗生。而當得知貞貞離開土匪窩後,朱老四強撐著病懨懨的身體追回了她。病癒後,他在所有土匪面前對貞貞說:你是我朱老四的人。正是這句話令貞貞無懼別人異樣的目光,可以抬頭挺胸地做人。

《貞貞》改編自女作家丁玲的小說《我在霞村的時候》,而女主角的名字裡隱含了作者對傳統貞操觀的批判和諷刺,通過塑造貞貞和朱老四這兩個反傳統的主要人物,可以感知到作者本人更傾向於認同心理上的處女比生理上的處女更為重要。

03寫在最後

在第8個世界「慰安婦」紀念日過去三天後,我這篇文章姍姍來遲。實話實說,寫這篇文章的過程比較痛苦,3900字從構思到動筆再到完稿,我斷斷續續寫了五天,其間幾度想要棄筆,但最後我還是把它寫完了。

為了表達更準確,我去重溫了《貞貞》的某些片段,雖然這部電影相對冷靜和克制,但卻能令人感覺到傷痛無處不在,而且是那種能把你看出內傷來的電影,所以我想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為這部電影寫影評了。

前文提到過的《鬼鄉》因為題材敏感和不夠商業化,是一部從籌備到上映歷經14年,依靠7.5萬名眾籌人資助才得以拍攝完成的電影。

不過,該片自2016年2月在韓國國內上映後卻創造了奇蹟,在韓國最大的門戶網站naver上,網友們為該片打出了9.23的高分,在觀眾的口口相傳下,影片從最初上映的20塊銀幕逐步擴映至700塊銀幕。

電影《鬼鄉》

首爾的一位高中老師自掏腰包包下一間影院5個影廳的430個座位,隨後他將《鬼鄉》的電影票免費贈送給市民觀看。

這位歷史老師表示,看到這部電影在尋找放映院線上面臨困難,認真考慮過作為一位歷史老師能夠做些什麼,結論是:銘記沉痛的歷史和受害人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這位韓國歷史老師的話,說出了我寫這篇文章和推薦觀看《貞貞》的初衷,這樣一部好電影不該被埋沒,我建議讀者朋友至少要看上一次,銘記沉痛的歷史和受害人,同樣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盡的義務。

紀錄片《二十二》

《貞貞》很容易令人聯想到那部同題材的紀錄片《二十二》,該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對「慰安婦」一詞做出的準確解釋:其實「慰安婦」這個名詞是日本人說的,不是我們中國人說的,但是我們為了明確阿婆她們的身份才套上,其實我們前面是這樣說的,是二戰被迫充當「慰安婦」(性奴隸)的受害者。

這也是我這篇文章中,所有提及"慰安婦"的地方都打上了引號的原因。

目前中國大陸在世的「慰安婦」制度受害者已不足20人,這些老人年紀均在百歲上下,命運留給老人們的時間不多了,她們仍在等待日本政府的公開道歉!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國產冷門題材佳片《貞貞》:一個"慰安婦"半生的故事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意在給讀者朋友們介紹一部「慰安婦」題材的國產電影《貞貞》,以這部電影來緬懷逝去的老人們和紀念健在的老人們。電影《貞貞》該片是一部電視電影,只在央視電影頻道播出過,堪稱冷門中的冷門,雖然導演喬梁和主演張彤的名氣都不是很大,
  • 丁玲《我在霞村的時候》:一個慰安婦的自我覺醒
    這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貞貞》,講述了少女貞貞在日軍佔領霞村後,被擄去做慰安婦,並利用這層特殊身份為抗日提供線報。回到家後的貞貞遭受了村民的排斥,而另一方面她被抗日分子敬為英雄。丁玲試圖通過貞貞「失貞婦女」和「抗日英雄」雙重身份的拉扯,探討貞貞這一普通農婦在傳統社會意識形態下的新出路。
  • 韓國慰安婦題材新片《她的故事》 (2018)
    她的故事 허스토리 (2018)導演: 閔奎東主演: 金喜愛 / 金海淑 / 李裕英 / 文淑 / 李龍女 / 更多
  • 韓國「慰安婦」題材影片將觀眾帶到一個個充滿悲傷的瞬間
    圖為今年年初在韓國首爾的日本大使館前,「慰安婦」受害者出席集會活動。  繼反映日軍強徵「慰安婦」題材電影《鬼鄉》在韓國引發強烈反響後,近日,該影片導演又推出一部相同題材的紀錄片《鬼鄉,未完的故事》,當地民眾對影片的反響依然熱度不減。韓國輿論指出,由於日本一再否認歷史事實,「慰安婦」問題依舊是「現在進行時」。
  • 除了《二十二》,這些「慰安婦」電影你也應該知道
    在《二十二》前,郭柯在2012年拍攝了同樣是「慰安婦」題材的紀錄短片《三十二》。 去年2月,韓國「慰安婦」題材電影《鬼鄉》上映。 除了《鬼鄉》,韓國還拍攝過多部「慰安婦」題材的電影。 其實,中國早年拍過不少「慰安婦」題材的電影,但關注度都不高。
  • 不應該被遺忘的痛楚:每一個慰安婦,都是歷史的一道傷疤
    《二十二》這部影片不僅僅是愛國情懷,更是加重了一種對祖國的思念,而且而是二個慰安婦這也是很多人都不想面對的一個詞語,這也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詞語。這是中國首部贏得了公映許可的一部慰安婦紀錄片。以2014年中國內地倖存的22位「慰安婦」的遭遇作為大背景,以個別老人和長期關愛她們的個體人員的口述
  • 推薦9部冷門佳片
    電影了沒【推薦9部冷門佳片】不是出名的才叫經典,這9部高分冷門佳片,錯過是損失!
  • 一個男人與二十二個「慰安婦」的故事
    《三十二》是2014年上映的一部以「慰安婦」為題材的紀錄片。之所以起名《三十二》是因為當時中國公開身份的「慰安婦」,只剩下了32位。於是決定下鄉拜訪這位老人,去了解她的故事。這位老人叫韋紹蘭,是中國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公開身份而且有日本血緣孩子的「慰安婦」。
  • 電影推薦 丨十部豆瓣高分冷門佳片
    冷門佳片,即為十分好看,但是同時又很少有人看過的片子。它不同於傳統的商業大片,也許能給你更多的人生思考與啟迪,也許能讓你看完後恍若隔世。
  • 5部鮮為人知的冷門科幻片,金子電影總會發光,佳片不容再錯過
    5部鮮為人知的冷門科幻片,金子電影總會發光,佳片不容再錯過對於未來的思考以及未知世界的探索一直都是我們人類的興趣所在,有時候現實無法滿足,好在我們有電影電視劇等手段可以來實現。而科幻片就是這樣誕生了,也許你看過很多有名的科幻片,但是其實科幻片有很多,其中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冷門科幻片,但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五部冷門科幻電影佳作推薦給你們。一、《移魂都市》乍一聽這名以為是一部恐怖電影,但是錯了,這是一部科幻電影,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極光追殺令》,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外星人題材,如果有一天我們被外星人控制了會怎樣?
  • 韓國居然把慰安婦題材拍成了喜劇片?
    故事發展到這裡,相信大多數觀眾同我一樣,險些被這部電影包裹的商業喜劇外殼騙了。而後,真正的主題抽絲剝繭般呈現出來,之前劇情中埋下的問號,也一個一個得到了解答。原來,羅玉芬奶奶學英語有兩個目的。第一個,聯繫遠在美國多年杳無音訊的親生弟弟。
  • 一個男人與二十二個「慰安婦」的故事
    小壹給大家找到一部電影,  記錄了中國慰安婦的現狀以及她們那段歲月一般電影上映日都會選擇周五,因為周末正好會迎來票房的高潮。而這部電影選擇在8月14日周一上映,因為這一天是世界「慰安婦」紀念日。它是《二十二》,中國首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紀錄片。
  • 澳亞衛視開拍慰安婦題材電視劇 呂小龍擔任導演
    《地獄中的女人》改編自以慰安婦為題材的電影《黎明之眼》,原電影導演呂小龍再度執導。該劇描述了日本隨軍記者秋山和美(劉和美)在報導慰安婦的過程中遭遇追殺,反遭日軍強擄至慰安所淪為慰安婦的悲慘遭遇。製作團隊走訪了雲南、上海、韓國、菲律賓等多地的慰安所,收集了大量歷史材料和親歷者故事,希望儘可能呈現慰安婦群體的真實境遇。
  • 慰安婦題材《黎明之眼》將拍 呂小龍揭歷史悲劇
    」,是一個特殊的歷史名詞,也是包含複雜民族情感的敏感話題,更是影視界不斷挖掘的具有深度人文內涵的重大主題。網易娛樂9月16日報導 「慰安婦」,是一個特殊的歷史名詞,也是包含複雜民族情感的敏感話題,更是影視界不斷挖掘的具有深度人文內涵的重大主題。今天,抗日題材的影視劇存在過度娛樂化的傾向,人們呼喚能夠直擊心靈、思想深刻的精品力作問世。
  • 優酷網絡電影發力扶持新類型,這部冷門題材佳片到底什麼來歷?
    以「不太討好」的冷門歷史題材做表達,影片卻在專業影迷和廣大觀眾中收穫諸多好評——優酷獨家上線的《亂世之定秦劍》「逆風開盤」,給最近的網絡電影市場帶來不一樣的氣質和獨特亮色。  作為優酷「擁抱」創新性題材的優秀代表,《亂世之定秦劍》以歷史為背景,於武俠外殼之下,敲開網絡電影冷門題材的大門。它講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駕崩後,趙高篡權,蒙家孤女蒙雪遵守父親遺命,隻身護送定秦劍,誓死守護蒼生的故事。
  • 首部慰安婦題材電影《二十二》上映, 獲多方力挺!
    22這個數字,是在 2014 年紀錄片開拍時,全國還在世的日軍慰安制度性暴力受害者的人數。 其實早在2012年,導演郭柯就拍攝了一部名為《三十二》的短片,三十二是那一年全國「慰安婦」倖存者的人數,這些老人都年逾古稀。2014年,紀錄電影開拍,兩年間有十位老人辭世,片名因此改為《二十二》,到今天電影上映第二天,片中二十二位老人中的十四位都已經安詳地告別人世,黃有良老人是在電影上映2天前去世的。數字的改變,是無法阻攔的時光流逝,卻時時提醒每一個人不忘歷史。
  • 2018年的冷門佳片,你是不是都錯過了?
    ————————————探影有話說:這5部豆瓣高分冷門佳片,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 冷門佳片 | 蒂爾達·斯文頓的驚情四百年!
    冷門佳片,是小俠新開設的周末檔視頻節目。
  • 沒有戰狼和鐵拳,這個2017年國產電影前十排行你們服嗎?
    《嘉年華》以海南一起真實事件為原型,講述兩名未成年少女被一名中年男子帶入酒店進行侵害,並由此引發一系列人物命運轉變的故事。影片赤裸裸的展示了社會陰暗面,讓導演本人也覺得能夠上映「是一個奇蹟」。幾名小演員的表現也為影片增色不少,其中14歲的小演員文淇還憑藉本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