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鮮卑慕容氏的崛起

2021-01-07 院子裡的梧桐樹

當今武林中有兩位青年才俊,皆是人中之龍,是為北喬峰南慕容。熟悉天龍八部的小夥伴自然對這兩位不陌生,尤其是慕容公子,以復國為志,可惜了到最後破落收場。說起慕容復,以前就有個疑問,他口口聲聲要復國,那究竟要復哪一個國呢?大燕,好吧,我們先數一下在慕容復生前的歷史中有多少個燕國:周王朝諸侯國、春秋戰國時有南燕、西漢時有封地燕國(今北京一帶)、西晉封國、五胡十六國中的前後南北西燕、隋末王須拔割據勢力、隋末高開道所建燕國、安史之亂時安祿山建立大燕,也稱偽燕、五代時有一燕國,僅存兩年。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歷史中大燕國還真不少,剛接觸天龍八部也就幾歲,自然是分不清這麼多彎彎繞,後來隨著知識有所增加,才驚訝的發現,這北喬峰,南慕容竟然都是胡人,而慕容復要恢復的竟然是昔日鮮卑慕容家的大燕王朝。o(︶︿︶)o 唉,心中頓時一陣失望,虧我小時候還把前期的慕容復當成漢高祖一樣的人物,哦,那這麼說來,天龍八部有點問題,慕容復是鮮卑慕容氏,那長相應該是膚白、黃髮、高額深目的白種人,怎麼可以是下面這樣的俊俏漢家兒郎。。。。。。

好吧,扯這麼多,還不是為了湊點字數!書回正文,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慕容復一心想要恢復的大燕究竟有怎樣的風採。

鮮卑族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也不好考據誰對誰錯,在下就不從盤古開天地說起了,單說起於遼東鮮卑的慕容氏。曹魏初年,其首領莫護跋率領部落向東南移動,到達沿海之濱的遼西郡。曹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跟從司馬懿討伐遼東公孫淵有功,被封為率義王,在遼西的昌黎大棘城北(今遼寧省錦縣或義縣西北)定居。

據說,當時北方的漢族人流行戴步搖冠(一種帶有懸垂裝飾物的帽子),莫護跋見了很是喜歡,也做了一頂,整天戴在頭上。鮮卑族人見了他這種打扮,都稱他為「步搖」。因當地語言「步搖」同「慕容」讀音相近,傳來傳去就變成了「慕容」,得了,最後大家直接以此稱謂作為部落的名稱,並以此為部落王族世家的姓氏。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這三國亂世隨著王濬樓船下益州,最終統一歸了西晉,可惜司馬氏內鬥不止,各族胡人也紛紛起事,鮮卑慕容一族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要說這也是天命,慕容鮮卑的首領慕容廆(wei,三聲)、慕容皝(huang,四聲)父子都是世之英雄。早些年,慕容一族因保全柳城(今遼寧朝陽地區)之功,其首領慕容涉歸被封為鮮卑單于,由棘城再次遷至漢族聚居的遼東地區,加速了漢化進城。

太康年間,慕容廆經常派人劫掠遼西郡,殺戮甚多,晉武帝大怒,派重兵前去好好教育了一下胡人小弟,可是沒幾年,又劫掠昌黎,年年不斷。公元285年,慕容廆率眾消滅扶餘國,擄萬人而歸,次年扶餘王之子在晉朝幫助下,成功擊敗慕容廆,扶餘復國。好吧,晉武帝時期的西晉軍隊戰鬥力還是槓槓的。

慕容廆開始主動與晉朝示好,公元294年,率部重新遷回遼西,慕容廆教其部落從事農桑,學習晉朝制度。逐漸開始了定居農業生活,漢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此後短短十幾年,父子二人統一遼東,消滅了鮮卑宇文部和段部,甚至多次擊敗後趙大軍,慕容皝更於公元337年,自稱燕王,建立前燕,追慕容廆為武宣王,太后段氏為武宣後,立世子慕容儁為王太子。

慕容皝

這位慕容皝確實英雄不凡,他崇尚漢族文化,眼見此時北方混戰,早有心入主中原,逐鹿一番。公元342年,慕容皝遷都龍城,同年,大舉進攻高句麗,於公元343年大破高句麗王高釗,慕容皝更掘開高釗父親高乙弗利的墓穴,用車載著屍體及其母妻和珍寶,劫掠了五萬餘百姓,焚其宮室,毀滅丸都而歸,逼得高句麗王高釗跪地稱臣;公元346年,發兵長襲扶餘國(今吉林中西部松花江流域),俘扶餘國王玄及部落5萬餘口,滅國而歸。

這時候的慕容家可謂才俊輩出,除去慕容皝,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皆一時豪傑,尤其是慕容恪,連敵人都稱讚不已。前文講過,冉閔及其冉魏就是慕容恪消滅的,此人真的是一位曠世名臣,數次就國家於危難,以弱勝強,後世更有人贊他是十六國第一名將,實不為過。當然,此處不細表,還是單說慕容一族。

公元352年,慕容恪以連環馬擊敗冉閔,不久冉魏國滅,前燕終於得以入主中原,慕容儁移都鄴城,大燕進入鼎盛時期。

公元357年,苻堅從苻生手中接過爛攤子,得名相王猛相助,開始整治前秦;而前燕皇帝慕容儁則於該年坑殺了曾一度佔據了廣固(今山東青州西北)稱齊王的鮮卑段部段龕及其部眾,將山東納入前燕版圖,使前燕的南部疆界自黃河推至淮河以北地區。

自此,後趙之後天下分崩離析的局勢開始明朗,燕、晉、秦三足鼎立,另有一些地方政權割據,但不足為慮了。

三國之中,佔據關中前秦最弱,疆域最小,而且前天王苻生禍國殃民,此時只好低頭做人,低調治國。但是前燕不一樣,作為三國中最強大的,自然免不了開疆破土,四處徵戰。公元358年,擁兵并州的後趙舊將張平投降前燕,同時這一年,慕容恪擊敗東晉太山太守諸葛攸,進而侵犯黃河以南地區,不久汝、潁、譙、沛全都攻克,此時前燕與東晉隔淮相望。

北方大部已定,慕容儁開始著手統一全國。公元358年,慕容儁下令:各州郡檢核人口,每戶僅留一丁,其餘丁壯全部徵發當兵,擴軍至一百五十萬,明年集合進軍洛陽,準備南下攻晉和西伐前秦。然而四十出頭的慕容儁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久生病,於公元360年去世,時年四十二,死前託孤慕容恪。此後,一直到公元367年慕容恪病死,這時候的前燕的慕容恪相助,還算強盛,然而慕容恪一死,庸貪的上庸王慕容評輔政,前燕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俗話說趁你病要你命,東晉權臣桓溫一聽慕容恪病死,不覺食指大動,立刻上表,率眾北伐,欲立昔日祖逖之功,當然他也沒想北伐有多成功,拿下一兩塊地方,有點功績就好。這樣班師回朝的時候,自己名望又可以漲一漲,然後自己趁勢賜九錫,然後接受皇帝禪讓,我桓溫也成一代明主,哇,想想都美滋滋的。公元369年,桓溫大軍北伐,前燕諸將無人能當。鄴城裡的老大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評賊害怕,相互商量著:「哎呀,晉軍有點猛啊,咱們要不要回燕國故都和龍(今遼寧朝陽)那噶噠,咱們躲一躲不久完事了?」

這時候,慕容垂站了出來,「大哥,讓我試一試吧,要是輸了,你們再走也不遲!」慕容垂不愧是慕容恪看重的人,一出手就把桓溫擊敗,整的桓溫那叫一個鬱悶,本來想好了立功回去當皇帝,結果吃了一個大敗仗,嘿,還真不好意思叫皇帝賜九錫了,篡位只好緩一緩了,於是上表推卸責任,把失敗的原因推到別人身上。

而昔日慕容恪極力推薦的吳王慕容垂立此大功,卻更受排擠,不得不出逃前秦,前秦天王苻堅,經過多年的隱忍,早就想滅掉燕國,之前一直忌憚慕容恪與慕容垂,如今兩人一死一歸,立刻命王猛率大軍攻燕。

不久前燕15萬主力部隊被王猛所率領的前秦軍殲滅,苻堅趁勢率10萬精兵包圍前燕都成鄴,公元370年,前燕滅亡。

o(︶︿︶)o 唉,國之將亡,必出妖孽,好好的人才不用,非要自己亂搞,結果國家都沒了。

公元383年,苻堅不聽王猛遺言,於淝水之戰大敗,統一北方的前秦近乎瓦解。

384年,前燕宗室慕容泓起兵反秦,改元燕興,是西燕的始祖;前燕宗室慕容垂,自立燕王,史稱後燕。十年後,後燕消滅西燕。

395年,參合陂之戰後,後燕被一分為二。

398年,慕容德於滑臺(今河南滑縣)自稱燕王,是為南燕。

407年,慕容寶養子慕容雲(原名高雲)在馮跋輔佐下,殺後燕慕容熙,建立北燕。409年,高雲被殺,馮跋上位。

410年,南燕被劉裕滅亡。

436年,北燕被北魏滅亡。

至此,慕容氏諸燕徹底消失於歷史舞臺。此時尚屬南北朝時期,之後北魏分裂,東西魏並存,北齊北周互懟,最後楊堅代周建立大隋,天下重歸一統。不久之後大唐盛世,經五代十國,天下再歸北宋。

趙匡胤一條棍棒打天下,不久歷史來到了北宋第七位皇帝,宋哲宗年間,武林中出了兩個青年才俊,一曰北喬峰,一曰南慕容。我的天,這過去了這麼久也難怪慕容復一副漢家兒郎模樣,還有過去了這麼久,你竟然還想著你的慕容燕,慕容復啊你身上鮮卑族的血怕是都沒多少了。

相關焦點

  • 五胡亂華後,他們的後代去哪裡了|羯族|中原|五胡亂華|匈奴|鮮卑族
    4世紀初,西晉在「八王之亂」中元氣大傷,苟延殘喘。匈奴、鮮卑、羯、羌、氐等五大胡族攪動中原,自立為王。這一時期是大動蕩的標誌,又是大融合的象徵。「五胡」來時中原陸沉,烽煙四起,去時更要釐清事實,尋蹤覓跡。匈奴匈奴是遊牧文明的代表,與農耕文明的中原政權屢有爭鋒。在西漢,漢軍迫使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東漢時,北匈奴遠遁西亞,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向漢稱臣。
  • 五胡亂華到底有多亂?
    在歷史上,令人十分注目的是西晉時代,當時發生了震驚亞洲的五胡亂華,其混亂程度被載入了史冊,稱為後人不想提及的慘痛記憶。那麼人們常說的「五胡亂華」,在當時到底亂成什麼樣子呢?據說其亂的原因在於死人,死了多少人,高達800萬。所謂五胡,指的是當時的五個較為強勢的北方少數民族。
  • 漢人的災難—五胡亂華
    殊不知,在帝國的北方,有一群餓狼已經崛起,在虎視眈眈,窺探中原。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晉武帝去世,晉惠帝繼位,外戚楊駿輔政,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愈演愈烈,最終,西晉宗室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發動叛亂。史稱「八王之亂」。
  • 五胡亂華史
    這就是日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的原因。而這時胡人與漢人關係矛盾重重,八王之亂又給了胡人趁亂的機會,就有了後面極其恐怖的胡人入侵 史稱『五胡亂華』胡人南下五胡亂華路線晉武帝死後,晉惠帝司馬衷繼位,晉惠帝為人痴呆不任事,剛開始由太傅楊駿輔政,後皇后賈南風為了讓自己的家族掌權,殺害楊駿。
  • 《大軍師司馬懿》之「不能講的五胡亂華」(二)
    他憑藉其天賦異稟的猥瑣和無能,把「八王之亂」推向不可挽救的方向,最終導致了中原凋敝,五胡亂華。歷史書上說,「八王之亂」中西晉皇室子弟自相殘殺,導致中原空虛,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胡趁機入侵,造成了「五胡亂華」。
  • 五胡亂華是漢人的至暗時刻但也不是胡人的高光時刻,融合的陣痛期
    五胡亂華,其之所以亂,一個是認識上的亂,就是理不清楚;另一個是現實中的暴,就是殺伐太重。從漢人的角度說,是至暗時刻;但從胡人的角度說,也絕非高光時刻。在這段時間裡,普通百姓,無論胡人還是漢人,都要經歷亂世痛苦。亂世的惡魔一旦被放出,就只能問惡魔能夠饒過誰了,但它誰也饒不過。所以,被亂世亂死的胡人,也不會比漢人少多少。
  • 五胡亂華時漢人險被滅族,當時有多慘
    司馬家族篡位建立的晉朝也不安穩,八王之亂更是將中原大地割裂成一片火海。公元310年,東海王司馬越也就是八王之亂中的「勝利者」,面對匈奴貴族劉聰、羯族首領石勒以及叛軍首領王彌的包圍,司馬越拋下民眾帶著四萬主力偷偷逃跑,以至於局勢不可收拾。
  • 五胡亂華時期漢人的待遇有多慘?
    然而三國以後的晉朝卻是很多人不願意提及甚至強烈厭惡的朝代,因為在那時我們中原大陸上的漢人飽受外來民族的欺凌,五胡亂華差點就切斷中華文明的傳承,這一份痛楚直接難以忘懷。五胡亂華的原因其實追本溯源,五胡亂華的始作俑者應該算是魏武大帝曹孟德。
  • 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五胡亂華」三年致死800萬漢人!
    要說古代漢族最亂最可怕的一段時期,不得不說「五胡亂華」這段黑暗歷史了。在五胡亂華的三年期間,有800萬漢人死於胡人之手,且不分男女老幼。五胡亂華發生在西晉末年,這個時候北方幾個胡人的遊牧部族趁著西晉王朝衰弱之際趁虛而入,開始了大規模的入侵,這個五胡指的就是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部落,這場戰亂一共持續了一百多年,在這百年期間,胡人在北方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北方漢族也逐漸被逼退到南方。
  • 吐谷渾的祖先是鮮卑慕容氏?為何跑到甘肅青海?後被李世民打服了
    80年以後,西晉王朝八王之亂,整個中原地區都陷入了混亂。這回遼東那幫哥們似乎發現了新的機遇,於是帶著大部隊南下,各自佔了一塊地盤就敢稱王了。這就是五胡亂華。五胡亂華裡,有一票姓慕容的鮮卑族夥計,這幫人仗著兵強馬壯建立了大燕帝國。而這個鮮卑慕容族,有這麼一支跑錯了方向,去了甘肅青海一帶,建立了吐谷渾。
  • 五胡亂華因而何起?胡人:就怪他們太娘炮,實在是不堪一擊
    中國歷史上有一段時期,漢人積弱,被眾多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史稱五胡亂華。五胡亂華之時,漢人的性命如草芥一般,被胡人當作「兩腳羊對」對待。五胡亂華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漢族最黑暗的一段時期,晉朝八王之亂以後,國力衰減,變得軟弱不堪。
  • 五胡亂華大背景下的的五胡,哪個族群漢化程度最高?
    五胡亂華是中國歷史上異常精彩的一段歷史時期。它是民族大融合以及多民族血脈相浸的關鍵節點。五胡亂華雖然給當時的漢族造成了滅頂之災,但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進程,形成了今天的以漢族為主的中華民族的最初整體概念。
  • 五胡亂華有多恐怖?把20萬漢族女子當「雙腳羊」的羯族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五胡亂華有多恐怖?把20萬漢族女子當「雙腳羊」的羯族。
  • 《天龍八部》竟是鮮卑傳奇?除了慕容復,蕭峰段譽也是鮮卑後人
    他和他那個假死的老爹慕容博,是兩晉五胡亂華時期鮮卑慕容氏的後裔。整天以興復八百年前祖先建立的燕國為己任,雖在漢人中生活了幾百年,卻還以鮮卑人自居,用他表妹王語嫣的說法:【是的,他是燕國慕容氏的舊王孫。可是已隔了這幾百年,又何必還念念不忘的記著祖宗舊事?他想做胡人,不做中國人,連中國字也不想識,中國書也不想讀。可是啊,我就瞧不出中國書有什麼不好。
  • 腥風血雨十六國1:五胡亂華——最悲慘的民族融合
    在跰趾「患者」的血緣上,唐太宗似乎找到了答案,他們跟自己一樣,都或多或少的具有鮮卑血統,換句話講,都不是「純正」的漢人。當然,傳說也只是傳說,畢竟靠跰趾來判斷血統的純正與否是不科學的,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感興趣的是,唐太宗產生這種想法的依據。唐太宗擁有鮮卑血統這不奇怪,因為大唐李家原本就是左右西魏、北周、大隋三代朝局的關隴軍事貴族,與鮮卑貴族世代聯姻。
  • 「五胡亂華」指的是什麼,對歷史造成啥影響?不僅僅是經濟和文化
    「五胡亂華」發生過後,對當時的少數民族以及中原地區都有所影響,不僅體現在政治方面以及文化方面,在經濟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推動。雖然這五胡亂華發生的過程中,體現出了人性的殘暴,似乎這些人的所到之地都是屍橫遍野,民不聊生。
  • 軍師聯盟:柏夫人的孩子,一手造就了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文史宴
    《軍師聯盟》二度來襲,柏夫人給司馬懿生了兒子司馬倫,這個萌萌的司馬倫將來是西晉歷史中的重要人物,憑藉其天賦異稟的猥瑣和無能,把八王之亂推向不可挽救的方向,最終導致了中原凋敝,五胡亂華。大司馬就跟大家講講這個司馬倫將來有多極品,以及西晉政治的若干問題。司馬倫是司馬懿第九子,司馬師、司馬昭的弟弟,小妾柏夫人所生。
  • 在古都大同,原來的鮮卑人哪兒去了?!
    一般史書認為,鮮卑來源於東胡,興起於大興安嶺。正如《史記索隱》所記,鮮卑,東胡別種。這也就是說鮮卑就是東胡演變過來的。而這個演變的過程,就是鮮卑人從遠古一步一步走來的過程。似乎是,西漢初期,東胡被逐漸強悍起來的匈奴擊敗,一部分敗退到鮮卑之山,並為匈奴所轄。
  • 五胡亂華與五代十國,這兩個亂世大分裂時期,有何區別?
    那麼,今天給大家談談中國歷史上另外的兩個分裂時期:五胡亂華與五代十國,它們兩者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相似之處?五胡亂華東漢末年,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各路諸侯紛紛鎮壓,軍閥混戰,擁兵自重。形成以曹魏、劉蜀、孫吳三國鼎足之勢,中國又陷入一個分裂時期。
  •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時期,究竟有多亂?
    亂,以亂世謂之,更以「噩」謂之。我國古代漫長的封建制度社會,通常面臨著兩個主要矛盾,首先是國家內部的「內亂」,而其次便是以國家為主體,與周邊少數民族之間的「外亂」。中原王朝自古以來在長江中下遊流域發展,在歷史上,也發生過不少受到周邊少數民族侵擾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