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東漢末年也就是三國混亂時期的中原大地,早已國力衰退,民不聊生。
司馬家族篡位建立的晉朝也不安穩,八王之亂更是將中原大地割裂成一片火海。
公元310年,東海王司馬越也就是八王之亂中的「勝利者」,面對匈奴貴族劉聰、羯族首領石勒以及叛軍首領王彌的包圍,司馬越拋下民眾帶著四萬主力偷偷逃跑,以至於局勢不可收拾。
隨後司馬越逃離路上病死,麾下部隊行至寧城被圍而射之,王公士庶死者十餘萬。
次年六月,洛陽城破,晉懷帝司馬熾被俘殺害,匈奴縱兵燒殺搶掠,洛陽城被屠殺民眾無論王公還是士民,死者多達三萬。
至此,由八王之亂中的諸王為了招引少數族貴族為援而留下的禍根,引爆了中華大地接下來將近三百年的混亂。
從時間上來看。
公元296年開始,氐族齊萬年在關西地區叛亂,狼煙四起,當地變成了殺人如麻的屠宰場,流亡民眾死者十數萬。
公元304年,鮮卑慕容氏聰東北南下,橫掃中原,其中有記載的就是這慕容鮮卑擄走數萬漢族少女當軍餉,一個冬天后剩下八千,最終也被全部殺死投入易水,當時漢人慘遭屠戮十數萬人。
網絡圖片與圖文無關
公元304年,漢朝臣服的南匈奴劉淵公然反水率兵霸佔長安,由於南匈奴漢化程度較高,不過整體在南匈奴與其他少數族在爭奪地盤中,漢人百姓死傷也是十萬以上。
公元313年,崛起的羯族石勒之子石虎開始四處徵戰,殺戮四方,二十年間斬首坑殺有記載超過十三萬,其中在322年石虎攻破青州城時,整座城只剩下七百人。
羌族在五胡亂華中,從一開始就處於夾縫中生存,稱之為三姓家奴也不為過,跟過氐人,又投靠過東晉、後趙、前秦等,當狗腿子到最後自己建立後秦,手底下也有不低於十萬的人命。
最後整體來說,從公元296年到386年,這幾十年間的戰亂造成數百萬漢人的死亡,甚至漢人險些滅族,好在漢魂不滅,最終得以傳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