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時漢人險被滅族,當時有多慘

2020-12-20 李四看過去

經歷過東漢末年也就是三國混亂時期的中原大地,早已國力衰退,民不聊生。

司馬家族篡位建立的晉朝也不安穩,八王之亂更是將中原大地割裂成一片火海。

公元310年,東海王司馬越也就是八王之亂中的「勝利者」,面對匈奴貴族劉聰、羯族首領石勒以及叛軍首領王彌的包圍,司馬越拋下民眾帶著四萬主力偷偷逃跑,以至於局勢不可收拾。

隨後司馬越逃離路上病死,麾下部隊行至寧城被圍而射之,王公士庶死者十餘萬。

次年六月,洛陽城破,晉懷帝司馬熾被俘殺害,匈奴縱兵燒殺搶掠,洛陽城被屠殺民眾無論王公還是士民,死者多達三萬。

至此,由八王之亂中的諸王為了招引少數族貴族為援而留下的禍根,引爆了中華大地接下來將近三百年的混亂。

從時間上來看。

公元296年開始,氐族齊萬年在關西地區叛亂,狼煙四起,當地變成了殺人如麻的屠宰場,流亡民眾死者十數萬。

公元304年,鮮卑慕容氏聰東北南下,橫掃中原,其中有記載的就是這慕容鮮卑擄走數萬漢族少女當軍餉,一個冬天后剩下八千,最終也被全部殺死投入易水,當時漢人慘遭屠戮十數萬人。

網絡圖片與圖文無關

公元304年,漢朝臣服的南匈奴劉淵公然反水率兵霸佔長安,由於南匈奴漢化程度較高,不過整體在南匈奴與其他少數族在爭奪地盤中,漢人百姓死傷也是十萬以上。

公元313年,崛起的羯族石勒之子石虎開始四處徵戰,殺戮四方,二十年間斬首坑殺有記載超過十三萬,其中在322年石虎攻破青州城時,整座城只剩下七百人。

羌族在五胡亂華中,從一開始就處於夾縫中生存,稱之為三姓家奴也不為過,跟過氐人,又投靠過東晉、後趙、前秦等,當狗腿子到最後自己建立後秦,手底下也有不低於十萬的人命。

最後整體來說,從公元296年到386年,這幾十年間的戰亂造成數百萬漢人的死亡,甚至漢人險些滅族,好在漢魂不滅,最終得以傳承下來。

相關焦點

  • 「五胡亂華」你了解嗎?漢族險被滅族
    史稱「五胡亂華」,有稱為「中原陸沉」或「中原淪陷」,由事件名便可知,「五胡亂華」對漢族的傷害有多大!「五胡亂華」各胡族作亂地區五胡主要是指匈奴、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還有其他各北方胡族。五胡滅亡西晉後,紛紛建立屬於自己民族的政權。
  • 五胡亂華到底有多亂?
    在歷史上,令人十分注目的是西晉時代,當時發生了震驚亞洲的五胡亂華,其混亂程度被載入了史冊,稱為後人不想提及的慘痛記憶。那麼人們常說的「五胡亂華」,在當時到底亂成什麼樣子呢?據說其亂的原因在於死人,死了多少人,高達800萬。所謂五胡,指的是當時的五個較為強勢的北方少數民族。
  •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時期,究竟有多亂?
    亂,以亂世謂之,更以「噩」謂之。我國古代漫長的封建制度社會,通常面臨著兩個主要矛盾,首先是國家內部的「內亂」,而其次便是以國家為主體,與周邊少數民族之間的「外亂」。中原王朝自古以來在長江中下遊流域發展,在歷史上,也發生過不少受到周邊少數民族侵擾的事件。
  • 《大軍師司馬懿》之「不能講的五胡亂華」(二)
    司馬懿活著的大部分時間內沒想到自家有可能改朝換代,所以只著重培養了長子司馬師來繼承家業,對司馬昭也只是捎帶著培養一下,剩下7個兒子都是任其發展。對司馬倫的教育也是就不是太上心,加上專寵柏夫人,愛屋及烏,司馬倫就被慣成了一個一無是處的貨色。他憑藉其天賦異稟的猥瑣和無能,把「八王之亂」推向不可挽救的方向,最終導致了中原凋敝,五胡亂華。
  • 五胡亂華史
    司馬炎極度好色,後宮規模達萬人之多。司馬炎還恢復了分封制(分封制弊端就在於受封諸侯勢力日漸龐大,不受控制,日久必稱霸)。這就是日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的原因。而這時胡人與漢人關係矛盾重重,八王之亂又給了胡人趁亂的機會,就有了後面極其恐怖的胡人入侵 史稱『五胡亂華』
  • 五胡亂華時期到底有多黑暗,吃人、屠殺,壞事做盡!
    五胡亂華,毫不誇張的說,對中華民族最而言是為黑暗的時期。主要是五個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的政權對漢族文明發起的摧殘與衝擊,可以稱為是「國殤」。現在卻有人將其稱為「少數民族南下」,更有人認同西方媒體所謂的「促進社會進步」這一險惡觀點,小編實在不敢認同。
  • 五胡亂華有多亂,教科書為何一筆帶過?遍地兩腳羊,紛紛向南逃
    然而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段時期,就是五胡十六國時期,這一段歷史也由於太過混亂和黑暗導致教科書都不願過多提及,誠然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是民族相融合的時期,可是這融合背後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中原餓殍遍野,南方百姓則遭受世族壓迫,那麼五胡亂華是怎麼引起的呢?中原又經歷了多大的浩劫?五胡亂華為何會爆發?
  • 五胡亂華時期漢人的待遇有多慘?
    然而三國以後的晉朝卻是很多人不願意提及甚至強烈厭惡的朝代,因為在那時我們中原大陸上的漢人飽受外來民族的欺凌,五胡亂華差點就切斷中華文明的傳承,這一份痛楚直接難以忘懷。五胡亂華的原因其實追本溯源,五胡亂華的始作俑者應該算是魏武大帝曹孟德。
  • 古代少數「被滅族」的民族,被各族聯合圍剿,曾是「五胡」之一
    ——《孟子·公孫丑上》引言中國的古代由多個民族融合演變而成,因而民風民俗和而不同,我們常聽到的有匈奴、鮮卑、羯、氐、羌,也就是五胡。今天我們提到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羯族,儘管存在的時間很短,卻給歷史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跡。
  • 五胡亂華有多恐怖?把20萬漢族女子當「雙腳羊」的羯族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五胡亂華有多恐怖?把20萬漢族女子當「雙腳羊」的羯族。
  • 「五胡亂華」究竟有多恥辱,數萬女人被蹂躪,被叫做「兩腳羊」
    但是,總體上來說是民族的大融合,這些少數民族雖然有過歧視漢人。但幾百年間一直也還算和睦相處。唯有兩個朝代的時候,漢人受了到極大地羞辱,這便是宋朝和西晉。歷史上,華夏民族受到最為恥辱的兩個事件大概便是「靖康之恥」和「五胡亂華」了。但是後者很多人都不知道,而靖康恥卻被大家所熟知,並且一直被稱作華夏族的最大恥辱。
  • 五胡亂華大背景下的的五胡,哪個族群漢化程度最高?
    五胡亂華是中國歷史上異常精彩的一段歷史時期。它是民族大融合以及多民族血脈相浸的關鍵節點。五胡亂華雖然給當時的漢族造成了滅頂之災,但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進程,形成了今天的以漢族為主的中華民族的最初整體概念。
  • 五胡亂華後,他們的後代去哪裡了|羯族|中原|五胡亂華|匈奴|鮮卑族
    4世紀初,西晉在「八王之亂」中元氣大傷,苟延殘喘。匈奴、鮮卑、羯、羌、氐等五大胡族攪動中原,自立為王。這一時期是大動蕩的標誌,又是大融合的象徵。「五胡」來時中原陸沉,烽煙四起,去時更要釐清事實,尋蹤覓跡。匈奴匈奴是遊牧文明的代表,與農耕文明的中原政權屢有爭鋒。在西漢,漢軍迫使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東漢時,北匈奴遠遁西亞,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向漢稱臣。
  • 漢人的災難—五胡亂華
    殊不知,在帝國的北方,有一群餓狼已經崛起,在虎視眈眈,窺探中原。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晉武帝去世,晉惠帝繼位,外戚楊駿輔政,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愈演愈烈,最終,西晉宗室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發動叛亂。史稱「八王之亂」。
  • 五胡亂華,有人說怪劉秀,他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你怎麼看?
    五胡亂華離劉秀都多少年了,居然有人能牽強附會到這個地步,說起來,往上算算,怪項羽,若是鴻門宴砍了劉邦,還有光武帝什麼事兒,在往上,怪秦始皇,你一統天下幹嘛,大家分而治之多好,再往上,怪周孝王,你幹嘛就給一個養馬的分封,若非如此,秦朝何來機會一統天下,再往上,若非姜子牙,周武王如何滅商……這樣數下去,中國的歷史走向就按照大家的理想發展下去,一個完美的世界,充滿了自由
  • 五胡亂華因而何起?胡人:就怪他們太娘炮,實在是不堪一擊
    中國歷史上有一段時期,漢人積弱,被眾多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史稱五胡亂華。五胡亂華之時,漢人的性命如草芥一般,被胡人當作「兩腳羊對」對待。五胡亂華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漢族最黑暗的一段時期,晉朝八王之亂以後,國力衰減,變得軟弱不堪。
  • 五胡亂華與五代十國,這兩個亂世大分裂時期,有何區別?
    那麼,今天給大家談談中國歷史上另外的兩個分裂時期:五胡亂華與五代十國,它們兩者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相似之處?五胡亂華東漢末年,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各路諸侯紛紛鎮壓,軍閥混戰,擁兵自重。形成以曹魏、劉蜀、孫吳三國鼎足之勢,中國又陷入一個分裂時期。
  • 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五胡亂華」三年致死800萬漢人!
    要說古代漢族最亂最可怕的一段時期,不得不說「五胡亂華」這段黑暗歷史了。在五胡亂華的三年期間,有800萬漢人死於胡人之手,且不分男女老幼。五胡亂華發生在西晉末年,這個時候北方幾個胡人的遊牧部族趁著西晉王朝衰弱之際趁虛而入,開始了大規模的入侵,這個五胡指的就是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部落,這場戰亂一共持續了一百多年,在這百年期間,胡人在北方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北方漢族也逐漸被逼退到南方。
  • 「五胡亂華」指的是什麼,對歷史造成啥影響?不僅僅是經濟和文化
    「五胡亂華」發生過後,對當時的少數民族以及中原地區都有所影響,不僅體現在政治方面以及文化方面,在經濟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推動。雖然這五胡亂華發生的過程中,體現出了人性的殘暴,似乎這些人的所到之地都是屍橫遍野,民不聊生。
  • 在劫難逃的五胡亂華,天意下的漢族劫難
    亦是天災也人禍,漢族當有命中劫。五胡亂華,可為我漢族亙古未有之浩劫,晉室衣冠南渡,北方漢人十室九空,生靈塗炭,哀鴻遍野,於漢於胡,皆是災難。歷史上的東漢,三國,西晉是三個歷史階段,但五胡亂華卻把三段歷史緊緊的連接在了一起事情要從東漢末年開始講起,眾所周知,東漢政權的兩大特點,一為外戚專權,二為宦官亂政,兩者交替架空皇權,但兩者又是互相競爭的對手,而兩者的爭鬥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從暗鬥轉為明爭,終於,在公元189年,達到了巔峰,隨著漢少帝劉辯的繼位,大將軍何進為了徹底消滅以十常侍為代表的宦官勢力,聽信袁紹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