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汽修老法師羅二勝在巡店。 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明天是教師節,途虎養車上海光華路店店長羅二勝已提前收到了許多學徒的祝福。在汽修行業摸爬滾打了二十年,他帶過的學徒已經多到他自己都數不過來。據他自己回憶,「兩三百個是肯定有的。」
羅二勝從業20年,見證了中國汽修行業人才培養發展的20年:從師傅只會教「用多大扳手,擰多大螺絲」到將汽修服務流程標準化;從一位師傅同時只能帶若干位學徒,到同時可以帶二三十位學徒;從「每天醒來不知道應該幹啥」到「學徒有清晰上升通道」。當了20年汽修老師傅,羅二勝帶學徒帶得有滋有味。
做廚師還是進修理廠
20年前,18歲的羅二勝在父親給出的兩個選項:做廚師和進修理廠之間選擇了學習修車,理由是父親認為,」未來小車會越來越多。「
師傅是親戚託人找的。那時,他每天睡醒不知道當天應該學什麼,「沒有任何規章制度,每天就是師傅教做什麼就做什麼,晚上回到家自己都不認識,從頭到腳髒兮兮的。」
羅二勝回憶道,師傅只會告訴他,「用多大扳手,擰多大螺絲」,全靠自己留心,在每天的實踐中死記硬背。
每次覺得自己掌握了一項新技能,羅二勝就會跟師傅申請「考核」, 師傅則泡一杯茶坐在一旁觀察。考核通過,下次就可以放心讓羅二勝獨立操作。
兩年多的時間,羅二勝從一開始毫無概念,到車開進修理廠, 聽聲音就能判斷遇大致問題。
「傳幫帶」也能做到標準化
從學徒到出師,羅二勝用了兩年時間,而現在的學徒達到同樣水平只需要一年多的時間。
「一輛車從進店開始,每一項都已流程化,師傅不用全程盯著,工作內容全部量化,有標準有制度,學徒既要學理論知識,又提供前期操作培訓。」羅二勝舉例,服務流程被分解為迎賓、預檢、 上檢、施工、質檢、驗收、結算、 送客。
曾經一個師傅同時只能帶幾個徒弟,而現在一個人可以同時培養二三十人。談及現在的學徒,羅二勝表示,「他們真的輕鬆好多,工作環境也好很多,有清晰的上升通道,從見習技師開始,到初級技師、中級技師、高級技師,這個過程中, 有成熟的理論考試、實踐、升級、崗位調整。」
羅二勝提到,現在店裡學徒文憑也越來越高,既有大專、也有本科,遠的來自東北,近的來自江浙。隨著文化水平越來越高,學徒個人素質也越來越高,給客人提供的服務也越來越專業。
羅二勝「桃李滿天下」的故事背後,是汽修行業人才培養方式的不斷提升,同時也是行業企業致力於提升行業服務水平的不斷嘗試和投入。
記者從途虎養車獲悉,截至2020年8月31日,途虎養車在華東、華南、華中、西南等省市已與44所中高職應用本科院校達成戰略關係,累計培養學生近千名,目前已進店實習300餘人,9月份預計開班學校18所,吸納學生約5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