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羅亞茲德文化教義(上)

2021-02-19 一品波斯

《教義:善與惡的二元對立》(1)

瑣羅亞斯德一生行教近40年,創立了較為完善的祆教教義。祆教不是一神教,也不是多神教,而是一種特殊的二元神論宗教。大凡宗教,都要解釋神之由來,人之由來,人與神的關係。這種追根溯源的探討乃是各宗教立教之基礎。瑣羅亞斯德在《伽泰》中,以簡樸的語言提出並闡述了獨具特色的二元對立的宇宙觀。

他認為未有宇宙之先就存在著善、惡兩大本原的對立。善本原體現智慧、善良、真誠、仁慈等所有美德,是光明和生命的源泉。惡本原體現愚昧、邪惡、虛偽、暴虐和破壞,代表著黑暗和死亡。惡的主宰叫阿赫裡曼,意為「居心險惡者」。他與阿胡拉馬茲達同時並存,但勢不兩立,心懷鬼胎,專事惡行。自創世之初到世界終了,兩者一直進行著激烈的鬥爭。

起初,存在著兩個實體:阿胡拉馬茲達和阿赫裡曼。阿胡拉馬茲達作出善的選擇,賦予無相無形的宇宙以有形的形式,不僅創造了天神,而且又同諸天神創造了天空、水、植物、原牛和原人。在此之際,阿赫裡曼撕破天空,闖入宇宙,把清水變成鹹水,把沃土變成沙漠,使植物枯萎,並殺死原人和原牛。諸天神聯合抵抗各種邪惡,使各種植物在大地上生長,使牛群和人類在大地上繁衍。自此以後,進入「混雜三世」。惡勢力不斷入侵,阿胡拉馬茲達和諸天神就不斷抵抗。這種善惡對立的鬥爭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一直延續12000年。最後,阿胡拉馬茲達集合一切善的力量,戰勝阿赫裡曼率領的惡魔,將其清除出光明美好的世界。天地煥然一新,進入「分別之世」。阿胡拉馬茲達、一切善神以及人類將永遠和平地生活在一起,共享宇宙間無窮的福樂。

二元對立的宇宙觀是瑣羅亞斯德立教的基礎。基於此,他又提出了「七位一體」善神崇拜的宗教觀。阿胡拉馬茲達預見到阿赫裡曼將破壞他創造的宇宙,就事先創造了6位天神,充當他創造並保護宇宙的助手。這6位天神分別是:(1)巴赫曼,在天國代表阿胡拉馬茲達的智慧和善良,後被奉為動物神。(2)阿爾迪貝赫什特,在天國代表阿胡拉馬茲達的至誠和聖潔,被奉為火神,是宇宙和人類秩序的保護神。(3)沙赫裡瓦爾,在天國代表阿胡拉馬茲達的威嚴和仁政,乃天空之主,守衛大地,負責救助窮苦百姓。(4)斯潘達爾馬茲,在天國代表著阿胡拉馬茲達的謙恭和慈愛,被奉為土地女神。(5)霍爾達德,在天國代表著阿胡拉馬茲達的完美和健康,被奉為江河女神。(6)莫爾達德,在天國代表阿胡拉馬茲達的永恆和不朽,被奉為植物女神。這6位天神為阿胡拉馬茲達所創造,但又參與了宇宙的創造和保護。儘管他們名稱不同,職司各異,但他們本質相同。他們擁有一個心靈,一種聲音,一樣行為,能從一個天神的靈魂裡看到另一個天神的靈魂。也就是說,儘管他們有各自的獨立性,但共附一個主體阿胡拉馬茲達,因而可以稱之為「七位一體」神。6位天神分別代表著阿胡拉馬茲達的各種優良品質,共同組成了體現所有美德的善界至上神。除了阿胡拉馬茲達及六大從神外,還有一些次要的善界神,如牛精古舒爾萬、遵命天使斯魯什和幸福女神阿希等。

在二元對立論的原則下,瑣羅亞斯德提出了「棄惡取善」的塵世說。阿胡拉馬茲達不僅是光明天國的統治者,眾善神的主宰,而且還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塵世是阿胡拉馬茲達和惡魔阿赫裡曼分別代表善與惡、光明與黑暗兩大勢力的戰場。作為阿胡拉馬茲達創造物的人類自覺不自覺地都被捲入這場鬥爭之中。是追隨阿胡拉馬茲達及其使者,與邪惡勢力作鬥爭,還是追隨阿赫裡曼為非作歹、興風作浪呢?瑣羅亞斯德指出,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可以任意選擇。「真誠和虛偽,智慧和愚昧都在高呼,善與惡兩大本原在召喚各自的信徒,動搖者將得到土地女神的幫助。」瑣羅亞斯德指出以智慧選擇宗教信仰的重要性。作為神主的使者,瑣羅亞斯德的職責在於指給眾生正途,勸他們棄惡從善,皈信正教。他不想,也沒有能力強迫人們拋棄傳統的信仰改宗祆教。宗教信仰的選擇,對個人而言極端重要。它關係到今世的人生道路和來世的靈魂歸屬,所以必須作出明智正確的抉擇。在現實生活中,立足本業,勤於稼穡,修房挖井,種植果木,皆蒙阿胡拉馬茲達納悅,有助於神主進行善的創造工作。相反,那些破壞農耕、虐殺牲畜的行為應受到強烈的譴責。瑣羅亞斯德祈禱說:「阿胡拉馬茲達啊!願你將期待已久的獎賞,賜於耕地、蓄養牲畜的行善者。神主啊!正是你智慧的宗教使農牧業發達興旺。」

塵世為神所創造。有所來,也有所歸。同其他宗教一樣,祆教提出了自己的來世說。對阿胡拉馬茲達而言,創世之初,就預設了來世的一切,即到分別之世,以阿赫裡曼為代表的邪惡、黑暗勢力將被清除,光明世界將重新恢復,神人同享永遠的幸福。對於塵世的人類,與之相關也有來世的安排。就個人而言,是由身體和靈魂組合而成的。人死後身體不復存在,但靈魂為神主所造,永恆不滅。所以,按祆教說法,人死後靈魂出竅。最初三日徘徊於自己的軀體之上,可以感受到家人的祭奠告慰。三日後,幽靈將被妲伊納(意為「良心、自我」)女神接到「分別之橋」,接受神的檢驗和判決。根據亡者的生前思、言、行,虔誠的正教徒由於行善積德,身心清白,接引他的將是一位美貌仙女,引他安然通過平坦寬闊的大橋,升入無限光明的天堂,與眾神共居。如果亡者生前不從正教,作惡多端,則將有一個醜陋不堪的妖婆帶路走上窄如刀刃的分別橋,跌落地獄,與惡魔相伴。如果亡者生前功過參半,善惡兼為,則被置於天國和地獄之間的地段,亦稱「陰陽界」。這裡沒有快樂也沒有悲傷。所有靈魂除在死後接受判決外,在「分別之世」還要接受最後審判。經過這次嚴格而公正的審判,宇宙間一切邪惡之徒將再一次從大地上被清除出去,所有義人的靈魂將獲得肉體而復活。融化的金屬之河流進地獄,燒盡宇宙中最後的邪惡場所。此後,阿胡拉馬茲達將把永生賜予每個復活者。人類將與諸神生活在四季如春的極樂世界裡,永享安樂。

人類怎麼才能在死後避免墮入地獄,怎樣才能得到永生?瑣羅亞斯德相應提出了「三善」救贖說。「三善」指善思、善行、善言。「善思」是指要篤信和崇敬阿胡拉馬茲達,不允許妄自尊大,不可褻瀆神明,不得心懷邪念。「善言」是指要歌頌和讚美神主阿胡拉馬茲達及其六大從神,嚴守口戒,不得撒謊、行騙、爭吵、謾罵,不可妄行污衊和誹謗。「善行」是指要虔敬諸神,嚴守教規,不犯戒律,勤事農耕和養畜,力行樂善好施、扶弱濟貧。現世是否奉行「三善」,決定著死後是升天堂,還是下地獄。瑣羅亞斯德總是勸誡信徒好自為之,戒除惡行,廣行善事,積極投入到棄惡取善的鬥爭中,以求得天國永恆的獎賞。這「三善」不僅是宗教信條,而且是道德規範,久而久之,乃成為波斯民族的優良傳統,並對古伊朗和中亞各族人民的道德文明建設起到過重要作用。

於是,瑣羅亞斯德對世界的本原、形成和結果提出了自己系統的看法。善惡對立的宇宙觀、棄惡取善的社會觀、善必勝惡的來世觀,「三善」救贖的道德觀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宗教哲學體系。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宗教世界不過是現實世界的曲折反映。作為先知的瑣羅亞斯德不僅是卓越的宗教思想家,而且是偉大的社會改革家。他敏銳地洞察社會,把社會變革賦予神聖的宗教意義。作為宗教思想家,他不僅繼承了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信仰,而且加以改造和創新。當然,這一切都受著當時具體的政治、經濟條件的限制。無疑,瑣羅亞斯德創立祆教,有其深厚的社會根源和源長的思想根源。

從思想上看,祆教的神話素材直接源於沒有解體前的伊朗—印度雅利安人的原始信仰。《梨俱吠陀》不僅是印度,也是印歐語系中最古老的詩歌總集,其中包含伊印人共同體時期的原始神話,也包含印度雅利安人生活在印度河流域間新產生的神話。比較《伽泰》頌詩和《梨俱吠陀》,可以發現祆教神的源頭,與伊印神崇拜的共源性。

但是,伊朗—印度雅利安人原先共同信奉的神明在部落聯盟共同體瓦解後,各自走上獨立的發展道路,其神性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馬茲達本為伊朗—印度神話中擁有阿胡拉稱號的主神之一,意為「智慧」。在印度神話裡,這位智慧之王早已被淡忘,僅被稱為「那個阿修羅」。但正是這個智慧之神,與阿胡拉稱號連在一起,成了阿胡拉馬茲達,被瑣羅亞斯德改造成了善之本源,光明世界的主宰,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善界至上神。再如臺伐,原本是伊印神話中的諸神共名之一,意為「那光芒四射的」。但在祆教的經典《阿維斯陀》中,這些臺伐神以惡靈的面目出現。他們攔截獻給諸神的祭品,破壞神主的創造,與惡魔沆瀣一氣。因此,瑣羅亞斯德斥之為「偽神」。祆教產生前,有不少部落崇拜臺伐神。他們嗜血好戰,無視道德,以搶掠、偷盜其他部落的牲畜和農作物為生,與崇拜阿胡拉的部落發生激烈衝突。於是,瑣羅亞斯德將其逐出神殿。伊印人在部落共同體瓦解之後,自然條件不同,社會生活不同,神靈觀念和崇拜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這也是合情合理的。總之,瑣羅亞斯德繼承並發展、改造了原始宗教。祆教本身就是一大創新。

宗教是現實世界的折射。作為社會改革家的瑣羅亞斯德,其創教基於特定歷史條件,反映了特定的社會風貌。

文章摘自《波斯帝國》(作者於衛青),一品波斯編輯和發布

感謝關注微信公眾號「一品波斯」,同步今日頭條、新浪微博、知乎「一品波斯文化」

相關焦點

  • 伊朗瑣羅亞斯德教的流變軌跡
    內容提要:瑣羅亞斯德在繼承和改革伊朗雅利安人傳統宗教的基礎上,創立了以善惡二元論和獨尊馬茲達為基本主張的瑣羅亞斯德教。瑣羅亞斯德教經歷了米底王朝時期的創傳,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的衍新,希臘化時期的多元融合和薩珊王朝時期的復興,後來在伊斯蘭文化的影響下漸趨衰落並分裂為伊朗和印度兩大信徒集團,最終在19世紀掀起了現代化改革。
  • 世界歷史:波斯和羅馬文化的變革,聶斯託裡派教義佔了統治地位
    而波斯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地理位置在這個生存權的十字路口那裡有遙遠地方來的商人和朝拜者在市集上摩肩接踵,互相交流著誇大的故事,吹噓他們的各種智慧和技能。宮廷圈子中有意識的復古,不過是文化融合的海洋中的一個島嶼,這種融合至少有時是同樣有意識的。像其他城市文明那樣,它缺乏在農村的真正根源,在神學和建築上造成的結果是輝煌而人為化的。
  • 浙江天主教愛國會主任談慈孝文化:與教義不謀而合
    浙江天主教愛國會主任談慈孝文化:與教義不謀而合 2017-09-06 18:20: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波斯文化最豐盛、最璀璨和最後的國度—薩珊王朝
    他們是波斯人,信奉一個名叫「瑣羅亞斯德教」的宗教—世上最古老的一個神教。這個帝國便是被稱為波斯第三帝國的薩珊王朝。薩珊王朝盤踞亞歐貿易的要道上,因此十分富裕。而且,它擁有極多元的種族和文化,曾是知識和學術的中心,是當時推動知識傳播的先行者。 公元前四世紀,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被亞歷山大大帝徵服而毀滅,昔日屬于波斯人的領土如今落在希臘人手中。
  • 遊戲科普-劍網三-明教(上)
    門派歷史科普: 明教(上)白沙大漠玉笛吹,一去三生漸忘誰。日月同輝出亂世,光明聖火盼東歸。明教本為波斯瑣羅亞斯德教三大長老之一穆薩·哈賈尼,漢名陸危樓一手所創,穆薩創教的原因要從瑣羅亞斯德教派教義說起。瑣羅亞斯德教教派歷史悠久,Zoroaster(約公元前628~約前551)是古波斯的宗教改革者,瑣羅亞斯德教創立人。「瑣羅亞斯德」出於古代希臘語,古波斯語本作「查拉圖施特拉」(Zarathushtra)。
  • No.36密特拉神像&No.25瑣羅亞斯德教人像——大英博物館的100件文物專題筆記(18)
    在波斯,瑣羅亞斯德教(也就是拜火教,文章最後附近上對瑣羅亞斯德教的介紹)興起,他們也十分喜歡這個神,把它改名為密特拉.馬茲達,他們教主叫阿胡拉.馬茲達嘛。  密特拉本來只是波斯的神,亞歷山大徵服波斯後也喜歡密特拉,又賦予密特拉「兄弟情」、「和諧」的象徵,密特拉的地位一下子又拔高了好多,也傳播得更廣。我們知道的亞歷山大大帝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徵服了他所知的全世界。
  • 世界文化歷史:他公開懷疑教義,卻被教皇開除,這是為何呢?
    他是德國人,20歲時成為修上,不久以後被任命為威騰貝格大學神學教授。作為一個教師和講道者,他在學生中深平眾望。他勇敢坦率,不怕說出自己的意見。同時他對永生拯救的問題深為關切。漸地他開始懷疑人們能否用做什麼事情而博得上帝的歡心,他相信人類唯一的希望在於每個人對上帝的仁慈的淳樸信仰。路德與天主教教會的分裂是逐漸的。
  • 亞洲各地主教團教義委員會主席將齊聚泰國開會,聖座教義部長親自與會
    亞洲各地主教團教義委員會主席將於元月15日至18日在泰國曼谷開會,聖座教義部代表團也將出席與會。聖座該部會在一份公告中宣布了這個消息。
  • 靈知派教義中的兩類蛇
    寓意解經法本身的起源並不驚世駭俗:起先被希臘哲學家們用於整合神話與哲學,到了公元一世紀的猶太聖經學家菲羅那裡(Philo of Alexandria)則被用於整合猶太神學與柏拉圖主義,此後便傳入基督教早期教父作家手中,成為「四重解經法」(字面義、寓言義、道德義、神秘義)中尤為重要的一環。
  • 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龍頭 德必文化9月17日IPO上會
    近日,深交所發布創業板上市委2020年第26次審議會議公告,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龍頭——上海德必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必文化)首發事項將於9月17日上會,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為民生證券。
  • 志同道合,彼此成就 | 植德文化理念
    對於植德「專業至上」又「多元包容」的文化,徐雪霞女士有這樣的感受:加入植德已經一年多,每認識一位新同事,都會聽到不同的故事——有些關於人生,有些關於職業經歷。在每一次項目合作中,這些『不同』都讓我們能夠在法律專業上互相助力,從不同的角度去解決每一個難題,完成客戶的委託;這些『不同』也讓我們在這份並不輕鬆的法律職業中互相扶持,即使遇到困頓、偶爾踟躕,也能肯定和創造自己的價值。
  • 阿卡拉特的教義:聖教軍的由來與背景故事
    -1820年魔神們創立的三神教表面上信奉著一切美好的東西,但實際他們卻將帶回去的入教的奈非天教徒獻祭給了惡魔。大天使們看出了三神教的本質,為了幫助奈非天對抗邪惡,他們以天堂的光明與公正為基礎,創建了光明大教堂,給予奈非天光明的信念與力量對抗三神教。
  • 上德不德
    我說:正是因為稻盛和夫什麼都沒說,人家境界才高。你也覺得奇怪吧,稻盛和夫不說夢想,不說社會責任,甚至連感恩都不說,只是表示了讚賞,憑什麼境界更高?你聯繫一下這篇文章的題目:上德不德。稻盛和夫做了兩個世界500強的公司,後來又挽救了日本航空,他一定有更重的社會責任感,也曾經有過夢想,但他並不覺得這些多麼值得說,或者他根本就不會去想這些。
  • 【電臺之聲】正本清源《學習教義原理 深批混合謬誤》(二)
    從嘎迪亞尼教簡史  看混合教義的內在傳承 (上) 以周仲羲、張承遷為代表的中國的嘎迪亞尼教徒,在近二十年來迎合西方炮製和推行的「信仰一體化」,妄圖建立所謂具有「普世價值的統一宗教」,針對中國穆斯林做了大量宣傳和蠱惑的工作
  • Netflix動畫《龍族教義》日本聲優陣容揭曉
    今日,由Netflix獨家放映的遊戲改編動畫《Dragon's Dogma 龍族教義》官方公開了日語版聲優陣容,由曾經參與《龍族教義》系列「從者」配音的聲優中村悠一、水樹奈奈領銜。除了中村悠一、水樹奈奈以外,澤城美雪、三瓶由布子、三森鈴子以及菅生隆之也都參與日語版的配音,動畫《Dragon's Dogma 龍族教義》將於9月17日正式上映。
  • 《撒旦的教義》卡組如何搭配 卡組搭配推薦
    導 讀 在撒旦的教義手遊中卡組小夥伴們應該怎麼搭配呢?
  • 德慧智家裝文化賞析
    老子曰:「修之家,其德有餘。」家,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精神休憩的港灣,是情感的依託。家作為飲食起居的場所、親情血緣的紐帶,也是人們靈魂的歸屬地。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重視通過家文化,來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塑造每個家庭的人文品格。
  • 山西:三人傳播宣傳「全能神」邪教教義被判刑
    人民網北京9月14日電 據山西省陵川縣人民法院網站消息,被告人張某甲、張某乙、崔某某積極傳播、宣傳「全能神」邪教教義,犯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罪,被陵川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經上訴,日前二審作出刑事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已發生法律效力。
  • 道教文化問答小知識
    問:什麼是道與德?答:老子所說的「道」是道教教義的核心,是以「清靜為宗、虛無為體、柔弱為用」的一種「道」。這種「道」是宇宙的本源與主宰者,它無所不包、無所不在,它是一切的開始與萬事萬物的生化者。《道德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所說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體,又是指「自然」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