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又稱《浪姐》,自開播以來吸引了無數網友的目光,三十位姐姐的戰爭還沒有決出高下,這第」三十一位姐姐「杜華早已實力破圈。
要說《浪姐》現在爭議最大的人物不是三十位姐姐中的任何一個,而是評委杜華了。
丁當上臺時,一首《我是一隻小小小鳥》solo全場,但是個人特質杜華只給了15分,全場最低分。
後面採訪時,說丁當唱的太好,會顯得別人唱的太差,放在團裡不和諧,所以給低分。
然後金莎唱跳時,給了個X牌,又說各方面比較均衡,不夠突出。
而表現一般的黃聖依卻因為符合杜華審美標準,給了一個最高分。
她的一系列「迷惑」行為,讓網友不得不注意到她,這麼明目張胆的雙標,讓大眾看的很是氣憤。但是也可能讓她成為乘風破浪的姐姐中,最大的贏家。
首先,《浪姐》作為一檔選秀節目,評委打分自然有高有低,而參加的姐姐們不是剛出道的小年輕們可以說不在乎分數。大家都是各自領域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有著自己的粉絲群體,都要對自己的粉絲負責,得分高只能說是錦上添花,而分數低了粉絲和愛豆都沒有面子。而且粉絲濾鏡和審美觀點的不同,很容易就演變成粉絲手撕節目組的事情,對節目產生不好的負面影響。
而現在杜華的存在讓觀眾和嘉賓會更多地去談評分的標準,有的是對分數的質疑,而不是分低的尷尬,大家也都不會把分數當真。就像丁當雖然得分不高,但大家也都知道了她是真的有實力。
基本上杜華做評委,整體上降低了《浪姐》的競技性,大幅提升了節目觀賞性。
再來說到杜華此人,她是樂華娛樂的總經理(就王一博那個公司)。
她可以說是「中國內地女團教母」,「偶像女皇」,手下藝人幾何,可以輕易決定我們捧在手心的小姐姐們(包括不限於吳宣儀,金子涵,宋昭藝等人)的命運。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她就是站在選秀後面的資本方。
像我們之前看到的青春有你,創造營101,都是由成熟的高知名度藝人來做評委,網友投票選出自己喜歡的練習生。
資方都是隱身在幕後,根據觀眾的情緒來「把握」每一次舞臺讓我們看到的小姐姐。
但是這次代表資方的杜華站到了屏幕跟前,做起了評委。
所以網友會很自然地把話題度從個人提升到杜華的公司,從而為公司帶來更加曝光度,也讓人注意到她旗下的藝人。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尤其是在娛樂圈裡,想要最快速獲得巨額曝光的方法就是挨罵,被罵得越狠,流量越大。杜華從一個活躍在小圈子裡的「資本家」,一躍到現在被全網Diss的「頂流」也只用了幾天時間。而這也無形地給她旗下藝人帶來了極大的曝光度,關注的小夥伴們還可以看到有很多來罵她的都是她旗下藝人粉絲,給她安了一個惡毒老闆的名號,混入吃瓜路人,姐姐粉們同一陣營,這比任何宣傳營銷都來得有用的多。
所以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雖然帶來了罵名,但也讓她成為了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