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如同整容、隆胸這樣的事情也早已司空見慣。2019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規模近800億元,整容整形之火熱可見一斑。然而今天這個有關隆胸的故事,卻還是驚掉了網友們一地眼球,讓大家明白,一味追求"時尚"而進行整形實在不可取,給大家好好上了一課。
據新聞報導,日前有一個小夥子,到一家整形醫院想要做眼部和鼻部整形。然而眼睛鼻子沒做成,反倒給自己做了個隆胸,而且還因不滿效果,尋求媒體的幫助,想要討個說法,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據報導,此人心理上不存在性別認同的問題。在記者詢問其"芳名"時,其斬釘截鐵地回答"什麼芳名,我是個男孩!"
是什麼原因讓這個沒有性別認同問題的小夥子作出隆胸的奇葩決定的呢?根據小夥子的說法,其來到整形醫院後,醫院沒有為其實施面部整形手術,反而給他一再推銷隆胸手術,似乎隆胸就是追求潮流一般。而他則是在抑鬱的心情以及年輕人的好奇心下"稀裡糊塗地"同意隆胸。而根據院方的說法,有關醫師曾拒絕為其手術,只不過勸說無果。兩方在醫院有無向小夥子推銷隆胸手術的問題上各執一詞,但對於小夥子個人是否同意隆胸,回答是一致的:院方是在小夥子同意的情形下才為其實施手術的。
在這條新聞中有兩個點值得大家去思考,一個是年輕人是否應該出於好奇或時尚接受一些整形手術;一個是整形醫院為了招攬生意而宣傳甚至誇大整形手術的作用是否合理。畢竟不論是好奇的嘗試還是為了業績進行的宣傳甚至誇大,都有可能讓年輕朋友遭受一些不必要的痛苦。除了本案例中的奇葩情形,近年來也有不少年輕人整形失敗毀容甚至死亡的新聞出現,"超女"王貝在接受整容手術時出現意外,導致死亡,就是一個讓大家扼腕的例子。
年輕人對於形體美的追求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是個看臉和追求身材的時代。但是追求美麗不等於盲目追求潮流,更不意味著標新立異。很多年輕人對潮流的追求慢慢讓他們的審美標準變得單一。前些年網絡上對整容女性的容貌有個很熱門的說法,叫"韓國明星臉",亦即很多女性朋友對韓國女明星的"尖下巴、高鼻梁"的容貌趨之若鶩,以至於進了整形醫院,都有點分不清"誰是誰"的感覺。
更為可怕的是,有的年輕人認為標新立異就是"時尚",就是潮流,於是出現了各種極端的"穿孔流"、"束腰流"等讓一般人毛骨悚然的整容套路。然而為了追求所謂"潮流"和"時尚"而草率決定整容的年輕朋友,大多沒有認真考慮整容背後存在的風險,以及為了整容需要付出的代價。就像本案例中的小夥子,就曾哭訴整容帶給他的經濟壓力無法承受。而像其他在手術過程中發生重大事故導致毀容甚至死亡的朋友來說,代價更是無可估量的,更是無法承受的。
然而凡事都有兩面性,整形也不是天生的洪水猛獸。對於有身體缺陷,或者容貌實在異於常人的朋友而言,必要的整形確實能讓他們獲得自信,改善他們的生存狀態。哪怕身體沒有缺陷,僅僅為了讓自己"更美"而進行適當、有限度的整形,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古語云"過猶不及",不論是什麼情況,整形都應該謹慎,要適度。
另外,整形醫院作為專業技術方,也應該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應該向接受整形的朋友說明整形的利弊,應該引導大眾理性整形,消除大家對於整形的不切實際的幻想。
整形不是萬能的,美麗固然始於顏值,但欣賞終究要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希望廣大年輕人能建立合理的美學觀念,不要囿於片面的形體美而忽視個人才華魅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