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建龍
我在努力練習寫作,努力以視寫作為生存的方式堅持寫作。得努力不斷的逼迫自己堅持寫,才能寫出成就來!
這部電影非常坑,各大視頻網站只有樂視可以免費觀看,但是樂視的免費觀看也只有標清,1080P還要另收費。所以還是建議大家按照下面這個連結下載,也可以自行上網搜索下載。
電影下載連結:
https://pan.baidu.com/s/1vOOghxvHwZBidf1rBNsUeA
密碼:i8x6
強烈推薦這部電影!強烈建議先認真仔細看一遍電影再來看解析!看過解析覺得文章和電影好建議重溫一遍電影!重溫一下那些有趣和感人的細節!
《機器人總動員》,又叫《機器人瓦力》,或者《機器人的愛情》,是皮克斯公司的一部巔峰製作;或許很多人不知道皮克斯公司,但它的創始人你一定聽說過,即賈伯斯,也是蘋果品牌的創始人。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科幻故事,但同時又是一部愛情故事、人性故事。說句實話,這部電影我已經看了很多遍,但還是看不煩、看不厭,在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的細節處理十分到位,甚至讓人在觀影過程中有一種身臨其境、好像故事就發生在自己身邊一樣,真實卻又不是真實!
好了,下面我將邊看電影、邊把所有的細節,以及電影每一部分、每一個細節所表達的內涵做一個詳細的賞析。
故事是一首歌開始的,歌聲優美動聽,歌詞講述的是一個叫「巴納比」的小鎮,小鎮裡風景優美,小鎮裡的居民相處和諧;夜晚來臨,小鎮裡的狂歡晚會精彩絕倫。
然而,隨著歌聲的演唱,電影鏡頭推進地球,畫面中卻顯現出一片的破敗,滿眼望去,好像整個世界到處都是垃圾。
歌聲暫停,在高樓般聳立的垃圾塔林之中,延續的歌聲傳出,一個模樣怪異的機器人慢慢的走過,原來歌聲來自這個機器人,之前的歌聲暫停就是因為一棟垃圾塔的遮擋。
電影對此細節的處理可謂別有深意,歌聲自然不可能由地球表面傳到太空,但如此破敗冷清的地球,哪怕一丁點聲音也會傳的很遠,電影由誇張而轉換現實的處理是那麼到位,讓人感覺不到一點生硬。電影到此時,故事便開始了.
這個播放音樂的機器人是第一個主人公,它在清理垃圾,它把垃圾擠壓成方塊的形狀,然後再一個個的堆起來;由此細節則不難看出,那些垃圾山就是這樣被堆起來的。電影到此處,一個特殊的主角也上場,它就是一隻蟑螂,我們姑且就叫它「小強」吧。機器人突然從一個擠壓成方塊的垃圾裡拽出一個金屬蓋子,並要帶走,這時,我們還不知道它要這個金屬蓋子有什麼用處。而機器人看到了小強後,就向它招手示意,不知為何,一隻蟑螂居然看懂了機器人的意思,小強順著機器人的手爬到機器人身上。於是,一個機器人便和一隻蟑螂建立了一種特殊的夥伴關係。
時間接近傍晚,而機器人走在回去的路上。在機器人走著的路上,電影通過各種廣告牌和散落在地面的破報紙等各種看似偶然出現的文字,非常巧妙地向我們介紹了這部電影的背景:原來這個機器人叫「瓦力」,是BNL公司派出清理地球表面垃圾的機器人,而通過畫面中鏡頭掃過的很多已經壞掉的機器人,我們知道,這個瓦力是最後一個清理垃圾的機器人。瓦力行至一個報廢的機器人處,抬起自己的履帶和那個報廢機器人比較,顯然報廢機器人的履帶好多了;於是瓦力就把自己的履帶和報廢機器人的換了。
通過這一細節,我們很容易猜到它為什麼能一直存活下來了:瓦力已經不是普通的機器人,它已經有了思想,它能自己維修自己。
而通過之後的一些虛擬畫面,我們知道,人類已經離開地球,乘上BNL的太空飛船走了。之後,瓦力回到自己的住處,一個不算太大的鐵車房,車房裡有著各式各樣的擺設,有玩具、鐘錶等小物件,甚至還有各色的彩燈;瓦力走進車房,甚至口裡還哼著那首歌、並把一盒錄像帶放入播放設備中,錄像裡播放的還是那首「巴納比小鎮」的歌劇。
看到這些,我們有理由聯想到,這車房裡的一切都是瓦力收集並擺放的,因為人類不可能在製造機器人的同時,還給它們提供如此多的生活娛樂。看到這裡,瓦力更人性的一面凸顯出來:瓦力拿出剛收集到的金屬蓋子,學著錄像裡的人物,把金屬蓋子當帽子在頭頂搖晃。
而當瓦力放好收集到的物品後,偶然看到錄像裡一男一女牽著手、互訴愛慕,瓦力不禁左手握住了右手,此時的瓦力感到了無盡的孤獨和寂寞!
而第二天,當瓦力起來準備去清理垃圾時,卻意外的出現了風暴,大風卷著垃圾迎面撲來;瓦力有些惆悵的看了看天空後,就又縮成一團睡覺了。此時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瓦力伸出手,自己給自己搖晃了一下,於是,它就好像坐在搖籃裡、有人搖著哄它睡覺一樣。雖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卻也刻畫出瓦力自我安慰的辛酸和無奈!
又一天到來,當瓦力利用太陽光充滿電、並收拾好它的行裝準備繼續清理垃圾時,無論是它看到陽光明媚、發自內心的一聲深呼吸,還是當它無意踩到小強時的動作、語氣,都是那麼的有人性的特點。
瓦力繼續去清理垃圾,在清理垃圾的過程中,它又開始收集它覺得有趣或者有用的東西。當拿起女人的內衣時,它以為是眼罩,就收起來,當然還少不了一些玩具;當它拿起一個小紫盒子時,打開發現裡面有一個鑽石戒指,看了看戒指,隨手扔了,又看了看盒子,就滿意的收起來。
從瓦力收集東西的特點,我們可以聯想到很多道理: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鑽石或許很貴重,但在瓦力看來,卻很無用;鑽石固然恆久遠,但在久遠的未來卻也什麼也不是。
瓦力在收集有趣東西的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一株植物,瓦力自然不清楚那是什麼,它從未在現實中見過這東西,但它覺得有意思就收集起來了。瓦力不知道,就是這麼一株植物,將給它未來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
當瓦力忙活了一天,準備回到自己的車房時,距它不遠處一個紅色的小點吸引了它的注意力,它試圖抓住那個有趣的紅點,但那紅點似乎有了生命,不停的跑動。於是,固執的瓦力就追著紅點跑,直到瓦力追上紅點,才發現那只不過是一點亮光。不過正是由於追紅點,瓦力才偶然碰見伊娃。伊娃是BNL太空飛船上派到地球上探測植物的一個機器人,運送伊娃的飛船造就了紅點,也造就了瓦力和伊娃的相遇。
而伊娃呢,當它回望帶自己來地球的飛船遠去的身影時,心裡滿是莫名的迷茫:在這個已經荒蕪了好久的地球,它要找的植物究竟是否存在還不好說,就算有那麼一兩株,大海撈針一般的尋找,談何容易?
伊娃目送走了飛船,心裡卻也突然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以往呆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這次出來到這麼廣闊的天地,現舒展一下筋骨吧,於是就有了伊娃優雅的飛舞。
初見伊娃,瓦力心中最多的是疑惑,那個從飛船上下來的白色機器人是誰,來做什麼呢。當瓦力看見伊娃在天空中飛舞時,瓦力由衷地發出一聲讚嘆:那個白色的機器人是那麼美麗,動作是那麼的優雅。然而在瓦力偷看伊娃時,一個不小心,瓦力驚動了伊娃;伊娃一個轉身,一擊發出,一塊大石頭轟然粉碎赤紅。
這個伊娃一記攻擊的情節,以及瓦力驚懼的渾身顫抖的細節,完美的展現出了愛情伊始的狀態:當男孩偶然遇見美麗的女孩時,總是會先偷偷地看她,而當男孩被女孩吸引的忘乎所以、不小心被發現時,女孩通常都是給男孩一個大大的教訓;這不是憤怒,而是出於自我保護意識。
當瓦力遇到伊娃後,瓦力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伊娃身上,伊娃走哪、它就跟到哪,它的程序裡雖設定了要清理所有垃圾的程序,但早已有了自我意識的瓦力壓抑不住自己的情感,還是傻傻地跟著伊娃到處逛。
在跟蹤伊娃的過程中,蟑螂小強這個夥伴似乎比瓦力更有思想,小強看出了瓦力對伊娃有了感情、卻又不敢去接近伊娃,於是就冒著生命危險去接近伊娃。對於小強的勇敢,瓦力想阻止卻又來不及時,只能滿是擔心的看著小強走向伊娃;之後,瓦力的跟蹤再次被發現,於是又是一番連擊,瓦力是險象環生,然而伊娃最終饒過了瓦力和小強。
當伊娃轉身走去後,瓦力長籲一口氣,既是為了死裡逃生的精神放鬆,也是為了伊娃不敵對它的心有慶幸。自此以後,瓦力便更加著了魔似地跟蹤伊娃,也多次被發現過,但再也沒有受到伊娃的攻擊。在瓦力之後跟著伊娃的幾天中,瓦力和伊娃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開始時有一個場景,瓦力跟著伊娃來到一個廢舊的超市裡,當伊娃檢測完某一個小東西是否為植物後,轉身看到了瓦力,這下可把在一旁的瓦力嚇壞了,它驚慌失措之餘,被數個購物車撞到。
而在此處的一個細節處理則更十分巧妙,當伊娃看到瓦力跟蹤它並被撞後,伊娃搖著頭慢慢的走開了。
從這點細節我們可以知道,此時的瓦力已經開始喜歡伊娃,它跟蹤伊娃被發現後慌忙躲避,其實不僅僅是因為恐懼,還有部分的忐忑。而相對瓦力的暗戀,此時的伊娃感到的是莫名其妙,它雖不討厭這個跟蹤者,卻也不知道瓦力為何要跟蹤它,此時的伊娃還不懂愛情。
當瓦力的第二次跟蹤被發現後,伊娃正巧到了休息時間,瓦力跌跌撞撞的走到伊娃面前,想表達什麼,伊娃卻已休息;瓦力靈機一動,用幾個小物件精心製作了一個形似伊娃的禮物擺在伊娃面前,並滿懷期待的等了一夜。天亮了,當伊娃看到瓦力的禮物時,有些驚奇,卻也只是隨意看了一眼就走了。瓦力看著自己的禮物沒起什麼效果,自然又是懊惱的跌跌撞撞一番。
第三次瓦力的跟蹤被發現,在無數次地尋找植物失敗後,伊娃此時已滿心的怒火,在一通亂掃攻擊後,伊娃慢慢的平靜下來,並靜靜的站在一旁,看著不遠處的大火。瓦力看到伊娃發洩完之後,第一次鼓起勇氣去搭訕,先是慢慢偷偷摸摸的靠近,在自我介紹;伊娃這次沒有再像之前那麼冷漠,因為此時的它也感覺到了孤獨,它的內心需要一個安慰,當然此時的它依然不懂愛情。
這次的相互認識後,由於風暴的原因,瓦力帶伊娃走進了自己的車房,並拿給伊娃看好多自己收集的有趣的小物件,由此也鬧出了幾個笑話。當伊娃意外地發現瓦力收藏的打火機時,好奇的打著了火;伊娃看著打火機的火苗發呆,而瓦力卻看著伊娃發了呆,並且想偷偷地牽伊娃的手。伊娃機警的發現並縮了回去,瓦力則也機靈地用手撓撓地上,假裝摸什麼東西。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細節,從這點可以看出瓦力已經深深地愛上了伊娃,而伊娃對瓦力還沒有太多感覺。其實人和人的感情也基本是這麼建立的:先是男孩看上女孩的美麗、優雅,再是男孩對女孩的默默留意、跟蹤喜怒哀樂,接著男孩搭訕女孩相識,男孩努力地把自己好的一些東西、事物拿給女孩看,想給女孩留下個好印象,並趁機想拉近彼此關係,牽牽手什麼的;然而女孩則還沒太多感覺,女孩大多都是很感性的,女孩對愛情的感覺總是很慢,女孩總是防備心理過重,哪怕是再孤獨、再渴望愛情,也還是要仔細甄別,花盡心思考驗男孩。而與女孩心思不同的一點是,伊娃此時還不懂愛情,它只是覺得有瓦力相伴的感覺不再那麼孤獨。
瓦力突然想到了那株植物,並激動地拿給伊娃看,伊娃檢測到植物,迅速把植物拿進自己的內部收藏空間,並進入休眠狀態。瓦力看著休眠的伊娃,心裡滿是疑惑和更大的孤獨。為了把伊娃喚醒,瓦力採取了很多措施:讓太陽光照射伊娃、給它充電,用電擊伊娃、瓦力自己卻受到電擊等等。
嘗試過許多的措施仍無效後,瓦力開始帶著伊娃遊玩,還給伊娃身上掛上了彩燈、畫愛情的心形符號等;為了給伊娃遮雨,瓦力因打傘而一次又一次被雷擊,卻又固執的一次又一次給伊娃打傘。當瓦力慢慢從喚醒伊娃的心態中走出時,瓦力則又回到了清理垃圾的崗位上,有點事做總不至於太無聊吧,瓦力的心態基本就是如此。然而在工作之餘,瓦力還是會拿出打火機,打著火、呆呆的看著火苗,其實它不喜歡看火,它看火只是因為看著火苗,它能想像曾經伊娃拿著打火機站在它的眼前,算是了做安慰吧。
在清理垃圾的工作之餘,瓦力再一次拿起打火機,點燃火苗,默默地獨自發呆;突然,火苗的飄動讓瓦力發現了天空中出現的異樣,當瓦力看到如伊娃到來時的情景之時,它真切的意識到:伊娃可能會被那艘飛船帶走。早已愛上伊娃的瓦力,此時已顧不得其他,它飛快的跑過去,想要追上伊娃的腳步。
在瓦力向伊娃的方向疾跑的時候,有一個細節設計的很到位:瓦力跑到飛船跟前時,就趕忙把小強放下。因為此時的瓦力已打定主意要和伊娃走,伊娃去哪裡,它就跟到哪裡;但此時的瓦力並不確定它的這個選擇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或許很危險,或許它將化為灰燼,但為了愛情它依然選擇跟伊娃走。然而對於小強,瓦力不忍心、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同伴跟自己去冒險,所以當小強執意要跟著它時,它再三的制止。
其實瓦力的形象和大多數的男孩相似:在愛情面前,男孩會很用心,即使女孩還沒有接受他,但為了心中的索愛,男孩都願意付出,甚至是忘乎生死;然而相對於親情或友情,男孩通常不會為了愛情而損害親人、朋友,愛情固然可貴、重要,但那是對於男孩自己而言的,思想成熟的男孩會有男子漢的激情,同樣也會有男人的擔當和責任。
瓦力終究還是跟著伊娃走了,小強看著飛船飛上天空,發出一聲叫聲,算是對瓦力的告別和對瓦力愛情的祝福吧。跟著飛船來到外太空,瓦力對著茫茫太空一聲嘆息,此聲嘆息的含義是:原來以前我看到的星空就是這樣啊。隨後,瓦力回頭看了看地球,又發出一聲嘆息,此聲嘆息的含義則是:原來我以前生活了多年的地方就是像眼前這樣啊,再見了,地球。兩聲嘆息,是刻畫一種特別的心態:就像我們每一個人,當我們長期生活在一個空間裡時,我們或許早已麻木,又或許我們從未看清過這個空間,當真正有一天,我們為了理想而離開它時,回首往事,我們才會真正看清原來的一切;對於往事,我們有懷念、也有惆悵,但對於未來的夢想,我們同樣有好奇心、有期望。而初離地球的瓦力,當然會有對地球和小強的不舍,但同樣有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對美好愛情的期望。
在飛船飛行的過程中,一個畫面一閃而過:在某一個星球上,有人類生活過的痕跡。這是一個很有意義、很有必要的細節,它的真實用意,意在告訴我們人類:或許我們的科技會越來越發達,或許我們未來有移民外太空的可能,但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我們終將會成為太空裡的流亡者,甚至是自取滅亡。
帶著瓦力和伊娃的飛船終於達到了此次航行的終點———BNL太空總部。當飛船進入總部之後,一切的事情似乎都有固定的設計好的程式來控制:機械手對伊娃等探測機器人的採集、清理、分析等都是那麼有條不紊。但在此時,一個特別有趣的機器人出現了,它就是摩恩,也就是普通的一個清理外來汙染物的機器人。
由於瓦力本身攜帶有大量的外來物,所以摩恩對瓦力的清理特別用心,對於此事來說,摩恩就像一個古板的人一樣,認準了不好的事物,就盡力的消除,它做的很好。然而對於瓦力來說,瓦力可不算是一個很好的配合者,而正由於瓦力的不配合,才造就了摩恩的改變,讓摩恩脫離了單純的機器人範疇,有了人性的思想。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細節:摩恩是一個設計好的清理汙染物的機器人,它被設定為只能按照地上所亮的白色軌跡運動,但由於瓦力的不配合,使得摩恩離開了白色預定軌跡,但此時的摩恩並不知情;
爾後,瓦力跟著伊娃離開,摩恩在回去的路上,突然看到了很多汙染物,於是摩恩開始權衡,最終,有了人性的摩恩選擇了離開設計好的白線,為了自己清理汙染物的工作而選擇不走尋常路。
摩恩輕輕的一跳雖微不足道,但它讓我們明白了兩個個真理:一、要想變得不同、變得有所進步,你就不能總是古板的按照別人給你設計好的路去走;二、你只要跳出別人或自己設計好的路線,實時思考、怎樣對就怎樣做,那麼你就已經變得成熟、變成了一個會思考的人,而非只照本宣科、按圖索驥的行屍走肉。其實這兩條道理只是看似簡單,要知道,歷史上有太多太多的名人都沒有做到,比如有明代就有:海瑞、王振、袁崇煥、朱元璋等;當然,也有不少名人做到了,還比如有明代的:王守仁、高拱、張居正、徐階、孫承宗、于謙等。至於其中原委,本篇不做解釋,需讀者自己用心揣摩。
伊娃被送上車走了,瓦力也一路跟著伊娃走了。在瓦力追趕伊娃的路上,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在未來世界的人都變成了大胖子,未來世界的人們沒有了面對面的交流,只有通過先進儀器的聊天、娛樂等等。瓦力半道上打斷了一個女孩瑪麗與他人的的交流,卻也還給她一個真實的世界:從女孩瑪麗來到廣場上,居然說她從未知道飛船上還有一個水池,我們可以知道,她以往生活的幾十年是怎樣的閉塞和「宅」。
而對於瓦力和伊娃,它們則被運送到了BNL太空總部的船長室裡,並將迎接命運給它們的諸多考驗,並最終收穫美好的愛情。
而今天我再一次看《機器人總動員》時,又注意到一個特別細微的細節,這個細節很小,如果你不仔細看,還真不好發現:當瓦力跟著載伊娃的車來到船長室下的大廳時,一個敲鍵盤的機器人看了看它們一行幾個,到它們幾個走到電梯處時,瓦力向敲鍵盤的機器人揮揮手告別,敲鍵盤的機器人看到了瓦力的動作,等瓦力走後,竟然也學著瓦力揮手,而並非以前那樣只是上下機械式的敲了;
從這一個小小的細節,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敲鍵盤的機器人也已經看到了人性的曙光。而等瓦力、伊娃幾個下了電梯、要離開時,敲鍵盤的機器人居然主動向瓦力揮手告別。
由此可推斷,在瓦力上樓到下樓的這段時間裡,它做了許多次練習和聯想,並最終想清楚揮手的動作是告別的意思;因此,敲鍵盤的機器人已經有了人性和自我意識。
瓦力和伊娃來到船長室裡,故事的一切都疑問都清楚了:原來伊娃是BNL太空總部派回地球尋找植物生存樣本的一個植物探測器,它的任務是把植物樣本帶回BNL太空總部,並將植物放入飛船底層甲板的一個生命探測儀中,人類就可以重返地球生存。但就在採集伊娃體內植物時,卻不見了植物樣本的蹤影。於是,瓦力和伊娃被送往修理病房,而在去修理病房前,瓦力和船長握了手,一個小小的動作,卻將成為改變結局的關鍵;正因為和瓦力的握手,才讓船長知道了許多有關地球的事,並最終為返回地球的決定奠定了基礎。
來到了修理病房,瓦力因誤以為伊娃有危險而大鬧修理病房,並陰差陽錯的放出了所有問題機器人。「闖了禍」的瓦力自己毫無錯的概念,而伊娃對這一系列的事傷透了腦筋,並最終決定送瓦力回地球;伊娃本打算將瓦力送回地球,卻因此偶遇要將植物樣本送往地球的「4號機器人」,瓦力為了拿回植物給伊娃,被飛船帶著飛了出去。
看著飛船飛去,伊娃趕緊跟上去,卻目睹了載著瓦力的飛船爆炸,此處有一個非常簡小的細節:伊娃看到飛船爆炸,突然停下,並帶著哭腔的喊了兩聲「NO」。
此時的伊娃,顯然已經對瓦力有了感情,但就像女孩一樣,伊娃同樣對著感情毫無自知,它只是覺得它對瓦力有關心。然而,它們的感情遠沒有那麼簡單:人類的情感是很微妙的事物,特別是愛情,想想本無任何血緣關係的兩個人,卻能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他們聯繫在一起,並且能有超越生命本能的意識;不好理解愛情的形成過程和解釋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因為愛情是很複雜的一個命題,自人類有史以來就沒徹底鬧明白過。但另一方面,愛情卻有許多的表現,比如就有:當愛人遇到危險時,當事人會表現非常相似的行為特徵,通常情況下,男人會表現出超乎自己原有的能力,幾乎成為超人一類去立即解救女人,這是愛情的魔力,也是男人的責任意識;而對女人而言,當愛人出現危險時,女人的精神幾乎完全崩潰,基本表現為想大聲喊、卻發現喊出的聲音很小、如大石壓在胸口一般壓抑,或是直接愣住、不知所措,或是接受不了、直接暈厥,當然,這不是女人沒有責任的表現,而是因為相對男人而言,女人的精神承壓能力有限,承受不住才會有如上表現。
載著瓦力的飛船爆炸了,但幸運的是瓦力並沒有死,而是拿著一個滅火器,幸運的逃了出來。拿著滅火器的瓦力和伊娃最終相遇,瓦力又把植物樣本拿給伊娃,驚喜至極的伊娃抱起了瓦力。對於大悲之後的大喜,伊娃顯然已經忘乎所以,它抱起瓦力,並激動地親了瓦力。
在此處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伊娃親吻瓦力後,瓦力瞬間呆住,並且本來穩定的電量顯示忽高忽低的跳動不停。細節雖小,卻也表現出了愛情的另一個特點:對於男孩來說,女孩的女人味比什麼都更有殺傷力,尤其是對男人喜歡的女孩,則更為甚之;女孩的一個小小的深情擁抱、一個親吻,能讓男孩忘了所有。
各有驚喜的瓦力和伊娃相攜飛舞,飛舞的畫面裡盡顯愛情中男女的浪漫。而與此同時,由於瓦力、伊娃的飛舞,瑪麗和約翰相識,並且也開始了愛情的歷程。
更為有趣的是,飛船船長因與瓦力握手時的一點塵土、居然也引申聯想到舞蹈,一切都有巧合、卻又合乎情理,此時的船長第一次看到以往地球許多的新奇美好,也陷入極度的驚喜之中。
驚喜之後的伊娃決定重返船長室,為了瓦力的安全著想,伊娃把瓦力留在了一個隱蔽之處。隻身來到船長室的伊娃並沒有迎來最終的勝利,飛船的總機器人亞當把一切美好的願望打破;亞當基於700年前由地球傳回的視頻、認定絕不返回地球就是真理,於是堅決要回地球的船長和亞當發生了矛盾,並最終遭到亞當的禁閉,而瓦力也被亞當擊傷至奄奄一息,瓦力和伊娃都被當成垃圾扔進垃圾處理區。
從道理上來看,亞當並沒有錯,但就事實而言,亞當的確錯了,而且錯的很可憐。坦白而言,《機器人總動員》這部電影沒有大反派,有的只是人性與非人性的比較:瓦力和伊娃都有了人性,摩恩的人性雖有些愚昧,卻也十分可愛,相對而言,亞當還停留在一個機器的範疇裡,它只會程式化地按預定模式運行,它的沒有人性讓人感覺到可憐。因為就智商和能力而言,伊娃、瓦力、摩恩的智商與亞當相距甚遠,擁有更高智商的亞當卻無法擺脫機器人命運的束縛,怎不讓人可憐呢?
其實這個情節也向人們闡述了中國的一個社會現象:許多高學歷的人往往沒有低學歷人成功。回答這個問題的原因,我們可以分析中國式教育的本質:許多名義上的的高學歷、高素質人才,思想往往已被改造的沒有了自我意識,甚至完全變成了學歷的奴隸、知識積累的機器,他們的思維早已想亞當那樣模式化,他們的生活也如同機械的重複;看看中國大多數的學生都在想什麼:考個好學校、考個好成績、一步步提升學歷,然後找一份好工作,吃喝玩樂不愁,一切OK!再看看低學歷的人,他們中的許多人學生時代就是異類,他們總是有著許多稀奇古怪、甚至是有悖於世俗的想法,於是他們很早不上學了,當然,他們中的許多人經歷現實生活的磨礪,也沉淪了,但還有不少的人堅持下來,並最終成功。在此,我聲明一點:我並非說中國不需要高素質教育,大學無用論絕對不正確,而是說中國的教育該改革,中國的學生也都該清醒一點:永遠不要成為學歷和知識的奴隸,要學會動腦子、有思想、有夢想、會自我發現與改變。
伊娃第二次來到船長室裡、把植物樣本交給船長後,船長在播放伊娃的視頻記錄、當看到視頻中瓦力給它播放那段「巴納比」的歌劇片段中、男女主角深情牽手時,伊娃才第一次意識到什麼叫愛情;而當播放到伊娃休眠時的視頻時,伊娃總算看到了瓦力為伊娃所做的一切,不顧一次次雷劈給它打傘、給它畫心形符號、想方設法要把它喚醒等等。伊娃看到這些,再聯想到與瓦力之間發生的故事,感動之餘,總算明確了和瓦力的愛情。
其實說來也很普遍,在人類的愛情中,女孩對愛情的感覺往往來的很慢,總是男孩為女孩做了很多事,女孩有時還不知道、或者未在意過,但偶然有那麼一天,女孩突然知道、感受到愛情以及男孩所做的事,感動之後、才真正確立愛情。看似很完美、很浪漫,卻也有不少的女孩在發現那段美好的愛情之時,或許彼此早已青春不再,又或許男孩早已離去,對於女孩來說,算是空留下一段悔恨和惆悵吧。所以,請每個男孩女孩,都細心一點,及時發現純真、純粹的愛情,一旦發現,就莫因猶豫而空餘惆悵。
被當成垃圾扔到垃圾處理區域後,伊娃進入了休眠狀態,但有意識的伊娃卻自行啟動了,剛醒來後的伊娃因被亞當先前設定限制、還不能動,當看不到伊娃在身邊時,就呼喚瓦力。然而,巨型的像瓦力一樣的清理垃圾的機器人把伊娃和瓦力壓進了垃圾方塊,而且它們即將被清理出飛船外;就在這千鈞一髮之時,伊娃掙脫設定的束縛,把自己和瓦力都從垃圾中拽了出來。
然而,自動清理已經啟動,就在閥門將要關閉的一剎那,跟著瓦力清理汙物的摩恩及時趕到,伊娃抱著瓦力拉住擋住閥門的摩恩,再加上巨型瓦力的及時幫助,才幸運的沒有離開BNL太空總部。或許一些看過此電影的人沒有注意到巨型瓦力的幫忙,但如果你夠仔細、夠注意細節,就一定能看到。巨型瓦力及時把出口關上,才讓伊娃、瓦力、摩恩沒有被吹離飛船。
隨後,兩個巨型瓦力不再清理垃圾,而是給伊娃它們打上燈光,讓它們得以休息。
從巨型瓦力的幫助,我們似乎可以說瓦力是一點星火,它來到BNL飛船後,總是能靠著自己微弱的光芒點亮與其接觸過的許多機器人,巨型瓦力的幫忙,也是因為注意到瓦力和伊娃的存在和感情,被其感化才會有了意識、從而幫助它們;從這一點來看,巨型瓦力同樣有了人性的光芒。
得以喘息的伊娃,趕忙查看瓦力的傷勢,並努力在垃圾中找尋瓦力的配件;而另一個有趣的機器人摩恩,則依舊固執的給瓦力清理其身上的汙物,之所以說它有趣,是因為它雖有了人性、有了意識,卻也一直沒忘它的本職工作,雖有些愚昧,卻也很值得敬佩。
摩恩的清理完成後,瓦力做自我介紹,它也介紹自己,瓦力念的不對,它還能糾正,相當的有趣。伊娃尋找配件的想法最終落空,瓦力此時雖奄奄一息,卻比伊娃更為清醒和智慧。瓦力拿起植物,讓伊娃帶植物去完成任務,把植物送到生命探測器裡。
但此時的伊娃顯然自我意識更加強了,它看了看植物,自己程序裡雖命令自己該怎麼做,它卻不再執行程序指令了,而把植物扔到一邊,因為此時的它覺得正是因為自己執意執行指令,才給瓦力帶來巨大的傷害、讓它差點失去瓦力;所以,它寧願不執行指令,也不願以再讓瓦力有一點危險。
其實說起來,在人類的世界中,女孩對危險或壓力也常常會選擇妥協,比如女孩的男朋友要為女孩追求什麼,卻在追求的路上頻頻遇險,這時,大多數女孩都會選擇妥協,它寧願不要即將到手的美好事物,也不願失去愛情;可以說,女孩的想法是好的,而對於伊娃,它人性的魅力則更為升華了。但對於整體智慧,伊娃距瓦力還差一步,或者說此時的伊娃過於關心瓦力,沒有把事情考慮清楚。奄奄一息卻頭腦清醒的瓦力拿起植物,再次要伊娃執行命令,並摸摸自己的眼睛,打著著火機,說了句「地球」。
伊娃不愧為高級機器人,只是稍一提醒,就明白了瓦力的意思:原來當初在地球上時,伊娃曾親眼看到過瓦力自己給自己換眼睛配件,瓦力的意思是,在地球上有許多它收集的配件,只要伊娃完成指令,飛船就會帶著它們重返地球,而瓦力也能獲得新生。於是,知道了該怎麼做的伊娃抱起瓦力,打算再去執行指令,而瓦力還不忘把摩恩這個有趣的朋友捎上,離開了垃圾處理區域。
當伊娃、瓦力、摩恩離開垃圾處理區時,一個細節很值得我們欣慰:巨型瓦力們看著離開的瓦力它們,不但不阻止,反而向它們揮手示意告別,從這一點聯繫到巨型瓦力幫助它們,巨型瓦力們的人性光輝更加亮麗了。
當伊娃帶著瓦力剛回到太空飛船的生活區域時,正巧碰到一個類似警察的機器人正為難一個因瓦力大鬧維修處、而重獲自由的機器人。伊娃施救救了它,卻又再次被通緝為危險機器人。當伊娃它們再次啟程執行命令時,剛獲救的機器人竟然跟上了它們,顯然,它是把瓦力它們當成了救星、朋友,甚至是反抗亞當所規定的秩序的頭領。於是,聰明的瓦力播放起了音樂,其意圖就是號召所有曾經獲救的機器人來找它、幫助它們完成伊娃的指令。至此,一場推翻舊勢力統治的反抗勢力就此形成。
應該說,在瓦力來到BNL太空總部之前,就已經有一部分機器人有了自我意識,但霸道的亞當統治著BNL太空總部上的一切規則,只要它發現有哪個機器人有了自我意識,它就認定這個機器人出了故障,就把它送進維修病房維修;所以,雖然以往也出現過機器人的反抗,但相對亞當來說,沒有形成一股勢力的它們太弱小了。於是,瓦力來了,瓦力這個小人物誤打誤撞的摧毀了維修病房,救了許多的「問題」機器人,還把它們聯合起來,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於是,一場人性與非人性、革新與保守的大戰即將開戰。其實說起來,人類社會也是如此:在現在每一個社會狀態裡,都有統治者的霸道體現,有那麼一些人看透了社會的本質,看清了統治者以權謀私、掛羊頭賣狗肉的醜惡嘴臉,就奮起反抗;但統治者必然有自己的統治工具,它會把反抗者當成異教徒來改造、殘害、甚至是置之於死地,為了統治地位和現實利益,它什麼都能做、什麼都敢做,就算普通老百姓不服,你又能怎樣?面對統治者壓倒一切的勢力,你其實很渺小。但世界是需要革新的,人類社會也是需要進步的,只要統治者不與時俱進、或者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子,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看清社會、對現實的社會不滿,或許他們因不知道光明的方向,所以選擇隱忍;但一旦曙光顯現,這些對現實社會的不滿者們就會集結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要與統治者來一場翻天覆地的大戰。需要說明的是,現在的我們,就是活在一個對光明方向不明確的階段;我們期待光明,但我們更願意這光明由現在的統治者點亮,任何的戰爭都會有破壞,但一場大戰也能打出一段光明的時期。
瓦力的「問題」機器人大軍快速形成,亞當也召集了所有的統治工具,於是一場大戰就此開打;而與此同時,船長為了重返地球的目的,也加入了瓦力的一方。於是,保守與革新的大戰劃分成了兩個戰場:船長大戰亞當,瓦力、伊娃帶領「問題」機器人大戰亞當的統治大軍。最終結果是:瓦力伊娃們打敗亞當的統治大軍,並最終找到生命探測儀,但亞當卻操作飛船傾斜,並執行操作、讓生命探測儀歸位、讓飛船傾斜;伊娃為了救人而暫離瓦力,瓦力為了不讓生命探測儀歸位而用身體把它支起來。
最終,船長被瓦力的精神鼓舞,身體過於臃腫的他第一次站起來,繼續與亞當作戰,並最終將飛船設定為非自動模式,由人操作來控制飛船。至此,革新與保守的大戰最終落幕,現實再一次證明了歷史的規律不可阻擋。
在隨後的細節中,摩恩再一次證明了它的自我意識:摩恩在飛船剛剛正常後,就立即去找那株植物,因為此時的它已經有些智慧,它知道那株植物就是這場大戰勝利的關鍵之一;而更為有趣的是,在摩恩找到植物之後,雖認定那是汙物、卻沒有像以往那樣清除一切外來汙物。
從此細節可以看出,摩恩成長的很快,此時的它已經知道了選擇性的做事。當生命探測器確認植物信息後,船長操作飛船重返了地球。
在回到地球的一瞬間,一直等待瓦力的小強急忙上前,當它看到幾乎報廢的瓦力,關切之態盡顯。伊娃則抱著瓦力急忙回到瓦力的車房,飛船船長看到飛去的伊娃,也脫下了帽子,表達了對瓦力的敬意。
回到車房後,伊娃以飛快的速度給瓦力換配件,而鏡頭一轉,小強在一旁左右徘徊焦急的等待,如同人們在病房外等在正在手術的親人一樣。
最終,瓦力復活了,但復活後的瓦力似乎失憶了,它已經不記得伊娃和小強,就連伊娃拿起瓦力曾經收集的東西時,瓦力也把它們當成垃圾壓縮成塊了;伊娃跟隨伊娃走出車房,並試圖讓瓦力想起它,但瓦力卻似乎一直不為所動。就在伊娃氣餒快要放棄之時,伊娃深情的哼唱了一段「巴納比」的歌劇,並再次親吻瓦力;瓦力最終恢復記憶,它們也得以開始真正的愛情。
在這之後,摩恩突然帶著其他「問題」機器人出現,並高喊瓦力,想給瓦力一個驚喜,但當它看到瓦力和伊娃深情的樣子,卻又急忙帶著其他機器人離開,還回來驅趕偷看的另一些機器人。從這個細節,我們可以知道,此時的摩恩也已經知道了什麼是愛情。
回到地球的船長把那株植物種下,並教孩子們怎樣種植、怎樣澆水;而此時的瓦力和伊娃則在其他機器人朋友的見證下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鏡頭漸漸擴大,直至看到地球的全貌,和電影開始時的鏡頭漸近形成鮮明的開始與結束劃分。至此,電影的主要故事已基本結束。
然而,真的是結束了嗎?事實上,故事遠遠沒有結束:電影的最後通過一些簡單的、類似於遠古時代壁畫一樣的線條,來繼續講述接著發生的故事。飛船降落地面之後、人類走下飛船、船長教孩子們種植、瓦力幫懼怕寒冷的人類生起火、伊娃幫人類打井找到水源、敲鍵盤的機器人居然也學會了播種、到了收穫季節碩果纍纍;而畫面一轉,藍色的大海再次形成,各種生物歡快的生活著,人類和機器人相互協作打漁,爾後的人們則在機器人的協助下重建地球的文明,而到了重建地球文明這段,顯然粗狂的線條變成了油畫。畫面又一轉,幾個孩子在草地上歡快地放風箏,一個人在河邊悠閒地垂釣;而在一個鳥語花香之處,瓦力攜手伊娃在欣賞一棵大樹的枝繁葉茂,而巧合的是,那棵大樹的樹根下,儼然是一隻舊鞋,沒錯,那棵大樹就是瓦力和伊娃曾經保護的那株植物。故事到此,才算是真正的結束。
其實仔細想想,《機器人的愛情》這部電影既可以看做是對未來世界的幻想,把它定義為科幻電影,也可以從另一種角度看:在現在人類最早的文明裡,也出現了好多壁畫、好多至今無法解釋的古人傑作,那麼,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是不是像這樣重返地球的呢?當然這只是一個設想,我們大可不必深究它。但現在的我們,是不是該因這不電影好好思考一下呢?思考一下吧,只有認真思考、並做好了,電影中許多不好的情節才能在現實的生活中避免;而除此之外,我想我們還應該從電影中思考我們人性的回歸、友情的回歸,還有對愛情真諦的理解。
願本文的所有讀者都能因此文收穫許多。
你可能還想看
暑期遊記 | 菲律賓,紅樓夢,深圳.鬼知道這個假期我經歷了什麼.
寫完這篇《涼涼》賞析,我意外發現了它背後的世界!
高一的我為什麼要糾結高考志願填報——淺談高中生生涯規劃
↓↓↓戳原文連結查看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