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詩刊:【一桌詩話】十二位詩評家的評論專號(61)

2021-02-21 香港圓桌詩刊

[一桌詩話]

十二位詩評家的評論專號

 

[01]

拔出一種感覺——推見詹澈詩集<下棋與下田>  

白靈/臺灣

 

[02]

或行或止或舞,她的女人味——讀喜菡的《最女人》 

王希成/臺灣

 

[03]

我寧為我——懷念商禽 

向明/臺灣

 

04

步緣詩歌的語言和生命——序步緣詩集咖啡染紅天空

林錦/新加坡

 

05

驚喜不斷的閱讀——讀《中國女詩人詩選2017年卷》 

安琪/大陸

06

從秀實詩《存活》中看北齊歷史 

餘境熹/香港

 

07

書香讀楊瑾詩

書香/大陸

 

08

在語言中重生:姚風專訪(節錄) 

蘇曼靈/香港

 

09

液態的夢行者——讀陳皓詩集《空間筆記》 

喜菡/臺灣

 

10

主觀的準確——紫凌兒對一張桌子的述說 

秀實/香港

 

[11]

一次次蛻皮才能擁有美麗的翅膀

——新時代背景下的女性意識詩歌創作一瞥

扎西才讓/大陸

 

[12]

十二問艾琳:花語訪問顏艾琳

花語/大陸

 

[節錄]

 

01

[拔出一種感覺---推見詹澈詩集<下棋與下田>]

 

白靈/臺灣

 

他以三十幾首詩的篇幅試驗著所謂〝五五詩體〞,以節制自身奔放激蕩的詩想,期許用較簡潔的詩體納容豐沛的經歷、運轉奔突的想像,這使得他慣常四、五十行以上的中長型詩獲得縮減,有了較輕盈堅挺的羽翼,使讀者閱讀樂趣增添不少,好像田地可以無限大,但棋盤總在有限的範疇內,詹澈尋求的或正是舉鋤與舉棋之法,〝下田〞與〝下棋〞如何平衡互補之道吧。

 

02

[或行或止或舞,她的女人味]

讀喜菡的《最女人》

 

王希成/臺灣

 

這本詩集,與其說是關於女人一生的書寫,不如說是喜菡潛入嬰兒的小腳丫,踢動天真的哭聲,化身各行各業行走于田野、鹽田,市集,甚至凝固在街頭當藝人。或者安靜地在光影中喝著午間茶,彩繪自己。

 

03

[我寧為我——懷念商禽]

 

向明/臺灣

 

他是一個我打心底即非常敬佩的同輩詩人,尤其他詩中利用超感所呈現的對現實的批判力道,是無人能及的。人都道他是一個超現實主義的詩人,卻不知他的詩無一不是殘酷現實給與他的靈感。現在,像他這樣的詩風怕已成絕響了。

 

04

[步緣詩歌的語言和生命——序步緣詩集咖啡染紅天空]

 

林錦/新加坡

 

在步緣的筆下,漢字如此鮮活。我相信,只要漢字還在,華文還在,詩歌永遠不會邊緣化。我還相信,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會有詩的意境,詩意的希望。

 

05

[驚喜不斷的閱讀——讀《中國女詩人詩選2017年卷》]

安琪/中國

童蔚入選本書的三首詩真的讓我感覺好厲害,語感保持得真好。童蔚是被語言拖著走的人,她只需順著語言的指引往前走就是,根本無須苦思冥想遣詞造句,這樣的詩人是幸運的。

 

06

[從秀實詩《存活》中看北齊歷史]

 

餘境熹/香港

 

高洋如此瘋癲,大概是因為未得大柄時〝孤單的存活著〞,衍生出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特別介意旁人〝咀唇的愛與恨〞,於是嘗試〝躲在與生俱來的硬殼裡〞,用表面的強悍消解內在的軟弱,以殺戮釋放心中的恐懼。可惜一輪胡作非為後,本應朝氣蓬勃的新生帝國只餘恐怖氣氛,〝路途是愈來愈難走〞了。

 

07

[書香讀楊瑾詩]

 

書香/大陸

 

凡高畫筆下的鞋子原型也是生活中最普通的物品,它與農民工老馬的鞋子沒什麼不同。而凡高將其納入筆下,注入藝術的靈魂使得它變成了藝術品。農民工老馬的鞋子被作者楊瑾納入筆下,與凡高的藝術品並置在一起,這雙鞋子因為注入了作者的詩歌藝術靈魂,而變得具有審美價值。這兩雙鞋子都是被藝術升騰並注入靈魂的物品,所以我說它們有共同之處。

08

[在語言中重生:姚風專訪](節錄)

 

蘇曼靈/香港

 

洛爾迦猶如清冷的月光下的獨行者,聶魯達卻可以擁抱太陽,可以向著太陽高歌。每一個詩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任何詩歌的聲音都是值得尊重的。繁複是好的,但是前提必須是恰到好處,不管你用怎樣的語言方式,必須適合一個詩人想表達的主旨,內容和形式要統一要和諧,以達到美的效果。

 

09

[液態的夢行者—讀陳皓詩集《空間筆記》]

 

喜菡/臺灣

 

房屋的樓梯間是一個轉折,一個迴環,通常用來居家的儲藏,但也可能是個可以沉思與做夢的空間。在這首詩中,陳皓以一名設計者的角度,去做設計前的想像與推演。而這樣的想像與推演卻是詩人的想像與推演。所以,窗帷掀開了春意,而高牆後面,可能是星空,可能是雨季,更可能是晨光幽微的醒來。如此的樓梯間充滿詩的寫意,令人神往。

讀《空間筆記》,不僅讀空間,也讀時間;讀陳皓的情感抒懷,也讀陳皓的生活體味。

 

10

[主觀的準確——紫凌兒對一張桌子的述說]

 

秀實/香港

 

美國作家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 說過:他們害怕龍,是因為他們害怕自由。同樣,詩人害怕一張書桌,是因為她在渾濁的世道裡害怕真愛。詩歌最末,把思想提升到最高位階。無論寫桌子,寫自身,均因其主觀的準確,讓真相呈現。而成就一篇傑作。

 

11

[一次次蛻皮才能擁有美麗的翅膀]

新時代背景下的女性意識詩歌創作一瞥

 

扎西才讓/大陸

 

把女性主義寫到極致的,則是伊蕾,尤其是她的《獨身女人的臥室》,在做一種純粹自我意識的表達。她的詩歌,將〝詩言志〞轉換為〝詩言我〞,這是對整個傳統詩歌的一種裂變,是了不起的詩藝探索。

 

12

[十二問艾琳:花語訪問顏艾琳]

 

花語/大陸

 

在北京地鐵詩展出前,臺灣的城市交通圈已經有捷運、公交車詩,我的詩作隨著捷運跟公交車早就跟著車流、人流趴趴走。很多人知道我的詩,上網搜尋我的信息、寫評、私下寫信給我,這二十多年來發生過多次。但我不在北京生活,無從得知北京民眾是否有感這項公共領域的詩展?畢竟我沒收過北京讀者的迴響。

本期顧問 秀實

本期主編 雲樵

本期編委 驚鴻 無邪 盜工部 雲樵  生查子

歡迎新詩及評論。投稿郵箱:psc518053@163.com

原創首發,民間立場,人文關懷,語言藝術的詩歌家園。

相關焦點

  • 馭風者詩刊第三期詩評易渡間 --張衛強賞析黃元元(香港 )作品《這道紅將抹上了蒼穹石》
    出版雜文集《直覺的程序生活》,個人詩集《窗戶為我留了一條縫》翻譯成法文、德文、義大利文、菲利賓文和越南文;《中英對照·中外現代詩名家集萃·黃元元短詩選》,《詩評易渡間.yuny詩評黃元元作品賞析》,行草書法集《廟前市·袁家賦》。
  • 《詩刊》刊發「結巴詩」?雜誌社:系介紹韓國詩人實驗詩
    欣賞者認為其頗有創新意識,不欣賞者認為這是一首「結巴詩」。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上述引發爭議的詩歌刊發於《詩刊》2020年5月號上半月刊「國際詩壇」欄目登載的《韓國當代詩選|文德守、崔夏林、李昇夏等》。
  • 茉莉花語lle首詩成功推《詩刊》作品
    主編:琻重陽  愛花人  郵箱:940792985@qq.com  欄目二【快樂列車】平臺互聯欄目,已與十六家平臺建立合作關係。  主編:劉剛 放飛思緒   編委:喵小優 安然    長期推薦刊物:《槐蔭文學》《今日新泰》《方向》《富川文學》《長江詩刊》《魯西詩人》《南北作家》《現代詩美學》《渤海風》《
  • 【銀心】36屆青春詩評|詩評:田字格
    在《詩探索》《人民文學》《詩刊》等刊物發表作品。參加《詩刊》社第36屆青春詩會,獲《詩探索》第18屆華文青年詩人獎,著有詩集《煙柳記》《舒顯富詩選》。作品散見《十月》《詩刊》《散文詩》《青海湖》《黃河文學》《星星》等刊物。作品入選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必修課《新詩導讀200首》和浙江傳媒學院選修課教材《中外愛情詩賞析》。和友人主編《安徽80後詩歌檔案》,出版詩集《散居徽州》《午後返程》。
  • 馭風者第三期詩評易渡間專欄--李悅嶺賞析向雲(香港)作品《縴夫淚石》
    小詩四劍客之一。[中英文藝家在線]主編,[英國陸雅東方名家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主席。加拿大[北美文苑]顧問,新加坡[世界文化藝術聯合總會]名譽理事,[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監事,,[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香港音樂文學學會]理事,[香港特別行政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作家協會]會員。[國際城市文學學會]香港分會副會長,[國際城市文學學會]海峽兩岸分會會長。出版《向雲新詩選》香港中央圖書館館藏及上架外借。
  • 稿費豐厚,知名刊物《星星》詩刊(原創、理論和散文詩版)徵稿啦
    建國以來,幾乎每一位當代詩人的成長與成熟都與《星星》詩刊相輔相成。曾榮獲國家期刊獎、新聞出版總局雙效期刊獎和國家重點社科期刊獎。《星星》詩刊歷來注重獎掖具有獨立性、代表性、創造性的當代詩人和詩歌評論家,連續舉辦《星星》詩刊年度獎,包括年度詩人、年度詩歌評論家、年度散文詩人和年度大學生詩人等四個獎項,是國內設獎最早、連續性強、最具公正性和權威性的專業詩歌獎項。
  • 英子評詩微刊第213期||坡湖詩社:重九雅集和陶小輯
    《英子評詩》微刊第213期薦稿:滕琪;製作:英子        「英子評詩」公眾號設置英子評詩、英子說詩、英子視點、詩詞漫談、論壇擷英、名家風採、詩家風採、詞家風採、詩詞人物、瓊苑新聲、嚶鳴酬贈、群英詩會、群英點評等欄目。
  • 陶春生前耗費心血參與主編 《存在詩刊創刊25周年紀念文集》出版
    《存在詩刊》 創刊於1994年12月,正式出刊1995年1月。2020年,《存在詩刊》已經堅持辦刊了1/4世紀。該刊物主要發起人為陶春、劉澤球、謝銀恩、吳新川、梁珩和索瓦。截至目前,已出刊13輯。
  • 陶春生前耗費心血參與主編《存在詩刊創刊25周年紀念文集》出版
    12月22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劉澤球和陶春夫人陳雪那裡獲悉,由陶春、劉澤球、謝銀恩主編的《存在詩刊創刊25周年紀念文集》經過長達兩年的編輯和審校,終於由成都時代出版社正式出版。看到新書出版,陶春的好友、與陶春一起創辦《存在》詩刊的核心人物、詩人劉澤球很感慨,「2020年是《存在》詩刊25周年,我們要辦一個紀念專輯,一共兩本書,是陶春、謝銀恩和我一起主編的。
  • 英子評詩微刊第216期||雷勝龍詩詞&張金英選評
    評 者 簡 介      張金英,網名南國英子,筆名英子。70後,粵人居瓊。傾心詩詞創作與評論,創辦《英子評詩》公眾平臺。現為中華詩詞學會理事、中華詩詞學會教育培訓中心高級研修班導師、《中華詩詞》《詩刊》特約評論員、海南省詩詞學會副會長兼會刊《瓊苑》執行主編。
  • 雪邊梅下三杯酒,歲尾年頭兩首詩;詩山聯海第26期徵稿,曉東詩刊629期
    無詩伴酒酬君意,聯海詩山最惠人。2018-12-15 05:15:04 32、童化平中醫師出句:數九圍爐春尚遠(艾曉東)對句:書窗剪燭詩相隨(童化平)評:詩相隨,三平尾 詩聯:寒風凜冽雪花飄,冬至陽生梅蕊悄。數九圍爐春尚遠,萬千絲柳綠芽翹。 鄉思作者:張祥勤在外打拼離遠家,故鄉心事在天涯。舉頭怕望床前月,夢裡鄉情常牽掛。2018-12-16 06:42:07
  • 支持賈淺淺的北大教授臧棣和詩刊彭敏,你們是蛇鼠一窩!
    ——今天凌晨我看了詩評家唐小林批判臧棣的一篇文章,感覺要氣炸了龍吟獻神詩詩刊編輯彭敏力挺賈淺淺作品?詩人雷曉明和洪亮拍案而起由賈淺淺事件想到莫言獲獎醜聞,諾貝爾獎得主就可通吃嗎賈淺淺在海外臉書Facebook上火了!詩人雷曉明再次發聲賈淺淺事件!
  • 「英子評詩」創刊一周年特輯||英子評詩微刊第159期
    浣溪沙·「英子評詩」創刊一周年有作風清      點翠評紅墨色香。靈襟霞佩玉琳琅。吟風直入白雲鄉。      水樣光陰俱作釀,者般世味要親嘗。會心文字列成行。  踏莎行·賀「英子評詩」一周年靜如      閒筆秋風,時拈秋蕙。憑闌仙霧銜秋水。冰輪盈握玉濤生,天南地北雲星萃。      十裡長亭,三千衿佩。寒煙橫笛梅開未。竹依新酒氣清嗟,一年說與詩中醉。
  • 北楓薦詩 II 大雪.或言之無物之詩 II 西庫
    作品發表於《詩刊》《星星》《上海詩人》《上海作家》、文學報、《詩歌月刊》《中國詩人》《中國詩歌》《青年文學》《散文詩》《星河詩刊》等報刊。獲中國詩歌學會第三屆「大眾傳媒•屈原杯」全國詩歌大賽優秀獎、2014年度星星中國散文詩大賽優秀獎、上海市作協首屆(2013)年度作品-詩集獎、2017年上海市作協年度作品-詩集獎等。
  • 馭風者詩刊第三期--許志健作品
    投稿時請標註馭風者詩刊投稿字樣,以免混淆,遺漏。6,投稿作品自留底稿,在投稿七日後,未收到回復。可另投他處。7, 馭風者詩刊共分為高山卷,流水卷 ,落花卷,秋霜卷四部。投稿為,微詩,小詩,短詩,詩評(詩評由詩評易渡間選出)四部分。作品入選後,將分別刊發各個專欄。8,投稿統一郵箱:1021124417@qq.com。
  • 【No.2020043期 手槍詩刊】槍詩練靶場 第43期同題 坐閣雨聲催眠,憑欄泉語入耳.
    妝美萬物河岸青柳絲舒袖輕曼舞蟄醒拔節麥苗頷首搖曳歡呼田野阡陌萊花黃撩得金甲忿忌妒迎東風尋春路邁開誘惑的腳步 感悟生活之二文/唐先同 家幸福【No.2019002期 手槍詩刊】堤岸柳 陌上香 縱湖秋色醉時光【No.2019003期 手槍詩刊】雄心付濁醪  清談聊永夜【No.2019004期 手槍詩刊
  • [ 詩話 ] - 定庵詩話 卷上
    定庵詩話 民國 由雲龍  ◎卷上 元人《武侯祠》七律一首,《升庵詩話》自謂見之於祠壁,喜而錄之。後人遂誤入《升庵集》。陳恭尹《鄴中懷古》一首,或以為系釋子道元作,而誤入陳集者。二詩皆胎息飛卿《過陳琳墓》詩,神韻格律,如出一手。並用十二文韻,步調皆同。而各有獨到之處。茲並錄之,覽者可以知所取法也。
  • 馭風者詩刊第二期《山風》專欄作品
    我的詩觀:做乾淨人,寫乾淨詩。投稿時請標註馭風者詩刊投稿這樣,以免混淆,遺漏。6,投稿作品自留底稿,在投稿七日後,未收到回復。可另投他處。7, 投稿欄目分為,微詩,小詩,短詩,詩評(詩評由詩評易渡間選出)四部分。作品入選後,將分別刊發各個專欄。8,投稿統一郵箱:1021124417@qq.com。9,投稿作者敬請關注神韻之風工作室微信平臺,以便了解作品錄選通知。
  • 徐州評論家蔣九貞是如何在新華網溢美王單單成名抄襲詩的?
    楊東澤,(Yang Dong Ze,1993-)中國當代詩人、專欄作家、90後詩歌銳評人。發表後作品部分收錄:公眾平臺「東澤先生」及微博「詩人楊東澤」。這組詩寫的是一個叫雄鎮的小地方的風物人情,是那裡的生活和命運,是一個詩化的世界,可惜這個世界並不如詩的美麗。
  • 以詩喚漢魂楚靈的南洋奇俠
    溫瑞安出生於馬來西亞,少年即有文名,高中時開始在新馬文壇重要文學刊物《蕉風》及《學報》頻密發表作品,專攻現代詩、純散文及新批評,並開始為外間刊物執編《詩專號》、《評論專號》。此後在臺灣六年間,溫瑞安先後主導《青年中國》雜誌社,主編《神州文集》,主持《神州詩刊》,組織長江文社和多個出版文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