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看了李詠女兒法圖麥寫的一本書《劉小姐》,這本書寫了兩位女性的愛情故事,書中的主人公「劉小姐」和「吾恙」兩個女人的愛情故事。
這本書是法圖麥16歲時寫的,小女孩看感情的角度很不一樣。看不出孩子氣,反而看到她這個年紀不一樣的感情思維,而且語言也很簡煉。
我覺得書中的故事可以分為兩個片段來看,劉小姐的愛情代表著青春初戀時期的美好。劉小姐在年輕的時候遇上了先生,先生是位軍官,可惜後來戰死了。這段感情沒有認真的開始就已經結束了,這就像很多人的初戀,初戀是美好而熱烈的,甚至很多時候是奮不顧身的。
但是很多時候初戀往往是沒有結果的,留給我們的是美好的回憶和青春時期的疼痛。
吾恙代表著很多姑娘,到了一定時候,男婚女嫁的年紀,兩個人相親結婚,過著普通人的日子。直到年老吾恙的愛人黑子去世,她回憶著自己的曾經。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享受了甜蜜的細水長流。老公對自己的愛是那種溫暖如春,並且長年都很寵愛。
之所以她能得到這些愛,更多的她並不同於普通的婦女。而是在結婚以後都追隨著時代的腳步,跟著時代一同進步。那才是她保持自我學習和進步,才得到了永遠的愛情。她的愛情不那麼熱烈,但是同樣在老公離去之後,給了她心裡永遠的痛。那時,她才體會了愛的意義。
2、
劉小姐和先生的愛情是奮不顧身的,代表著初戀時期的美好和熱烈。
先生住所隔壁的小巷子是他們的秘密花園。雖然跟劉家大院有段距離,可劉小姐卻絲毫不在乎。劉丁氏跟她說過,這世上有兩種愛情。第一種是奮不顧身的,等到哪天你真的愛上了一個人,就是叫你跋山涉水你也心甘情願。而第二種是細水長流的,是柴米油鹽,是小打小鬧,卻也是最踏實的。
我想著你大概更嚮往第一種,因為那樣的體驗只能有一次,可它不夠長久。姑娘家,要是想落得下半生安穩,還是該選第二種。
而吾恙和黑山的愛情卻是第二種,細水長流的。
原本平淡的日子卻因為黑山被升為交際處處長發生了變化。跟著他搬到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吾恙由於沒有對口單位,只能放棄原先的專業。承載著優秀知識女性獨立堅強的性格以及那股不甘心的勁,她最終選擇了進入寧夏京劇團,並且直接成為了人事幹部。
雖說黑山在藝術賞識這方面明顯次於吾恙,可他為了能同自家媳婦時不時來上一段有深度的對話下了不少功夫。一本本京劇史錄早就被他翻得破爛不堪,上面花花綠綠的全是筆記。黑山偶爾也會納悶,吾恙腦子裡這些想法到底是從哪來的,平時也沒見她讀過什麼哲學類的書啊。可越是這樣,黑山越覺得吾恙真的是個很特別的人。究竟哪一點特別倒也說不上來,他就是感覺自己這輩子,不會再遇到另一個和她接近的了。
我們生在這世上,什麼也帶不來,什麼也帶不走。走完這一遭,圓滿也好,遺憾也罷,總歸是走過了。
3、
這本書非常的簡短,就兩個小故事,但是分為中英文版本。在微信讀書的評書是7.6分,有很多看過書的朋友說,更多的是對姑娘的鼓勵。
看完本書的感覺覺得寫的有些倉促,故事結尾太快了,感覺話都還沒有說完。不過對於第一次寫書的人來說,其實還算很不錯的。出書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願望,但是她都已經出了那肯定是勝於很多人的。
法圖麥在這本書出版之後接受過採訪,她說:「對於寫作目前來講,只是一種愛好,也並沒有往作家方面的發展。」
《劉小姐》這本書的靈感源自母親哈文偶然提起自己母親的人生經歷。哈文對已故母親的生平已無從追問,法圖麥憑藉豐富的文學想像去作填補。而且這本書是在李詠去世之前寫的,並且李詠親自指導女兒寫了這本書,而且是在李詠的鼓勵下才有了這本書的出版。
對於法圖麥來說,這本書是她的第一本書,同時肯定也具有很多其他特殊的意義。
在父親去世之後,法圖麥的一些行為,引起一些網友的批評。但是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或許真的對於她太多要求了,畢竟她真的還很小,今年她才18歲呢!
雖然已經到了成年禮,可是這個年紀在很多父母的眼裡,還不是那個沒有長大的孩子嗎?相比很多孩子,覺得法圖麥真的很棒了,祝她人生的道路走得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