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名為《劉小姐》的中英雙語小說近日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很大程度上源於其作者是李詠哈文夫婦的女兒、16歲的法圖麥·李。法圖麥動筆創作這部小說曾得到父親李詠的鼓勵。法圖麥表示,父親在去世前看到了小說的出版,沒有遺憾。
《劉小姐》的創作契機,是哈文偶然間說起自己母親的愛情——20世紀40年代,劉小姐曾被一位國民黨軍官追求,最終卻嫁給了一位共產黨員,也就是法圖麥的姥爺。之後他們舉家從東北遷至寧夏,但更多的細節,哈文也無從了解。法圖麥其實並沒有和姥姥生活過,她的姥姥在她出生不久就去世了,但哈文的幾句簡單講述卻引起法圖麥的興趣和無限想像。13歲便出國留學的法圖麥對中國20世紀的歷史完全陌生,也尚未有過愛情婚姻的切身體驗,但這位「00後」卻開始構思起了這本以姥姥為原型的小說。
《劉小姐》從民國時期遼寧本溪一戶回族人家起筆,漫過半個世紀,直寫到劉小姐的晚年。劉小姐15歲時與一位國軍軍官相戀,單純美好的戀情卻因軍官死亡而告終,留給劉小姐一生的思念。同時寫了一個叫吾恙的回族姑娘,聽從家裡安排與回族小夥子黑山成親,生有兩個女兒。他們一度搬到長春,吾恙成為長春電影製片廠的電影剪輯師,剪輯過無數部作品,包括當時家喻戶曉的《大河奔流》。之後一家人輾轉寧夏,幸福相守,直到黑山先走到人生盡頭,帶走她全部的愛。被女兒問及為什麼媽媽不與姥爺同姓劉而姓吾時,吾恙回答:「我不願做那大多數。」小說以兩條線索穿插描寫劉小姐與吾恙「雙姝」的愛情故事。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劉小姐與穿軍服的先生兩情相悅,書信傳情;吾恙與黑山受媒妁之言結為連理,相伴到老。
法圖麥出生在北京,13歲就赴美留學,對中國歷史了解非常有限。因此她為創作這部作品,查閱了大量背景資料。去年暑假開始,法圖麥動筆寫這本小說,直到今年暑假最終完稿。她說:「開始的靈感就是想要做一個類似球形的角色和觀點。書裡很多人物都有很多發展的空間,就像抓了一把線頭一樣,基本上每個人都往深裡寫的話都可以寫出自己的故事。」
(原標題:李詠女兒法圖麥寫姥姥的愛情故事)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