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江湖快意恩仇,劍與「瀟灑」一詞往往配合的天衣無縫,因而大部分武俠作家都喜歡在作品中塑造一位或多位神乎其神的劍客(如西門吹雪、葉孤城等人),但金庸先生與別家不同,因其在小說當中引入「內力」這種元素,遂使得某些內功高手空手威力往往不在利刃之下,於是乎,在金庸武俠世界裡,空手絕技便崛起了(如獨孤九劍中,以破掌式、破氣式為最強招式),其中又以「掌法」最為博大精深。
今日筆者便來給大家總結一下金庸小說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論其武學掌法名稱,自「一」至「萬」居然一個沒少。
一、一拍兩散
此乃少林絕技,從《天龍八部》內容來看,這門掌法應當也屬於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只有一招,但威力驚人:玄寂適才所出那一掌,實是畢生功力之所聚,叫作「一拍兩散」,所謂「兩散」,是指拍在石上,石屑四「散」、拍在人身,魂飛魄「散」。可惜這位玄寂大師的對手是蕭峰,結果該掌法雖強,卻無絲毫用處。
二、二郎擔山掌
該掌門出自金庸中篇作品《飛狐外傳》,屬二郎拳一派的絕技,眾所周知,這個時代處於武學末世,江湖高手能力往往不如前代作品,但江湖武學的名頭往往愈來愈大,如這「二郎擔山掌」,名不副實。
三、三花聚頂掌法
該掌法源於全真派,從全真七子能力來看,他們應該沒有實力自創這樣的武功,所以該掌法創始人應該是王重陽,掌法名為「三花聚頂」,所謂「三花」其實就是「三華」,意指人體精氣神之榮華聚於玄關一竅。該掌門因而被稱為全真一派中最厲害的掌法,可惜在小說中的表現卻不盡人意。
四、四象掌法
該掌法源於峨眉派,乃小東邪郭襄所創絕技,這套掌法圓中有方,陰陽相成,暗藏天地陰陽、方圓動靜四象,滅絕師太素來自負為天下絕學。且論其易理,更在崑崙、華山正反兩儀刀劍之上,可視為郭襄晚年武功之精華。
五、五羅輕煙掌
大理段氏武學絕技之一,名為「五羅輕煙掌」,實際威力似乎也是如此,如輕煙一般無力,如輕煙一般縹緲。段正淳曾以此扇滅蠟燭,藉此功來撩妹。論其威力與大理段氏一陽指、六脈神劍相比,當真是兩個在天,一個在地。
六、天山六陽掌
天山靈鷲宮最被忽視的一門絕學,屬靈鷲宮最強絕技之一,也是治療「生死符」的唯一手段,從虛竹與李秋水交手表現來看,這套掌法有一特點:可化解任何招式的攻擊。這一點與後世令狐衝所學「獨孤九劍」頗為相似,不知二者是否有何聯繫?
七、七星聚會
《神鵰俠侶》中全真七子為破解古墓《玉女心經》,遂潛心研究,融合「天罡北鬥陣」與個人心得,創出這一招絕技,雖然只有一招,但掌力過人,原因在於這套掌法乃是合五人之力,以勁力彌補招式不足,每一招出去,都是將五人的掌力歸集於一點,因為威力極大,可惜當五人見識小龍女「玉女素心劍法」後,便心灰意冷,自認不敵。
八、八卦遊龍掌
出自《鹿鼎記》,屬武當派絕技,與少林派「千葉手」旗鼓相當,康熙曾以這門掌法同韋小寶千葉手拆解。《鹿鼎記》屬武學末世,因而這套掌法威力有限。
九、截手九式
出自《倚天屠龍記》這部作品,屬峨眉派絕技,創始應該是郭襄。當日滅絕師太曾以這套掌法對付張無忌,因張無忌體內九陽真氣強盛,遂無大礙,由此足見截手九式威力有限。
十、降龍十八掌
出自《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作品,其實把「降龍十八掌」歸於「十」字位,頗為不合,但畢竟名稱之中含「十」這一數字,同樣特點的武功還有很多,如「震天三十掌」、「快活三十掌」等,但論其掌法威力,以「降龍十八掌」為第一。
百、百花錯拳
出自《書劍恩仇錄》,這套掌法名為「錯拳」,實際上卻也包含掌法,這一點從其武學特點便可看出:只見陳家洛擒拿手中夾著鷹爪功,左手查拳,右手綿掌,攻出去是八卦掌,收回時已是太極拳,諸家雜陳,亂七八糟,旁觀者人人眼花繚亂。
乃是集天下武學掌法、拳法於一體,取名「百花」有繁雜之意,取名「錯拳」有雜亂不正之意,也可叫做「百花錯掌」,只是不如「百花錯拳」好聽罷了。
千、千手如來掌
出自《笑傲江湖》,乃少林絕技之一,少林掌門方證大師曾以該絕技同日月神教前任教主任我行爭鋒,掌法使將出來如千萬道掌影:這一掌招式尋常,但掌到中途,忽然微微搖晃,登時一掌變兩掌,兩掌變四掌,四掌變八掌。任我行脫口叫道:「千手如來掌!」
令狐衝因「獨孤九劍」未學到家,自認無法匹敵。
萬、千蛛萬毒手
出自《倚天屠龍記》,看似以指頭傷人,實際上這套武功也包含掌法,金庸小說「掌」、「拳」、「指」分屬三類武學,但「手」則不同,「手」類武學則囊括「掌」、「拳」、「指」三類武學,如陽頂天「大九天手」、少林寺「龍爪手」、「如來千手法」,虛竹所學「天山折梅手」等,都包含拳、掌、指等武學特點。
武學之道博大精深,遂做一總結,博眾君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