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正式接到轉業離隊通知的日子,回眸來路,思緒驟然飄零,感慨盡溢心扉。
在崗忙忙碌碌到現在,本來猶豫著,要不要效法前賢在濤哥這裡隨筆紀念一下已經結束的軍旅生涯,想了想還是寫一寫吧,就像吃飯,趁熱吃味道還在,等放冷了,東西還是那個東西,但很多滋味已然不同。
記得初次領略「濤哥」公眾號風景還是在2017年,轉眼春秋已然幾度。在這裡,「濤哥」大視角匠心獨具,讓軍轉工作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守正與創新中體現孜孜以求,一批批追逐夢想華麗轉身戰友們熱情參與,在思想碰撞中兼蓄包容,盡顯「萬物並育而不相害,大道並行而不相悖」的風度。
「濤哥講軍轉」在洗滌網絡喧囂的纖塵中亭亭而立,在復轉軍人歷經轉身、彷徨、拼搏、自新的求索中點燃激情,在安置「前」「中」「後」全方位縱深呈現軍轉歷程中展現芬芳。它就像一個站臺,讓很多人沉思駐足,王珏、問未央、莫凡夫、梁黎等老軍轉驚鴻一瞥,竟留下風情萬種,一路來去,光自亮,塵自落,水自流,香如故。
大江歌罷掉頭東
——無問東西,但問自己
提起轉業,也忘了自己起心動念於何時何處,只知道當大江南北的同學、戰友知道這個消息後第一反應竟然是「你小子濃眉大眼的也叛變革命(轉業)了?」電話裡有撫今追昔交流思想的、有何去何從關心關愛的,當然也有站在使命、道德的制高點迎風尿尿(調侃)的,免不了自己一頓操作猛如虎的點頭稱是。
其實,有句話說的挺有道理:人到中年,有兩件事別幹了,一是用別人的腦袋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二是用自己的嘴去幹涉別人的人生。
王家衛在電影《東邪西毒》裡說,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階段,看見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後面是什麼;高曉松對青年人說:你有大把的年華可以從容地去到不同的山裡轉轉,有一點可以保證:出來時不會是「山中雖一日,世上已千年」。
軍旅人生是一場沒有既定腳本,預先也不知道結局的戲,全靠自己的解讀和演繹,在生旦淨末醜各種角色裡,我們不必為沒當上主角而煩惱,也不會為提前退場而傷感,重要的是我們曾經後浪奔湧、無悔青春,我們曾經拼搏奮鬥、致敬芳華。這樣,在軍旅大戲徐徐落幕時,我們問心無愧優雅的退場,舞臺上留下多少歡笑和淚水?多少緣聚和緣散?多少人來人往?多少情濃情淡?
餘秋雨在《借我一生》裡寫到: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正真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選擇。半生輾轉千萬裡,莫問成敗重幾許,要相信,更加精彩的戲劇一定還在後頭。
也無風雨也無晴
——追風逐雨,去看彩虹
軍旅十數載,尤其是機關工作的七年,於自己而言更是一個從形成人格到完善人格的過程。它就像一部厚重的書,翻開它,有初出茅廬浪遏飛舟的書生意氣,也有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激揚文字,有宵衣旰食任勞任怨的無私奉獻,也有諄諄善誘兢慎前行的人生感悟;閱讀它,每一頁都收藏不同的心路歷程,每一段都演繹多彩的人生豪邁,機關上至將軍,下至普通幹事,群賢畢集,風採可睹。
感激它,讓我在這裡沉澱自己、擯棄浮躁,在自省自勵中學會了什麼是「行之有恆、久自芬芳」的踏實,什麼是「勿自譽、勿妄語」的質樸,什麼是「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的淡然。
回首軍旅,滿懷感恩!不管是曾經的投筆從戎,還是如今的復轉卸甲,我們其實都有一個夢想,或大或小,或真或虛;都有一個目標,或遠或近,或高或低。
多少戍邊為國的關山曉月,多少熱血凜然的男兒吳鉤,多少秋夜夢回的金戈鐵馬,又有多少鬢染雙角的依稀當年。
有理想的人總是在奔跑,沒理想的人總是在遊蕩,那些脫下軍裝扭頭罵娘的人,恐怕人生遲暮多半依然「空悲切」。
《美麗人生》中有一句臺詞:「沒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美麗的」。只要我們點亮自己的心燈,對人生熾熱而深情,拔起錨揚起帆,又何懼風雨兼程。
暮色蒼茫看勁松
——丹心寸意,皆為有情
在庚子疫情過後,我們看到了什麼?又在思考些什麼?是什麼觸動了我們的心弦?又是什麼震顫了我們的靈魂?
汲汲於生,也汲汲餘生,我們選擇更加深愛這個時代,深愛這個國家,愛我所愛、無怨無悔。讓我們保持住一份對生命的熱情,忠於自己內心的勇敢,不管是為了誰,都更加堅強。
別了,軍旅!那裡有自己最美好的年華和記憶,有軍校時代一起喝著啤酒,吹著牛皮,把一地雞毛的瑣碎化為雲淡風輕的談笑,有踢足球、玩CS、打DOTA互懟意識操作差的風騷基友,也有戰艦劈波、戰鷹騰空的的吹角連營,更有在正風肅紀反腐一線並肩戰鬥過的兄弟。「
事如芳草春長在,人似浮雲影不留」,那些開心的時刻,不舍的別離,深深的牽掛,依然溢滿溫馨。
周末,與轉業離甬的朋友相聚告別,情誼難言,回家的路上,看著車窗上流落的雨滴掩映著三江口的霓虹,亦真亦幻,不由得腦海中浮現一首老歌。
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潮起又潮落。
恩恩怨怨,生死白頭,幾人能看透。
滾滾紅塵,痴痴情深,聚散總有時。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夢裡有你追隨。
我拿青春賭明天,你用真情換此生。
歲月不知人間多少的憂傷,
何不瀟灑走一回。
讓我們嚮往事深情作別,帶著強大的內心上路,一起相約下一個春天,奔赴下一趟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