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搞、諷刺、揶揄,這部喜劇片玩嗨了

2020-10-27 迷影生活

估計喜歡看喜劇片的人,應該還記得2006年上映的那部《波拉特》,用驚世駭俗、癲狂諷刺來形容這部影片並不為過,因為,真實的謊言才最具有穿透力和殺傷力。

於是,當2020年步入尾聲時,生活中一向低調的薩莎·拜倫·科恩,在關鍵時刻祭出了《波拉特2》時,那種突然襲擊般的刺激與驚豔,或許讓很多觀眾一陣狂喜。

本片的核心人物,集編劇、主演於一身的薩莎,這位生於正統家庭、接受過良好教育的英國演員,看起來完全不是那種極端反智或盲目狂熱的電影人。

然而,扒一扒他早年間的履歷,就知道這位喜歡扮演各種角色的英國人,對諷刺喜劇的嚴肅性勝過了插科打諢的娛樂性。

波拉特,是他在《阿里·G個人秀》中自創的一個角色,一個所謂第三世界國家的著名記者,一個從思想到行為都根深蒂固般落伍的蠢蛋。

如果你熟悉美國老牌綜藝娛樂節目《周六夜現場》的話,或許對這種角色扮演的戲份不會陌生。

先入為主和離經叛道,是薩莎塑造人物的某種基準,在他成功扮演的所謂虛擬人物中,包括《獨裁者》中的艾拉登、《布魯諾》中的布魯諾、《波拉特》中的波拉特亦是如此。

這種特立獨行的創作方式,也在包括美劇《誰是美國》、《特工科恩》中反覆出現。

當虛擬的人物被注入了離經叛道卻又自成一體的的思想和行為時,便不自覺的變成了一面特殊的鏡子,

將一切道貌岸然的外表下,不為外人道的想法和做法,原生態、一股腦的搬了出來。

薩沙塑造的虛擬人物,表現得越發固執、愚蠢、癲狂、傲慢與無知,就越能讓觀眾深切感受到,這個真實世界的荒唐、狂熱、冷漠、刻板與愚昧。

除了將當今美國社會的種種劣根性,通過一個虛擬人物照進現實的本領之外,莎薩還有一個更為致命的看家技法——實拍。

或許對很多國內觀眾來說,《波拉特》純粹是一部站在山上看熱鬧的電影。

大家看到的是波拉特這個一本正經的虛擬人物,在美國社會中來回流竄,巧妙的引誘不同階級、種族的人,說出他們心目中的大實話。

在幾乎所有人惺惺作態、言不由衷的表現中,一次次撕裂了所謂的政治正確與主流價值觀。

這種往傷口上撒鹽的巨大撕裂感,或許對於我們來說,不過就是一系列癲狂而愚蠢的笑話,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思想佔了上風。

但對西方來說,這種以相對文明和溫和的方式,放大社會、宗族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的片段,具有相當的震撼力和挑逗性。

英國演員薩沙所飾演的各類虛擬人物,用單刀直入、瘋狂輸出的諷刺與揶揄,把西方各階層的臉打得生疼。

因此,當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全球觀眾,看到《波拉特2》蔫不出溜的上映時,那種憋著壞的微笑,便再一次出現在了大家的臉上。

不過,這部依然充滿荒唐和刻板、在極盡諷刺上更上一層樓的喜劇電影,似乎多多少少與局外人觀眾的預期碰不到一塊去。

被美國人當成未開化的鄉巴佬的波拉特,因為在不經意間「侮辱了祖國」,而被投入勞動改造。

然而,這位中亞某國的前著名記者將再次臨危受命,按照國家領袖的要求奔赴美國,原因很簡單:

與2006年比起來,美國的政治形勢大變,元首急於找到新的美國朋友,成為所謂強人俱樂部的一員。

於是,帶著送國家禮物的重大任務,波拉特踏上了去美國的路程。

正所謂,好事多磨。所謂的禮物——一隻猴子,被急於找到父親的波拉特女兒弄死了,波拉特乾脆想到了將女兒雙手奉送,以便拿到有權有勢的美國朋友的承諾。

孤注一擲的他,按照自己的路子,將女兒打扮得鋥光瓦亮,意圖實現把閨女送出去的重要使命,

不過,在大鬧副總統演說現場、參與紅脖子集會、套路總統最親密顧問等一出出鬧劇之後,波拉特以失敗者的身份回了國,卻發現元首另有陰謀企圖:

通過波拉特的這次環遊全球般的旅途,將一個不知名的致命病毒帶到世界各地,於是,後面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

《波拉特2》依然是一部尖銳的諷刺喜劇,但從故事上來說,雖然看起來邏輯漏洞百出、情節光怪陸離,但仔細想來卻也能說得通。

只是,與《波拉特》首部曲中,對美國社會、種族、性別、宗教等一系列話題,進行巧妙而尖銳的無差別諷刺比起來,《波拉特2》所涉及的範圍似乎克制了許多。

這種所謂的集中力量打一派的路子,在影片中表現得尤為清楚,

被惡搞、諷刺、揶揄的幾乎都是保守派勢力,特指紅脖子們,而崇尚多元化、支持全球化的自由派,或者更具體來說的白左們,則幾乎毫髮無傷、鮮被提及。

沒錯,《波拉特2》雖然看起來熱鬧得不得了,恨不得把看得見、摸得著的一切都諷刺一遍,骨子裡卻具有很強的傾向性,做出了一定的取捨。

此外,《波拉特2》也以波拉特父女之間的關係及各自的成長,作為全片的一條主線,試圖在女性平權與家庭觀念等方面,進行符合劇情的表達。

作為本片的重要人物,女兒從一本萬惡枷鎖般的小冊子跳出來,成長為自由、健康的女性,還子承父業,成為中亞某國排名第三的女記者,這個劇情足夠勵志,但也因過於魔幻,直接影響了《波拉特2》整部影片的所謂真實客觀性。

如果從十多年前的2006年去看,或許很多國內觀眾奉為神片的《波拉特》是無可挑剔的,根本挑不出問題的。

時過境遷,當魔幻般的時代真的來臨,某些人急於撕掉溫情脈脈的偽裝,為了利益不顧一切時,就一定會露出馬腳,讓我們這些局外人看到,極度撕裂之下的美國,一些真實的所思所想。

想來,這才是《波拉特2》至於國內觀眾最大的價值了。

相關焦點

  • 史話|德國喜劇片,惡搞「元首」希特勒
    這是第一部由德國本土製作的關於希特勒的諷刺喜劇片,以一種鬧劇的虛擬方式展現了希特勒在生命最後階段的日子,據稱影片的內容以前不少屬於內禁。執導該片的瑞士籍猶太裔導演丹尼·雷維(Dani Levy)希望這部電影遵循卓別林經典喜劇《大獨裁者》的傳統來嘲弄希特勒,為審視希特勒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
  • 壞總統:用惡搞諷刺屎尿屁去揶揄一個無下限的傢伙,有必要嗎?
    這部片子就屬於這個路子:用火力全開的惡搞諷刺屎尿屁,去揶揄一個朝令夕改、毫無作為的無下限總統,得到的除了一地雞毛,也真剩不下什么正經玩意兒。影片意在通過毫無下限的惡毒搞怪,來諷刺一個毫無下限的人,這種停留在「為了黑而黑
  • 湯姆·克魯斯變禿頭,鋼鐵俠演黑人,這部沙雕戰爭喜劇諷刺了誰?
    一部根正苗紅的好萊塢喜劇片,不僅雲集了《碟中諜》的湯姆·克魯斯、「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 、《搖滾校園》的傑克·布萊克、《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馬修·麥康納、《蜘蛛俠》的託比·馬奎爾、《馴龍高手》的傑伊·巴魯切爾,而且能夠把戰爭大片的名場面、奧斯卡的潛規則和一大堆好萊塢的逸聞趣事,結結實實的揶揄諷刺了一把,這件事,估計也只有本·斯蒂勒幹得出來
  • BBC又玩嗨了,來了部科幻喜劇恐怖偽紀錄片
    前不久,小丑介紹了一套BBC玩嗨了的偽紀錄片。形式是一本正經的講述英國史,但內容卻是瞎扯淡。
  • 推薦十部爆笑喜劇片,解解壓!
    喜劇不搞笑,喜歡玩煽情,這就太搞笑了。陳佩斯系列,郭德綱系列,趙本山系列,誰玩煽情了,有啥悲劇……先把人都笑了,笑得合不攏腿,再來說悲劇內核吧。"1.1《反鬥神鷹》,喜劇片。強烈推薦。美國佬玩無釐頭也很牛逼啊。雖然歷史悠久,但是依舊爆笑。如果論最搞笑的老外喜劇片系列,這個肯定榜上有名。一個飛行員有嚴重的心理陰影,因為他老爹當年害死了同事,導致他容易出事。
  • 這部王晶編劇惡搞王家衛的港片,你應該沒看過
    看到書中有人推薦《精裝難兄難弟》這部惡搞王家衛的影片,自己又非常喜歡王家衛的電影,忍不住找出來看了下,港味十足、惡趣味十足,也推薦給大家看看。《精裝難兄難弟》由曹建南執導,自稱超級無敵大導演吳宇森的粉絲,編劇署名不是女人,實則是導演王晶,這部電影裡王晶沒少揶揄王家衛,當然,王晶連自己也沒放過。
  • 名畫惡搞 | 世界名畫被玩壞了!畫風很魔性!
    在如今的娛樂時代,惡搞已無處不在惡搞名畫的梗,也是廣大網友百玩不厭的摯愛前段時間抖音惡搞名畫的H5更是刷爆了朋友圈▽而這種惡搞名畫的行為玩壞了叫「欠揍」,玩偏了叫「網紅」,玩好了叫「藝術」,玩6了叫「大拿」今天就來介紹幾位把這種行為玩的666666的藝術大拿!
  • 名畫惡搞 | 世界名畫被玩壞了!畫風很魔性!
    在如今的娛樂時代,惡搞已無處不在惡搞名畫的梗,也是廣大網友百玩不厭的摯愛前段時間抖音惡搞名畫的H5更是刷爆了朋友圈▽而這種惡搞名畫的行為玩壞了叫「欠揍」,玩偏了叫「網紅」,玩好了叫「藝術」,玩6了叫「大拿」今天就來介紹幾位把這種行為玩的666666的藝術大拿!
  • 《我是貓》|夏目漱石以揶揄與諷刺,洞穿維新時代知識分子的真相
    夏目漱石與吳敬梓共同用自己超絕的文字才華,極盡所能地去諷刺揶揄知識分子,把那些看上去高高在上的讀書人的假面,毫不留情的扯下來。與吳敬梓看到讀書人的假道學不同,夏目漱石從時代變革的角度看到知識分子的彷徨與驚恐。明治維新時的「重商主義」,像一臺「分揀機」,霸道地將滿腹經綸的讀書人從社會精英中剔除。
  • 《我的間諜前男友》,令人笑破肚皮的創意喜劇片,女神尺度無上限
    《我的間諜前男友》光是從英文片名就可以知道這部片的歡樂程度了,《TheSpyWhoDumpedMe》便是惡搞《TheSpyWhoLovedMe》(《007之海底城》)。《007之海底城》是一部於1977年上映的007系列電影,片中更是在角色的臺詞對話中揶揄了許多特工片的橋段,故事的喜劇笑點並不是建構在無釐頭的橋段上,而是在認真描述劇情時,自然而然且有意無意間地產生的。
  • 會玩!《歐洲歌唱大賽》曝預告 演員惡搞《權遊》
    會玩!《歐洲歌唱大賽》曝預告 演員惡搞《權遊》 時間:2020.05.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笑得尿到膀胱和前列腺惡搞大電影
    典型的惡搞諷刺類喜劇片,無釐頭屎尿屁喜劇典範。惡搞電影,既有發人深省的,也有「無釐頭」搞笑的,但輕鬆愉快還是主旋律。搞笑的電影倍受人們青睞,看過之後不僅能讓你心情愉快,而且還可以暫時忘掉一切煩惱,這個世界已經這麼悲傷了,我們得每天快樂一點。介紹幾部經典又搞笑,又捧腹大笑的電影!1:巨蟒與聖杯 唯一一部進入IMDB前50排名的惡搞類電影。
  • 諷刺喜劇片原來有這麼多講究,什麼是主類型電影?
    喜劇類型中的主類型法國喜劇片《巴黎淘氣幫》就是一部喜劇主類型片。這部電影裡有什麼呢?主要角色是一群孩子,動機是為了得到父母的寵愛,最後的結局是孩子和父母重新站在了一起,經歷了一段波折,親情得以更加堅固。
  • 這部活色生香的青春放浪曲,看過的人直呼嗨嗨嗨!
    影片中少女們出街只穿比基尼,每天的生活就是party和嗨嗨嗨。這部電影就是《春假》。有酒池肉林的糜爛,也有槍林彈雨的血腥!影片前半部已經嗨成這樣,後面還要怎麼玩?接下來,就是嗨到警察局了。四個穿著比基尼的姐妹花躺在冰冷的看守所裡,還就這樣上了法庭。
  • 這部科幻電影硬是拍成了無釐頭惡搞電影 在404邊緣瘋狂試探
    譯名《鋼鐵蒼穹2即臨種族》、《鋼鐵蒼穹2:惡搞新世紀》。這部電影第二季《鋼鐵蒼穹2即臨種族》已於2019年上映,果然不出所料,電影在黑色幽默和惡搞的路上越走越遠。顯然這部電影劇情已經不重要了。顯然你沒看過這部電影,如果是這樣,那還真是喜劇了。
  • 笑到飆淚,「豬突猛進」被玩壞,惡搞文化已「侵入」二次元
    只要打開搜尋引擎,輸入豬突猛進,很多惡搞cos和視頻都會相繼彈出,普通cos也還好,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惡搞cos出現,賺盡眼球。相信許多二次元迷在看動畫的時候都會被這一段逗笑,而這位惡搞「豬突猛進」的cos就是看中了這一點,從圖中看,整個cos中最靈魂的應該就是這個斥巨資打造的精緻野豬頭套了,coser將動畫中的場景還原得非常好,嚴肅之間還透露著一絲搞笑。笑到飆淚,「豬突猛進」被玩壞了,很多惡搞視頻中還經常出現這個段子,由此可見這是有多火。
  • 被廣告帶偏的聖誕老人,這部電影揭秘,他原來長這樣
    但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不僅應景,而且作為一部歐洲電影,是復古的法國人對如今被流行文化包裹、並跑偏的聖誕老人一次諷刺+自黑式的演繹。  因為電影中聖誕老人的精靈出了問題,只能親自送禮物,結果這個老頭來到人間,不但沒人認識,還被當做神經病抓了起來。看完這部電影,就會發現真實的聖誕老人原來是這個樣子。
  • 低俗,隱喻,惡趣味,把恐怖片當喜劇片看合情合理
    有時候,你去看恐怖片,就會覺得很奇怪,明明是奔著恐怖片去的,結果來來回回就成了喜劇片了,這是因為導演對於恐怖片的掌控力已經超出了恐怖片要表達的內核的範疇。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是一種類型的恐怖片,而這種類型的恐怖片正因為摻雜了別的一些元素,正開始變得奇妙了起來。最終的結果已經遠遠的超越了恐怖片的範疇,但是卻依舊是歡樂的。
  • 93年一部經典喜劇片,許冠文最後的輝煌,賣了1873萬港幣
    說起香港喜劇片,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周星馳。毫無疑問,周星馳主演的無釐頭喜劇片幾乎就是當代香港喜劇片的代名詞,他用戲謔誇張的方式演繹小人物的成長與奮鬥,更是周星馳作品最鮮明的標識。但年輕一代的觀眾很少會記得,在周星馳之前的香港喜劇片,一直是由另一位喜劇大佬掌管,那就是有著「冷面笑匠」之稱的許冠文。稱許冠文為「喜劇之王」一點都不為過,70年代初,許冠文得到導演李翰祥的賞識,開始在喜劇電影裡嶄露頭角,他和許冠傑、許冠英幾個兄弟一起締造了香港喜劇片從未有過的輝煌,創造了脫胎於現實生活的「市民喜劇片」,在香港喜劇電影史上留下極其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