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又玩嗨了,來了部科幻喜劇恐怖偽紀錄片

2021-02-08 庫布裡克的小丑

前不久,小丑介紹了一套BBC玩嗨了的偽紀錄片。

形式是一本正經的講述英國史,但內容卻是瞎扯淡。

就連主持人,也是由片方創造出來的。

由英國女演員戴安·摩根扮演的主持人,在採訪的過程中,會一本正經用她的無知地對觀眾胡說八道,例如:

 

這套偽紀錄片的譯名就叫《扯淡英國史》。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戳:BBC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竟扯出了一套泥石流劇

 

在BBC手上,偽紀錄片無需再局限於DV,手持攝影機的形式,以及恐怖,驚悚內容。

它可以拍出紀錄片的質感,內容上能玩的東西還很多。

就如今天要跟您介紹的另一部BBC玩嗨了的偽紀錄片,這回觸到了科幻題材。

片名聽起來挺驚悚:


《大屠殺:吞噬過去》

(雖然豆瓣現在僅有6.9,300多人評價,但IMDB則是7.9)

 

這個片子,它首先是個科幻片。

時間設定在50年後的2067年(本片為2017年上的片子)。

那不是一個末世時代,至少在生活層面上,是發達的。

在家裡照顧花花草草的老人,是坐在這樣一個懸浮的椅子上的:

 

年輕人的戶外打球運動是這樣的:

 

虛擬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讓人回到過去,體驗以前生活的境地了。

 

那還是一個眾生平等的社會。

那時候,已經沒有肉食主義者或素食主義者之分了。

因為。。。50年後,人們已經不再吃肉,所以,社會中這兩個概念,已經毫無存在意義了。

 

本片導演西蒙·阿姆斯特爾,就是一個素食主義者。

所以,這個片子從素食主義做文章,也就不奇怪了。

但本片並不是在宣揚素食主義,至少不完全是。

它是肯定素食主義的,但風格卻也極盡諷刺,帶著黑色幽默。

 

這就要說到本片的第二個類型元素—喜劇片。

本片如紀錄片一樣,用一本正經的形式,回顧了到2067年,人們完全吃素的演變歷史。

這其中,有著不少惡搞。

例如,惡搞英國首相搞豬(就是《黑鏡》第一集的內容):

 

惡搞川普:

 

甚至,還將全球氣候變暖所產生的災難性後果,歸因於人類屠殺動物,吃肉。

於是,在這個部分,阿諾也被惡搞到。。。了。

 

行為藝術也被惡搞。

行為藝術家阿布拉莫維奇的行為藝術《凝視》,在片中被描述為:

當她凝視著食肉的人們時,她落下了眼淚。

當然,這不是真實的。

這件事的真實版本是:

2010年,塞爾維亞行為藝術家瑪麗亞·阿布拉莫維奇在紐約舉辦了一個名為《凝視》的行為藝術展覽。

在這個過程中,她靜坐了716個小時,為期兩個半月,與1500個陌生人對視。

這些陌生人,在她面前有的痛哭,有的耍寶,有的求婚,反正使勁渾身解數,但她卻沒有反應。

直到有個人在她對面坐下來後,才讓她開始顫抖,流淚。

因為對面的這個人,曾經和她是情侶。

只是,後來兩人分開了。

分開那年,是1988年;

重逢的這一年,是2010年。

 

本片也是導演西蒙·阿姆斯特爾的第一部長片處女作。

可能此人您不大熟悉,不過他在BBC主持過一檔綜藝節目,這節目已經播了20幾季:

《樂壇毒舌嗡嗡雞》(1996-2014,基本上,每一季在豆瓣都是9分以上)。

 

這是一檔和音樂相關的問答節目。

節目中,毒舌已經不是底線了。

光看這個破壞音樂的片頭,其風格就可以猜出一二:

 

來參加這個節目的嘉賓,不乏一些樂壇巨星。

但是在這個節目中,主持人與嘉賓在問答過程中,那毒舌程度簡直就是辣手摧殘,令人慾哭無淚。

各路神仙也經常對對當紅明星無情嘲弄,尺度是膽大包天。

例如這一段:

這樣的風格,在這部《大屠殺:吞噬過去》也依然延續了。

當然,這回用的是一本正經的方式。

它對於素食主義給予了肯定。

但是在一些情節上,本片給了刻意的誇張後,則形成了一種諷刺意味,造成了喜劇效果。

例如,50年後的年輕人,在審視過去食肉的歷史時,是尤為不解甚至帶著悲天憫人的態度的。

這一段,先是說得非常恐怖:

 

然後則是反轉:

 

還有關於養貓的這一段,則是提出了一個諷刺的悖論問題:

如果你在成為素食者前,養了一隻貓怎麼辦?

這隻貓什麼都不吃,只吃魚。

所以你現在每個月殺50條魚,就為了養活一隻貓。

你現在想想,這隻貓當初就不應該養它。

 

而本片的第三個類型元素,則是恐怖。

這種恐怖,沒有出現鬼神,沒有一驚一乍的場面。

它是用內容來刺激您的腦神經。

相信我,這些內容肯定會讓您在短時間內對肉食感到反胃。

生活在當今的我們,成為了片中過去時代的「恐怖分子」。

我們喝的酸奶是:被QJ的牛所凝固的奶,人們通過猥褻奶牛的方式,讓他們被動產奶(具體內容還是您親自看吧)。

 

我們還吃烤乳豬!

根據「歷史資料」,曾經有人在節目上,將烤乳豬做為一個廚藝展示。

光是這個畫面,就讓我有著反胃的浮想了。

 

而偏偏,這「歷史資料」中,大廚還說出:

它的靈魂被帶走,我們的美味隨之而來。

 

假設,您不喜歡酸奶,沒吃過烤乳豬。

那麼,以下事情您肯定參與過:

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其中之一吃過吧?

我到現在都很難某類廣告的概念:那些雞啊牛啊,在廣告中叫人們過來吃它們?

而在片中,也展示了這樣一段廣告畫面,臺詞說道:

跳進燒烤醬是我們的最愛!

 

還有,人家對於漢堡的理解,雖然感覺哪裡不對勁,但就是無法辯駁。

至少,看了這句臺詞,我一天不想吃漢堡:

人們把這個星球上的生命切碎,夾在兩片麵包之間,有點瘋狂。

 

而本片卻還更進一步地深挖這些企業背後的商業運作因素。

這就包括這些快餐公司對自己企業的包裝,例如:

將肉與玩具相結合;

漢堡王被打造成了一個魔法師;

麥叔叔的紅頭髮是因為他是個小丑,而不是由於在血裡染過色。

這些行為總結起來就是:

它在商業包裝上,轉移轉移了大人以及孩子的注意力,從而使得吃肉這件殘忍的事,變得不再那麼殘忍。

所以啊,我們這些吃肉的,在這個片子中,都成為了歷史罪人了。

您說,這事還不算恐怖嗎?

 

然後,本片的最後一個類型片因素才是紀錄片。

這個相信從上面的介紹,您已經知道是個什麼風格了。

不多說,又一部大開腦洞的偽紀錄片。

它諷刺極端主義者,但並不否定素食主義;

它惡搞,有些誇張,但並非原則上無底線。

 

我本身不是素食主義者,所以我查了下素食者的分類。

素食是一種文化,而成為素食主義者的原因大概有這樣幾種:

--宗教信仰,例如僧人,苦行者;

--為了健美,減肥這類自由式的目的;

--心地慈悲,不忍動物因自己的口腹之慾而慘遭殺害。

而本片很明顯地,就是將重心聚集在了最後一類上。

這類素食主義者裡,就包含不少哲學家和藝術家。

例如達文西,他說過:

我不願我的身體成為其他動物的墳墓。

(My body will not be a tomb for other creatures)。

 

如果只看表面的話,吃素會使得這個世界變得不再那麼殘忍。

這一點,本片是給予肯定的。

但如果細思,咱其實不難發現,本片諷刺了那些極端的素食主義者。

例如,因為人類吃肉,大量宰殺動物使得全球氣候變暖,世界被洪水淹沒這情節就是佐證。

因為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的肉食是永遠無法杜絕的。

即使人類不吃肉,難道老虎,獅子這類猛獸也能不吃肉改吃草?

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理論,就闡釋了這個世界中,人類,猛獸這些都屬於食物鏈的一部分。

人類,是沒辦法單獨跳出食物鏈以改變整個世界的。

人類卻可以做到,尊重不同立場的人的不同選擇。

 

當然,這個話題,說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反正,回到電影本身來說,這65分鐘,再一次給我開腦洞了。

更多的內容,留待有興趣的您去看吧。

其實我也不擔心介紹這個片子會影響您的食慾。

因為只要您不是素食主義者,我想著,這片子再怎麼樣,都阻止不了吃小龍蝦看世界盃的步伐~

有興趣的朋友,回復「大屠殺」吧,非留言區哦~

與其賞析電影,不如享受電影。

長按以下二維碼,一起玩吧~小丑微博:「庫布裡克小丑」

相關焦點

  • 恐怖偽紀錄片簡史
    什麼是「恐怖偽紀錄片」?恐怖偽紀錄片是以採訪紀實或家庭錄像為拍攝手法的恐怖片,也是目前恐怖片流行的拍攝手法之一。而恐怖偽紀錄片的內容主要以(科幻/靈異/恐怖)為主,相比常規的恐怖片,有較強的代入感和技術性。
  • 四部偽紀錄片形式的恐怖電影
    大家好,我是影片客今天要說的是偽紀錄片形式的恐怖電影什麼是偽紀錄片?偽紀錄片又稱「仿紀錄片」,一種紀錄片或電視節目類型,通常帶有喜劇的嬉鬧性格,但也有非常嚴肅的偽紀錄片。這是電影中的一種拍攝手法,為了讓觀眾欣賞更加具有真實感。在偽紀錄片恐怖電影中,當你遇到鬼怪時,你不再是以第三視角觀看,而是以第一視角,這大大增加了觀影的真實感。
  • 五部不得不看的恐怖偽紀錄片
    真正該恐怖的地方,還沒看清,就沒有了。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品類是偽紀錄片類。這種電影就是會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還能讓你有種真實感,涉及的情節場景比較簡單,基本就像真人秀,只是你也明白的,這些都是假的。今天我們就來看幾部偽紀錄片。
  • 五部不得不看的恐怖偽紀錄片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品類是偽紀錄片類。 這種電影就是會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還能讓你有種真實感,涉及的情節場景比較簡單,基本就像真人秀,只是你也明白的,這些都是假的。 今天我們就來看幾部偽紀錄片。
  • 五部偽紀錄片帶你進入虛虛實實的世界
    電影《女巫布萊爾》為全世界的電影人開闢了一條金光大道,於是各種偽紀錄片之名的電影紛紛投入拍攝。偽紀錄片投資小,見效大,紀錄片的風格帶入性大,是恐怖片和導演處女作(主要是因為沒錢)的最佳載體。剛開始出現在銀幕上的都是些恐怖片,著名的《鬼影實錄》,《死亡錄像》都取得了票房成功。
  • 盤點 偽紀錄片的八隻「觸手」,竟然如此囂張
    新世紀之初興起的恐怖偽紀錄片,引發了一陣偽紀錄的風潮,各種偽紀錄亞類型百花齊放,時至今日,已繁衍出以下八類,蔚為壯觀。怪物偽紀錄源頭作品:[科洛弗檔案] Cloverfield 2008風格特點:屬於科幻偽紀錄的一個變種,聚焦於一個或一群怪物由發現到入侵的過程,偽紀錄的形式使人與怪物的碰撞更為緊張刺激隸屬作品:[追擊巨怪] Trolljegeren
  • 這6部恐怖偽紀錄片,因為真實所以驚悚!
    一般的恐怖電影都是通過音效、血腥畫面等感官刺激來嚇人,而偽紀錄片能讓觀眾融入情境,相對於一般電影更加真實,下面就來給大家推薦幾部......《女巫布萊爾》(1999)這算是偽紀錄片的鼻祖,開啟了恐怖類型的偽紀錄片先河。
  • 超級恐怖但又感人的偽紀錄片《死亡錄像》
    《死亡錄像》 從小看恐怖片長大我,從早期的香港殭屍片,到後來的美國噁心片,日韓鬼片似乎我已經有了很強的免疫力,但這次竟然被這部片子嚇到了《死亡錄像》,拍得太TMD好看了,一個字「爽」,與之前的《厄夜叢林》也就是《女巫布萊爾》一樣,都是用紀實的拍攝手法,其實就是偽紀錄片
  • 偽紀錄片——小成本影片暴利的捷徑
    和大多數膾炙人口的好萊塢商業片一樣,《科洛弗檔案》沒打算把主題玩得多深刻,有人認為這是對9•11恐怖襲擊事件的映射,當高樓倒下、濃煙滾滾而起之時,人們的恐怖情緒迅速滋生,但僅僅從娛樂性上來說這部電影已經非常合格了。在《女巫布萊爾》之後把偽紀錄片這一題材形式推上了好萊塢電影製作的主流。
  • 喜歡偽紀錄片的小夥伴,千萬別錯過這一部
    《昆池巖》偽紀錄片的形式、真實恐怖地點的加持,使其上映後迅速受到了廣泛關注。從而取得了製片成本近十倍的票房成績,令人咋舌。不過還沒蹦躂幾天,該片就陷入了「抄襲門」。可他們偏偏就像小嗨一樣,給大家安利了上百部恐怖片依然不溫不火。於是節目組準備玩點兒刺激的——深夜探訪當地廢棄多年的科林伍德精神病院。
  • BBC紀錄片《女王的宮殿 》全集
    主演: Fiona Bruce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www.bbc.co.uk/programmes/b014s2pv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1-09-12(英國)集數: 3單集片長: 60分鐘又名: 女皇大觀園
  • 6部恐怖偽紀錄片,因真實才恐怖...一定記得夜晚慎看!
    一般的恐怖電影都是通過音效、血腥畫面等感官刺激來嚇人,而偽紀錄片能讓觀眾融入情境,相對於一般電影更加真實,下面就來給大家推薦幾部.《女巫布萊爾》(1999)                                  這算是偽紀錄片的鼻祖,開啟了恐怖類型的偽紀錄片先河。
  • 這6部恐怖偽紀錄片,因為真實所以驚悚!(夜晚慎看)
    //////////一般的恐怖電影都是通過音效、血腥畫面等感官刺激來嚇人,而偽紀錄片能讓觀眾融入情境,相對於一般電影更加真實
  • 「偽紀錄片」放送大全
    今天我們來聊聊「偽紀錄片」。它看似和紀錄片一樣都記錄真實生活,但實際上卻是虛構的。導演根據自己的設想,創設一定的環境,設計一定的情節。之所以帶個「偽」字,因為它只是模仿紀錄片的一些特徵來製作,實際上它是屬於故事片的範疇。
  • BBC最偉大的「偽紀錄片」
    在以精緻獨到的自然史類紀錄片聞名的BBC旗下的Natural History Unit公司創造各種口碑神話的同時,同屬BBC的Films公司也製作了許多同樣經典恆久的人物傳記片(如《成為簡·奧斯丁》《明亮的星》《福爾摩斯先生》等),即使這類片子受眾不如自然類紀錄片廣,但也能在電影史中留下一抹亮色
  • 認識偽紀錄片恐怖電影,並以《昆池巖》為例談該類型片的聲音運用
    偽紀錄片是以電影的方式通過幹涉、介入去跟拍事件裡的當事人。通過在虛擬電影中使用紀錄片的拍攝技巧,以記錄、實錄、全景的方式,有意識地留下現場聲音的痕跡或者暴露攝影機,達到混淆記錄與虛構、現實與幻覺的目的。所以偽紀錄片帶個「偽」字,因為它只是模仿紀錄片的一些特徵來製作完成,實際上它是屬於故事片的範疇。
  • 《第四類接觸》這種偽紀錄片你愛看嗎?
    為什麼《第四類接觸》 是偽記錄片呢?偽在哪裡?這或許是唯一一部有明星出演的偽紀錄片,《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系列女主角米拉喬沃維奇(Milla Jovovich)在片中「扮演」了一個真實存在的心理醫生阿比蓋爾泰勒(Abbey Tyler),她在調查美國小鎮人口神秘失蹤一事,隨著採訪的深入,泰勒發現很多錄音、圖片記錄的內容都無法從現有的文化、宗教角度進行解釋,最後得出的結果就是外星人綁架了這些人,也就是片名所說的第四類型接觸
  • 《昆池巖》韓國最恐怖的恐怖電影,打敗了口碑大熱的《頭號玩家》
    《昆池巖》韓國最恐怖的恐怖電影,打敗了口碑大熱的《頭號玩家》《昆池巖》是韓國近十年來最快突破百萬觀影人次的本土恐怖片。看過的中國吃瓜眾分成了兩派。有人被嚇到只敢在指縫裡看完全片,也有人覺得電影一點都不恐怖,甚至無聊得要睡著了。
  • 這真的是假的 「真人秀」|真人秀|偽紀錄片|山田孝之的坎城電影節
    這部劇乍一看是部紀實紀錄片,還有點像真人秀。大概講的是:日本演員山田孝之找到導演山下敦弘,說要拍一部在坎城獲獎的電影,想請他當導演,自己擔任製片。他想拍一部由美國真實案例改編的變態殺人狂的故事。而他請的主演竟然是12歲的女星蘆田愛菜。
  • 2019年電影排行榜,十大科幻/動作/動畫/喜劇/恐怖/愛情電影
    2019年度電影榜單,六大類電影(科幻、動作、動畫、喜劇、恐怖/驚悚、愛情)共60部影片。其中美國電影32部,超過半數;韓國電影8部;中國大陸、日本電影各有6部,西班牙電影2部;法國、匈牙利、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加拿大、印度各有1部電影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