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電影更遠還是更近?「偽紀錄片」放送大全

2020-08-25 人生電影公司

今天我們來聊聊偽紀錄片。它看似和紀錄片一樣都記錄真實生活,但實際上卻是虛構的。


導演根據自己的設想,創設一定的環境,設計一定的情節。之所以帶個「偽」字,因為它只是模仿紀錄片的一些特徵來製作,實際上它是屬於故事片的範疇。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直播」——它具有極強代入感,觀眾更能感受電影所營造的氛圍。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現在大多偽紀錄片的題材都跟懸疑、恐怖或者真實事件相關。這樣拍攝出來的電影,大大增加了驚悚恐怖係數。


1999年的《女巫布萊爾》首次採用手持攝影的方式拍攝恐怖題材。影片雖然成本極低,製作粗糙,卻大獲成功。


紀錄片作為噱頭,最大限度的調動了觀眾的獵奇心理。



影片全程採用手持DV拍攝,鏡頭晃動,畫面失焦,讓人產生很真實的感覺。


影片紀錄了三名大學生為了探尋女巫,走進森林最後死亡的全過程。尤其在森林中遇上「鬼打牆」,三人心態逐漸崩潰,無能為力,直到絕望。



其實片中沒有什麼血腥鏡頭,就連女巫的真實面貌也並沒有出現,但卻給了觀眾無限的想像空間——


一宗離奇的失蹤案用全紀錄的手法呈現,它仿佛真的發生了,觀眾內心的疑問和茫然在影片結束後許久不能消散。



甚至回想後仍有一種毛毛的感覺,被自己嚇到。這就是導演想要帶給觀眾的不一樣的體驗。



《女巫布萊爾》以6萬美元的成本,拿下了2.48億美元的巨額票房。此後偽紀錄片手法開始被爭相效仿。


除了《女巫布萊爾》外,最知名的偽紀錄片一定是2009年上映的《靈動:鬼影實錄



一對年輕的夫妻終於搬進了他們期待已久的位於郊區的大房子,然而他們卻沒有半點喬遷新居的喜悅。


因為他們驚恐地發現,這個房子裡似乎有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存在。兩個人都因為越來越明顯的靈異現象而深感困擾。


一些怪異聲響,卻總是發生在午夜時分,尤其是當他們睡著或半夢半醒之間。
後來他們決定用攝像機代替熟睡的自己,看一看那些時不時煩擾他們的究竟是一些什麼東西。


他們在房子裡安裝了多臺攝像機。但顯然,他們對隨後出現的可怕事件,並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影片所渲染的懸疑氣氛,所呈現出的真實恐怖體驗,都讓人顫抖。


導演把「偽紀錄片」的噱頭利用得淋漓盡致,他一直號稱自己是在拍攝紀錄片,甚至連宣傳都是如此。而啟用非職業演員來演出該片,也讓他達到了這一目的。


本片以1.5萬美元成本,收回超過2億美元票房,超過13000倍的回報率令人咋舌。觀眾再一次看到一個導演利用了同樣套路取得了成功。


之後更是連拍四部續作,成為偽紀錄片的經典系列。



要說能媲美鬼影實錄的電影,西班牙的《死亡錄像》系列一定上榜。《死亡錄像1》甚至比《鬼影實錄1》還早兩年誕生。



故事發生在一個公寓樓中,封閉環境增加了恐怖的氣氛。女記者和攝影師跟隨幾名消防隊員來到事發地後,發現了一名被感染的老婦。


沒想到老婦居然開始瘋狂攻擊前來的警員和消防員。正當人們要將傷員送去醫院時,公寓卻被警方封鎖......


影片將偽紀錄的真實感發揮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手持拍攝的手法也將一部本來普通的B級血漿片成功升華。



快速的情節發展和凌厲的剪輯,令驚悚效果層層遞進,結尾處的夜視拍攝更是將全片的恐怖氛圍推向頂峰。

要說缺點的話,實在是晃得讓人想吐......



前後幾年,亦有《靈異咒》《墓地邂逅》《科洛弗檔案》《第九區》《達洛夫事件》《昆池巖》《中邪》等佳作問世。


封閉的公寓、廢棄的精神病院、冰天雪地的無人之處、人跡罕至的森林、黑暗的洞穴、甚至外太空都是偽紀錄片愛用的場景。


只因這些空間能夠帶來最緊迫的窒息感。



不過近年來,偽紀錄恐怖電影的發展已經遇到了瓶頸。特別在恐怖元素的設置和故事內容的編排上都顯老套和乏味。


技術手法被限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如晃動的、或固定的攝像機、又多又雜的臺詞,一眼看穿的結局等等。


最重要的是,恐怖紀實感也在逐漸失去新鮮性和刺激效果。


下面是附加推薦環節:


《最後一次驅魔》,被低估的一部,足夠驚嚇
《蒙哥湖》,看似平淡卻有暗湧
《尼斯湖事件》,小眾,蛇頭虎尾
《波基普西錄像帶》,重口罪案實錄
《幽靈樟宜》,新加坡出品,鬼屋模式


《第四類接觸》,半偽電影,有段錄像讓人毛骨悚然
《梅根的失蹤》,虐殺,真實得讓人壓抑
《隔離區》,美國翻拍版《死亡錄像》
《超能失控》,最過癮的科幻偽記錄片
《巴黎地下墳場》,埋葬六百萬人的地下迷宮,強推


《探訪驚魂》,如何正確拍神經病
《失魂記憶》,恐怖的外衣,感人的核心
《解除好友》,在線視頻聊天殺人事件

《解除好友2:暗網》,更知名的一部
《深入陰宅》,低配版《昆池巖》


放送禁止》,日本深夜系列節目。在電視臺裡存放著許多的拍攝素材帶,其中一部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不能播出,這部分帶子就被稱為「放送禁止」。


而此系列的節目,就是將這些「放送禁止」的帶子公布於世......

相關焦點

  • 恐怖偽紀錄片簡史
    2008年的《科洛弗檔案》也以偽紀錄片的風格,卻動用了上億的投資,以「科幻末日」為主題,整體看來是一部不錯的科幻片,確仍然存在不少的爭議,因為在當時本片投入了巨資,但呈現的確是小家子氣的偽紀錄片風格,無論是觀眾還是製片方都表示不滿。不過本片的思路又延續了後來的兩部番外電影。
  • 四部偽紀錄片形式的恐怖電影
    大家好,我是影片客今天要說的是偽紀錄片形式的恐怖電影什麼是偽紀錄片?偽紀錄片又稱「仿紀錄片」,一種紀錄片或電視節目類型,通常帶有喜劇的嬉鬧性格,但也有非常嚴肅的偽紀錄片。這是電影中的一種拍攝手法,為了讓觀眾欣賞更加具有真實感。在偽紀錄片恐怖電影中,當你遇到鬼怪時,你不再是以第三視角觀看,而是以第一視角,這大大增加了觀影的真實感。
  • 偽紀錄片——小成本影片暴利的捷徑
    於是,故事片與紀錄片界限的日益模糊,成為當代電影的一大特徵,「偽紀錄片」這一體裁也相應誕生。相對低廉的成本,更好的宣傳噱頭,觀眾觀影的代入感,都成為目前這種「偽紀錄片」類型劇情片的製作優勢。在電影院裡,甚至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扮成路人甲,若無其事談論著女巫的民間傳說。於是,電影史上的「偽紀錄片」華麗麗地拉開了帷幕。但把偽紀錄片推上高潮的「神作」還要算是J•J•艾布拉姆斯J.J. Abrams製作的《科洛弗檔案》Cloverfield。
  • 電影還可以這麼拍?五部偽紀錄片帶你進入虛虛實實的世界
    電影《女巫布萊爾》為全世界的電影人開闢了一條金光大道,於是各種偽紀錄片之名的電影紛紛投入拍攝。偽紀錄片投資小,見效大,紀錄片的風格帶入性大,是恐怖片和導演處女作(主要是因為沒錢)的最佳載體。剛開始出現在銀幕上的都是些恐怖片,著名的《鬼影實錄》,《死亡錄像》都取得了票房成功。
  • 認識偽紀錄片恐怖電影,並以《昆池巖》為例談該類型片的聲音運用
    偽紀錄片是以電影的方式通過幹涉、介入去跟拍事件裡的當事人。通過在虛擬電影中使用紀錄片的拍攝技巧,以記錄、實錄、全景的方式,有意識地留下現場聲音的痕跡或者暴露攝影機,達到混淆記錄與虛構、現實與幻覺的目的。所以偽紀錄片帶個「偽」字,因為它只是模仿紀錄片的一些特徵來製作完成,實際上它是屬於故事片的範疇。
  • 作為偽紀錄片的《黃金時代》 :一個廣義敘述學反思
    通過分析影片的敘述者、區隔、犯框、意圖定點和文本身份等方面發現,影片意圖定點與敘述手法之間存在表意悖論,難以還原出蕭紅和她的那個黃金時代,影片擬為一部「偽紀錄片」。 關鍵詞:敘述者,區隔,犯框,意圖定點,文本身份,偽紀錄片
  • 驚悚懸疑電影《驚門》熱映 開創國產偽紀錄片新高度
    影片一經上映就憑藉真實的觸屏可得的恐怖感受到觀眾的廣泛肯定,同時也創造了國產偽紀錄片的新高度,坊間流傳的劇組靈異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揭秘。近日片方又爆出一款30秒預告片,瘋狂的追逐呈現出奪命既視感,同時也吸引了更多觀眾自發走進電影院。
  • 這四部更優秀的偽紀錄片,更值得去看!
    近日韓國恐怖電影《昆池巖》也是受到了國內眾多網友們的關注,都知道在這部電影中也是根據偽紀錄片的方式進行拍攝,這種拍攝手法會很容易讓觀眾有著強烈的代入感,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類似昆池巖的恐怖片有哪些?偽紀錄片,一直追求著一種假象,即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沒有刻意安排,只是事件發生時恰好被在場的人拍攝下來。這種拍攝方法太適合恐怖電影了。主觀鏡頭將觀眾置於記錄者位置,那種恐怖感幾乎就在自己身邊。《中邪》 2018《中邪》是由馬凱執導的偽紀錄片形恐怖電影,董天文、何佳、趙樹達、文中學、 賀媛媛等參演。
  • 《靈動:鬼影實錄》:細思極恐的偽紀錄片
    本周要說的電影是《靈動:鬼影實錄》,本片於2007年在美國上映,僅僅11000美元成本,卻獲得了兩億票房(202951300美元)的好成績。
  • 這個片子是用偽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劇情反轉很驚悚!
    對於現在的網絡世界來說,感覺是個投影,好像離我們很近很近的地方,不寒而慄。比想像的要精彩的多,果然還是因為暗網的神秘帶來的恐懼感吧。這個片子也讓我明白了注意結交朋友,小心豬隊友,別亂拿別人的電腦打開隱藏文檔,全片以自作聰明腦子裡只有女朋友的男主傾情出演。影片一半左右劇情轉折後全程高能,目不轉睛,這是繼偽紀錄片後又一種小成本高效果的表現形式。
  • 這部偽紀錄片,為我打開了電影新世界的大門……
    #經典電影推薦#看過那麼多災難片,像怪獸之王《哥斯拉》系列、《環太平洋》《猩球崛起》等等,每一部電影幾乎都給予了小編及其震撼的感官體驗,而《科洛弗檔案》一改老套災難片從拯救世界的人類先鋒部隊的講述視角出發,而改為從切實經歷整個災難中心的平民的角度進行。
  • 《計程車》|「偽紀錄片」的真實向度
    嚴格意義上來講,《計程車》並不能夠算是一部真正的電影,它更傾向於當下另一種影視類型「偽紀錄片」。「偽紀錄片」以一種虛假的外在形式,逐步引導觀眾通過其鏡頭所營造的畫面真實,進而相信其所建構的語境真實,並借用諷刺抑或仿擬的呈現方式對社會規則或階級問題的看法,因此,「偽紀錄片」不斷地挑戰著人們對於既定事實的認知,以及對於「真實」的界定。
  • 「偽紀錄片」春節專場:不思議錄像
    所以這一次,我們就讓紀錄片」出個圈「! 2020年,DOCO編輯部在鼠年來臨之際隆重推出「不打烊放映廳」,sorry,這一次是偽紀錄片專場! 偽紀錄片:Mockumentary,是一種將虛構事件包裝成紀錄片形式以作戲仿放映的電影或電視節目。
  • 《第四類接觸》這種偽紀錄片你愛看嗎?
    為什麼《第四類接觸》 是偽記錄片呢?偽在哪裡?這或許是唯一一部有明星出演的偽紀錄片,《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系列女主角米拉喬沃維奇(Milla Jovovich)在片中「扮演」了一個真實存在的心理醫生阿比蓋爾泰勒(Abbey Tyler),她在調查美國小鎮人口神秘失蹤一事,隨著採訪的深入,泰勒發現很多錄音、圖片記錄的內容都無法從現有的文化、宗教角度進行解釋,最後得出的結果就是外星人綁架了這些人,也就是片名所說的第四類型接觸
  • 五部不得不看的恐怖偽紀錄片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品類是偽紀錄片類。這種電影就是會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還能讓你有種真實感,涉及的情節場景比較簡單,基本就像真人秀,只是你也明白的,這些都是假的。今天我們就來看幾部偽紀錄片。一開始只是介紹了一下精神病院的歷史,還有一個別人遇到的靈異事件,其實原本可以「裝神弄鬼」一番就能打完收工了,但是卻沒想到後面等待他們的事情卻超乎了預期……電影裡真正的驚嚇點不是那麼多,但是有一個就贏了,比如這個電影裡就有一個。大家自己看吧。
  • 五部不得不看的恐怖偽紀錄片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品類是偽紀錄片類。 這種電影就是會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還能讓你有種真實感,涉及的情節場景比較簡單,基本就像真人秀,只是你也明白的,這些都是假的。 今天我們就來看幾部偽紀錄片。
  • 《追擊巨怪》為什麼是一部偽紀錄片呢?
    《追擊巨怪》 為什麼是一部偽紀錄片呢?偽在哪裡?在挪威的北方有一種生物,它們體型龐大,只在夜間活動,而挪威當地的野生動物組織不願讓公眾知曉巨怪的存在,凡是遇到巨怪襲擊的人,新聞全部統一口徑是熊惹的禍。片中三名大學生為了完成自己的紀錄片作業,找到了一名以獵殺巨怪為生的大叔,跟隨他完成了這段作品。但是在影片最後,挪威野生動物組織的人搶走了他們的攝像機,影片也隨之結束。 留給觀眾的是一行字,這幾名大學生至今下落不明,如果你見過他們的蹤跡請撥打警方電話,本片由拍攝素材粗剪而成。
  • 這6部恐怖偽紀錄片,因為真實所以驚悚!
    一般的恐怖電影都是通過音效、血腥畫面等感官刺激來嚇人,而偽紀錄片能讓觀眾融入情境,相對於一般電影更加真實,下面就來給大家推薦幾部......《女巫布萊爾》(1999)這算是偽紀錄片的鼻祖,開啟了恐怖類型的偽紀錄片先河。
  • 我的攝影機不說謊 盤點偽紀錄片類型影片
    我的攝影機不說謊 盤點偽紀錄片類型影片 時間:2010.08.0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近期大熱的《網絡迷蹤》 為新時代偽紀錄片代言
    電影的一開始,桌面還是回憶殺的Windows系統,藍藍天空青青草原。隨著情節推進,電腦系統也升級為Mac OS,觀眾也隨著父親,慢慢走近了熟悉又陌生的女兒。偽紀錄片的呈現方式也更新換代,最近的爆款,是以媒介(手機或電腦)偷窺的形式,來刺探人們的生活。比如今年橫空出世的桌面電影,《解除好友:暗網》《網絡謎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