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以表演擊敗《小丑》的電影,真的很美

2021-02-15 看電影看到死

看死君:細心的影迷可能會發現,我們在前幾天發布的【看電影看到死年度十佳】裡,將《小丑》和《馬丁·伊登》這兩部電影排在了一起,分別位列第八和第九。有趣的是,它倆在去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就已然經歷過一場表演上的較量。

猶記得,當《小丑》奪得金獅大獎的那一刻,很多影迷在慶賀之餘,也為傑昆·菲尼克斯沒能拿到影帝而深感惋惜。這屆威尼斯最佳男主角的榮譽,最終頒給了《馬丁·伊登》,花落80後義大利男演員盧卡·馬裡內利之手。

盧卡·馬裡內利憑藉《馬丁·伊登》拿下威尼斯影帝

因此,整整半年來,我們最常聽到的說法是,如果一部電影能同時拿兩個獎,這座影帝獎盃肯定會頒給傑昆·菲尼克斯,而根本輪不到《馬丁·伊登》。

時至今日,隨著《小丑》和《馬丁·伊登》這兩部電影被更多影迷看到,才終於有人後知後覺地讚嘆起威尼斯當時的選擇。

相比《小丑》中用靈魂演戲的傑昆·菲尼克斯,盧卡·馬裡內利在影片《馬丁·伊登》中的演技也絲毫不遜色;可以說,他真的是憑實力拿下的影帝。簡言之,《小丑》輸得並不冤。

作者| Pincent

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影片《馬丁·伊登》改編自傑克·倫敦的同名小說。講述底層水手馬丁·伊登愛上了上流社會的富家小姐伊琳娜,在愛情的激勵下努力追求寫作事業,最終成為知名作家。但在他登上上流社會的頂峰之後,忽然發現一切都是空虛一場,精神上的折磨無法消除,最後孤身一人走向大海。


1.檔案影像資料的獨特運用

影片開場不到三分鐘,就用到一段檔案資料影像,畫面上是行進的火車和上街遊行的人群,用以表達男主角馬丁·伊登願意用寫作來對抗比自己更為強大的世界的雄心壯志。

影片中也引用了不少義大利老電影的段落來展示馬丁的內心世界。比如用人物特寫片段來幫助描繪馬丁的情緒,用伊琳娜面對鏡頭讀信的方式描繪兩人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浪漫時刻。

因為男主的出身是一名水手,導演便選擇在開頭20分鐘,用行進中的一艘帆船來象徵馬丁內心的志向。而在電影中後段的位置,導演又用這艘帆船的沉沒影像作為時間上的轉換;沉船影像出現的呢一刻,也正是馬丁內心最失落的時刻,他的摯友離開人世,而愛人將自己拒之門外。

這種用影像資料來刻畫人物內心活動的敘事方式,既是導演皮耶特羅·馬切羅對他的前作劇情類紀錄片《遺失與美好》的手法延續,同時也非常符合傑克·倫敦原著中對男主角大量內心描寫的處理方式,並且為影片增添了不少詩意。

2.不斷走向觀眾、最終卻遠離的馬丁·伊登

影片《馬丁·伊登》前半部分,有多處鏡頭展現男主馬丁·伊登獨自一人朝著鏡頭前的觀眾走來。不妨讓我們來捋一捋。

第一段是馬丁在受到伊琳娜的激勵之後,雄心滿懷地回家告訴姐夫一家好消息;第二段則是以旁白的方式呈現馬丁出海時寫給伊琳娜的信;

第三段是馬丁出海回來,開始準備認真地追求寫作事業;第四段是馬丁在事業追求問題上跟姐夫鬧掰之後,從家裡搬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在家族宴會上馬丁遇到了亦師亦友的魯斯·布裡森登,從而影片中第一次出現兩人朝前走來的鏡頭;

第五段是馬丁在寫作事業上遭受不順,為了生活,他在農場工作賺錢,還受到病痛的打擊;第六段是馬丁拿著酒瓶朝觀眾走來,這也是他生命中最悲痛的時刻之一,遭受了摯友離世的打擊,只剩下他獨自一人。

而第七段是在裝修華麗的住宅裡,觀眾隨著多年以後的馬丁·伊登,走入他獲得世俗成功後的所謂上流生活。

然而,影片在最後半小時進入了新的時間線。很多觀眾對這部電影評價不高,可能就是因為無法適應人物身上突然發生的這種巨大變化。但其實,男主角盧卡·馬裡內利的表演非常出色地呈現出了這種反差。

正是從這裡開始,一個又一個背對著觀眾「離去」的鏡頭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主角。女二開始遠離馬丁·伊登日漸空虛的生活,而馬丁也漸漸遠離了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朋友。

在成名後,馬丁發現一切只是虛空一場,他甚至在曾經熟悉的碼頭遇見了年輕時滿懷抱負的自己。然而,那個自己早已遠去,甚至頭也不回地從樹林小路中消失不見。

也許馬丁的內心深處還保留著一部分當年的自己,但周圍所有的一切都改變了。他曾經關心的人和事都已然失去了最初的模樣,這讓他痛苦到無法忍受。最終,馬丁唯有背對著觀眾,向著大海盡頭的落日走去。這種真實、殘酷的感覺,不正是現實生活本來的面貌嗎?

3.跳出階級,批判極端個人主義

世人往往習慣於用階級去套用人性;因此,用階級框架來看待馬丁·伊登與愛人伊琳娜的關係也無可厚非。但其實,對他們從相愛到決裂這整個過程的解讀,並非只能局限在階級層面。

對於馬丁·伊登而言,伊琳娜就像一個夢。這個夢激勵了他的成功;但最終也因為無法完全企及這個夢,而導致馬丁的滅亡。

馬丁最初對伊琳娜的瘋狂追求,也是馬丁對自我內心中理解的完美靈魂的追求。這種追求,就像是我們曾經對這個世界單純美好的期許,但卻並不了解現實中其實存在著很多的局限與枷鎖。要知道,唯有坦然接受愛人的缺陷,才能真正擁有超越自我和世俗的愛情。

相較於階級差異,更是世俗的成功和極端的個人主義才導致這場悲劇。或許,「馬丁·伊登這位作者並不存在,他只是你想像力的產物」。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對生存意義的思索,加上夢想的幻滅和現實的欺騙,這些日益折磨著馬丁·伊登,而死亡也許才是唯一的解脫。

追根溯源,原著作者傑克·倫敦向來信奉社會達爾文主義,他也是社會主義的忠實支持者,他的思想曾經受到馬克思、斯賓賽等人的影響。顯然,《馬丁·伊登》這個文本其實是傑克·倫敦對極端個人主義的批判。

馬丁·伊登在電影裡宣稱,「人類一直以來都是奴隸」。他始終信仰著進化法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他還呼喚「不能只關注集體,得相信個人」。

現實中,傑克·倫敦也希望自己能成為拯救墮落世界的強者。在當時社會歷史環境的影響下,他的思想信仰開始日益複雜且相互矛盾;直到晚年,都一直在遭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


4.當下時代的現代寓言——美國夢的破滅

無論是原著小說還是電影版,都讓我們看到了《馬丁·伊登》這個文本中所被傾注的當下寓言性。換句話說,這是一個能夠超越時代的經典文本,即便它所講述的故事看似久遠,但骨子裡卻具有濃厚的現實主義風格調。

影史經典《美國往事》中就曾出現《馬丁·伊登》這本書

與此同時,這個文本看似是為馬丁·伊登作的傳,但顯然也帶有原著作者傑克·倫敦個人的半自傳屬性。傑克·倫敦出身於破產的貧農家庭,自幼從事體力勞動,年輕時也當過水手,後來在各地四處流浪。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

正是這頗為坎坷的生活經歷,為傑克·倫敦提供了創作靈感。他的作品中往往都在表達著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挑戰,在成名之後也如馬丁·伊登那般陷入極端和空虛之中,並於40歲時用嗎啡自殺身亡。了解傑克·倫敦的人生經歷,也有助於理解馬丁·伊登在結局投入大海的選擇。

傑克·倫敦和馬丁·伊登的經歷,原本都是可以被稱為勵志故事的。除了擁有極高的文學天賦,他們也具有倔強不屈、不向命運臣服的品格。而他們筆下的作品,往往有著粗獷、真實、犀利的特質。像這樣的講述底層人物通過努力取得世俗成功的奮鬥故事,其實可以被講得很正能量。

但正如我們所看過的那些關於「美國夢破滅」的作品一樣,這樣的故事固然能在一開始讓觀眾感到非常振奮,但最終也難免會為主人公在成功後深陷迷茫而感到悲傷。

無論從哪個層面來看,《馬丁·伊登》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除了可服務於當代的故事文本,影片在視聽語言上則兼具古典感和現代感。一方面,它是用16毫米膠片拍攝,具有絕美的古典影像質感;另一方面,影片中對強節奏感現代音樂的使用,及主觀鏡頭的運用等,又呈現出一種自由感。

整體而言,這是一部具備現代特質和古典美學的電影。攝影臻美,仿佛電影跨越了時空,而觀眾沉浸在那夕陽裡。「雲和太陽」,不過是馬丁·伊登最好懂的文字了。

作者| Pincent;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註明出處


【 近 期 熱 文 】

電影是藝術的最後一口氣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薦片|迷顏|電影節|花園|吉光片羽

紙上馬戲團|影人紀念日|鯨魚放映室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

相關焦點

  • 這部電影打破了「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的影壇詛咒
    威尼斯以外的人恐怕很難理解最近影評人對於電影《小丑》鋪天蓋地的溢美之詞,威尼斯電影節的熱度因為這一部電影達到了新的高峰。
  • 今年最好的喪屍電影誕生,首日票房擊敗了《小丑》
    2009年的《喪屍樂園》是一部另類的喪屍題材電影,由傑西·艾森伯格、伍迪·哈裡森、艾瑪·斯通等主演,超嗨超瘋狂的喪屍電影,玩出了別樣的精彩。時隔10年,終於盼來了續集《喪屍樂園2》,原班人馬回歸,於今年10月18日在北美上映,口碑出色,可以說是今年最好的喪屍電影。
  • 《小丑》上映一周年,這部電影究竟講了什麼?
    《小丑》上映一周年,記得當時關於這部影片分化兩級的評論可謂嗨翻了天,一年多的時間過去,這部電影的很多內容依然值得人們反覆回味與討論。》講述的是「對社會政治秩序與虛無主義僵局的絕望」的那篇文章,很多人都認為這部電影歸根結底,就是一篇反社會無政府主義的戰鬥檄文。
  • 一鏡到底 擊敗小丑 頒獎季的黑馬神作
    本片在剛剛結束的金球獎上,擊敗了一眾熱門選手《小丑》《婚姻故事》《愛爾蘭人》,拿下了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所以本片也被看好是今年奧斯卡獎季的超強領跑者,目前公布的奧斯卡入圍名單中,《1917》已獲得10個獎項提名,僅落後《小丑》1項。
  • 《小丑》影評:知道這些,才算看懂《小丑》這部電影
    有別於其他英雄電影彩蛋,《小丑》的彩蛋不走驚喜路線,而是暗藏更多對於人性的反諷於其中,現在就一起來細細挖掘彩蛋背後的警世意味吧!《喜劇之王》原本應該要帶給大家歡樂、使人微笑的亞瑟,卻因為社會的殘酷而淪落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最終成為市民懼怕的「瘋狂小丑」。倘若你是每部經典電影都不放過的超級影痴,應該對於這樣的主角設定一點也不陌生!
  • 蝙蝠俠宿敵小丑身份揭秘,這部電影揭露了人性與社會
    在這部電影中,主演傑昆·菲尼克斯成功塑造出了繼希斯·萊傑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之後的又一經典「小丑」。這部電影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影片獎和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等榮譽。因為這不僅僅是一部DC小丑起源電影,更是一部揭露人性與社會的深度影片。
  • 從《蝙蝠俠:黑暗騎士》到《小丑》,我們見證了兩段偉大的表演
    2020年,在第92屆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上,華金·菲尼克斯憑藉在電影《小丑》的出色演繹,成功擊敗了亞當·德賴弗《婚姻故事》、安東尼奧·班德拉斯《痛苦與榮耀》、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好萊塢往事》、喬納森·普雷斯《教宗的承繼》,最終奪得了最佳男主角這一獎項。
  • 《小丑回魂2》:直面心魔才能消滅小丑 "一美"領銜成人組表演精準 比爾哈德爾最搶戲
    雖然影片的恐怖懸疑程度不及前作,但這主要因為這一集的故事已經從鋪陳小丑的存在演變為主角們各自面對心魔。即便如此,安德斯·穆斯切蒂執導的這部《小丑回魂2》仍舊打造了幾個驚心動魄的恐怖場景,更有著黃金主演陣容,以及多位重量級導演和編劇的客串,這無疑也成為了《小丑回魂2》最值得關注的亮點之一。
  • 蝙蝠俠黑暗騎士:因為小丑,這部電影IMDB排名第6
    對於這部電影來說,雖然有很多動作,但它的演技才是最好的。貝爾的蝙蝠俠是最終的蝙蝠俠,因為我們終於在電影中看到了這個角色的一切。武術技能、狡猾、偉大的戰術思維、法醫應用、推進或改進技術突破的技術天才、令人生畏的個性,甚至還有一點揮灑自如。
  • 電影《小丑》:它真的不是在教人犯罪
    豆瓣9.0分,IMBD8.8,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影片的肯定,成為首部獲得三大電影節最佳影片的漫改電影,《小丑》創造了歷史。全球票房已經超過10億美元,而製作成本僅為6250萬美元,《小丑》的票房表現絕對值得稱讚。
  • 小丑觀影心得/一個真的不想看第二遍的電影/請看到最後
    這部電影其實我看完後,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在腦子裡發酵,一直停止不住去思考它,它似乎有無限的延展性,說得通俗點,就是有毒,真的有毒  我出來影院,收到了很多朋友和網友的私信,有的問劇情,有的問感受,那麼其實我有試著去回答,但是幾乎說到一半,就會卡住,實在是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說  就好比一般的電影,是一條線,我可以很明確地從任何一個段展開講,但是小丑,它似乎是有很多條線
  • 首部入圍「三大」的超級英雄電影:《小丑》究竟有多讓人期待?
    作為DC最知名的反派之一,傑克·尼科爾森(Jack Nicholson)、希斯·萊傑(Heath Ledger)、傑瑞德·萊託(Jared Leto)都曾經在電影中扮演過這個角色,也都留下了經典的銀幕形象,今天美叔跟大家要聊的則是即將在10月4日在北美公映的《小丑》(Joker)獨立電影。
  • 《小丑》起源電影真的給出小丑的姓名了?其實他的真名根本不是這個
    在正在拍攝的《小丑》起源電影裡,導演透露小丑的真名叫做亞瑟·弗萊克,但這真的就是小丑的姓名了嗎?
  • 電影《小丑》,為什麼說能讀懂這部電影才是最大的悲哀呢?
    截至2019年11月8日,《小丑》全球票房將超過9.57億美元,成為了影史上最賺錢的漫改電影。為什麼要拍小丑?託德·菲利普斯(導演):「我喜歡壞人,他為什麼那樣?是什麼讓他那樣?這很有趣。這才是這部電影最終的目標。我從沒想過拍漫畫電影,這是關於這樣一個人,人們不知道他是誰,來自何方。
  • 《哈莉·奎因》擊敗小丑之後,哥譚市為何變得更亂了?
    哈莉·奎因可以說是蝙蝠俠漫畫中人氣最高的女性角色,她曾經被設計為小丑的跟班,瘋狂的愛上了小丑,但這段愛情不會有任何的結果,因為小丑並不喜歡哈莉·奎因,在阿卡姆瘋人院的故事中,那一切都是他編造出欺騙哈莉的故事罷了,因為小丑很喜歡玩醫生和病人的遊戲,所以哈琳醫生才會選擇徹底陷入黑暗。
  • 關於電影《小丑》(Joker)的評價?
    先來介紹一下這部電影,《小丑》(The Joker)是美國DC漫畫旗下的超級反派,首次登場於《蝙蝠俠》第1卷第1期,由鮑勃·凱恩、比爾·芬格和傑瑞·羅賓遜聯合創造。小丑是蝙蝠俠(Batman)的頭號對手,他的真實姓名和身世至今仍是一個謎,初期被設定成一個綠色頭髮,白色皮膚,咧著嘴塗著紅色口紅,穿著紫色衣服的怪人。
  • 星·推薦 | 知道這些細節,才算真正看懂《小丑》這部電影!
    前幾天剛剛憑藉《小丑》中如痴如癲,笑得比哭還難看的傳神表演,華金·菲尼克斯獲得了影帝殊榮,小星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DC這部電影。雖然《小丑》劇情沉重無比,但漫改電影慣有的彩蛋導演託德·菲利普斯可沒有遺忘。有別於其他英雄電影彩蛋,《小丑》的彩蛋不走驚喜路線,而是暗藏更多對於人性的反諷於其中,現在就一起來細細挖掘彩蛋背後的警世意味吧!
  • 影評選出2019年電影最佳表演Top 12,小丑高居第一!
    隨著2019年進入12月,國外各大影視媒體也紛紛推出了評選的年度榜單,影評網站ScreenCrush現在就列出了2019最佳電影表演Top 12,究竟有哪些演員在今年作品中的演技是不容我們忽視的呢?第12 名、希亞·拉博夫這部電影就是在講述希亞·拉博夫童年時代的自傳性色彩之作,不過他找來了《海邊的曼徹斯特》盧卡斯海吉斯飾演自己,希亞·拉博夫則演出了他的老爸,片名《Honey Boy》取自他的童年暱稱。
  • 美媒:《小丑》成為史上全球票房最高的限制級影片
    參考消息網10月29日報導 截至北京時間10月29日9時20分,電影《小丑》全球票房收入達約8.52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7.07元——本網注)。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0月25日報導,這部關於蝙蝠俠漫畫中超級反派起源的漫畫改編電影成為史上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限制級影片。這部由華金·菲尼克斯主演的影片講述了一個遭遇悲慘的人變成一名「小丑」殺手的故事,這足以超越2016年上映的《死侍》創下的7.8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紀錄。
  • DC轉型之作,《小丑》獨立電影來了!
    小丑的個人電影終於有動靜了!最近好萊塢的狗仔們又放出了幾張劇照,小丑的扮演者也及時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定妝照,這部新版小丑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