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選組是在武士時代末期登場的最後的劍客集團,在歷史上看似並沒有發揮很大的作用,甚至在日本教科書中也沒有被重視。
但是,近年來,各種各樣反映新選組的文藝作品如雨後的蘑菇般湧現出來。作品中歌頌的大多為新選組在明知幕府必敗的情況下表現出的忠誠,以及近藤勇、土方歲三等人在為理想奮鬥中表現出強大的人格魅力。
1862年,為了推行「公武合體」,第十四代幕府將軍德川家茂準備上京與孝明天皇會面。清河八郎提議募集浪士組成將軍警護,此建議得到幕府採納。江戶幕府的目的是採取懷柔政策控制浪人,特組織浪士組,在形成部分己方武裝的同時,避免下層浪人去追隨維新派,一舉兩得。
此次招募大概延續了半年左右,期間,近藤勇帶領土方歲三、衝田總司以及試衛館道場的8名弟子應徵。
1863年2月,大約200多名浪士到達京都。清河八郎這時露出真面目,他企圖把那些原本打算為幕府效力的浪人,配置在天皇指揮下。清河八郎忽悠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幕府不給飯錢。
計劃敗露後,清河八郎及200餘人離開京都,向江戶進發。以近藤勇、土方歲三為中心的試衛館派及以芹澤鴨為中心的水戶浪人卻留在京都。
兩派浪人加在一起不足20人,為了擴大勢力,近藤勇和芹澤鴨在京都的「壬生」村駐紮,並招募新成員,組成了一支36人的隊伍。取名「壬生浪士組」為表示自己效忠於幕府,常常逼迫村裡的人稱「精忠浪士組」,試圖把名號傳達給上級。畢竟原本帶他們來的人已經跑了,幕府是否接受這些浪人還未可知。
他們很幸運,一個月後,當時負責京都守衛的會津藩藩主松平容保,收留了這些人。說實話,如果再晚些時日,這些基本沒有收入的下下級武士(有個別是農民,)很有可能拿起武士刀去搶劫老百姓。
松平容保很有眼光,這些「壬生浪士組」的人離開家鄉,為的就是出人頭地。他們沒有跟隨清河八郎離開,就再也不能加入「尊王」派。松平容保委派他們維持京都治安,尤其把刀刃指向倒幕派的浪人們。
順便說一下,清河八郎帶領200人離開京都後兩個月,他被自己的好友佐佐木只三郎(之後當選為見回組組長)斬殺。
而剛剛成立的「壬生浪士組」在當年的八一八政變中保衛幕府,驅逐長洲藩人士出京,立有大功。松平容保給予這些浪人大量賞賜,並正式賜予番號。為了與原本維護京都治安的「見回組」區別,將「壬生浪士組」改名為「新選組」。負責京都外圍的治安巡查工作。
組內最高職位為局長,近藤勇推選芹澤鴨為第一任局長。後來的事實證明新選組局長這個位子不好座,死亡率100%。
一群村頭混混搖身變為派出所巡警,這情節,大家應該不陌生。新選組明白幕府之所以收留了他們這幫野狗作為家犬,自然有需要他們爪牙撕咬的對象。
但此時此刻新選組還沉浸在升遷的喜悅中,因為在幕府統治的三百年中,身份是世襲的,除非祖墳火山噴發,要不然這些人永遠都是最最下等武士,沒有土地和收入,沒有身份,甚至不能有名字。
這世界不是善良的,對於有些人,能給別人當狗就是終極人生目標了。
新選組盡心盡意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維護京都治安。當時負責守衛御所重地的是會津直轄隊的精銳,外圍是由幕臣組成的「見回組」,而新選組主要負責京都的伏見區。
但是,真正有戰力的,依舊是新選組。總的來說,新選組其實是擔任京都警備的任務,其作用和今天的警察類似——只是顯然他們要更加暴力或目無法紀得多。這個組織內部人員組成複雜,為了保證服從指揮,組內頒布了嚴格的局中法度:
一、不可違背武士道
一、不可擅自脫離組織
一、不可私下籌款受賄
一、不可擅自訴訟調停
一、不可無故私鬥
凡違反上述規定者,一律切腹謝罪。
意指五條法度同等重要,故皆為一。
不得不說,這個法度很有黑社會的味道,這個法度的執行人是土方歲三,應該是近藤勇作為局長時確立的。在近藤勇之前應該相對柔和一點。
此外,新選組隊員通常穿著衣袖上印有白色山形圖案的淺蔥色(淺藍色)的羽織。據說山形圖案是以前赤穗浪士(忠臣藏)在殺進吉良家時所穿羽織的圖案,而淺蔥色是武士切腹自殺時所穿禮服的顏色。實際上由於太過顯眼,新選組在成立一年後便停用這種羽織,最後穿著的時間大約在池田屋事件期間。
也確定了紅底白色「誠」字旗為隊旗,下部亦有山形圖案。當「誠」字旗飄揚時,看起來好像近藤勇出身的「試衛館」的「試」字。
松平容保看到了新選組的內部分裂,一開始就設置了三個局長,分別是:近藤勇、芹澤鴨和新見錦。而且任由其發展,新選組成立不久就立即吸納下層武士,很快發展為200人的規模,組內權利爭奪也進入白熱化。
這個人比較激進,並由於對現世不滿,常常酗酒撒酒瘋,曾發生大鬧島原角屋(酒吧)事件,也曾與會津藩部隊發生衝突,還因為「借」不到錢而炮轟大和屋,這種性格註定他的事業走不遠。
當初組建「壬生浪士組」時,芹澤鴨派只有4個人,近藤勇派有11個,但是近藤勇推選芹澤鴨當扛把子。芹澤鴨不負眾望立刻忘乎所以,激起眾怒。於是幹掉「一把手」項目提上新選組議程。
1863年9月16日,近藤勇趁芹澤鴨在京都島原某酒肆與情人幽會大醉之際,安排土方歲三、山南敬助、衝田總司、原田左之助突然襲擊,將芹澤鴨當場斬殺。一行人帶著鴨頭回到屯所後以「私通尊王攘夷派」逼迫新見錦切腹。
至此近藤勇全面掌握新選組控制權。
四年後新選組參謀伊東甲子太郎意圖「尊王」不在「佐幕」,近藤勇製造油小路事件,派土方歲三、衝田總司等三十餘人刺殺夜飲大醉的伊東甲子太郎,之後棄屍橋頭,伏擊收屍隊員。
近藤勇和土方歲三的鐵腕控制可見一斑。據統計在新選組存在的短短6年間,有41人死於局中法度,包括兩名局長。
令新選組名聲大振的「池田屋事件」。
1863年8月18日政變後,京都的公武合體派擴展勢力,尊王攘夷派受到壓迫。尊王攘夷派為恢復勢力,制定暗殺中川宮、京都守護職松平容保等的計劃。但因三條木屋町的兵器商人桀屋喜右衛門即古高俊太郎被捕而洩露。
八·一八」政變後,隨著長州兵退京都,尊王攘夷派的勢力被徹底趕出了近畿地區,但單個志士的活動仍有增無減。他們利用地下據點,不時發動一些過激行動。元治元年(1864年)夏,又一場大規模行動在暗中策劃了。
1864年舊曆6月上旬,新選組接到密報:「四條小橋的古道具商人,一個叫俞屋喜右衛門的傢伙,行為非常可疑。」俞屋那簡陋得只應由下等町民居住的屋子最近卻有大量客人出入,新選組在此之前已對這一點感到奇怪,而這次京都所司代送來的情報正好與原來的懷疑相符。
新選組立刻在俞屋家附近各路口布下了密探,不久便證實了所報情況。兵貴神速,6月5日天一亮,俞屋喜右衛門便被一隊新選組隊士抓到了壬生屯所、前川正治郎邸內的一個泥砌倉庫內,由土方親自審問。原來,他的真實身份是江州浪士古高俊太郎。並且在其店內搜出了火藥點火用品等等,翌日更是發生了新選組的收繳物資被強行奪回的事件,這令土方等人產生了懷疑,在多次拷問之下,確定了長州番士將在京都放火的消息,但是具體地點根本不知道,所以,只能從三條大橋到四條大橋進行搜索。
近藤一面派出使者去找京都守護職會津藩和所司代桑名藩要援兵,一面令隊士們三五成群悄悄出動,集合地是八坂神社後面,四條街左手的炻園會所。當暮色悄悄降臨八坂神社的石階時,集結總算順利完成了。
近藤勇將隊伍分成兩隊,一隊由近藤勇率領衝田總司,藤堂平助等10人,另一隊則是由土方歲三率領原田左之助等20幾人,最後還是由近藤勇率領的一隊在池田屋發現了長州藩士。
情況並不那麼理想:樓上樓下有浪士二三十人,且多數身手不凡。浪士們從一開始的混亂中鎮定下來後,立刻拔刀反擊,反而使新選組陷入了困境。本來早有情報說長州奇才桂小五郎也在池田屋,原來的行動計劃是全員突擊二樓,先殺桂小五郎,「擒賊先擒王」。結果等近藤手持刀殺上二樓回頭一看,身邊只剩衝田一個人了。近藤在池田屋陷入苦戰,但是等土方衝進池田屋,屋內只剩下了二十一名浪士。
長州、土佐、肥後等藩志士,在三條河原町的旅館池田屋聚會時,遭新選組的近藤勇等襲擊,雙方死傷多人。據說桂小五郎是在千鈞一髮的危機中脫逃的。在這次轟動日本的池田屋事件中,過激浪士共有七人被殺,十一人受傷。
令人難以相信的是:長州藩尊王派巨頭桂小五郎因為遲到,結果半路得到消息便立刻返回了藩邸,奇蹟般地脫此大難。不久吉田稔縻送來十萬火急的求援信,桂也閉門不應。
「出於維新之前途著想,彼次行動之時實在不可應援,並非畏懼.」數年後,桂在書中寫道。
趣明道,80後懷舊老男孩,美學碩士,做過礦工、文秘、記者、主持、國企政工、網文寫手……兩年換一份工作,躁動不安的斜槓青年。
有趣的靈魂,逮誰懟誰!
微博:趣明道
知乎:趣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