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痰盂的大亂鬥】——佳能、尼康、索尼50(55)mm f/1.8鏡頭橫評

2021-02-08 相機Beta





50mm f/1.8這種規格的鏡頭(尤其是佳能的)相信很多器材黨都對其嗤之以鼻——沒錯,它太便宜了,價格也就幾百塊人民幣,甚至便宜到讓很多人都覺得這種鏡頭可以當消耗品來用,品控渣又怎麼樣,用壞了直接扔掉就好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痰盂」鏡頭的毒性其實一點都不差——在大家剛入門、都在用小光圈套頭的時候(尤其是從學生時代開始玩攝影的可能感觸會更深),剛剛換上小痰盂時候真是感覺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從此變成大光圈虛化狗的也不在少數(誤)

另外即使不是入門級別用戶,這種鏡頭本身價格低廉,輕巧便攜,素質又不會太差的特性依然使得它們具有不錯的市場需求。之前佳能和尼康都有相應規格的鏡頭,然而索尼方面只有一支價格4000多的FE 55mm f/1.8ZA——縱然它好評如潮,縱然它有蔡司標,然而這個價格依然還是太貴了。

後續索尼推出的FE 50 1.8價格就降低了不少——雖然「僅需」1999的價格在三家裡還是最貴的,但相比FE55來說還是平易近人了許多。那麼它的素質是否對得起這個價格?佳能尼康索尼三家的「痰盂」到底誰更勝一籌?於是就有了今天這篇文章。







首先放在一起比一比長度——佳能的50 1.8STM最短,而最長的是索尼FE 55mm f/1.8 ZA。


▼  鏡頭大小對比


 


口徑方面佳能和索尼的兩支鏡頭採用的都是49mm口徑,尼康50 1.8G略大一點為52mm,不過在便攜性上它們沒有顯著的差異,都屬於小巧輕便型的鏡頭。

▼  鏡頭口徑對比



焦距方面,佳能、尼康的鏡頭和索尼FE 50/1.8是50mm,而FE55採用的是55mm這個略顯奇怪的規格——不過它們實際的視角差異如圖所示(框線內為55mm),使用起來可能不會有明顯區別:

▼  50mm與55mm的差別



價格方面,佳能50 1.8STM最便宜,僅需約700元就可以拿下;尼康50 1.8G稍貴,要1100元左右。索尼FE50官價1999,實際成交價格在1800元左右;而最「豪華」的FE 55 1.8ZA,其售價在4000元以上。那麼它們之間素質的差異究竟有沒有像價格差異那樣明顯呢?







我們將四支鏡頭分別接到同一臺索尼A7R2機身上做解析度測試對比,佳能轉索尼使用的轉接環是Metabones IV;尼康轉索尼使用的轉接環是Novoflex F-FE轉接環;兩支索尼鏡頭為原生卡口不需要轉接。拍攝無壓縮RAW文件,後期用Camera RAW 9.3.1轉換為無壓縮TIFF文件,然後通過Imatest 4.3.1讀取解析度數值。其間所有機內校正、後期銳化、降噪等參數均設為關閉或「0」。


 

▼f/1.8光圈:



全開光圈是這類規格鏡頭使用的一種典型環境,在這種情況下中心解析度最高的是索尼FE 55 1.8ZA(但是相比第二名尼康50 1.8G優勢並不明顯),往外走就開始跟尼康 50 1.8G互有勝負。距中心65%處尼康50 1.8G解析度數值最高,最邊角處二者相當


佳能50 1.8STM的中心畫質墊底,但是劣勢也不算大。值得注意的是索尼50 1.8的邊角——實在是崩壞得可以。不過考慮到全開光圈的條件下邊角畫質重要性有限,這裡的影響其實也不會太嚴重。


▼f/2.0光圈:



稍微收縮光圈之後第一梯隊的尼康和索蔡鏡頭相比於佳能和索尼FE50來說差距有所拉開。



▼f/2.8光圈:



收到f/2.8相信也是很多人使用標頭時候會選擇的一種方式。在這種環境下尼康50 1.8G開始後續發力,索尼FE 55 1.8表現也不差。而剩下兩支鏡頭表現只能說還是一般,尤其是FE 50 1.8的邊角,還是看不到太多好轉的趨勢。



▼f/4.0光圈:



f/4.0光圈下最便宜的佳能50 1.8STM突然發力——其實用過這支鏡頭的應該都知道,這支鏡頭最大的問題是大光圈下的球差,收縮到f/4之後會得到很好的控制,從而中心畫質表現躍升進入第一梯隊。而邊角還是有點不堪。索尼FE 50 1.8的邊角畫質從這一檔光圈開始轉好,但依然處於倒數第一的位置。



▼f/5.6光圈:



f/5.6光圈下各款鏡頭的解析度表現開始接近。



▼f/8.0光圈:



f/8光圈下幾款鏡頭的表現幾乎沒有差別,值得注意的是FE 50 1.8到了f/8之後終於開始不崩邊角了。


▼f/11、f/16光圈:



這兩檔光圈下單純跑個分的意義遠大於實用價值,看看就好,因為其實也拉不開什麼差距。




本環節測試總結


簡單來說就是:

最貴的索尼 FE 55 1.8 不愧是有口皆碑的好鏡頭,解析度測試結果毫無懸念的奪得第一名,但是是否值得這麼貴的價格就看自己的選擇了。畢竟攝影這個東西,一分錢一分貨,兩毛錢兩分貨,三塊錢三分貨。其次是尼康 50 1.8G,僅僅1000元左右的價格,提供了只是略微落後於索尼 FE 55 1.8的解析度。最便宜的的佳能 EF50 1.8 STM也沒它的價格定位那麼渣,反倒是剛上市的索尼FE 50 1.8在解析度上有著與其價格不太相稱的表現。

我們將四支鏡頭分別接到同一臺索尼A7R2機身上做色散測試對比,佳能轉索尼使用的轉接環是Metabones IV;尼康轉索尼使用的轉接環是Novoflex F-FE轉接環;兩支索尼鏡頭為原生卡口不需要轉接。拍攝無壓縮RAW文件,後期用Camera RAW 9.3.1轉換為無壓縮TIFF文件,然後通過Imatest 4.3.1讀取SFR圖像計算出全畫面中最大的色散寬度。其間所有機內校正、後期銳化、降噪等參數均設為關閉或「0」。

 

在解析度測試環節表現拔群的尼康AF-s 50 1.8G鏡頭在這裡表現不佳,色散控制處於墊底水平。色散控制最好的反而是最便宜的佳能50 1.8STM——雖然它和索尼的兩支標頭之間也沒有太大的差距,可以認為三者處於同一水平。







此處測試均採用原生卡口鏡頭接原生卡口機身的方式,索尼FE50、FE55鏡頭接索尼A7R2機身,尼康50 1.8G接尼康D810機身,佳能50 1.8STM接佳能5D Mark III機身。


▼畸變:



索尼FE50 1.8的畸變控制最好,而佳能50 1.8STM畸變控制相對不佳。不過畸變對於現在數碼時代的拍攝流程來說,無非就是點一下校正按鈕的事情,影響並不大。


▼暗角:




雖然暗角在數碼時代也可以很輕鬆的通過後期修正來解決,然而後期提亮暗角需要強吃傳感器的寬容度,也一定會影響最終圖像的信噪比——所以還是需要看一看的。佳能50 1.8STM的暗角情況最為嚴重,再加上佳能機身低ISO下的寬容度落後於索尼和尼康機身(非要提D5那茬那當我沒說),可能會對邊角畫質產生一定的影響。不過考慮到這幾款鏡頭經常被搭配在APS-C機身上使用,此時鏡頭暗角的影響相對來說不是那麼明顯。


▼通光量:




更高的通光量有助於在暗光環境下拍攝的時候提高快門速度——但這幾款鏡頭的通光差異並不大,最差的尼康和最好的佳能之間也就是1/100s和1/113s之間的差距。不過在極端環境下,還是會有那麼一點點用處。


▼對焦速度:




對焦速度測試是蘭拓的獨家項目,使用我們自己開發的同步計時器測試。

這個幾乎就是赤裸裸的馬達性能差異,索尼FE50 1.8不光對焦速度慢(甚至不用秒表跑分,很明顯你靠感覺就能感覺到馬達「蠕動」的速度),而且能聽到明顯的對焦噪聲,有點類似老版佳能50 1.8 II。

尼康50 1.8G採用的超聲波馬達速度最快(當然單眼相機在這一方面可能也會有一點優勢),索尼FE 55 1.8的DDSSM直驅線性馬達表現也很OK。說實話,馬達這一塊應該是除了邊緣畫質之外,索尼FE 50 1.8最大的減分項了。

▼中心區域:

 


焦外光斑的洋蔥圈方面,表現最好的是最便宜的EF 50 1.8STM——因為這貨沒有任何特殊鏡片有關係,但是其光斑表現出最明顯的亮邊,可能和它最明顯的焦外二線性有一定相關

而剩下的三支鏡頭都用了非球面鏡(索尼FE 55 1.8用了一片雙面非球),對於焦外光斑的乾淨程度多少有一些影響。索尼FE 55 1.8的雙面非球導致了最嚴重的焦外洋蔥圈,這或許也是索尼在高端的G-Master系列鏡頭當中引入高精度非球面鏡片來做補償的原因吧。希望在索尼傳聞當中的50/1.4(1.2?)GM鏡頭當中能夠看到類似的設計。

從光斑的圓度上看,表現最好的也是索尼FE 55 1.8,其次是佳能50 1.8STM。


▼邊緣區域:



二線性&魚鱗焦外這種問題佳能 EF 50 1.8如傳聞中一樣明顯,二線性最輕微、焦外過渡最好的是FE 55 1.8ZA。尼康50 1.8G和索尼FE 50 1.8表現相當。







佳能50 1.8STM:

佳能50 1.8STM在改進了佳能50 1.8II最讓人詬病的馬達和做工問題——根據我們早先的拆解,佳能50 1.8STM在內部固定採用了12顆螺絲,相比之前老款的佳能50 1.8II只有三顆螺絲,也無關它有容易內組鏡片掉出來的問題——之後其實已經凸顯出了超高的性價比各方面表現都不差,質感和做工以及對焦表現相比老產品有了不小的提升,素質對拼甚至能夠打平索尼帶了特殊鏡片,採用新設計,賣到近2000塊的FE 50 1.8。

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焦外表現以及仍然未能完全脫離的廉價感,不過對於一款只賣700元的產品來說,這些似乎都已經不是問題,畢竟就花了這點錢,要啥自行車咧?


尼康50 1.8G:

尼康50 1.8G說實話在這個價格區間內展現出了驚人的素質——不愧尼康的1.8定焦軍團,每一支都是精品,包括這個廉價的小標頭。做工方面也相比佳能有了巨大的提升,除了塑料鏡身之外也挑不出什麼問題;

唯一的購買阻礙應該就是相比佳能來說價格略貴,作為尼康全幅用戶如果需要廉價標頭有可能直接去選擇便宜的50 1.8D,而APS-C用戶明顯35 1.8G DX的性價比更高。不過考慮到這支鏡頭相對逆天的素質表現,還是推薦尼康全幅機身用戶入手,畢竟50 1.8D什麼的,實在也太難當大任了。


索尼FE 50 1.8:

當初索尼FE 50 1.8發布的時候叫好聲一片,很多人想著要出手手中的索尼FE 55 1.8換成這支鏡頭,看來這些人對於索尼標頭的高價精品路線有著些許不滿(雖然賣得貴,但是我別無選擇,只能咬著牙買索尼FE 55 1.8,如今出了廉價版,我終於可以省點錢了)。但在筆者看來,索尼 FE50 1.8由於本身素質和對焦馬達的問題,其實性價比還不如索尼 FE55 1.8,主要是相比其他品牌的廉價50 1.8鏡頭它賣得並不便宜,以它的素質賣到1000我覺得才是其可接受的價格。


索尼FE 55 1.8:

索尼FE 55 1.8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綜合表現最好的1.8光圈標頭。只是花了這麼個價錢還買到的只是一支f/1.8可能會讓很多人不爽,畢竟隔壁適馬差不多的價錢可以買到一支素質更高,還是f/1.4的鏡頭。不過考慮到原生卡口的便利性,以及便攜方面的加成,其實這支鏡頭還是值得一買。尤其是和新出的索尼FE50 1.8相比,索尼FE 55 1.8其實性價比算不上差。





轉發文章並截圖在公眾號首頁回復即有機會抽取索尼 FE 50 1.8或FE 55 1.8免費試用(5天)。



▼   蘭拓相機技術交流群

加微信「Reinhard」註明「技術交流」,加入蘭拓技術交流群,繼續討論評測內容


▼   蘭拓相機微課堂微信群

加微信「Reinhard」註明「微課堂」,加入蘭拓微課堂,每周聽免費攝影課程


▼   蘭拓相機粉絲代金券


▼   關於蘭拓相機租賃








蘭拓相機租賃(iRentals),最為國內最大、最專業的攝影器材租賃x評測品牌,經營4年來已經向5萬多人/次 提供了實惠方便的相機、鏡頭租賃服務,向旅遊出行,日常生活拍攝,專業拍攝的人們提供了除自己購買以外另一個更實惠,更方便,更專業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寧靜小痰盂 佳能EF 50mm f/1.8 STM評測(全文)_佳能 EF 50mm f/1.8...
    說起佳能的50mm鏡,從f/1.8到f/1.2都可謂是有著相當年份和歷史的經典鏡頭了。而在經過了多年的等待後,我們終於等到了佳能在數碼時代帶來的50mm新鏡——EF 50mm f/1.8 STM。作為佳能EF卡口的第三代50mm f/1.8鏡頭產品,新鏡頭加入了STM馬達技術、並全面提升了鏡頭的做工和質感。
  • 尼康50mmF1.8的鏡頭值得入手嗎
    50mmF1.8的鏡頭值得入手嗎?尼康50mmf1.8這款鏡頭在尼康鏡頭中是比較小的鏡頭,而50mm的焦距最為接近人眼視角。尼康50mmf1.8雖然格外輕巧便攜,卻提供了最大F1.8的大光圈,並且內置支持平滑AF的SWM馬達。該鏡頭的特性之一是採用了新設計的光學系統,其中包含一枚非球面鏡片,帶來優質的銳利度和高質量的焦外。
  • 京東特價:尼康佳能索尼「大三元」鏡頭24-70mm F2.8
    用好它,或許能成為你出片率最高的鏡頭。01索尼(SONY)FE 24-70mm F2.8 GM索尼(SONY)FE 24-70mm F2.8 GM 全畫幅標準變焦G大師鏡頭 E卡口(SEL2470GM)大三元【京東雙十一狂歡盛典預約啟動!
  • 評測| 佳能RF50mm F1.8 STM,一千五的「痰盂」值不值?
    EF 50mm f/1.8因為充分滿足上述條件,又憑藉佳能龐大的用戶基數成為了保有量非常高的產品。因為這款鏡頭過於成功,大家給它送上了「小痰盂」的暱稱,可以說定位非常精準。進入RF無反系統後,佳能一直在高端產品線上發力,雖然每款產品都素質出色,但對於追求性價比廣大普(qiong)通(ren)用戶來說,並沒有太多的選擇。
  • 【標頭新時代】畫質向50mm f/1.4規格鏡頭橫評
    標頭的正確定義是,某畫幅的標準鏡頭,其焦距應等於該畫幅底片的對角線長度。135全畫幅的對角線長度是43.2mm,所以其實世界上也就一支鏡頭相對嚴格的符合這個標準——那就是賓得的FA 43mm f/1.9 Limited。不過由於習慣使然,一般40~60mm焦距的鏡頭都被劃在了標頭這個範圍之內。具體到產品,43、45、50、55、58mm的都有,這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 玩兒轉「小痰盂」——佳能50mm 1.8 STM使用心得
    剛過年那會兒,買了一臺佳能80D+EF-S 18-135mm USM套機,順便入手了一個「小痰盂」——EF 50mm 1.8 STM
  • 尷尬的佳能標頭 - 50mm哪支強【佳能篇】
    佳能和尼康這兩大巨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局面:適馬搶鏡頭份額,富士搶C畫幅份額,索尼最壞,什麼都搶。我在咱們公眾號 - 課程商店的器材專題裡,詳細講過鏡頭的跑分評測和國際上比較權威的3個機構,再加上鏡頭MTF曲線的客觀體現,擺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這個事實:佳能不僅僅是50mm,幾乎所有鏡頭跑分都不高。
  • 或更值得買 佳能兩代50mm F1.8對比解析
    特別是相機與鏡頭變得成為一種更加平民化、標準化的產品之後,這類產品的公眾知名度得到了放大。  而當佳能發布全新EF 50mm f/1.8 STM鏡頭的時候,不少用戶都在大呼過癮,不僅是因為這款產品本身具備了雙重進步,也預示著這一經典規格鏡頭的發展之路得到了延續。
  • 經典「小痰盂」的新生 佳能RF50mm F1.8 STM評測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獲取授權說到50mm F1.8「小痰盂」這支鏡頭,可以說堪稱經典,在單反時代,這支鏡頭是眾多用戶的第一支定焦,同時也是眾多用戶的第二支鏡頭,而這支鏡頭之所以如此的成功,一方面是因為綜合的光學素質表現還不錯,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其價格便宜。
  • 佳能、尼康、索尼……選一款適合拍攝人像的鏡頭吧
    1標準焦距鏡頭推薦佳能EF 50mm f/1.8 STM鏡頭    首先給大家推薦一支建議所有佳能用戶都入手的鏡頭——EF 50mm f/1.8 STM,這支鏡頭是佳能50mm三劍客中的新成員,相較於上代產品,該鏡頭採用了全新的外觀設計,整體看起來更為沉穩大氣。
  • 小痰盂更新了 佳能發布EF 50mm f/1.8 STM
    作為佳能EF 50mm f/1.8 II的升級產品,新的EF 50mm f/1.8 STM通過應用數碼時代的鍍膜技術,實現了畫質的進一步提升,而搭載的佳能STM步進馬達則帶來從照片拍攝到視頻記錄過程更安靜、快速的對焦表現,此外金屬材質卡口設計進一步強化了鏡頭的可靠性。
  • 尼康50mmF1.8的鏡頭拍人像好嗎
    在單眼相機品牌中,差不多每一個品牌都有一個50mm的定焦鏡頭,而50mm的定焦鏡頭擁有超級大的光圈值。
  • 尼康35mmF1.8鏡頭和50mmF1.8鏡頭哪個好
    定焦鏡頭,在尼康品牌中這兩款鏡頭都是差不多的價格,那麼在尼康品牌中尼康35mmF1.8鏡頭和50mmF1.8鏡頭如何選擇呢?我們知道一般在單眼相機鏡頭中如果按照焦距劃分鏡頭有短焦距鏡頭、標準鏡頭和長焦鏡頭,一般情況下以50mm鏡頭為分界點,尼康35mmF1.8鏡頭和50mmF1.8鏡頭只是焦距不同,50mm的就是標準鏡頭,35mm則為短焦距鏡頭,
  • 第一枚人像鏡頭,50mm你真的了解嗎?
    許多新手把相機買了,剩下的錢不多,只夠買一支50mmf1.8鏡頭。其實這個選擇並沒有錯,因為從畫質上來說,定焦鏡頭並不差,同時也是拍人像最佳焦段。50mm標頭是最接近人眼視角的,大師都用標頭,布勒松用標頭出大作,其實都是廢話,自己安慰自己。非科班出生的,誰懂這些呀!都是玩了大半年之後才能接觸到的。當然,使用標頭的過程,恰恰也是攝影入門的過程。
  • 佳能50mm 1.8新老款的區別
    QQ群:457661598  而當佳能發布全新EF 50mm f/1.8 STM鏡頭的時候,不少用戶都在大呼過癮,不僅是因為這款產品本身具備了雙重進步,也預示著這一經典規格鏡頭的發展之路得到了延續。佳能EF 50mm F1.8鏡頭  具備AF功能的佳能EF 50mm F1.8鏡頭是在1987年正式發布。
  • 常用定焦,尼康35mm/50mm/85mm F1.8如何選
    經常有剛玩攝影的消費者問小編,剛買了一款入門級尼康單反,已經有了一款18-55鏡頭,現在想配一個定焦鏡頭,那麼35mm
  • 佳能尼康的各種暱稱,你了解多少個?
    都通用的叫法大三元:大三元指的是品牌各自最新的恆定2.8光圈的廣角段,中焦段,長焦段的3款頂級變焦鏡頭尼康的:14-24F2.8G、24-70F2.8G、70-200F2.8G II佳能的:16-35F2.8 L II、24-70F2.8L II、70-200F2.8L IS II
  • Canon/佳能 EF 50mm f/1.8 II 小痰盂 超值性價比人像鏡頭
    EF 50mm F/1.8 II鏡頭,該鏡頭是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單反鏡頭,其特點是鏡頭對焦相對較穩,F1.8的大光圈適合新手練拍。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下這枚鏡頭。  佳能EF 50mm F/1.8 II是佳能所有鏡頭中性價比最高的一款產品,以不到千元的售價就可以獲得這樣一款具有大光圈的鏡頭,可以說是很值的。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出於成本的控制,這款鏡頭的缺點也還是存在的,其手感較為一般,塑料鏡筒及卡口被網友稱為「小痰盂」,會偶爾出現跑焦現象。
  • 時隔25年的升級 佳能50mmF1.8STM深度評測
    1987年3月,佳能更換了EOS系統的卡口,而隨之一起發布的還有多支鏡頭,其中就包含了佳能EF 50mm F1.8,這支鏡頭隸屬當時EOS
  • 一次Canon\Nikon\Sony/50mm人像鏡頭的終極PK,誰會最後勝出?
    三款鏡頭體積對比在對比的這三支鏡頭中,佳能EF 50mm f/1.2L USM的體積是最小的;尼康58mm f/1.4G次之;索尼FE 50mm F1.4 ZA則明顯大上一個量級。鏡身上的佳能紅圈、尼康金圈以及索尼蔡司的小藍標也都在表明這三者都絕非等閒之輩。硬體參數小結:佳能第一,尼康與索尼並列第二對於任何鏡頭來說,銳度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評判因素,而大光圈鏡頭的賣點就在於「光圈大」,因此光圈全開時的畫質表現往往更受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