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佳能標頭 - 50mm哪支強【佳能篇】

2021-02-08 佩瑞攝影教學



今晚20:00點(4月9日)直播課《索尼相機應用與鏡頭選配大攻略(下)》,手機下載鬥魚APP或者電腦登錄鬥魚直播」網站,搜索佩瑞攝影教學直播間,姜老師會在直播間準時等候大家。


如果您還是不清楚怎麼觀看直播,點擊下面連結,有圖文版的具體說明!


 手機如何收看直播課

 電腦如何收看直播課


我把一句話結論寫在前邊:

鏡頭,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比誰數據好看的。


蔡司還沒進入135相機市場搗亂,圖麗、騰龍、適馬之類的副廠還沒有趕英超美的實力,索尼還在專心造音響和遊戲機。鏡頭怎麼選?佳能或尼康,紅圈或金圈,F4或F2.8,完事了。


你給我造鏡頭,我給你造接圈,原本簡簡單單的鏡頭市場格局被徹底顛覆。佳能和尼康這兩大巨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局面:適馬搶鏡頭份額,富士搶C畫幅份額,索尼最壞,什麼都搶。



我在咱們公眾號 - 課程商店的器材專題裡,詳細講過鏡頭的跑分評測和國際上比較權威的3個機構,再加上鏡頭MTF曲線的客觀體現,擺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這個事實:佳能不僅僅是50mm,幾乎所有鏡頭跑分都不高。


第7名 EF 50mm F1.8 STM (小痰盂)


第13名   EF 50mm F1.8 STM(小痰盂)4個品牌共18支全畫幅標頭,佳能和尼康,基本上是墊底兒的。你看這個跑分能說明什麼?說明曾經稱霸人像攝影界的神頭 50mm F1.2L USM 不值一提?說明一直作為主力標頭的50mm F1.4素質如此不堪?



銳度第1  索尼 FE 50mm F1.4 ZA  

上市時間:2016年

銳度第13  佳能 EF 50mm F1.4L

上市時間:1993年


總共4個品牌標頭,適馬和索尼的鏡頭,全部是2013-2018年發布的,而佳能尼康則早了很多。以上面列出的50mm F1.4這個旗艦規格來說,你拿一個2016年出的鏡頭,跟一支比它早了25年的鏡頭比!?這不是欺負佳能麼... ...




銳度第7  佳能 EF 50mm F1.8 STM

同樣的規格,差了近6倍價格!當然了,鏡頭的價格裡包含的不僅僅是成像素質,做工、對焦馬達、用料等等都非常重要。但是既然我們光看銳度跑分,那麼同理,也可以光看價格跑分,對不對?價格差了6倍還怎麼比呢?你現在告訴佳能,把小痰盂售價提高6倍,你看它能不能造一個超越索尼的鏡頭出來?



這就叫做只看跑分就是扯淡。你讓適馬把重量和體積,縮小到佳能的標準上,然後還做成F1.4大光圈的,你看它還能不能做到現有的素質?相反,你允許佳能把鏡頭增加2.8倍,體積大2倍,口徑照著70-200做,你看佳能會不會素質猛增?


1 上手入門必然小痰盂50mm F1.8

小痰盂就兩個優點,銳度並不差+價格實在是便宜。別的方面你就別期待了,自動對焦咔滋咔滋的,做工、用料、手感、防水性等等,我就沒見過更差的鏡頭了(當然了,價格在那兒擺著呢)。


2 50mm F1.4 - 等待新品

如果你沒有50mm並且不想買個廉價感很強的小痰盂,那麼我的意見就是,不要買,等著出新款。新款上市已經有眉目了,具體時間不清楚。但是我猜測,新款的F1.4的體積和重量將會大幅度提高,這是必然的趨勢。佳能在50mm端缺乏一支餅乾頭,不知道它在全力開發RF鏡頭的時候,還有沒有精力和興趣去填補一支小體積輕重量的50mm。


這支鏡頭在14年前發布時就已經封神了。你可以參考一下上一篇我關於尼康58mm F1.4的意見,這兩支鏡頭同出一轍。懂它的,不嫌棄它已經上市了14年,不懂它的,你會花1萬塊買一個14年前的老定焦嗎?


4 來個適馬健身?

我始終是搞不太明白(純粹個人意見),除了鐵桿人像專業戶,誰會買個接近2斤、加上遮光罩差不多14釐米長的50mm鏡頭?當然了,如果你就是人像專業戶,那麼適馬這支50mm F1.4擁有非常不錯的表現,想要高銳度,只有它,你根本沒得選。綜合的說,佳能的50mm太尷尬了... ...




首先你得有個概念,這是一支F1.2 !

光孔實際面積比F1.4增加了0.36倍,等同於本身定位的級別上升了一個層級。你更不能拿它跟尼康無反Z 50mm F1.8做比較,F1.2的光孔是F1.8的2.25倍!如果這支RF頭縮小光圈到F1.8再比,我很有把握的說,完勝尼康Z 50mm。(價格並不對等,只是作為兩個新出的無反標頭,單純的比比素質)


其次,佳能鏡頭從來不把銳度表現放在第一位,這似乎已經是佳能的傳統了。本系列的三篇50mm鏡頭哪家強中,多次提到這個問題:鏡頭,不是傻銳傻銳的就叫做好鏡頭。


這支鏡頭還有個突出的優點:色散控制。

在80mm以下焦距所有鏡頭中,絕對是第一流的水平!能與之匹敵的只有尼康那支58mm F1.4。虛化能力和效果不用說了,佳能把看家本事都拿出來了,抗暈光和解像力非常出色。


使用感受?三不:拿不動、握不住、買不起。

簡單說吧,需求它的,不介意這「三不」,不需求它的,比如我,我是肯定不會買的。實在是拿不動,並且我不認為為了這一點點鏡頭素質的提升,需要犧牲這麼大的便攜性和付出如此高昂的價格。



說到這,順便提醒一下想上EOS R的各位

冷靜點,RF鏡頭實在是貴的有點不合理了。我完全不知道佳能哪裡來的勇氣,標頭售價1萬5,24-70售價1萬7,28-70售價2萬2 ... ... 而且非常不厚道的在剛上市F2.8的RF大三元不久,立馬就開始發布F2.0的新規格大三元的布局。


還是那句話,器材是拿來用的,攝影是拿來娛樂的。希望大家量力而行,冷靜理智的看待器材,在實用性和心理享受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點擊圖片查看 《50mm鏡頭哪支強?(尼康篇)》





24 聊一款熱門但不太實用的鏡頭!


23盲目入手鏡頭有風險,購買還需再謹慎!


22 花卉攝影的一點小建議!


21 JPG格式的一個硬傷!


20 風光慢門攝影的8個要點!


19 頂級攝影高手,都用什麼相機?


18風光攝影有那麼難嗎?一個完整案例送給你!


17 攝影講究用光,到底啥是用光?


16 感光度 25600 無噪點!如何做到?(下)


15 感光度 25600 無噪點!如何做到?(上)

14 如何壓縮小圖才是正確、無損的?


13 三分鐘學會評測鏡頭!


12 本篇不看,調色白幹!







我是姜老師,

歡迎大家 「寫留言」告訴我你在攝影上的疑問與困惑。

相關焦點

  • 姜老師瞎說大實話:50mm鏡頭哪支強? 【索尼篇】
    3.50mm焦距更容易做到超大光圈,並且更容易解決因為最大光圈太大而帶來的成像素質降低。FE卡口50mm(含接近)陣營7款鏡頭:50mm定焦,不要去比較它的中心銳度。我早就發現基本上所有的標頭,別管副廠原廠,別管價格多少,中心銳度都差不多。佳能小痰盂900塊錢,比起佳能 F1.4版中心銳度沒差什麼,基本差不多。
  • 15000元標頭之王!佳能RF 50mm f/1.2評測
    在EF鏡頭時代,佳能有過50mm f/1.0,後來演變至50mm f/1.2,這枚鏡頭髮布於2007年。在2018年我們迎來了RF時代的全新升級,全新的50mm f/1.2是一顆完完全全重新設計的鏡頭,有著極佳的畫質表現。很多用戶表示,目前已公布的RF鏡頭中最具有吸引力的鏡頭正是這枚50mm f/1.2。究竟這枚鏡頭實際表現如何,今天我們就帶來詳細評測。
  • 「人像超值利器」——佳能EF 50mm/f1.4
    我們再來看一款佳能EF鏡頭陣營裡的「人像超值利器」——佳能EF 50mm/f1.4。  雖然50mm F1.8鏡頭的價格更加便宜,但筆者依然推薦光圈更大、做工更好的佳能50mm F1.4。該鏡頭在F1.4最大光圈時擁有出眾的焦外虛化能力,同時焦點處依然擁有出色的銳度,非常適合人像的拍攝。
  • 卡口的勝利 從佳能RF50mm F1.2 看新時代鏡頭發展
    而從EOS時代開始,佳能歷代的50mm鏡頭都頗具傳奇色彩,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一聊佳能那些經典標頭,一直到最新的EOS R系統上的這支RF50mm F1.2 L USM,看一看這些年鏡頭的發展。最佳性價比鏡頭:EF 50mm f/1.8 STM從筆者開始攝影的時候,每當有人問「除了套機鏡頭還有什麼鏡頭推薦?」
  • 使用佳能50mm F1.0L是怎樣的體驗?
    來自Lensrentals的佳能傳奇標頭上手體驗。
  • 日課 | 萌新首選標頭,佳能50mm f/1.8 STM體驗
    本文的主角佳能50mm f/1.8 STM就是這樣一款鏡頭,小編相信這支鏡頭應該是大多數佳能用戶購買的第一支定焦鏡頭,它在用戶手中的保有量絕對數一數二。雖然選購這支鏡頭的初衷大多是因為預算有限,但這支50mm f/1.8 STM鏡頭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不僅是因為其便宜的價格,更是因為這支鏡頭的畫質的確出色。
  • 【小痰盂的大亂鬥】——佳能、尼康、索尼50(55)mm f/1.8鏡頭橫評
    之前佳能和尼康都有相應規格的鏡頭,然而索尼方面只有一支價格4000多的FE 55mm f/1.8ZA——縱然它好評如潮,縱然它有蔡司標,然而這個價格依然還是太貴了。後續索尼推出的FE 50 1.8價格就降低了不少——雖然「僅需」1999的價格在三家裡還是最貴的,但相比FE55來說還是平易近人了許多。那麼它的素質是否對得起這個價格?佳能尼康索尼三家的「痰盂」到底誰更勝一籌?
  • 旅行中的第二支鏡頭 佳能50mm F1.4試用
    今天筆者就找來了一支佳能EF 50mm f/1.4 USM定焦鏡頭,看看EOS 700D搭配這支大光圈鏡頭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動。目前景明網佳能50mmf/1.4價格為2580元 網址:http://www.jmyx.com.cn/goods-3355.html出們旅遊自然是越輕便越好,佳能EOS 700D機身搭配EF 50mm f/1.4 USM鏡頭,整機的重量不過才870克,將其掛在脖子上即使是長途奔波也完全不會有累贅的感覺。
  • 佳能RF50mm F1.2 L USM:這難道是最牛的自動標頭?
    佳能曾在2007年推出過EF卡口的1.2大光圈標準定焦:EF 50mm f/1.2L USM。
  • 【推薦】佳能RF50mm F1.2 L USM:這難道是最牛的自動標頭?
    我個人不太擅長人像方面的拍攝,但烽火同學卻正好相反:他是上海有名的青年人像攝影師,同時也在很多Coser群體中擁有很好的口碑。看他的微博,往往能看到成群的「妹紙」圖,而且往往大家都拍攝的是同一位模特,烽火的作品會顯得格外出色。他此前多使用尼康機身加105 F1.4或是索尼機身配85GM之類的鏡頭創作,而這次我特地請他體驗下佳能的新RF50。結果,他成功的被我「毒倒」了...
  • 經典「小痰盂」的新生 佳能RF50mm F1.8 STM評測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獲取授權說到50mm F1.8「小痰盂」這支鏡頭,可以說堪稱經典,在單反時代,這支鏡頭是眾多用戶的第一支定焦,同時也是眾多用戶的第二支鏡頭,而這支鏡頭之所以如此的成功,一方面是因為綜合的光學素質表現還不錯,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其價格便宜。
  • 【器材】佳能五款高性價比鏡頭推薦
    這個時候第二支鏡頭的需求擺在了眼前,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佳能單反第二支鏡頭的選購方案。其實不然,就比如佳能的這支佳能EF-S 55-250mm f/4-5.6 IS STM鏡頭,該鏡頭有著88-400mm的等效焦距,用來拍攝遠處的景物是極為合適的。而且該鏡頭的價格也頗為的親民,京東僅售1999元,非常適合預算不多的入門級玩家選購。
  • 佳能50mm 1.8新老款的區別
    QQ群:457661598  而當佳能發布全新EF 50mm f/1.8 STM鏡頭的時候,不少用戶都在大呼過癮,不僅是因為這款產品本身具備了雙重進步,也預示著這一經典規格鏡頭的發展之路得到了延續。那麼,我們在今天就與廣大讀者們一起,針對全新發布的50mm F1.8以及之前版本進行對比分析,看看這款新鏡頭究竟有個賣點,它到底值得購買嗎?  50mm焦距具備F1.8光圈的鏡頭,在入門單反鏡頭具備了巨大優勢,這主要體現在了它體積輕便、視角自然,適應能力強以及親民的價格上。或許正是基於這些原因,佳能在這一規格鏡頭上目前已經發展了三款產品。
  • 人像新神器 佳能50mm f/1.8 STM人像體驗
    50mm定焦鏡頭:50mm f/1.8 STM,這支鏡頭和上一代產品50mm f/1.8II相比間隔了25年,這25年可以說是等待了太久,所以這款鏡頭一發布,我們在第二天就放出看這款產品的評測《時隔25年的升級 佳能50mmF1.8STM深度評測》,同時還對這支鏡頭和上一代產品做了詳細的對比解析《或更值得買 佳能兩代50mm F1.8對比解析》。
  • 套機鏡頭哪家強 佳能、索尼24-70mm對比(全文)_佳能 EF 24-70mm f/...
    此次筆者拿到的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與索尼FE 24-70mm F4 ZA OSS不僅規格類似,同時這兩款產品都是高端套頭的定位,一支是佳能L級紅圈鏡頭,另一支則屬於索尼蔡司ZA系列,它們的對決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 微單人像鏡頭推薦(佳能篇)
    本文推薦的是適合佳能微單相機的專用人像鏡頭,如果對「人像鏡頭」不是很清楚的朋友可以先看下「微單人像鏡頭系列」的第一篇:微單人像鏡頭推薦(索尼篇),裡面有詳細的解答,下面方框裡是其中一段,更多詳細解答請戳:這裡。為什麼有了套機鏡頭,還需要一隻人像鏡頭呢?
  • 【佳能EOS器材】佳能EF 35mm 、EF 50mm 、EF 85mm 你會選哪個呢?
    今天小編與小夥伴兒們分享使用EOS 6D Mark Ⅱ搭配三支佳能EOS定焦紅圈鏡頭,展示35mm、50mm、85mm三個焦段的鏡頭在人像拍攝上的異同與特色。  機身選用佳能EOS 6D Mark Ⅱ,作為佳能入門級全畫幅單反EOS 6D的更新產品,EOS 6D Mark Ⅱ最顯著的地方就是升級了45點十字對焦系統,在拍攝人像時可以獲得更精準的對焦表現。不過這次的主角並不是它,而是下面三支佳能EOS紅圈定焦鏡頭。
  • 時隔25年的升級 佳能50mmF1.8STM深度評測
    1987年3月,佳能更換了EOS系統的卡口,而隨之一起發布的還有多支鏡頭,其中就包含了佳能EF 50mm F1.8,這支鏡頭隸屬當時EOS
  • 詭異的標準視角 非50mm全幅標準鏡頭小覷
    市面上的所謂50mm標頭大部分實際焦距達不到50mm或超過50mm,但這不會影響這些鏡頭的優異表現,該焦段鏡頭製作難度相對較低,幾乎每一家的標頭成像都不會很差,光圈值和做工、用料成了拉開差距的點。當然,那些可稱為傳世佳作的精品標準鏡頭製作難度也是相當高的,成像質量與做工、用料的完美結合,美輪美奐的成像和便捷的操作感受,可謂光學精華。
  • 【標頭新時代】畫質向50mm f/1.4規格鏡頭橫評
    ↑注意:這個定義是錯的。標頭的正確定義是,某畫幅的標準鏡頭,其焦距應等於該畫幅底片的對角線長度。135全畫幅的對角線長度是43.2mm,所以其實世界上也就一支鏡頭相對嚴格的符合這個標準——那就是賓得的FA 43mm f/1.9 Limited。不過由於習慣使然,一般40~60mm焦距的鏡頭都被劃在了標頭這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