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師瞎說大實話:50mm鏡頭哪支強? 【索尼篇】

2021-02-23 佩瑞攝影教學

50mm定焦,可能是你攝影路上始終繞不開的一支鏡頭。除了廣角風光題材,基本算是全能選手,人像、紀實、旅行、微距、美食、靜物、小品全能幹。它是很多優秀攝影人必備的一支鏡頭,很多愛好者的第一支定焦鏡頭。

1.全畫幅50mm這個焦距,成像上幾乎是零畸變。

2.50mm焦距最不容易產生各種透鏡成像質量問題。對比廣角和長焦望遠,需要解決的各種成像難題在50mm的焦距上出現的較「輕」或甚至沒有,使得你付出較低的成本,就可以獲取很好的成像素質。

3.50mm焦距更容易做到超大光圈,並且更容易解決因為最大光圈太大而帶來的成像素質降低。

FE卡口50mm(含接近)陣營7款鏡頭:

50mm定焦,不要去比較它的中心銳度。我早就發現基本上所有的標頭,別管副廠原廠,別管價格多少,中心銳度都差不多。佳能小痰盂900塊錢,比起佳能 F1.4版中心銳度沒差什麼,基本差不多。

這也是為什麼懂行的索尼用家,經常把最便宜的全畫幅50mm用在索尼半畫幅機身上,當中焦人像頭用。它到了半畫幅身上,等於在使用這支鏡頭的最佳成像區域,得到的成像素質幾乎可以媲美F1.4版,非常划算。

50mm定焦,拼的主要是:

畫質邊緣衰減、對焦速度、紫邊色散、抗暈光、做工

論綜合成像素質,其實並不差,跟55mm F1.8其實不相上下,但是這對焦馬達居然是非線性的電磁馬達?這個速度... ...平心而論,如果你是有條不紊、有節奏的在拍人像,那也還能忍受,需求快速對焦抓拍的話,還是算了吧,它拉起風箱來讓你想砸了它。更重要的是,從新固件升級後,索尼多款機型都具有人臉、人眼實時追蹤對焦,這個功能拍人像時極為好用。但是需要開啟AF-C追焦模式,這支鏡頭的對焦速度在AF-C人眼追蹤下,能力有些不匹配。更別提自由對焦點追蹤了。實話說,這支頭的加工用料基本屬於半畫幅狗頭的水平,裝在A73上實在有點丟人,就像是買了個梅賽德斯奔馳,結果座椅配的是長安奔奔的。
不是不能用,而是這個聲音啊... ...本來對焦速度就弱,還滋滋響,機頂上帶個收音麥的話這對焦聲全錄進去了。
綜述
:同款裡一般都不要買最便宜的那個,看來是真理啊。這支鏡頭的自我定位出現了嚴重問題,A7R3、R4都買了的,是差那幾個錢的人嗎?50mm定焦這麼常用的頭,省這點兒錢幹什麼呢?當然了,如果你是那種純粹到骨子裡的實用主義者,只看成像素質和性價比,不看別的,那麼這確實是所有索尼鏡頭中最划算的。


但是我仍然認為,這支頭是索尼50mm陣營的「綜合」最佳。
首先你得均衡成本因素,它的價格是F1.4版的一半不到。其次,紫邊不過分嚴重時,可以在PS ACR的鏡頭矯正中去除,而暗角在開啟機內矯正功能配合PS ACR的矯正後,可以完美解決。
這支頭其它方面素質,非常對得起鏡頭上藍色的ZEISS標誌。大家肯定想知道它對比 F1.4 如何,我直接說我的對比結果:色散控制稍不如F1.4,焦外效果略遜F1.4,其它基本看不出什麼差別,非常優秀。如果你符合以下3個條件,那麼 F1.4 這支是你的必選:我常說,50mm F1.4是人像攝影中進可攻退可守的最佳鏡頭,如果你只打算上1支人像大光圈定焦,那麼毫無疑問必然是50mm F1.4,不需要任何糾結。它在標準人像上的虛化效果確實要勝過F1.8,請注意,再次說一下,是虛化效果,不是虛化程度。在虛化力度上其實差別並沒有那麼明顯。
如果你的相機是索尼帶R的,那麼為了匹配R系的高畫質高像素特點,就乾脆不要心疼F1.4貴出來的幾千塊錢了,一步到位反而是最有性價比的選擇。

簡單提一下,F2.8可不比F1.4差,準確的說要比F1.4更強。絕大部分鏡頭的F2.8版其實成像素質表現都比F1.4要高,因為這個對比是不公平的:MTF曲線呈現出的是最大光圈和F8光圈時的對比,這類鏡頭我們又比較在意最大光圈的表現,所以,實際上是在拿F1.4這麼大的光圈在跟F2.8比較。明白我的意思了吧?這支價格不高的50mm F2.8從成像數據上看,是優於F1.4的,如果你不需求超大光圈,而是主拍人文、美食、靜物小品等題材,那麼這支鏡頭是超值之選了。
有句話叫,微距無弱頭。意思是,但凡是微距鏡頭(1:1微距,不是指的那些達不到1:1倍率的「帶有微距功能」的鏡頭)沒有成像差的,並且它往往比同焦距的非微距定焦的成像素質還要強悍。
這支鏡頭的銳利程度和邊緣畫質保持的能力,直逼號稱世上最強鏡頭的蔡司Otus 55mm F1.4(其實這款頭也並不是世上最強,而且偏科很厲害,在尼康佳能篇中詳聊此頭),並且擁有非常漂亮的焦外柔化效果。我個人認為,索尼所有鏡頭中,單比銳度和邊緣畫質,唯一能幹過這支頭的只有另外一隻FE 90mm微距。因為這支鏡頭作為微距,焦距有點短,不如90mm\100mm微距適用性好,遊刃有餘。它近距離拍微距時,對焦距離過近,容易自身擋光、沒有空間補光、景深過淺。在拍攝美食類、靜物類非常適合,在最大光圈下也可以獲得極佳的成像素質。
它作為普通50mm鏡頭使用時,又由於本身是微距結構,雖然有對焦距離範圍限制功能,但是對焦速度仍然沒法跟非微距鏡頭相比,對焦略微慢了一點。如果你像我一樣,我用50mm並不怎麼拍人像,而是主要用來拍攝人文紀實,偶爾拍拍微距和靜物,美食或特寫花卉,那麼恭喜你看到了本篇文章,我要是沒寫本篇,恐怕很多同學都沒聽說索尼還有這麼一支好玩的鏡頭。更何況才賣3000多塊錢。請注意,「並不怎麼拍人像」這個條件很重要。人像的對焦速度,尤其是索尼用戶AF-C配合人眼追蹤,對於鏡頭的對焦速度要求是比較高的。所以經常拍人像的同學你別看著眼饞,銳度好、焦外漂亮、還便宜,還得對焦快?哪有這種十全十美的東西?

實用效果與索尼的F1.4能力旗鼓相當,對焦速度說實話比索尼原廠50mm F1.4要慢一點點,而且分量確實不輕。一個標頭,重量超過了索尼的16-35mm F2.8,都趕上24-70了。裝在A7繫上,手感頭重腳輕是避免不了了。

但是價格好啊,F1.4賣的是索尼F1.8的價格。

這是個不容忽視的優勢,所以這支鏡頭在FE口50mm陣營的定位,非常準確,高素質,高性價比,心疼銀子或使用率不高又想上個高成像素質標頭時的最佳選擇。

敢賣7900塊錢,它是有底氣的:2個讓人驚豔驚訝的優點!非常優異的成像素質 + 將35mm和50mm兩支頭兼併的焦距。

大白話說吧,這支鏡頭太棒了!光看MTF曲線我當時不敢信,4條曲線都快頂到天了,幾乎零色散,邊緣畫質高的離譜,中心畫質簡直無可挑剔,可以說近年來我用過的最好的鏡頭之一。

而且這個卡在35-50之間的焦距,讓你不會有了50mm還想35mm。索尼原廠或者佳能RF頭如果做到這個素質,它絕對敢賣你一萬五。可是... ... 它的缺點也是要人命啊!別的鏡頭,咱都說它多少克重量,這支鏡頭不能論克,得論斤2斤半!完美詮釋了適馬就是搞健身器材的。裝在A7繫上,不配豎拍手柄我都拿不住相機 ... ...又一次證明了,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兒。

適馬為索尼準備的典型人文掛機頭。

漂亮,漂亮的不像適馬頭。雙螺紋環+螺紋平口遮光罩,長度64mm的準餅乾頭,重量215克,非常輕便。成像素質中規中矩,讓我意外的是,我個人認為,這支頭焦外虛化頗為柔和,潤感十足。拿來作為人文掃街,再搭配一支24mm定焦的話,完美。

主攻人像高大上 - 索尼 50mm F1.4

實用輕便素質好 - 索尼 55mm F1.8

微距+人文+可玩性 - 索尼 50mm F2.8 微距

高素質+較重+性價比 - 適馬 50mm F1.4

畫質驚豔+鍛鍊肌肉 - 適馬 40mm F1.4

人文掛機好標頭 - 適馬 45mm F2.8

喜歡跟我唱反調 - 索尼 50mm F1.8

24 聊一款熱門但不太實用的鏡頭!

23盲目入手鏡頭有風險,購買還需再謹慎!

22 花卉攝影的一點小建議!

21 JPG格式的一個硬傷!

20 看別人的慢門作品眼饞?不如從這幾點入手,輕鬆搞定慢門攝影!

19 頂級攝影高手,都用什麼相機?


18風光攝影有那麼難嗎?一個完整案例送給你!


17 攝影講究用光,到底啥是用光?


16 感光度 25600 無噪點!如何做到?(下)


15 感光度 25600 無噪點!如何做到?(上)

14 如何壓縮小圖才是正確、無損的?


13 三分鐘學會評測鏡頭!


12 本篇不看,調色白幹!




我是姜老師,

歡迎大家 「寫留言」告訴我你在攝影上的疑問與困惑。

相關焦點

  • 尷尬的佳能標頭 - 50mm哪支強【佳能篇】
    佳能在50mm端缺乏一支餅乾頭,不知道它在全力開發RF鏡頭的時候,還有沒有精力和興趣去填補一支小體積輕重量的50mm。這支鏡頭在14年前發布時就已經封神了。你可以參考一下上一篇我關於尼康58mm F1.4的意見,這兩支鏡頭同出一轍。懂它的,不嫌棄它已經上市了14年,不懂它的,你會花1萬塊買一個14年前的老定焦嗎?
  • 強大的利器:極具可玩性的手動定焦鏡頭【姜老師瞎說大實話】
    價格大約在1萬3 - 1萬6,我呢,把它分為2個手動定焦,25mm和50mm,這些題材我這兩支頭完全也沒有問題,而且是高大上的蔡司鏡頭,價錢上其實咱倆花費差不多。3 對體積提出要求,比如我就是想掛機一支40mm超大光圈鏡頭,但是實在受不了24-70mm F2.8的大個頭兒和變焦伸縮。4 追求極致的鏡頭成像素質。我強烈建議,50mm以下焦距可以考慮手動頭。首先,廣角本來就景深大,一些使用小光圈、中等光圈的題材,用廣角時基本不需要精確對焦。
  • 索尼微單的第二支鏡頭—FE 50mm F1.8
    如果您感覺到在進行一些題材的拍攝時力不從心,這就說明是時候添置一支定焦鏡頭了!一般來說,同檔次的定焦鏡頭,畫質會優於變焦鏡頭相當多。同時因為光圈更大,所以背景虛化能力更強,而且能夠提供更大的進光量,在弱光條件下拍攝照片更加輕鬆。
  • 索尼A7R4+24mm+50mm鏡頭人像拍攝體驗
    濰坊唯一一家索尼a俱樂部這次拍攝一共用了兩支鏡頭,FE 24mm F1.4 GM和FE 50mm
  • 三款50mm鏡頭大比拼
    三款鏡頭體積對比在對比的這三支鏡頭中,佳能EF 50mm f/1.2L USM的體積是最小的;尼康58mm f/1.4G次之;索尼FE 50mm F1.4 ZA則明顯大上一個量級。光圈F1.4實拍100%放大對比展示從光圈F1.4的實拍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佳能EF 50mm f/1.2L USM以及索尼FE 50mm F1.4 ZA這兩支鏡頭都有著較為清楚的細節表現
  • 【小痰盂的大亂鬥】——佳能、尼康、索尼50(55)mm f/1.8鏡頭橫評
    之前佳能和尼康都有相應規格的鏡頭,然而索尼方面只有一支價格4000多的FE 55mm f/1.8ZA——縱然它好評如潮,縱然它有蔡司標,然而這個價格依然還是太貴了。後續索尼推出的FE 50 1.8價格就降低了不少——雖然「僅需」1999的價格在三家裡還是最貴的,但相比FE55來說還是平易近人了許多。那麼它的素質是否對得起這個價格?佳能尼康索尼三家的「痰盂」到底誰更勝一籌?
  • 【攝影潮】索尼全畫幅鏡頭 FE 50mm F1.4 ZA發布
    Planar T* FE 50mm F1.4 ZA是針對追求出色解析度和對比度的專業攝影師和高端攝影發燒友而設計的一款標準定焦鏡頭,為拍攝人像、室內、夜景、街拍等題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今索尼已經發布了三款全畫幅微單(TM)標準定焦鏡頭,另外兩款分別為FE 50mm F1.8和Sonnar T* FE 55mm F1.8 ZA,不同的成像特點與售價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選擇。
  • 風光攝影的另一種神器——佳能、索尼70-300mm規格鏡頭測評
    嚴格來講本次參評的三支鏡頭並不是同定位產品,甚至都不是同規格——佳能 EF 70-300mm f/4-5.6 IS II USM,市場售價3500元;佳能 EF 70-300mm f/4-本環節所有測試均為MTF50解析度(50%還原度下的截止空間頻率),單位LW/PH(線寬每圖高)。此時三者的最大光圈略有不同,索尼FE 70-300G是f/4.5,佳能的兩支鏡頭是f/4。
  • 50mm是你的第一支定焦鏡頭嗎?
    50焦段的結構比較容易把光圈做大價格十分親民,應用範圍很廣因此很多人會當作第一支定焦鏡頭這支鏡頭的標籤也是所有焦段中最多的人文鏡頭、人像鏡頭、紀實鏡頭等等今天我們依然忘記它的標籤重新審視一下50mm定焦 蔡司現在的50mm鏡頭對焦距離為0.45米-∞讓我們由近到遠來看一下這個焦段的表現0.45-1米
  • 微單攝友的第二支鏡頭—FE 50mm F1.8
    但是隨著攝影水平的提高,您是否會感覺自己拍攝的照片與網絡上的攝影美圖總是差那麼點意思,同樣的構圖,同樣的光線,拍出來的感覺就是不如別人呢?這恐怕是傳說中的器材瓶頸了。因為變焦套頭一般而言,其成像素質和定焦鏡頭有相當大的差距。如果您感覺到在進行一些題材的拍攝時力不從心,這就說明是時候添置一支定焦鏡頭了!一般來說,同檔次的定焦鏡頭,畫質會優於變焦鏡頭相當多。
  • 一次Canon\Nikon\Sony/50mm人像鏡頭的終極PK,誰會最後勝出?
    三款鏡頭體積對比在對比的這三支鏡頭中,佳能EF 50mm f/1.2L USM的體積是最小的;尼康58mm f/1.4G次之;索尼FE 50mm F1.4 ZA則明顯大上一個量級。光圈F1.4實拍100%放大對比展示從光圈F1.4的實拍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佳能EF 50mm f/1.2L USM以及索尼FE 50mm F1.4 ZA這兩支鏡頭都有著較為清楚的細節表現
  • 索尼正式發布FE 50mm F2.8微距鏡頭!
    1.索尼全畫幅FE卡口標準微距定焦鏡頭,可提供1:1的放大倍率50mm焦距配合0.16m的最近對焦距離以及小於50mm的工作距離,能夠儘可能的靠近拍攝對象,適合拍攝小品、花卉等題材。拍攝時無需移動整個相機,即可找到合適的拍攝距離,因此能夠輕鬆地在桌面進行構圖拍攝,而無需四處移動。2.
  • 套機鏡頭哪家強 佳能、索尼24-70mm對比(全文)_佳能 EF 24-70mm f/...
    此次筆者拿到的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與索尼FE 24-70mm F4 ZA OSS不僅規格類似,同時這兩款產品都是高端套頭的定位,一支是佳能L級紅圈鏡頭,另一支則屬於索尼蔡司ZA系列,它們的對決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 索尼 50mm、70-300mm 新鏡及 RX10 III 發布
    今日發布會現場不論是索尼總裁兼 CEO 平井一夫造訪中國,還是選擇胡歌作為品牌代言人,都能看出索尼將有大動作。果不其然,今天早些時候,索尼推出了兩款全新的E卡口全畫幅G鏡頭:FE 50mm F1.8 和 70-300mm F4.5-5.6,外加黑卡™ RX10 III。
  • 詭異的標準視角 非50mm全幅標準鏡頭小覷
    市面上的所謂50mm標頭大部分實際焦距達不到50mm或超過50mm,但這不會影響這些鏡頭的優異表現,該焦段鏡頭製作難度相對較低,幾乎每一家的標頭成像都不會很差,光圈值和做工、用料成了拉開差距的點。當然,那些可稱為傳世佳作的精品標準鏡頭製作難度也是相當高的,成像質量與做工、用料的完美結合,美輪美奐的成像和便捷的操作感受,可謂光學精華。
  • 【科普】大三元鏡頭發展史——70-200mm篇
    雖然它並不是一支恆定F2.8光圈的鏡頭,但它可以被看作是長焦大三元鏡頭的始祖。 當然,在那個還是手動對焦的時代裡,不僅僅是佳能,尼康和美能達也先後推出了諸如75-150mmF3.5,50-135mm F3.5的恆定光圈變焦鏡頭。
  • KAMLAN 50MM F1.1 MK2 鏡頭
    希望大家能夠更加多面的了解這支鏡頭。廠家介紹它是一隻標準鏡頭,實際上通過係數換算後它應該是一隻中焦鏡頭。這支鏡頭的像場可以覆蓋到APS-C的畫幅。▲   KAMLAN50MM F1.1 MK2配合奧林巴斯相機在2019年到來之際,國內鏡頭生產商KAMLAN推出了Kamlan新款50mm f/1.1 二代鏡頭,21mm f/1.8鏡頭,最早的得到的消息是在
  • 【文喵大實話】拋磚引玉說「能幹活兒用的鏡頭」——適馬17-50mm F2.8
    當時我幫同事和同學拍了幾次婚禮後,就有些膨脹了,心想要是能接接私活兒該多好?能掙點外快,讓親朋好友們不覺得我在攝影上不是瞎玩兒。而且巧的是,我當時還真給自己張羅了幾單「生意」。於是在現有的賓得系統上買一支「能幹活兒用的鏡頭」就提上了議程。也就是恆定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
  • 索尼FE 100mm F2.8 STF GM OSS鏡頭體驗
    不過索尼的「不按常理出牌」,倒是讓小編驚喜不已,這是為什麼呢?傳承經典 脫胎換骨為何這支鏡頭讓小編如此驚喜?作為一個老索粉,小編忘不了當初那款頗具傳奇色彩的A卡口135mm F2.8(T4.5)STF鏡頭的拍攝體驗,因為使用了特殊的光學結構,在焦外成像上具備非常柔美的虛化效果。
  • 1.0x放大倍率 索尼發FE 50mm F2.8微距鏡
    FE卡口在今年推出的又一款新鏡頭,索尼發布全新的FE 50mm F2.8 Macro微距鏡頭。新鏡頭擁有50mm的焦距和1.0x的放大倍率。這枚新鏡頭可以說是索尼FE卡口的一款入門級微距鏡頭,有著很不錯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