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料理人》失落氣球

2020-11-18 騰訊網

前情提要:在遠離人類文明世界的南極大陸深處,圓頂基地越冬隊的大叔們總想搞些事情,讓自己能夠體驗普通生活中常有的樂趣。在二月中旬的某個周日,西村和其他隊員們在戶外舉行了一場極地壘球比賽,這實在是一項罕見的記錄,但是衣著臃腫加上低溫環境,註定這場比賽無法持久,只打了三局就草草收場……

失落的氣球

平日裡享受著極地寒天,為壯美的自然景色而感動,看著旁人從事各自的工作,如果覺得有趣還會主動前去幫忙,這裡的一切都讓我們好奇。雖然這樣說起來好聽,其實在整個越冬生活中,帶著這種遊戲心態四處閒逛的也只有我和醫生兩個人而已,其他隊員則是默默地、認真地進行各自的觀測作業。

1997年2月23日,這一天將要把林隊員負責的大氣球送上天,具體的科學理論我是不清楚的,大概是用探空氣球分兩次將無線電臭氧探測儀和氣溶膠探空儀升到空中,進行大氣觀測,順利的話氣球可以升到30~40公裡的高空中。

■探空氣球是一種常用的大氣探測器材。

他們告訴我,氣球下面吊著的是payload,這是他們業內的叫法,實際就是發信器,將探測數據傳到地面上。為了應對高空中零下100度的超低溫環境,發信器外面包裹了一層苯乙烯泡沫,然後用膠帶固定中間的小天線。

聽林隊員說,這是日本最先進的大氣探測儀器,而且此次作業是世界上首次在圓頂基地這樣的低溫地帶調查高空的大氣狀態,據說大氣學會也很重視這次調查。不過,在我這種外行人眼中,那個用泡沫和膠帶包住的箱子怎麼看都不像是最先進的科學儀器,更像是小學生們在暑假裡自己手工製作用於興趣愛好的玩意。

可能是注意到其他人充滿猜疑的眼神,小林隊員解釋說:「這個發信器看起來很普通,但是裡面任何一個部件都沒有備件,這個無線電臭氧探測儀價值50萬日元,那個氣溶膠探空儀更貴,價值200萬日元!」聽了這一番話之後,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想必之後他們對待這個發信器就像對待國寶級的玻璃吹製品一樣,變得「又溫柔又謹慎」。

■被泡沫包裹的無線電臭氧探測儀,價值高達50萬日元。

上午10時10分,放飛作業開始。當時幾乎處於無風狀態,但是氣溫竟達零下55度。儘管戴了兩層手套,手指還是給凍麻了。最先放飛的是無線電臭氧探測儀,這個儀器比氣溶膠探空儀體積小,重量只有300克左右,用於搭載的氣球要吹到9平方米大小,只需一瓶60公斤的氦氣瓶就夠了。純白的氣球毫無阻攔地慢慢升上一眼望穿的南極湛藍天幕中,真是太美了!太美了!

第一彈成功打響!下午就該大型氣溶膠探空儀出場了。之前由於調整氣球系索長度的卷揚機發生故障,氣球剛升空發信器就撞上了雪地,最終以失敗告終。而且,當時成功放飛的無線電臭氧探測儀在升到預定高度前,氣球就破裂了,也同樣沒有取得徹底的成功。這一次林隊員他們進行了更充分的準備,對氦氣的填充量進行了調整。聽說在氣球飛到高空後,由於氣壓低氣球會膨脹4~5倍。這次氦氣填充作業順利結束,發信器也準備妥當。終於要放飛氣球了。金醬用他那毫無感情的聲音(與當時的氛圍還真是相配)開始倒計時:「3、2、1,放。」

■無線電臭氧探測儀的內部,用於探測高空大氣層中的臭氧層。

氣球滑溜溜地從人手中離開,像被藍色的天空給吸了上去一樣。按理說,氣球應該一直往上升,但不知為何在5米高度就開始下降,拖著下面的發信器在雪地上摩擦。在現場監督的林隊員雖然沒有喊出「啊!200萬日元!!」但他心裡肯定是崩潰的。他立即跑過去嘗試回收氣球,但是南極的自然環境太過惡劣,單憑人類的雙腿無論如何都無法追上雪原上吹起的下降風,於是氣球就這樣被風吹走了,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

林隊員放棄了追趕,站著原地直愣愣地看著飛遠的氣球。他的背影,宛如西部電影《原野奇俠》裡目送肖恩離去的少年,《卡美拉II》(日本怪獸電影——編者注)裡向打倒雷吉翁後滿身傷痕仍堅強站起來的卡美拉敬禮的自衛隊員,注視著飛回宇宙的奧特賽文(巨型超人英雄,與奧特曼類似,也常常被誤認為是奧特曼系列——編者注)的友裡安娜隊員那樣,充滿了深深的哀愁和悲情。

未能成功升空的氣溶膠探空儀起初還陸續傳回數據,然後就再也沒了消息。第二天,林隊員他們再次放飛了大氣球,這次成功了,獲得了寶貴的資料!可喜可賀!

凍結的電鋸

進入3月份,地獄般的室外作業開始了,實際上在圓頂基地這個地方,所有的工作大概都能用地獄來形容。當月的作業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給雪洞打天井,二是挖掘一個大氣球雪洞,主要是為了給林隊員負責的探空氣球打造一個即便在嚴寒下也能順利放飛的作業空間。在具體操作時,這兩項作業是無縫隙接軌進行的,一面敲掉雪洞的「屋頂」,一面擴大雪洞的面積,然後用膠合板和很厚的座墊蓋住。作業看似簡單明快,但我們要挖開一個長約40米的天井,從上往下望,距離底部的深度大約2米多。

雪洞頂部表面的雪如同巖石一般堅硬,根本不可能憑藉人力挖開,這個作業就交給希爾博雪地車進行。這臺雪地車只留下車頭,後面連接著用於挖掘雪地的部件,在運行時車後用於整地的粗管子咕嚕咕嚕地轉動著,看上去十分滑稽。在低溫環境下,夯實的雪地要比想像中更硬,儘管希爾博雪地車重達5噸,在進行作業時也會因為地面過硬導致一側履帶被堆積的雪塊抬升起來。南極的自然力量在頑強地抵抗著人類的力量,但最後我們還是在堅如鐵石的雪地上挖出了一個小坑,但是能夠藉助機械力的作業也到此為止,剩下的工作只能由我們的雙手來完成。

■雪地車除了用於極地運輸外,也被用於工程作業。

我們就像成群聚集在白糖上的螞蟻一樣,一哄而上,實際上我們滿打滿算只有九個人。我們一點點一點點地將這個小坑擴大。雪地車現在幫不上忙,如果有什麼差錯,雪地車壓裂雪層,跌落到雪洞裡,就算你求爺爺告奶奶,日本汽車聯盟也不會出現,如果那時下面正好還有人的話,那就更不得了了!為了規避風險,我們只好在零下65度的低溫下無休無止地進行手工作業。

在手工作業中,給我們幫助最大的工具是電鋸。先用電鋸在雪地裡切開一個口子,再用尖鏟挖開,每挖一下就會形成一個雪塊。在極端寒冷的氣溫下使用電鋸也並不輕鬆,啟動之後必須馬上進行作業,否則很快就會停止轉動,因為馬達會被凍住!為此,在作業間隙我們輪流照看電鋸,每隔10秒左右就要轉動一下鋸片,不知道的人看到這個情景,還以為我們是《13號星期五》(1980年代美國著名的低成本恐怖片——編者注)裡的蒙面電鋸殺人狂呢!即便如此,電鋸也很難堅持超過30分鐘,之後就會被凍結,無法運轉,只能拿回室內解凍後才能重新使用。

■日本生產的電鋸,在極地戶外作業時被科考隊員們用來切割雪塊。

雪洞作業持續了約兩周左右,終於迎來了「大氣球雪洞」的落成儀式,同時我們還決定將這座雪洞重新命名為「橘子宮殿」,因為在洞頂蓋上遮蔽材料後,洞內就會呈現出橘色的色調,故而我們一致同意改成這個名字。

既然「橘子宮殿」完成了,我們就又有了聚餐的理由。在我們這裡,無論大事小情,只要有什麼作業結束了,當天肯定會舉行聚餐,小聚餐,大聚餐,各種聚餐。此次的主菜是燉鴨。鴨子是從北海道的某個湖裡捉來的,只掏空了內臟就帶到了圓頂基地。已經凍硬的鴨子看起來就跟動物標本一樣。解凍後,拔掉鴨毛,用噴火槍烤一遍表皮,清除了表面沒有除乾淨的鴨毛,然後切成塊下鍋。

■生活在日本北海道地區的鴨子,它們也被加入南極科考隊的食材清單裡。

關於如何處理鴨頭的問題,讓我猶豫了一會兒,我在想要不要把鴨頭放進鍋裡一起燉。如果為了讓它立地成佛留於此地,因為天寒地凍,它能夠長久保存,萬一被未來的動物學家發現了此鴨頭,還在學刊上發表「南極曾有野鴨生存」的文章,那可就麻煩了。最後,我還是將鴨頭扔進鍋裡,問題是到底誰會吃呢?之後,我又加入了蘿蔔、芋頭等蔬菜一起煮,主菜算是完成了,再將已經溫熱的酒倒進保溫壺裡,於是宴會就可以開始了。

我們幾個人相互敬酒乾杯,之後我自己拿著三得利皇冠威士忌自顧自地喝起來,因為口感太好了,我沒有兌其他飲料而是直接入口。突然,我好像失憶了,等我再次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睡在食堂裡,身上還蓋著毛毯。之後有人跟我說,我在零下60度的室外不停地大叫:「沒有威士忌,快給我拿來!」可我自己卻怎麼也想不起來有這回事,不能確定真假。如果是真的,那真是丟臉丟大發了……

下期預告:進入三月,南極即將迎來半年的極夜時節,在此之前西村大叔必須將暫時存放在戶外的食物儘可能地轉移到室內,然而由於食材數量大,且雪洞由於坍塌事故無法使用,加上人手不足,最後大叔們經過商量,決定修建一座愛斯基摩風格的雪屋作為食材倉庫……

相關焦點

  • 《南極料理人》醫生主廚
    總之,這個人有使不完的勁。在錘鍊料理能力的早期階段,他費了很大工夫才把肉煮爛,卻在最後攪拌時因為用力過猛成了肉糊,我給出的評價只有「不行!太差了!」不過,到了越冬期後期,他的水準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甚至能分辨出不同的馬薩拉(混合風味的咖喱調料——編者注),就連咖喱專營店都會向他自作的咖喱飯脫帽致敬。
  • 試讀 堺雅人主演的《南極料理人》
    導演:衝田修一以南極為背景的日本電影,前有高倉健主演的《南極物語》(1983),講述昭和基地的日本南極觀測隊和15隻樺太雪橇犬的感人故事,當年成為史上最賣座的日本影片。2009年由堺雅人主演的《南極料理人》,是一部刻畫八個南極觀測隊員的喜怒哀樂的風趣電影。
  • 《南極料理人》冷凍食品
    ■影片《南極料理人》中出現的正在解凍的冷凍藕片。但是,像親子飯、豬排飯、雞蛋湯等需要雞蛋保持半熟狀態的料理,不知為何蛋液都無法凝固成形,做出來的成品酷似秋田的家庭料理——圓滾滾的飯糰餅。 日本男人基本上都喜歡吃「丼」料理(蓋澆飯),就算是號稱擁有鐵胃的越冬隊員,看到炸肉排上原本應該放著黏糊糊的雞蛋,換成了牛奶炒蛋,肯定會胃口全失,這是相當嚴重的問題。
  • 美食電影 |《南極料理人》
    日本的美食電影總在變著花樣,別出心裁,美食從城市到鄉間,從小店到自家,從白天到深夜,而衝田修一的《南極料理人》是更大膽了,直接從北半球跑到南半球了
  • 《南極料理人》鮟鱇火鍋
    大氣觀測所正如其名,主要用於觀測南極大陸的大氣狀況,此外也兼用為雜物房,面積約有8塊榻榻米大小,建築材料主要是夾有隔熱板的預製板材。 大氣觀測所的搭建方法非常簡單有效,就連我們這些工程技術分數完全不及格的客串建築工人,只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也能夠修建起來。在啟程來南極之前,我們曾在極地研究所的院子裡進行過演練,嘗試搭建了一次,對於作業要領還是比較了解的。
  • 《南極料理人》南極炭燒
    《南極料理人》極寒雪原上的美食故事《南極料理人》再赴南極《南極料理人》籌備食材《南極料理人》冷凍食品《南極料理人》電腦白痴《南極料理人》遠航南極《南極料理人》跋涉雪原《南極料理人》瑞穗正月《南極料理人》交接準備《南極料理人》分別時刻《南極料理人》九位大叔《南極料理人》鮟鱇火鍋
  • 《南極料理人》九位大叔
    一切都既平淡又普通,既沒有電影《南極物語》經常響起的主題曲《範吉利斯》,也沒有九名越冬隊員手牽著手,面對太陽走向明天的堅定眼神。 當天晚餐的時候,我才發現我們隊裡的人大多是沉默寡言,不喜交談。自從踏上南極大陸以來,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像現在這樣,在濃厚的家庭氛圍中,幾個人圍坐在一起吃頓溫熱可口的晚餐。
  • 《南極料理人》瑞穗正月
    ■深入南極大陸200多公裡的瑞穗基地,這裡沒有常駐人員,在西村等人抵達時這裡是無人狀態。雖然身處南極雪原,但新年晚餐總是要吃的。想到這裡,我想方設法取出現有的正月套餐食材,準備了餐前點心、伊勢蝦、鹽烤鯛魚等菜餚。但是,眼下沒有足夠大的盤子盛裝節日菜餚,我不能奢求有田瓷器和青磁造的長方形盤子,至少能有居酒屋那種10人份刺身拼盤大小的盤子吧。我四處尋找,看到雪橇車旁邊有一塊長50釐米、寬40釐米的牌子。
  • 《南極料理人》極寒雪原上的美食故事
    《南極料理人》這部電影無論人物,還是故事都是有生活原型的,其劇本是根據曾經兩次參與南極科考活動的專業廚師西村淳撰寫的雜記《面白南極料理人》改編的,堺雅人飾演的主角也就是西村淳本人。■ 影片《南極料理人》的DVD封面,這是一部以南極科考生活為背景的美食電影。
  • 《南極料理人》:天寒地凍 ,不如我們談吃說食
    它其實有點冷,因為發生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它又很溫暖,因為有美食啊!日本的美食電影總在變著花樣,別出心裁,美食從城市到鄉間,從小店到自家,從白天到深夜,而衝田修一的《南極料理人》是更大膽了,直接從北半球跑到南半球了,還是南極!影片就是講八個不同脾性的男人在南極科考一年的生活工作的事,而日子仿佛就在他們生活的圓頂基地餐桌上的一頓頓比日常還精緻的美食中過去了。
  • 看完滿滿幸福感,治癒系美食電影《南極料理人》
    他們活潑又聰明,他們調皮又靈敏,他們自由自在生活在那冰冷的南極,他們善良勇敢相互的關心.」《南極料理人》講述了八個不同脾性的男人在南極科考的一年生活。影片裡的南極沒有搖擺可愛的企鵝,甚至連細菌都沒有,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冰天雪地和八個可愛幽默的大叔。
  • 匪夷所思的南極,失落的亞特蘭蒂斯,神秘的頭蓋骨,一切都已註定
    你知道嗎,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南極也是一個溫暖溼潤的地方,科學家在南極冰層裡發現了許多動植物的化石樣本,而這些動植物在寒冷地區根本不能生存,只是不知道溫暖的南極,為什麼突然被厚厚的冰層所覆蓋,更有不少入堅定地認為南極洲極有可能是失落的亞特蘭蒂斯所在地,這是一個被半神佔領的神秘城市,不管是研究神秘的南極,還是失落的亞特蘭蒂斯,研究人員仍在努力揭開這片銀白大陸的神秘面紗
  • 冬日影映廳 | 《南極料理人》:那些溫暖人心的美食與愛
    電影《南極料理人》講述的是八個性格迥異的日本男人在南極大陸的考察站生活的故事,以食材使用殆盡為導火索,將影片的各種矛盾推向高潮,最後又通過食物將影片重新拉回到溫馨的氛圍之中。從這部電影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物件細節就是「食物」。這部影片發生了幾次相似的鏡頭切換:從南極洲冰天雪地、暗無天日的室外環境切換到室內明媚溫暖的食物。
  • 南極人造金字塔曝光!揭開南極十大天謎!
    神秘「南極人造人」ningen,對於它的存在一直都有很多爭議,因為目擊的人證比較稀少,但是卻又有很多關於它的描述報導,讓這個神秘的物種出現在人們視野裡,它是否存在一直是個未解之謎。部分人懷疑它是由日本科學家秘密製造並投放在南極洲的,但沒有任何證據。俄羅斯空間控制中心第45分部對外稱,維基解密最近將公開美軍的一份密件,內容關於美軍和UFO艦隊從2004就開始戰鬥的文件,這些UFO在傳說的南極洲消失大陸或其附近有基地,很可能是在南冰洋海底。
  • 南極料理人
    《南極料理人》本片改編自曾任日本南極觀測隊廚師的西村淳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散文集《有趣的南極料理人》。本是海員廚師的西村淳(堺雅人 飾)被派往冰天雪地的南極圓頂富士基地為七名考察隊員擔任廚師,妻子(西田尚美 飾)只好獨自撫養8歲的女兒和剛出生不久的幼子。
  • 南極人造金字塔曝光 揭開南極14大天謎
    2、神秘「南極人造人」ningen部分人懷疑它是由日本科學家秘密製造並投放在南極洲的,但沒有任何證據。3、維基解密曝出南極發現UFO艦群  研究人員發射了一個氣象氣球,氣球上裝備了測定風速、溫度和大氣溼度的儀器。不久,研究人員利用拴在氣球上的繩子收回了這個氣球。但是,讓他們震驚的是,這個氣球的計時器顯示的時間是1965年1月27日,正好提前了30年!  在確認氣球上儀器沒有損壞後,研究人員又進行了多次同樣的試驗,但是每次都表明時間倒退了。計時器顯示的是過去的時間,這個現象被稱作「時間之門」。
  • 粉碎謠言:納粹在南極建立「雅利安人地下城」秘密基地並研發UFO
    「AS-6」型圓盤翼形飛機每當聽到發現南極秘密地下基地的UFO類似報導時,大多數人都會立即聯想到納粹德國。研究人員發射了一個氣象氣球,氣球上裝備了測定風速、溫度和大氣溼度的儀器。然而,一經發射,這個氣球就急速地上升,很快就消失了。過了一會,研究人員利用拴在氣球上的繩子,收回了這個氣球。但是,讓他們感到震驚的是:這個氣球的計時器顯示的時間是1965年1月27日試驗。每次都表明時間倒退了30年,計時器顯示的是過去的時間。
  • 手拿氣球的人
    偶爾看到一個場景一個小女孩拿著幾個飄在空中的氣球吸引了一個垂頭喪氣的青年青年想起剛剛打電話給自己的女兒女兒已經用哭喪的語氣打來好幾次催他回家了因為手頭的項目他遲遲沒有回家一時想的入神飄在空中的那些氣球也完全吸引了他的目光只覺氣球越飄越近
  • 《南極料理人》烤肉大會
    然而,讓他頗為失望的是,隊員們對於這道奢華料理並不感冒,評價一般,似乎他們平民的胃接受不了如此貴族化的食物。 周日料理 儘管食材並不齊備,晚餐終究還是要準備的。我們為今晚的土豆燉牛肉準備了冷凍胡蘿蔔、土豆以及洋蔥片,其中的冷凍土豆是我們整個越冬期的寶物。
  • 美國科學家發現,南極疑似出現時空之門?平行世界真的存在嗎?
    原來NASA在南極做了這樣的一個實驗,他們使用了一個巨大的氣球,把這個氣球放飛到了南極的上空中,目的是為了監測來自宇宙中的射線和粒子。他們把這個巨大的氣球放飛到了極地的高空中,寒冷乾燥的空氣打造了一個良好的試驗環境,就在氣球不斷上升的過程中,他們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按理說,氣球所接收到的粒子應該是從宇宙傳回地球上的,但是有一些粒子仿佛是從地下傳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