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電視劇基本上都會冠以非常文藝的片名,甚至是有電視劇直接拿古詩詞當片名《知否》就是巧妙的嫁接了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詞句,但是劇裡面的內容可以說是毫無關聯,居然還被人推崇備至?難道是因為李清照現在收不了版權費是吧?
文藝固然是件好事情,在給大家帶來視覺享受的同時又能學到歷史沉澱下來的東西,但是現在基本上每一部電視劇都會如出一轍的給劇名加上文藝的「高帽子」:《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跟桃花有什麼關係呢?場景出現以下就是三生三世了嗎?十裡桃花是個泛指,好像是誇張了一點哈!然後又是《香蜜沉沉燼如霜》直接把觀眾的感知徹底的打亂了,大佬威武!
這不,這種類型的片名現在已經被觀眾當成了事原創,連我國著名的大詩人李商隱就背上了「抄襲」的罵名,不知道這些網友是不是故意的呢?李商隱在他眼中就是一個冷門詩人,我的天哪,這種定義未免也太大膽了吧??《夜雨寄北》的世故新愁也不是這樣來演變的啊,婉約派的詩人溫庭筠的作品估計也要被搬上大熒幕做片名了吧?那首著名的《無題》這些編劇可以參考一下《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又可以來寫一部文藝的電視劇來給觀眾了。
《夜雨寄北》這首詩的經典之處被這些編劇來無腦開發也是讓人無語,在前人的基礎上稍加潤色的確是可以,但是過度的開發結果只會適得其反。一首寄給自己妻子聊表相思之情的詩是何等的悽苦,晚唐時期的李商隱一度和杜牧齊名,現在居然落得個「抄襲」的名聲,居然還被罵上了熱搜,這名網友的確是該去多讀點書了,不然到時候又開發出來的古詩詞片名又要讓他凌亂了。
古詩詞是用來讓我們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蘊,並不是給自己的無知來添加噱頭的!這種文藝的片名濫用在這個電視劇上是真的再無力吐槽了,不知道李煜的詩是不是適合這些大佬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