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一張讚美詩CD,在包裝盒背面、側面或者正面的某個角落,我們會看到「XX版權所有」等類似的字樣,在音像產品這一類文化產品中,版權問題受到極高的重視。作為主內的尼希米音樂事工,他們如何看待版權?目前他們的詩歌可免費下載,是否有一種更加正確的商業模式,可以讓音樂事工走得更遠呢?福音時報專訪尼希米音樂事工負責人唐姊妹。
GT(福音時報):唐姊妹您好,福音時報最近在關注福音產品的版權問題,我們知道做音樂的人對版權問題十分了解,所以想請您談談關於尊重版權的問題。有基督徒認為福音是白白得到的,福音產品也當自由使用,白白得到,您怎麼看?你們對版權問題的態度是怎樣的?
唐姊妹:我們的態度是:福音和救恩是白白得到的,也不是金錢能衡量的。然而,任何產品,包括福音類產品,都是有其價值的,如果該產品是有版權,那麼版權也是該受到法律的保障。
先不說讚美詩歌,就算是聖經,印刷是有成本的。除非有人奉獻,否則,你要得到一本聖經,也是要花錢去購買的。
任何產品,包括主內的詩歌和著作,以及世俗的歌曲和著作,都是創作人或作者花了不少時間和金錢的心血,受到版權保護是應該的,有償售賣或使用是應該的。
GT:在尊重版權一事上,你們事工是怎麼做的?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難處?
唐姊妹:我們北京尼希米音樂事工是絕對尊重版權。對於別人的版權,我們不會侵犯。別的音樂事工或團體的詩歌,我們都不會在網上下載,而是購買正版的。但是我們要面對一個事實,就是在中國大陸並沒有很好的途徑去購買國外出版的詩歌。我們很幸運,出國的機會不少,而且國外的不少弟兄姐妹可以幫助我們購買國外的讚美詩。
至於我們所出版的詩歌,因為考慮到正式出版的額外費用,和分銷、經銷等渠道的成本,更考慮了「被盜版」的可能性,目前我們選擇了「非正式出版」/「非賣品」這個途徑。就是說,我們的光碟是免費發放,詩歌mp3和歌譜也放在網上讓弟兄姐妹免費下載。我們希望我們的詩歌能帶給弟兄姐妹更多的祝福,也希望一些還沒有信主的人能透過我們的詩歌認識神。
GT:你們事工遇到過讚美詩被隨意使用的事情嗎,你們是怎麼對待的?或者別人想使用你們的讚美詩時,他們都怎麼做?
唐姊妹:目前,我們事工的詩歌是免費使用,歡迎國內外弟兄姐妹隨意下載,複製,傳播,和在教會或小組中使用。但是對於版權,我們還是要保護,就是說,別人如果想要錄製、翻唱、出版我們的詩歌,是需要跟我們聯繫協商的。
感謝主,他供應我們的需要,我們錄製詩歌、出版光碟等的費用,都是靠弟兄姐妹的奉獻。但事工要長遠走下去,詩歌的售賣可能是免不了的。目前正通過一個主內機構,把我們的詩歌在香港一個主內網站中發售(就是類似itunes的有償下載)。我們也希望在國內能夠興起這種正確的商業模式,讓我們這些音樂事工和團體能夠有一定的收入,這樣子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GT:您能透露一下製作一張CD大概需要多少費用嗎?
唐姊妹:關於CD製作費用的問題,我們因為是「非正式出版」,所以費用相對低一點。一張CD以10首詩歌為例,費用大約是10萬到15萬元。
費用主要是專業編曲費,錄音室的錄音和混音費用,和光碟壓制及封面包裝等費用。其他的如:作曲作詞費,版權費,演唱費,封面設計等都不算在內。如果是要正式出版,則還需要進一步的母帶後期處理,那是很花錢的。另外包裝還要更正式,費用也是不少。
我們製作CD的費用跟其他事工團體相比可能偏高,因為別人可能是自己編曲,和自己有錄音室,所以這部分的費用省了。而北京尼希米使用的編曲都是海外的(臺灣或美國)主內職業編曲人,錄音室則是幫知名歌星如張靚穎等人錄音的專業工作室。雖然都是主內,都有優惠,但費用還是不菲。
我們大概計算過,保守來說,一首詩歌成本要1~1.5萬元。如果在網上有償下載,每首5~10元,則要賣1000~2000次才能得回成本。如是是實體CD,目前一般售價是30元一張。除去了中間的費用,到我們手的只是10元左右,那麼,我們要賣1萬~1.5萬張才能收回基本成本,更不要說有額外收益。
國外的音樂事工團體的收入,一方面是靠售賣CD和歌譜,另一方面,有些知名的團體有定期巡迴演唱會,門票和現場售賣CD/歌譜也是主要收入。我們在國內搞音樂事工,真的是依靠主的恩典,也是體驗主的供應的機會。
GT:您還有什麼想補充的嗎?
唐姊妹:十年前,一百多元人民幣一張的詩歌光碟可能對大部分國內的弟兄姐妹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但隨著經濟發展,對很多在大城市中的弟兄姐妹,一百多塊錢並不算什麼。既然能負擔,就更應該尊重版權。
另外,我們認識不少主內、主外的職業音樂人,就是以音樂為職業的人。他們都受到了「音樂數位化」的衝擊。音樂可以免費下載了,沒有人花錢買光碟了,音樂公司賺不到錢,音樂人也失去了收入。為了生活,他們只能接更多的活兒,更長時間的工作。對於他們在教會中的事奉免不了有所影響。
註:尼希米音樂事工是在北京第一個獨立興起的基督徒事奉團隊。他們的團員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和美國。他們有著相同的負擔和異象,就是要藉著敬拜讚美,詩歌創作及製作,來宣揚耶穌基督的福音。並鼓勵更多中國本地的基督徒音樂人,能藉著詩歌創作,使尼希米事工成為一個合法平臺,讓有才華、有恩賜的弟兄姐妹能伸展神國的音樂敬拜使命,亦促使弟兄姐妹能藉著音樂更親密地來到主前,通過音樂來復興我們。
尼希米音樂的團員,目前在北京不同的教會(如BICF,亦莊,和散那教會)都有固定的服事。2011 年12月藉著北美使者大會的邀請,赴南加州聖地牙哥帶領敬拜。並在當地的教會,舉行敬拜讚美見證分享。
拿起一張讚美詩CD,在包裝盒背面、側面或者正面的某個角落,我們會看到「XX版權所有」等類似的字樣,在音像產品這一類文化產品中,版權問題受到極高的重視。作為主內的尼希米音樂事工,他們如何看待版權?目前他們的詩歌可免費下載,是否有一種更加正確的商業模式,可以讓音樂事工走得更遠呢?福音時報專訪尼希米音樂事工負責人唐姊妹。
GT(福音時報):唐姊妹您好,福音時報最近在關注福音產品的版權問題,我們知道做音樂的人對版權問題十分了解,所以想請您談談關於尊重版權的問題。有基督徒認為福音是白白得到的,福音產品也當自由使用,白白得到,您怎麼看?你們對版權問題的態度是怎樣的?
唐姊妹:我們的態度是:福音和救恩是白白得到的,也不是金錢能衡量的。然而,任何產品,包括福音類產品,都是有其價值的,如果該產品是有版權,那麼版權也是該受到法律的保障。
先不說讚美詩歌,就算是聖經,印刷是有成本的。除非有人奉獻,否則,你要得到一本聖經,也是要花錢去購買的。
任何產品,包括主內的詩歌和著作,以及世俗的歌曲和著作,都是創作人或作者花了不少時間和金錢的心血,受到版權保護是應該的,有償售賣或使用是應該的。
GT:在尊重版權一事上,你們事工是怎麼做的?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難處?
唐姊妹:我們北京尼希米音樂事工是絕對尊重版權。對於別人的版權,我們不會侵犯。別的音樂事工或團體的詩歌,我們都不會在網上下載,而是購買正版的。但是我們要面對一個事實,就是在中國大陸並沒有很好的途徑去購買國外出版的詩歌。我們很幸運,出國的機會不少,而且國外的不少弟兄姐妹可以幫助我們購買國外的讚美詩。
至於我們所出版的詩歌,因為考慮到正式出版的額外費用,和分銷、經銷等渠道的成本,更考慮了「被盜版」的可能性,目前我們選擇了「非正式出版」/「非賣品」這個途徑。就是說,我們的光碟是免費發放,詩歌mp3和歌譜也放在網上讓弟兄姐妹免費下載。我們希望我們的詩歌能帶給弟兄姐妹更多的祝福,也希望一些還沒有信主的人能透過我們的詩歌認識神。
GT:你們事工遇到過讚美詩被隨意使用的事情嗎,你們是怎麼對待的?或者別人想使用你們的讚美詩時,他們都怎麼做?
唐姊妹:目前,我們事工的詩歌是免費使用,歡迎國內外弟兄姐妹隨意下載,複製,傳播,和在教會或小組中使用。但是對於版權,我們還是要保護,就是說,別人如果想要錄製、翻唱、出版我們的詩歌,是需要跟我們聯繫協商的。
感謝主,他供應我們的需要,我們錄製詩歌、出版光碟等的費用,都是靠弟兄姐妹的奉獻。但事工要長遠走下去,詩歌的售賣可能是免不了的。目前正通過一個主內機構,把我們的詩歌在香港一個主內網站中發售(就是類似itunes的有償下載)。我們也希望在國內能夠興起這種正確的商業模式,讓我們這些音樂事工和團體能夠有一定的收入,這樣子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GT:您能透露一下製作一張CD大概需要多少費用嗎?
唐姊妹:關於CD製作費用的問題,我們因為是「非正式出版」,所以費用相對低一點。一張CD以10首詩歌為例,費用大約是10萬到15萬元。
費用主要是專業編曲費,錄音室的錄音和混音費用,和光碟壓制及封面包裝等費用。其他的如:作曲作詞費,版權費,演唱費,封面設計等都不算在內。如果是要正式出版,則還需要進一步的母帶後期處理,那是很花錢的。另外包裝還要更正式,費用也是不少。
我們製作CD的費用跟其他事工團體相比可能偏高,因為別人可能是自己編曲,和自己有錄音室,所以這部分的費用省了。而北京尼希米使用的編曲都是海外的(臺灣或美國)主內職業編曲人,錄音室則是幫知名歌星如張靚穎等人錄音的專業工作室。雖然都是主內,都有優惠,但費用還是不菲。
我們大概計算過,保守來說,一首詩歌成本要1~1.5萬元。如果在網上有償下載,每首5~10元,則要賣1000~2000次才能得回成本。如是是實體CD,目前一般售價是30元一張。除去了中間的費用,到我們手的只是10元左右,那麼,我們要賣1萬~1.5萬張才能收回基本成本,更不要說有額外收益。
國外的音樂事工團體的收入,一方面是靠售賣CD和歌譜,另一方面,有些知名的團體有定期巡迴演唱會,門票和現場售賣CD/歌譜也是主要收入。我們在國內搞音樂事工,真的是依靠主的恩典,也是體驗主的供應的機會。
GT:您還有什麼想補充的嗎?
唐姊妹:十年前,一百多元人民幣一張的詩歌光碟可能對大部分國內的弟兄姐妹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但隨著經濟發展,對很多在大城市中的弟兄姐妹,一百多塊錢並不算什麼。既然能負擔,就更應該尊重版權。
另外,我們認識不少主內、主外的職業音樂人,就是以音樂為職業的人。他們都受到了「音樂數位化」的衝擊。音樂可以免費下載了,沒有人花錢買光碟了,音樂公司賺不到錢,音樂人也失去了收入。為了生活,他們只能接更多的活兒,更長時間的工作。對於他們在教會中的事奉免不了有所影響。
註:尼希米音樂事工是在北京第一個獨立興起的基督徒事奉團隊。他們的團員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和美國。他們有著相同的負擔和異象,就是要藉著敬拜讚美,詩歌創作及製作,來宣揚耶穌基督的福音。並鼓勵更多中國本地的基督徒音樂人,能藉著詩歌創作,使尼希米事工成為一個合法平臺,讓有才華、有恩賜的弟兄姐妹能伸展神國的音樂敬拜使命,亦促使弟兄姐妹能藉著音樂更親密地來到主前,通過音樂來復興我們。
尼希米音樂的團員,目前在北京不同的教會(如BICF,亦莊,和散那教會)都有固定的服事。2011 年12月藉著北美使者大會的邀請,赴南加州聖地牙哥帶領敬拜。並在當地的教會,舉行敬拜讚美見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