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是指男子幾歲?

2021-02-08 情緒有你

古裝劇裡經常說到弱冠之年,或是行弱冠禮。弱冠是指男子幾歲?封建社會,男女都要蓄留長髮,到了一定的年齡,舉行一次「成人禮」的儀式。男行冠禮,就是把頭髮盤成髮髻,謂之「結髮」,然後再戴上帽子。在《說文》裡:冠,弁冕之總名也。謂之成人。在《禮記·曲禮上》記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舉行冠禮,並賜以字。

  《禮記·曲禮上》記載,「二十曰弱,冠」。簡言之,弱冠是指男子二十歲。唐代《孔穎達·正義》裡又有記載,「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也。」大意是說,在古代的時候,那些年滿二十歲的男子要參加加冠禮,預示自己已經成年。但是,由於二十歲的男子身體尚未發育強壯,所以稱之為「弱冠」,表年少之意。所以,後人就用「弱冠」來指代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弱冠之年」也成了男子二十歲的代稱。

  古代的男子在到了二十歲的年紀,也就是弱冠之年之後,要在自家的宗廟裡舉行加冠禮。一般來說,加冠禮由父親主持,並特邀德高望重的貴賓為行冠禮的男子加冠。在加冠的次數上,分別加上三次,各自代表該男子往後開始擁有治人、為國效力、參加祭祀的權力。三次加冠結束後,特邀的貴賓還要向行冠禮的男子宣讀祝詞,賜予他一個「美」字,寓意他在未來能成為受人尊敬的男子。此外,古代的男子在行冠禮的時候,要將頭髮盤成髮髻,然後再帶上帽子,這樣方能稱之為「冠禮」。

相關焦點

  • 「弱冠負文翰,此中聽鹿鳴」中的「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歲?
    「弱冠負文翰,此中聽鹿鳴」中的「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歲?這是螞蟻莊園2020年11月17日的題目。答案中有兩個選項,分別是15歲和20歲,你們覺得弱冠是男子多少歲呢?,此中聽鹿鳴」中的「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歲?
  • 古代對不同年齡的男子如何稱呼,何為「弱冠之年」與「不惑之年」
    三、弱冠之年弱冠之年:指男子20歲。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並賜以字。《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冠禮」,就是把頭髮盤成髮髻,然後再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因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是指帽子,指代成年。
  •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麼意思?
    在古文中,分別是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二十弱冠指的是古代男子二十歲算成年,行「加冠之禮"以示成人。漢劉向《說苑·修文》::"冠者,所以別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禮,加冠以厲其心。"後因以"加冠"指滿二十歲。
  • 年齡有講究:古代金釵之年是指女子多少歲
    比如豆蔻年華、弱冠之年、杖朝之年等等,都是形容人的年齡。那麼,金釵之年又是什麼意思呢?金釵之年是指幾歲?  金釵之年是指幾歲 古代人在年齡的稱呼上特別講究。比如豆蔻年華、弱冠之年、杖朝之年等等,都是形容人的年齡。除此之外,古代人的年齡稱呼上還劃分了男女。比如前邊提到的「豆蔻年華」一般指女子十三四歲,「弱冠之年」則用來指代男子二十歲的年紀。
  • 古代的總角指的是哪個年齡段 你知道「總角」是幾歲嗎
    年齡段是:八九歲至十三歲。《禮記·內則》:「拂髫,總角。」鄭玄注:「總角,收髮結之。」「總角」是古時少兒男未冠、女未笄時的髮型,在頭髮梳成兩個髮髻,像頭頂兩角,所以後來就用「總角」借指童年時期。你知道「總角」是幾歲嗎我們都知道,對於古人的年齡,不像現代人習慣用數字來表示,比如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選擇用其他稱謂來表示。
  • 《知否》中也有公考題:及笄是指幾歲?
    最近追劇,《知否》裡祖母對明蘭說「明年你就及笄了,到了議親的年紀」,小編很好奇,及笄到底是指多大呢?原來,及笄,亦作「既笄」。出自《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是古代中國女子用以裝飾發耳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髮,或插住帽子。
  • 豆蔻年華是幾歲 不惑之年是幾歲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襁褓——指不滿周歲孩提——指2~3歲髫( tiáo) 年——指女孩7歲。垂髫( tiáo) :指童年。 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嶽《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發。」黃口——指10歲以下金釵之年——指12歲(女)豆蔻年華——指13歲(女)舞勺之年——指13~15歲束髮:指青少年。 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
  • 年齡代稱,看到你知道是幾歲嗎?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舞勺之年:指男子13-15歲之間。據《禮記》記載:勺,一種樂舞,古未成童者習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學習勺舞。
  • 金釵之年是指多少歲?螞蟻莊園10月29日小課堂答案
    螞蟻莊園10月29日的問題是:金釵之年是指多少歲?每天的問題我們如果答對即可領取小雞飼料180G,可能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本次題目的正確答案,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螞蟻莊園10月29日小課堂的正確答案吧。支付寶螞蟻莊園10月29日小課堂答案一、金釵之年是指多少歲?
  • 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從赤子到弱冠的成長過程,0歲的他們就是小天使
    初生嬰兒的皮膚微微泛紅,因此古人將0歲稱為赤子。而年滿20歲的男子在宗廟裡由指定的貴賓加冠,以示成年,但是與此同時又未及壯年,因此稱為弱冠。古人對人一生的成長階段做出了劃分,並且以不同的詞語去區分開來,這剛好用來形容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從赤子到弱冠的成長過程。
  • 「茶壽」「米壽」「白壽」指多少歲你知道嗎?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些耳熟能詳的詞我們知道是指多少歲,那「艾」、「米壽」、「白壽」指多少歲呢?現在將古代年齡稱謂這部分的知識整理一下,與大家分享。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後被沿用至今。
  • 半老徐娘是指多少歲的女性?
    黃口——指10歲以下 金釵之年——指12歲(女) 豆蔻年華——指13歲(女) 舞勺之年——指13~15歲「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破瓜年華、碧玉年華——指16歲(女) 舞象之年——指15~20歲 桃李年華——指20歲(女)
  • 「總角、束髮、弱冠、耄耋……」不同稱謂和年齡的對應關係(全)
    女孩7歲、男孩8歲:始齔(chèn)《說文》:「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齔」指孩子乳牙脫落,長出恆牙。根據生理狀況,男孩8歲、女孩7歲換牙,由此稱。「始齔」也是童年的代稱。男子13歲:舞勺古代13歲的男孩學習的一種文舞。女子15歲:及笄(jī)《禮記》:「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本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
  • 「半老徐娘」究竟是指多少歲?
    我們的祖先,對人生年齡的分段,是極為科學和合理實用。語出《詩經》,如《詩·衛風·氓》「總角之宴」,又《齊風·甫田》「總角兮」。以後稱童年為「總角」。陶淵明《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 及笄[jī]之年——指15歲(女)。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破瓜年華、碧玉年華——指16歲(女) 舞象之年——指15~20歲 桃李年華——指20歲(女) 弱冠——指20歲(男)。
  • 弱冠之年
    弱冠之年二十歲的我,弱冠之年的我追影子的我,奮不顧身的我軟弱的我,膽怯的我理想主義者的我,浪漫主義者的我被風埋葬的我,被海淹沒的我沒有腳的我,五十二赫茲的我在霧中的我,在途中的我灰濛濛的我,金閃閃的我我不知道還有多少個我
  • 總角是幾歲?這些常識,你需要知道:關於年齡稱謂的常識
    關於年齡稱謂從小到大排列:襁褓是指不滿周歲的嬰兒。孩提是指兩三歲的孩子。垂髫是指三四歲到八九歲的孩子。總角是指八九歲到十三四歲。豆蔻是特指女孩子十三四歲。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及笄是女子十五歲。弱冠是男子二十歲。而立是指三十歲。不惑是指四十歲。
  • 志學之年是多少歲?16個年齡稱謂,你知道幾個?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單是年齡就有很多稱謂,關於16個年齡稱謂你知道幾個呢?別不重視,因為在各種考試中,這些稱謂作為常識會被經常考到,一起來學習吧!1.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2.孩提:兩三歲的幼兒,亦作「孩抱」。顏師古註:「嬰兒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兒笑也。」
  • 花甲、古稀、耄耋、期頤分別是多少歲,你知道嗎?
    1、弱冠 男子20歲稱弱冠。冠,帽子,指代成年。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能用於女子。 《說文》裡:冠,弁冕之總名也。謂之成人。 在《禮記·曲禮上》記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舉行冠禮,並賜以字。冠歲,意思就是男子二十歲了,說明他剛剛到了成人年齡,二十歲也稱「弱冠之年」。 出處《禮記·曲禮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 你知道破瓜和豆蔻是指女子多少歲嗎?
    在古代,不同年紀的人有不同的說法,就像加冠,弱冠一樣來代指!這樣更好聽些,也可以避免一些尷尬!
  • 金釵之年是多少歲?古代年齡稱謂,你知道幾個?
    即指七八歲的兒童。4.垂髫:三四歲到八九歲的兒童。古時童子未冠者頭髮下垂,因此以垂髫指兒童或童年。5.幼學:十歲左右。《禮記·曲禮上》:「人生十歲日幼,學。」鄭玄註:「名曰幼,時始可學也。」後因稱十歲為「幼學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