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蔥姜價格今年為何漲?農業農村部一次解讀明白

2020-12-27 騰訊網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就今年大豆、玉米、蔥姜價格上漲的原因和未來的價格趨勢做出解答。

玉米價格方面,唐珂介紹,近期糧食價格上漲主要由玉米價格上漲帶動。今年春節後,玉米價格開始恢復性上漲,5月底國家臨儲玉米競價銷售高成交、高溢價,玉米價格繼續攀升,9月份新糧上市後小幅回落,之後再次上漲。11月份,玉米產區批發均價每斤1.2元,環比漲3.4%,同比漲29.7%,比年初漲了31.8%。目前價格水平雖然創6年來新高,但仍低於2014年9月份的歷史最高價。

今年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的因素有如下三方面:一是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下遊玉米飼料加工需求向好,玉米消費明顯增加;二是玉米當年產需存在缺口,市場看漲預期增強,資本炒作和貿易商囤糧加劇;三是東北部分地區玉米因颱風倒伏,對玉米產量影響不大,但收穫成本每斤增加了近2毛錢,價格因而有所增長。

唐珂表示,11月中下旬以來,隨著玉米上市量增加,價格有所鬆動,呈逐步企穩趨勢。從收購進度可以看出,當前玉米市場購銷兩旺,只要市場價格合適,農民售糧進度就會加快,市場糧源不會緊張。今年玉米仍是豐收年,價格適當上漲後農民種糧收益增加,預計明年發展玉米生產的積極性也將有所提高,立足國內保障玉米基本自給,是有堅實基礎的,玉米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大豆價格方面,今年1-11月我國累計進口大豆9280萬噸,全年或突破1億噸,豆油、豆粕供給是有保障的。下半年以來,由於美國大豆主產區遭遇不利天氣、產量及庫存預期下調,南美大豆產區仍偏乾旱、播種受到一定影響,國際大豆價格持續上漲,帶動我國進口大豆成本上升。11月份,山東地區進口大豆到岸稅後價每斤1.91元,連續6個月環比上漲,同比高17%。當前全球大豆產需平衡略偏緊,後期價格主要看南美主產區天氣,預計仍將高位運行。

唐珂介紹,國產大豆以食用為主,市場運行相對獨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我國大豆產量392億斤,比上年增加30億斤,增長8.3%,繼續恢復性增長。受食用需求拉動,今年以來貿易商和加工企業入市收購積極性高,國產大豆價格持續向好。進口大豆榨油後的豆粕主要用作飼料。飼料缺口還可以通過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資源調劑來解決,包括玉米及大麥、高粱、玉米酒糟粕等玉米替代品進口,多措並舉可以解決我國飼料糧供給問題。

蔥姜價格方面,根據農業農村部檢測,11月份生薑的批發均價是每公斤14.08元,連續5個月環比上漲,達到6年來的最高水平,同比高75%。近期隨著新姜上市量增加,價格開始下跌。12月份第3周為每公斤12.26元,連續8周小幅回落。11月份大蔥批發均價是每公斤4.56元,連續7個月上漲,達到4年來最高,同比高99%。近期仍然保持上漲走勢,12月第3周為每公斤7.14元。

唐珂表示,本輪蔥姜價格上漲幅度較大,主要是因為前些年種植效益差導致面積下降,疊加不利天氣影響,生產供應階段性減少,總體上是市場供求規律發生作用的結果。從後期走勢看,新季生薑面積、產量增加,預計價格將穩中有落,大蔥在田面積與常年基本持平,春節前蔥姜將持續高位運行。

唐珂指出,蔥姜作為調味品蔬菜,在蔬菜產銷總量中佔比較小,價格波動不會改變我國蔬菜整體供給充足的大局,但蔥姜消費存在一定剛性,不少老百姓節假日傳統烹飪離不開,而且由於這些品種產區集中、耐儲性強,容易引發資金投機炒作,加劇價格的周期性波動。農業農村部將持續加強蔥姜蒜等小宗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有效引導產銷,促進市場平穩運行。

【駐京記者】泠汐

【作者】 泠汐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玉米價格上漲將受限,但大豆仍將高位運行
    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在新聞發布會上對豬肉、飼料原料的價格進行了預測。1 豬價小幅上漲後有望趨穩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生豬產能持續恢復,豬肉價格連續3個月下跌,近期受需求拉動小幅反彈。
  • 農業農村部:玉米價格平穩 新豆仍呈豐產預期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農業農村部:玉米價格平穩 新豆仍呈豐產預期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近日,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發布2020年10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據其內容顯示,截至本月,玉米、大豆、棉花、食糖、食用植物油在2019/20市場年度結束,年度均價均處在預測範圍之內。預計在下個年度,玉米國內供應將逐步增加,大豆受颱風影響有限,新豆仍呈豐產預期,預計新年度全球大豆供給仍保持充足局面。據農業農村部消息,在2019/20年度,內產區玉米批發年度均價每噸1965元,處於年度預測範圍內,比上年度漲5.2%。
  • 玉米價格為什麼上漲?還會漲嗎?農業農村部回應
    農業農村部2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並回答記者提問。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目前玉米價格價格水平雖然創6年來新高,但仍低於2014年9月份的歷史最高價。
  • 蔥姜價格會不會持續回落 豬肉價格能否企穩?聽聽農業農村部怎麼說
    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就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舉行發布會,帶來了權威的研判。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這輪蔥姜價格上漲幅度較大,主要是因為前些年種植效益差導致面積下降,疊加不利天氣影響,生產供應階段性減少,總體上是市場供求規律發生作用的結果。「由於這些品種產區集中、耐儲性強,容易引發資金投機炒作,加劇價格的周期性波動。
  • 農業農村部稱玉米價格上漲將受限 牧原股份預計年底生豬產能達5000...
    農業農村部:玉米價格上漲將受限但大豆仍將高位運行  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監測,截至11月30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3446萬噸。今年玉米仍是豐收年,價格適當上漲後,農民種糧收益增加,預計明年發展玉米生產的積極性也將有所提高,立足國內保障玉米基本自給,是有堅實基礎的,玉米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近年來我國進口量最大的農產品是大豆,11月份,山東地區進口大豆到岸稅後價每斤1.91元,連續6個月環比上漲,同比高17%。
  • 農業農村部:資本炒作和貿易商囤糧加劇玉米價格上漲_垂直頻道要聞...
    農業農村部:資本炒作和貿易商囤糧加劇玉米價格上漲 出處
  • 玉米價格創6年新高!中國仍進口904萬噸,有望破解大豆「卡脖子」
    來源:金十數據12月24日最新消息顯示,11月份,我國玉米產區批發均價漲至每斤1.2元,同比激增29.7%,創6年來最高紀錄。與此同時,國際玉米價格也出現瘋漲。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明年3月份交割的玉米期貨價格連續第10天上漲,這是自1988年以來最長的增長期。要知道,近年來,我國玉米基本能自給自足,2019年累計進口479萬噸玉米,僅佔全國總產量的1.8%。而我國農業農村部指出,今年國內玉米仍是個豐收年,但前11個月,中國仍然進口了904萬噸玉米,同比大增122.8%。
  • 農業農村部要求做好秋糧生產 玉米供需存缺口(附受益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農業農村部要求做好秋糧生產 玉米供需存缺口(附受益股)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近日在黑龍江調研時強調,抓緊抓實抓細農業生產各項工作,毫不鬆懈抓好秋糧生產,全力以赴奪取小康之年糧食和全年農業好收成
  • 口糧量足價穩豬價持續下滑玉米漲幅較大大豆進口將破億噸
    12月24日上午,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的主題是「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發布會邀請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和種植業管理司一級巡視員陳友權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的提問。
  • 口糧量足價穩 豬價持續下滑 玉米漲幅較大 大豆進口將破億噸
    來源:期貨日報作者:喬林生 12月24日上午,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的主題是「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發布會邀請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和種植業管理司一級巡視員陳友權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的提問。
  • 剛剛,官方傳來新消息:玉米價格「還得漲」!
    簡要說完了今日市場情況,那麼接下玉米市場究竟會如何?是漲是跌呢?剛剛收到消息: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上,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分析了玉米市場形勢:目前玉米價格水平雖然創出6年新高,但仍低於2014年9月份的歷史最高價格。
  • 大豆,玉米的前車之鑑
    其中有兩大點原因支撐,一是不擠佔寶貴的耕地資源,把有限的耕地放在主糧種植上,保障口糧供給;二是進口大豆實際上價格比我們自己生產的成本更低,完全自給從經濟上來說不算合理。如果讓農民都來生產大豆,收購時就必須要給農民補貼,否則進口商就可能偷偷把大豆進到中國來,這樣也會衝擊國內的大豆市場。
  • 農業農村部:11月農業農村經濟平穩發展
    本文轉自【人民網】;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孟哲)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11月份以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高質量推進秋冬種,抓好生豬等「菜籃子」產品生產,抓緊抓實長江禁捕退捕,農業農村經濟呈現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
  • 玉米已漲700元/噸,拍賣再次100%成交,11月進口暴增11倍
    今年國內玉米市場基本都處在上行通道。截至目前,全國玉米均價已經漲至近6年內歷史新高,較年初暴漲700元/噸,較2017年歷史低點上漲超1000元/噸,尚未突破2014年9月份的超高價水平。從中美貿易協定來看,貿易協定的內容包括:中國需向美國進口365億美元的農產品,主要為玉米、大豆等產品。另外,由於美國玉米是現代化機械種植、成本較低,價格每噸比國產玉米便宜400元左右,因此中國買家對美國玉米的進口意願較強。
  • 農業農村部:2020年11月農業農村經濟平穩發展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11月份以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高質量推進秋冬種,抓好生豬等「菜籃子」產品生產,抓緊抓實長江禁捕退捕,農業農村經濟呈現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  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秋冬種作物長勢較好。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3390億斤,增產113億斤,增長0.9%,創歷史新高。
  • 糧食價格「漲瘋了」「暴漲」?和其他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進入下半年以來,玉米、水稻、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價格上漲成為網民、媒體關注的重點。「漲瘋了」「價格暴漲」「一路開掛」等詞語充斥網絡,一時間仿佛糧食價格上漲成了投資炒作特別反常。糧食價格真的漲瘋了嗎?其實不然,就拿玉米為例今年玉米平均價格2589元每噸,相比年初上漲600多元。每斤玉米價格約合1.29元,上漲30%。
  • 中國玉米價格創6年新高 官方稱持續大漲可能性小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陳溯)今年中國玉米市場價格漲幅較大,創下六年來新高,玉米價格為何持續上漲?預計還將漲到何時?中國農業農村部24日對此進行了回應。在當天召開的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2020年春節後,玉米價格開始恢復性上漲,5月底國家臨儲玉米競價銷售高成交、高溢價,玉米價格持續攀升,9月新糧上市後小幅回落,之後再次上漲。11月,玉米產區批發均價每斤1.2元(人民幣,下同),環比漲3.4%,同比漲29.7%,比年初上漲31.8%。
  • 國產大豆價格持續走高有何「玄機」?
    今年春節過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暴發,這導致大豆進口遇阻,國產大豆市場很快出現了供需缺口,從而支持國產大豆期現價格持續攀升。同時,有關機構不斷提價收購又增強了市場對價格看漲的信心。後來,隨著疫情好轉,下遊需求開始恢復,國產大豆市場供需缺口進一步擴大,再度推升大豆期現價格。第一,今年春節前,大豆主產區基層農戶手中餘糧已見底。
  • 農業農村部回應
    蔥姜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後期是否還將持續走高?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在發布會上介紹,根據監測情況來看,11月份生薑、大蔥的批發均價分別達到6年和4年以來最高水平。近期隨著新姜上市,生薑價格已經開始下跌,蔥價春節前還將持續高位運行。
  • 農業信息服務發布機制有待完善
    另據農業農村部監測,12月14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5.08,較上周五上漲了0.79個點,「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8.27,較上周五上漲0.92個點。臨近年底,生薑、大蔥等農產品的價格為何紛紛上漲?肉蛋菜的價格還要漲多久?